一种节能水气两用锅炉内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2975发布日期:2018-11-02 23:18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节能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节能水气两用锅炉内胆。

背景技术

锅炉一般包括内胆及外壳,内胆由水管以及水管两端的固定盘组成,水管内通水,燃料在外壳与内胆之间的空间中燃烧,对水管进行加热,现有的锅炉内胆中水管排列稀疏,热利用率不高,浪费原料。而如果将水管排列的紧密,则在将水管焊接于固定盘上时不易焊接,因为两个水管之间过于紧密,在两个水管相邻处焊条伸不进去,因此迫不得已将水管排列稀疏设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水气两用锅炉内胆,解决现有的锅炉内胆中水管排布稀疏造成热利用率不高、耗能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水气两用锅炉内胆,包括水管及固定盘,所述水管两端与固定盘连接固定,水管内部中空,两端开口;所述的水管数量为两个以上,相邻水管之间形成水管组,所述水管组内相邻水管之间紧密排列,并且在水管与固定盘的连接处,水管的两端呈锥形。

尽管相邻水管之间紧密排列,由于水管的两端呈锥形,因此在水管与固定盘的焊接处,相邻水管之间是存在间隙的,便于焊接,能使得水管之间排列紧密,提高锅炉内热利用率,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相邻水管之间呈弧形排列,形成的水管组呈环状。水管组中每个水管受热一致,受热均匀,且水管组呈环状对于热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水管组数量为两个以上,水管组之间呈多层环状设置,所述的固定盘一端开设进气口。增加水管组数量,同时增加水管的受热面积。

作为优选,每组所述的水管组上开设有缺口。热气从一层水管组所围空间通过缺口进入另一层水管组所围空间,对热能充分利用。

作为优选,相邻两个内外环水管组之间的缺口朝向相反。即热气从一层水管组的缺口穿出后,需围绕该一层水管组一圈后,从另一层的水管组的缺口处穿出,增加热气在内胆的运动行程,对热量充分利用,以进一步达到节能。

作为优选,所述水管组内相邻水管之间,水管的两端处设置有加强板,所述水管穿过加强板,加强板将水管组内相邻水管之间连接。由于水管的两端呈锥形,因此力学性能会受到影响,设置加强板将相邻水管之间连接,使得相邻水管成为一个整体,增强力学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板与固定盘之间连接有支撑杆,对加强板进行固定,使固定盘、水管、支撑杆之间形成整体,力学性能更佳,使用寿命更长。

作为优选,所述的水管相对于固定盘倾斜设置。增加水管的长度,增加水在锅炉内的行程,增加水对热量的吸收率,使热效率利用率进一步提升。

作为优选,所述的水管直径为30~35㎜。水管直径较细,水管设置更加紧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能产生以下一种有益效果:本发明相邻水管之间紧密排列,提高锅炉内热利用率,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本发明水管组的结构对热量充分利用,以进一步达到节能;本发明设置加强板将相邻水管之间连接,使得相邻水管成为一个整体,增强力学性能;本发明增加水在锅炉内的行程,增加水对热量的吸收率,使热效率利用率进一步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固定盘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水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图2、图3示出了此种节能水气两用锅炉内胆的结构,下面结合图例列举几个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节能水气两用锅炉内胆,包括水管1及固定盘2,所述水管1两端与固定盘2连接固定,水管1内部中空,两端开口;所述的水管1数量为两个以上,相邻水管1之间形成水管组,所述水管组内相邻水管1之间紧密排列,并且在水管1与固定盘2的连接处,水管1的两端呈锥形。

尽管相邻水管1之间紧密排列,由于水管1的两端呈锥形,因此在水管1与固定盘2的焊接处,相邻水管之间是存在间隙的,便于焊接,能使得水管1之间排列紧密,提高锅炉内热利用率,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实施例2:

一种节能水气两用锅炉内胆,包括水管1及固定盘2,所述水管1两端与固定盘2连接固定,水管1内部中空,两端开口;所述的水管1数量为两个以上,相邻水管1之间形成水管组,所述水管组内相邻水管1之间紧密排列,并且在水管1与固定盘2的连接处,水管1的两端呈锥形。

尽管相邻水管1之间紧密排列,由于水管1的两端呈锥形,因此在水管1与固定盘2的焊接处,相邻水管之间是存在间隙的,便于焊接,能使得水管1之间排列紧密,提高锅炉内热利用率,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相邻水管1之间呈弧形排列,形成的水管组呈环状。水管组中每个水管1受热一致,受热均匀,且水管组呈环状对于热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

实施例3:

一种节能水气两用锅炉内胆,包括水管1及固定盘2,所述水管1两端与固定盘2连接固定,水管1内部中空,两端开口;所述的水管1数量为两个以上,相邻水管1之间形成水管组,所述水管组内相邻水管1之间紧密排列,并且在水管1与固定盘2的连接处,水管1的两端呈锥形。

尽管相邻水管1之间紧密排列,由于水管1的两端呈锥形,因此在水管1与固定盘2的焊接处,相邻水管之间是存在间隙的,便于焊接,能使得水管1之间排列紧密,提高锅炉内热利用率,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相邻水管1之间呈弧形排列,形成的水管组呈环状。水管组中每个水管1受热一致,受热均匀,且水管组呈环状对于热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水管组数量为两个以上,水管组之间呈多层环状设置,所述的固定盘2一端开设进气口。增加水管组数量,同时增加水管的受热面积。

实施例4:

一种节能水气两用锅炉内胆,包括水管1及固定盘2,所述水管1两端与固定盘2连接固定,水管1内部中空,两端开口;所述的水管1数量为两个以上,相邻水管1之间形成水管组,所述水管组内相邻水管1之间紧密排列,并且在水管1与固定盘2的连接处,水管1的两端呈锥形。

尽管相邻水管1之间紧密排列,由于水管1的两端呈锥形,因此在水管1与固定盘2的焊接处,相邻水管之间是存在间隙的,便于焊接,能使得水管1之间排列紧密,提高锅炉内热利用率,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相邻水管1之间呈弧形排列,形成的水管组呈环状。水管组中每个水管1受热一致,受热均匀,且水管组呈环状对于热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水管组数量为两个以上,水管组之间呈多层环状设置,所述的固定盘2一端开设进气口。增加水管组数量,同时增加水管的受热面积。所述的水管组上开设有缺口3。热气从一层水管组所围空间通过缺口进入另一层水管组所围空间,对热能充分利用。

实施例5:

一种节能水气两用锅炉内胆,包括水管1及固定盘2,所述水管1两端与固定盘2连接固定,水管1内部中空,两端开口;所述的水管1数量为两个以上,相邻水管1之间形成水管组,所述水管组内相邻水管1之间紧密排列,并且在水管1与固定盘2的连接处,水管1的两端呈锥形。

尽管相邻水管1之间紧密排列,由于水管1的两端呈锥形,因此在水管1与固定盘2的焊接处,相邻水管之间是存在间隙的,便于焊接,能使得水管1之间排列紧密,提高锅炉内热利用率,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相邻水管1之间呈弧形排列,形成的水管组呈环状。水管组中每个水管1受热一致,受热均匀,且水管组呈环状对于热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水管组数量为两个以上,水管组之间呈多层环状设置,所述的固定盘2一端开设进气口。增加水管组数量,同时增加水管的受热面积。所述的水管组上开设有缺口3。热气从一层水管组所围空间通过缺口进入另一层水管组所围空间,对热能充分利用。相邻两个内外环水管组之间的缺口3朝向相反。即热气从一层水管组的缺口穿出后,需围绕该一层水管组一圈后,从另一层的水管组的缺口处穿出,增加热气在内胆的运动行程,对热量充分利用,以进一步达到节能。

实施例6:

一种节能水气两用锅炉内胆,包括水管1及固定盘2,所述水管1两端与固定盘2连接固定,水管1内部中空,两端开口;所述的水管1数量为两个以上,相邻水管1之间形成水管组,所述水管组内相邻水管1之间紧密排列,并且在水管1与固定盘2的连接处,水管1的两端呈锥形。水管组内相邻水管1之间,水管1的两端处设置有加强板4,所述水管1穿过加强板4,加强板4将水管组内相邻水管1之间连接。由于水管1的两端呈锥形,因此力学性能会受到影响,设置加强板4将相邻水管1之间连接,使得相邻水管1成为一个整体,增强力学性能。加强板4与固定盘2之间还连接有支撑杆5,对加强板4进行固定,使固定盘2、水管1、支撑杆5之间形成整体,力学性能更佳,使用寿命更长。

尽管相邻水管1之间紧密排列,由于水管1的两端呈锥形,因此在水管1与固定盘2的焊接处,相邻水管之间是存在间隙的,便于焊接,能使得水管1之间排列紧密,提高锅炉内热利用率,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相邻水管1之间呈弧形排列,形成的水管组呈环状。水管组中每个水管1受热一致,受热均匀,且水管组呈环状对于热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水管组数量为两个以上,水管组之间呈多层环状设置,所述的固定盘2一端开设进气口。增加水管组数量,同时增加水管的受热面积。所述的水管组上开设有缺口3。热气从一层水管组所围空间通过缺口进入另一层水管组所围空间,对热能充分利用。相邻两个内外环水管组之间的缺口3朝向相反。即热气从一层水管组的缺口穿出后,需围绕该一层水管组一圈后,从另一层的水管组的缺口处穿出,增加热气在内胆的运动行程,对热量充分利用,以进一步达到节能。

最优实施例:

一种节能水气两用锅炉内胆,包括水管1及固定盘2,水管1直径为30~35㎜之间均可,所述水管1两端与固定盘2连接固定,水管1内部中空,两端开口,水管1相对于固定盘2倾斜设置。增加水管1的长度,增加水在锅炉内的行程,增加水对热量的吸收率,使热效率利用率进一步提升。所述的水管1数量为两个以上,相邻水管1之间形成水管组,所述水管组内相邻水管1之间紧密排列,并且在水管1与固定盘2的连接处,水管1的两端呈锥形。水管组内相邻水管1之间,水管1的两端处设置有加强板4,所述水管1穿过加强板4,加强板4将水管组内相邻水管1之间连接。由于水管1的两端呈锥形,因此力学性能会受到影响,设置加强板4将相邻水管1之间连接,使得相邻水管1成为一个整体,增强力学性能。加强板4与固定盘2之间还连接有支撑杆5,对加强板4进行固定,使固定盘2、水管1、支撑杆5之间形成整体,力学性能更佳,使用寿命更长。

尽管相邻水管1之间紧密排列,由于水管1的两端呈锥形,因此在水管1与固定盘2的焊接处,相邻水管之间是存在间隙的,便于焊接,能使得水管1之间排列紧密,提高锅炉内热利用率,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相邻水管1之间呈弧形排列,形成的水管组呈环状。水管组中每个水管1受热一致,受热均匀,且水管组呈环状对于热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水管组数量为两个以上,水管组之间呈多层环状设置,所述的固定盘2一端开设进气口。增加水管组数量,同时增加水管的受热面积。所述的水管组上开设有缺口3。热气从一层水管组所围空间通过缺口进入另一层水管组所围空间,对热能充分利用。相邻两个内外环水管组之间的缺口3朝向相反。即热气从一层水管组的缺口穿出后,需围绕该一层水管组一圈后,从另一层的水管组的缺口处穿出,增加热气在内胆的运动行程,对热量充分利用,以进一步达到节能。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多个解释性实施例,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结构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意一实施例描述一个结构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结构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