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醇汽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02171发布日期:2019-01-05 08:49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甲醇汽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换热器,具体的说是一种甲醇汽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生产一氯甲烷大量采用氢氯化法,即使用甲醇与氯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水制得,反应原理如下:ch3oh+hcl催化剂ch3cl+h2o+热29.9kj/mol。

为了得到理想的产品,通常需要将甲醇加热汽化,与加热后的氯化氢气体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后的产物又需要冷却进行分离提取。这种生产过程中,反应前需要加热物料,反应后需要冷却物料,反应中放出的热量没有回收利用。

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并减少生成甲醚等副反应,需要在供给物料配比中保持氯化氢过量,经过反应后得到的是一氯甲烷、水、过量的氯化氢、盐酸的混合物,反应后产物具有强腐蚀性,后续冷却处理还需要使用特殊的耐腐蚀设备。

因此,针对上述现象,在专利cn207779195u中就提到了一种节能型利用一氯甲烷合成热能的石墨换热器,包括底座、底座上方的筒体、筒体上方的多个连通管、与多个连通管上方相连的汽化筒体,筒体的一端设有进料端盖板,进料端盖内侧的筒体内设有进料端封头,进料端盖板、进料端封头上设有进料口,筒体的另一端设有出料端盖,出料端盖板内侧的筒体内设有出料端封头,出料端封头、出料端盖板上设有出料口,出料端盖板通过压紧弹簧螺栓与筒体相连,进料端封头、出料端封头之间的筒体内设有石墨换热块,石墨换热块上设有多组横向孔、多组纵向孔,筒体底部设有甲醇进口,汽化筒体上方设有汽化甲醇出口,连通管、汽化筒体上均设有液位测量口。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反应热能进行加热、利用原料的温度对反应物进行冷却,实现了节能生产。

上述石墨换热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对于石墨换热器的筒体结构,是由外筒体、内筒体共同组合而成的,在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留有间隙,内筒体的两端分别通过进料端封头、出料端封头固定在外筒体内,而进料端封头与出料端封头则是通过进料端盖、出料端盖压紧实现固定的。而上述这样一种结构形式,其内筒体、进料端封头、出料端封头在与外筒体之间连接时并没有采用任何的直接连接件固定,而且内筒体是靠封头的挤压作用悬空在外筒体内的,这样在将进料端盖或出料端盖拆除对内筒体内的横向孔或纵向孔进行清洗的过程中,进料端封头或出料端封头就会因为端盖的拆除而导致进料端封头或出料端封头不再受力而向外松动,进而导致内筒体直接掉落在外筒体内,导致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出现偏移,而且通常内筒体都是有若干各个石墨换热块拼接而成的,这样就需要再重新对内筒体进行定位安装,非常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甲醇汽化器,能够有效的确保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减少后续安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甲醇汽化器,其创新点在于:包括

一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一换热筒体,该换热筒体包括一换热外筒以及内置于换热外筒内的换热内筒,在换热外筒与换热内筒之间留有间隙,同时在换热外筒内侧的两端还均设置有向换热内筒方向延伸并支撑换热内筒的环状支撑块,所述换热内筒的两端分别通过进料封头、出料封头固定在换热外筒内,且进料封头、出料封头的外侧分别通过进料端盖、出料端盖固定在换热外筒上,所述换热内筒长轴方向的两侧均具有一向内凹陷的环形凹槽,同时在支撑块的内壁上具有与环形凹槽相配合的定位凸起;

一汽化存储组件,所述汽化存储组件包括一汽化筒体,该汽化筒体的底端通过数个并列分布的连通管与换热筒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筒体的底端还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沿着换热外筒长轴方向依次分布的数组支撑杆组,每组支撑杆组由一对对称设置在换热外筒两侧的支撑杆组成,所述支撑杆穿过换热外筒后抵住换热内筒的外壁。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倾斜设置,且其倾斜方向为自上而下逐渐向远离换热外筒中心线方向倾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本发明中,通过在换热外筒的内壁上增设支撑块,从而可对换热内筒的两侧进行支撑,这样即使两侧的封头拆除后,也可通过支撑块实现对换热内筒的支撑,避免换热内筒直接掉落在换热外筒的内壁上,确保换热内筒与换热外筒之间的相对位置,减少后续安装。

通过换热内筒上的定位凹槽及支撑块上的定位凸起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了换热内筒与换热外筒之间位置的相对限位固定,避免因端盖拆卸导致封头松动而引起换热内筒发生位移,确保换热的顺利进行。

通过支撑杆组的设置,利用若干对对称分布的支撑杆对换热内筒的下端进行支撑,避免因换热内筒与换热外筒之间存在间隙而导致换热内筒的中部出现向下塌陷,而影响到换热内筒的使用;另外,将支撑杆倾斜设置,则是为了在对换热内筒进行支撑的同时,又不会对换热内筒的外壁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甲醇汽化器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甲醇汽化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甲醇汽化器,包括

一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包括一换热筒体,该换热筒体包括一换热外筒1以及内置于换热外筒1内的换热内筒2,在换热外筒1与换热内筒2之间留有间隙,同时在换热外筒2内侧的两端还均设置有向换热内筒2方向延伸并支撑换热内筒2的环状支撑块3。通过在换热外筒1的内壁上增设支撑块3,从而可对换热内筒2的两侧进行支撑,这样即使两侧的封头拆除后,也可通过支撑块3实现对换热内筒2的支撑,避免换热内筒2直接掉落在换热外筒1的内壁上,确保换热内筒2与换热外筒1之间的相对位置,减少后续安装。

换热内筒2由数个石墨换热块拼接而成,且换热内筒2的两端分别通过进料封头5、出料封头4固定在换热外筒1内,并由进料封头5、出料封头4压紧实现各个石墨换热块的固定,在换热内筒2内设置有位于上方的数个并列的横向通道以及位于下方的数个并列分布的纵向通道,进料封头5、出料封头4的外侧分别通过进料端盖7、出料端盖6固定在换热外筒1上,进料端盖7、出料端盖6与换热外筒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进料端盖7上还具有一气相进料口,出料端盖6上具有一气液相出料口,在换热外筒1的底端具有一液相甲醇进口8,在换热内筒2长轴方向的两侧均具有一向内凹陷的环形凹槽,同时在支撑块3的内壁上具有与环形凹槽相配合的定位凸起;通过换热内筒2上的定位凹槽及支撑块3上的定位凸起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了换热内筒2与换热外筒1之间位置的相对限位固定,避免因进料端盖7、出料端盖6拆卸导致进料封头5、出料封头4而引起换热内筒内的各个石墨换热块发生位移,确保换热的顺利进行。

在换热筒体的底端还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沿着换热外筒1长轴方向依次分布的数组支撑杆组,每组支撑杆组由一对对称设置在换热外筒1两侧的支撑杆9组成,支撑杆9穿过换热外筒1后抵住换热内筒2的外壁。通过支撑杆组的设置,利用若干对对称分布的支撑杆9对换热内筒2的下端进行支撑,避免因换热内筒2与换热外筒1之间存在间隙而导致换热内筒2的中部出现向下塌陷,导致构成换热内筒2的相邻的石墨换热块之间出现间隙,而影响到换热内筒2的使用。

支撑杆9倾斜设置,且其倾斜方向为自上而下逐渐向远离换热外筒1中心线方向倾斜。将支撑杆9倾斜设置,则是为了在对换热内筒2进行支撑的同时,又不会对换热内筒2的外壁造成损伤。

一汽化存储组件,所述汽化存储组件包括一汽化筒体,该汽化筒体的底端通过数个并列分布的连通管与换热筒体相连通,在汽化筒体的。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