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49660发布日期:2019-02-12 22:37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制冷制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冬天制热时,冷凝器的温度低,其表面容易结霜。因此,在空调制热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冷凝器进行除霜。通常情况下,在空调接收到开始除霜信号后,四通阀换向,冷媒由压缩机流向冷凝器再流向蒸发器之后回到压缩机,类似于制冷模式,利用压机排出的“高温”气体冷媒经过冷凝器,从而达到化霜、除霜目的。

现有除霜技术有如下两个条件:条件①是设置两次除霜时间间隔t;条件②是除霜传感器的温度te≤tes(凝露点温度),其中凝露点温度tes=c×tao-α,tao表示室外环境温度,c为系数,且tao<0℃,c=0.8;tao≥0℃,c=0.6,α为系数:一般取α=6。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时,才会进入除霜。

目前条件①是如何规定的:两次除霜时间间隔t是根据凝露点温度tes调整的。若tes小于-13℃,除霜时间间隔t为75min;若tes小于-10℃,除霜时间间隔t为65min;若tes大于或等-10℃,除霜时间间隔t为45min。根据根据公式tes=c×tao-α,换算为除霜时间间隔t与室外环境温度tao的关系。

然而,发明人发现,然而,发明人发现,室外环境温度越高,室外机越不容易结霜。5.5℃以上自然是无霜区,在0℃附近,非常靠近空气露点温度,所以-2℃~2℃是非常容易结霜的区域,-2℃以下绝对湿度很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所以结霜又开始减少,室外环境温度越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就越少(此时水是冰),-7℃以下结霜反而不易出现,就变成极少霜区。

因此,发明人认为,当空调室外机结霜少时(处于少霜区),希望除霜时间间隔t长些;当空调室外机结霜多时(处于多霜区),希望除霜时间间隔t短些。这样可以避免空调频繁除霜(处于少霜区),又可以保证除霜干净(处于多霜区),这么做的目的是提高用户的制热体验。现有技术方案中,空调除霜时间间隔t的设置与结霜程度分布区域并没有严格对应起来,特别是tao>-5℃时,除霜时间间隔t只有一个设定值45min,t的设定分布不够精细化。目前,只要tao>-5℃,则设定t=45min,特别在tao=0℃左右时,往往造成除霜不干净如。进一步地,发明人为了除霜干净,设定t=30min,发明人发现产生了新的问题,如tao=2℃,一个周期制热量不够,不能满足国标要求。而设定t=45min左右可优先保证国标对2℃的制热量要求。发明人发现简单地更改设定的除霜时间间隔会顾此失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空调器除霜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将除霜时间间隔t与室外温度tao精细化匹配,即保证除霜干净,又保证制热效果。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其包括:

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得到环境温度值tao;

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值tao确定除霜时间间隔t;

至少根据所述除霜时间间隔t,控制所述空调器开始除霜。

优选地,依据所述环境温度值tao与所述除霜时间间隔t之间的关系式确定所述除霜时间间隔t;所述关系式为:

其中,所述除霜时间间隔t的单位为min,所述环境温度值tao的单位为℃。

优选地,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15℃时,确定所述环境温度值tao为-15℃;

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5.5℃时,确定所述环境温度值tao为5.5℃。

优选地,在所述空调器退出除霜后,检测所述环境温度值。

优选地,所述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得到环境温度值tao;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值tao确定除霜时间间隔t,具体包括:

检测所述室外环境温度;

确定获得的温度值为所述环境温度tao,且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值tao确定除霜时间间隔t;

继续检测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直至所述空调器开始除霜;

判断获得的温度值是否变化且持续预设时间,若是,确定变化后且持续所述预设时间的温度值为更新后的所述环境温度tao,且根据更新后的所述环境温度值tao对所述除霜时间间隔t进行更新。

优选地,所述预设时间为2.5s至3.5s。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空调器开始除霜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得到环境温度值x;

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值x确定除霜时间y;

在达到所述除霜时间y后,退出除霜。

优选地,依据所述除霜时间y与所述环境温度值x之间的关系式确定所述除霜时间y;所述关系式为其中,所述除霜时间y的单位为min,所述环境温度值x的单位为℃。

优选地,所述至少根据所述除霜时间间隔t,控制所述空调器开始除霜,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除霜时间间隔t和所述空调器的室外机的风速,控制所述空调器开始除霜;或,

根据所述除霜时间间隔t和所述空调器的室外机的风机电流,控制所述空调器开始除霜;或,

根据所述除霜时间间隔t、所述空调器的除霜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和凝露点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器开始除霜。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空调器开始除霜时,使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停止运转第一预设时间,同时所述空调器的室外机的风机按照预设速度运转第二预设时间;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

第三预设时间后,改变所述空调器的四通阀的流向;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

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后,关闭所述室外机的风机;

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后,开启所述压缩机;

第四预设时间后,关闭所述压缩机;

第五预设时间后,退出除霜;且所述除霜时间y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所述第四预设时间和所述第五预设时间之和。

本发明的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可主要解决空调两次除霜时间间隔t在一定范围内不可调的现象(或者说不够精细化的现象),根据室外环境温度调节除霜时间间隔t,可以提高用户制热体验,同时提高除霜效率,避免化霜不净现象。即,将除霜时间间隔t与室外环境温度tao精细化匹配,即保证除霜干净,又保证制热效果,在容易结霜的区间,分配除霜时间间隔t短点,在不容易结霜的区间,分配除霜时间间隔t长点。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中,将除霜时间长短与室外机结霜严重程度匹配起来,即结霜严重区域分配除霜时间长点,结霜不严重区域分配除霜时间短点,提高除霜效率,避免除霜不净现象。进一步地,可保证在0℃附近除霜时间相对较长,提高除霜效率,避免除霜不净现象。可解决空调除霜时间与工况不匹配的问题,提高各工况下的除霜效率。因为空调在不同的工况下,室外机结霜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的除霜时间也是不一样的。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其可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得到环境温度值tao。例如,可在空调器每次退出除霜后,检测环境温度值。

根据环境温度值tao确定除霜时间间隔t。

至少根据除霜时间间隔t,控制空调器开始除霜。例如,可仅根据除霜时间间隔t,控制空调器开始除霜。也就是说,空调器制热时间距离上一次退出除霜时的时间达到相应的除霜时间间隔t后,控制空调器开始除霜。当然,也可结合其他条件进行综合判断后,控制空调器开始除霜。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依据环境温度值tao与除霜时间间隔t之间的关系式确定除霜时间间隔t。关系式为:

其中,除霜时间间隔t的单位为min,环境温度值tao的单位为℃。int是将一个数值向下取整为最接近的整数的函数。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可将除霜时间间隔t与室外环境温度tao精细化匹配,即保证除霜干净,又保证制热效果,在容易结霜的区间,分配除霜时间间隔t短点,在不容易结霜的区间,分配除霜时间间隔t长点。

该实施例中,除霜时间间隔t随室外环境温度tao的增大,先是减小,后增大,在tao=0℃,除霜时间间隔t最小。这样的设置既可保证除霜干净,又可以保证制热效果。例如tao=0℃时,现有技术方案中t=45min,时间过长,室外机结霜非常多,导致除霜不干净,而且是残余的余霜是越来越多,此外在一个周期的后半部分,由于结霜太多,制热量衰减非常严重,出风温度很低,导致制热效果较差。本申请将除霜时间间隔t与室外环境温度tao更加精细化的匹配,设置更加合理,即可保证除霜干净,又可以保证制热效果。

进一步地,在室外环境温度小于-15℃时,确定环境温度值tao为-15℃。在室外环境温度大于5.5℃时,确定环境温度值tao为5.5℃。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得到环境温度值tao。根据环境温度值tao确定除霜时间间隔t,具体包括:

检测室外环境温度。

确定获得的温度值为环境温度tao,且根据环境温度值tao确定除霜时间间隔t。

继续检测室外环境温度直至空调器开始除霜。

判断获得的温度值是否变化且持续预设时间,若是,确定变化后且持续预设时间的温度值为更新后的环境温度tao,且根据更新后的环境温度值tao对除霜时间间隔t进行更新。预设时间为2.5s至3.5s,优选为3s。

在该实施例中,也就是说,根据环境温度值tao与除霜时间间隔t之间的关系式,可计算得到除霜时间间隔t,由于环境温度值tao是实时变化的,因此在退出除霜未进入下次除霜前,实时检测tao,若tao变化为tao’,且tao’维持3秒,则根据tao’由环境温度值tao与除霜时间间隔t之间的关系式更新除霜时间间隔t,未进入下次除霜前,持续进行该实时检测过程,直至满足除霜条件进入下一次除霜。

例如,退出除霜未进入下次除霜前,首次检测tao=1.5,则t=41min,继续实时检测tao,若tao变化为tao’=2.6,且持续3s保持tao’=2.6,则由环境温度值tao与除霜时间间隔t之间的关系式,计算更新为t=48min,未进入下次除霜前,持续进行该实时检测,若tao’=2.6再无变化,则最终的除霜间隔时间为t=48min。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空调器开始除霜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得到环境温度值x。当空调器开始除霜时,可以连续获得多个室外环境温度,确定多个室外环境温度的平均值为环境温度值x。

根据环境温度值x确定除霜时间y。也就是说,将除霜时间长短与室外机结霜严重程度匹配起来,即结霜严重区域分配除霜时间长点,结霜不严重区域分配除霜时间短点,提高除霜效率,避免除霜不净现象。

在达到除霜时间y后,退出除霜。退出除霜后,空调器可根据内部设定程序进入室内制热模式,或者其他工作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依据除霜时间y与环境温度值x之间的关系式确定除霜时间y。关系式为其中,除霜时间y的单位为min,环境温度值x的单位为℃。

在该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当x>5.5℃时,一般不会进入除霜,但是有些特殊情况可能会进入除霜,故当x>5.5℃时,设置y=4min以便可以退出除霜,因为进入除霜后,必须退出除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根据所述除霜时间间隔t,控制所述空调器开始除霜,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除霜时间间隔t和所述空调器的室外机的风速,控制所述空调器开始除霜。或,

根据所述除霜时间间隔t和所述空调器的室外机的风机电流,控制所述空调器开始除霜。或,

根据所述除霜时间间隔t、所述空调器的除霜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和凝露点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器开始除霜。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空调室外机出风栅最大出风速度位置安放风速传感器。

在空调器每次开启开始制热时、在空调器退出除霜开始制热时或在空调器首次开启制热时,检测室外机的风速,或预设室外机的风速,得到第一风速。第一风速也可理解为室外机上没有任何霜时的风机的风速。

检测室外机的风速,得到第二风速。可按照周期为30秒的时间间隔检测风速,得到第二风速。

在第一风速和第二风速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且持续预设时长时,以及距离上一次除霜结束后的时间大于相应的除霜时间间隔t时,控制空调器开始除霜。

发明人发现因为随着室外机结霜增加,风速是在不断减小的。当风速减小到一定程度,则表明室外机上的霜层相对较厚,需要进行除霜。结合除霜时间间隔t,可防止风速由于振动等原因出现的风速偶然突变现象,可防止出现误操作。持续预设时长可为1.5至3min,优选为2min。风速传感器检测精度高,通过结霜前后风速变化,可以准确判断除霜时机,提高用户制热舒适性。当然,室外机换热器布满灰尘时,也不影响除霜时机判断,因为根据结霜前后的风速差来判断。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空调器每次开启开始制热时、在空调器退出除霜开始制热时或在空调器首次开启制热时,检测室外机的风机电流,或预设室外机的风机电流,得到第一电流。

检测室外机的风机电流,得到第二电流。

在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且持续预设时长时,以及距离上一次除霜结束后的时间大于相应的除霜时间间隔t时,控制空调器开始除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开始除霜时,使空调器的压缩机停止运转第一预设时间,同时空调器的室外机的风机按照预设速度运转第二预设时间。第一预设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在开始除霜时,可提高室外机的风机,以使室外机的风机按照预设速度运转第二预设时间。也可以说是,使室外机的风机高速运转第二预设时间,以卸载制冷系统的压力。

第三预设时间后,改变空调器的四通阀的流向。第二预设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间。第二预设时间后,关闭室外机的风机。第一预设时间后,开启压缩机。

第四预设时间后,关闭压缩机。第五预设时间后,退出除霜。切回制热模式。且除霜时间y等于第一预设时间、第四预设时间和第五预设时间之和。有效除霜时间可为第四预设时间。

第一预设时间为50s至70s,优选为60s。第二预设时间为45s至65s,优选为55s。第三预设时间为40s至60s,优选为50s。第五预设时间为50s至70s,优选为60s。在第一预设时间后,还使空调器的电子膨胀阀开度为最大开度,以尽可能地降低除霜时采用的制冷模式对室内温度的影响。在开始除霜后,或第一预设时间后,关闭空调器的室内机的风机,以尽可能地降低除霜时采用的制冷模式对室内温度的影响。在第一预设时间后,使压缩机以预设频率运行。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