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干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3673发布日期:2018-11-02 23:23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环保的技术领域,特别是烘干余热回收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烘干设备中往往会使用热风进行烘干,在烘干完成后这些热气中往往会带有大量的水汽,若之间排放会造成能源的浪费,需要使用余热回收装置进行余热回收。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回收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烘干余热回收装置,能够使装置可有效的进行余热回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烘干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进风通道、热回收器、制冷系统、第一分隔室、第二分隔室、第三分隔室、吸气风机,所述热回收器顶部设有进风通道,热回收器底部设有第一分隔室,所述进风通道和第一分隔室均与热回收器相连通,所述热回收器和第一分隔室所组成的组合体一侧设有第二分隔室,另一侧设有第三分隔室,所述第二分隔室与第一分隔室和热回收器均连通,第三分隔室与热回收器相连通,所述制冷系统包含有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第一分隔室与第二分隔室的连通处设有蒸发器,所述第三分隔室与热回收器的连通处设有冷凝器,第三分隔室内设有吸气风机。

作为优选,所述热回收器为亲水铝箔片式热回收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分隔室内也设有制冷系统的蒸发器。

作为优选,所述吸气风机为轴流风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分隔室和第二分隔室底部均设有自动排水器。

作为优选,所述吸气风机通过若干通道与进风通道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通道上安装有送风风机,送风风机为轴流风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分隔室与第一分隔室之间设有分隔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热回收器设置在蒸发器的上方,使得热量可被有效的回收,且使得水汽可更好的被冷凝;冷凝器设置在第三分隔室内,使得热量可得到充分的利用,有效的节约了资源;自动排水器的设置使得第一分隔室和第二分隔室可有效的排出冷凝水,不易积聚过多的水。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烘干余热回收装置的主视图。

图中:1-热回收器、2-吸气风机、10-进风通道、11-第一分隔室、12-第二分隔室、13-第三分隔室、15-分隔板、19-自动排水器、20-送风风机、21-蒸发器、22-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发明一种烘干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进风通道10、热回收器1、制冷系统、第一分隔室11、第二分隔室12、第三分隔室13、吸气风机2,所述热回收器1顶部设有进风通道10,热回收器1底部设有第一分隔室11,所述进风通道10和第一分隔室11均与热回收器1相连通,所述热回收器1和第一分隔室11所组成的组合体一侧设有第二分隔室12,另一侧设有第三分隔室13,所述第二分隔室12与第一分隔室11和热回收器1均连通,第三分隔室13与热回收器1相连通,所述制冷系统包含有蒸发器21和冷凝器22,所述第一分隔室11与第二分隔室12的连通处设有蒸发器21,所述第三分隔室13与热回收器1的连通处设有冷凝器22,第三分隔室13内设有吸气风机2,所述热回收器1为亲水铝箔片式热回收器1,所述第一分隔室11内也设有制冷系统的蒸发器21,所述吸气风机2为轴流风机,所述第一分隔室11和第二分隔室12底部均设有自动排水器19,所述吸气风机2通过若干通道与进风通道10相连通,所述进风通道10上安装有送风风机20,送风风机20为轴流风机,所述第三分隔室13与第一分隔室11之间设有分隔板15。

本发明工作过程:

本发明一种烘干余热回收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热回收器1设置在蒸发器21的上方,使得热量可被有效的回收,且使得水汽可更好的被冷凝;冷凝器22设置在第三分隔室13内,使得热量可得到充分的利用,有效的节约了资源;自动排水器19的设置使得第一分隔室11和第二分隔室12可有效的排出冷凝水,不易积聚过多的水。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烘干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进风通道、热回收器、制冷系统、第一分隔室、第二分隔室、第三分隔室、吸气风机,所述热回收器顶部设有进风通道,热回收器底部设有第一分隔室,所述进风通道和第一分隔室均与热回收器相连通,所述热回收器和第一分隔室所组成的组合体一侧设有第二分隔室,另一侧设有第三分隔室,所述第二分隔室与第一分隔室和热回收器均连通,第三分隔室与热回收器相连通,所述制冷系统包含有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第一分隔室与第二分隔室的连通处设有蒸发器,所述第三分隔室与热回收器的连通处设有冷凝器。本发明通过将热回收器设置在蒸发器的上方,使得热量可被有效的回收,且使得水汽可更好的被冷凝。

技术研发人员:万安铭;司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森友环保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15
技术公布日:2018.11.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