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能片、聚能盘以及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3895发布日期:2019-02-19 18:14阅读:7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能片、聚能盘以及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燃气灶的聚能技术。



背景技术:

燃气灶在燃烧时,热量流失较多,提高燃气灶的燃烧热效率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追求的目标之一,市场上部分家用燃气灶都配有锅支架聚能盘,来提高灶具效能,但聚能效果欠佳且连接方式复杂。另外,锅支架与聚能盘大都为分体结构或通过焊接(或其他连接方式)形成整体。浪费材料,成本高,且聚能盘不能根据锅的类型自动调节与锅底的距离(既排烟口高度),例如使用平底锅或尖底锅不同类型锅,聚能盘与锅底距离不一致,导致使用尖底锅时聚能效果比用平底锅时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聚能片,能够提高燃气灶的燃烧效率。

一种聚能片,包括片体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片体部连接,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聚能片。片体部首先可以防止气流带走燃烧热量,使得燃气灶的燃烧时损失的热量减少,其次还能防止燃气灶燃烧的热量向外发散,造成热量流失,所以聚能片能够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片体部的形状可以制成与锅具相匹配的形状,如弧形。安装部用于将聚能片安装在燃具灶上,连接方式可以上是现有技术中的螺栓连接或者其他卡合连接。为了更加与现有灶具和锅具相适应,在所述片体部上开设有支架槽或者所述片体部上设有支撑架,支架槽用于配合锅支架的安装,支撑架主要是保证燃烧器与锅底的距离,另外也可以用于从侧面形成对锅具的支撑,使锅具更加稳定的放置在锅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包括两片连接在一起的卡片,在所述两片卡片之间形成有卡合腔。两片卡片之间形成的卡合腔可以将片体部安装在燃气灶上,一般来说卡合腔为圆形,这样聚能片可以卡合在灶具的连接座上。卡片的形状可以“s”字形卡片。

在上述基础之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聚能盘,所述聚能盘包括套接座,所述套接座上设有多个所述的聚能片。通过将多个聚能片设置在套接座上,无需将聚能片设置在燃气灶上。这样就无需为了安装聚能片对燃气灶结构进行改进,另外,聚能盘可以与灶具分离,需要时聚能盘时可将聚能盘放置在燃气灶上,当不需要聚能盘时,就可以轻易地取走。

进一步的,聚能片在所述顶圈上能转动,由于聚能片能在所述顶圈上转动,聚能片就能转动调节以适应不同规格的锅具。

进一步的,所述套接座上相邻的聚能片的片体部部分重叠。相邻的片体部部分重叠首先给燃气灶的燃烧器提供了一个封闭的包围圈,减少热能的损失,其次依靠片体部部分重叠使得聚能片之间能相互作用支撑、可任意悬停,也可以使得聚能片不易发生松动或者轻易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套接座包括底座和顶圈,所述聚能片通过所述卡合腔卡接在所述顶圈上。底座和顶圈之间可通过连接块连接,所述卡合腔卡接在所述顶圈上,卡合方式简单,易装配,通过这种卡接方式聚能片能从顶圈轻松拆卸。另外,本技术方案中的聚能盘只要调整聚能片卡合的角度就能够适应不同形状的锅具。

在所述套接座的底座和聚能片的片体部之间设有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可为波浪形弹片。在锅具从燃气灶被取走后,通过所述复位装置聚能盘又能恢复原来的位置,无需人工去手动调节聚能片以恢复原始状态。聚能盘的原始状态一般为聚能片向内收拢状态,这样就能适应不同规格的锅具。

进一步的,所述套接座的底座上设有第一限位片,所述第一限位片用于限制所述聚能片的安装部远离所述片体部的一端转动的行程。换句话说,第一限位片能够限制聚能片张开的最大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套接座的底座上设有第二限位片,所述第二限位片用于限制所述聚能片的安装部靠近所述片体部的一端转动的行程。换句话说,第而第二限位片能够限制聚能片收拢的最大角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燃气灶,所述燃气灶包括所述聚能盘,利用所述聚能盘,所述燃气灶能提高燃烧效率,节约燃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的聚能片能防止气流带走燃烧热量和燃烧热量向外发散,从而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

(2)本发明中的聚能盘可根据锅类型不同及需要,实现聚能盘与锅底距离的调节,从而能适应不同类的型锅。

(3)本发明中的聚能盘有复位装置,能够实现聚能盘的自动复位。

(4)本发明中的聚能盘有行程限位片,能防止聚能盘过度的张开或者收拢。

(5)本发明中的聚能盘中的相邻聚能片部分重叠,形成一个封闭的包围圈,减少热能的损失,还能在聚能片之间提供相互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聚能盘收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聚能盘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的放大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种聚能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二种聚能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三种聚能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套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带弹簧片的套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弹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燃气灶在搁置锅具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的附图标记:1-面板,2-聚能盘,21-第一种聚能片,211-片体部,212-安装部,213-支撑架,22-第二种聚能片,223-支撑架,23-第三种聚能片,233-支架槽,24-弹簧片,241-弹簧片顶端,242-弹簧片底端,25-套接座,251-底座,252-顶圈,253-第一限位片,254-第二限位片,255-连接柱,3-锅支架,4-平底锅,5-圆底锅。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4,聚能盘2包括套接座25,参见图9和10,套接座25由圆形底座251和圆形顶圈252构成,在底座251与顶圈252之间通过多跟连接柱255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柱255有四根,等角度间隔分布与底座251与顶圈252之间。多个聚能片卡合在套接座25是上,聚能片沿着套接座25的顶圈252设置,呈圆形分布。参见图5-6,在套接座25上聚能片有三种即第一种聚能片21、第二种聚能片22和第三种聚能片23,第一种聚能片21包括片体部211、由两片“s”形卡片连接(可通过螺钉连接,本实施例中两卡片上都设有连接孔)而成安装部212,两片“s”形卡片之间形成的卡合腔213,这第二种聚能片22和第三种聚能片23与第一种聚能片21的结构基本相同,均包括片体部、安装部和安装部中的卡合腔,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种聚能片22和第三种聚能片23较之第一种聚能片21,在片体部上设置了支撑架223和支架槽233。第二种聚能片22的支撑架223是用于保证锅具与燃烧器的距离和锅具提供侧面支撑的。第二聚能片22设有4个,沿着顶圈252等角度间隔分布。第三种聚能片23的支架槽233用于避让锅支架3,换句话说就是锅支架3的底部放置在燃气灶上而支架部分穿过支架槽233,参见图11,也就是说第三种聚能片23数量和分布方式可以根据锅支架3的结构来设计,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种聚能片23设有4个,沿着顶圈252等角度间隔分布,这种设置能适应大多数的锅支架。参见图1和图3,套接座25上相邻的聚能片的片体部部分重叠,这样首先给燃气灶的燃烧器提供了一个封闭的包围圈,减少热能的损失,其次依靠片体部部分重叠能给聚能片提供一种支撑,使得聚能片不易发生松动或者绕着顶圈252轻易的转动,另外还能使得聚能片之间依靠摩擦力和支撑力能够任意悬停。参见图1、3、9和10,在聚能片与套接座25的底座251之间设有波浪形的弹簧片24,弹簧片24的顶端241与聚能片连接抵接支撑,弹簧片24的底242与底座焊接,弹簧片24能在锅具离开聚能盘后,利用自身的弹性势能使得聚能片恢复的原始位置。参见图2、4和8,在套接座25的底座251上设有直板状第一限位片253和“l”形第二限位片254,第二限位片254的高度(顶圈252的轴线方向)要比第一限位片253要高。由于套接座25上相邻的聚能片的片体部部分重叠,即聚能片之间能相互支撑和限制,所以第一限位片253和第二限位片254的数量设置一个或者多个都可以。第一限位片253用于限制聚能片的安装部远离所述片体部一端转动的行程,也可以说第一限位片253用于限制聚能片的安装部的卡合腔以下部分转动的行程,第一限位片253能够聚能片张开的最大角度。第二限位片254用于限制所述聚能片的安装部靠近所述片体部一端转动的行程,也可以说第二限位片254用于限制聚能片的安装部的卡合腔以上部分转动的行程。换句话说,这也是为什么第二限位片254要设计成“l”字形且要比第一限位片253要高,是其功能使然。第二限位片254能够限制聚能片收拢的最大角度。参见图12,图12是设有聚能盘的两眼燃气灶,如图所示,聚能盘2能适应两种不同类型的锅具,平底锅4和圆底锅5,当然也能适应其他类型锅具。当使用平底锅4时,聚能片会在平底锅4重力下张开形成一个近似平面来适应平底锅4。当使用圆底锅5时,聚能片会在圆底锅5重力下张开形成一个弧面来适应圆底锅5。在燃气灶的燃烧器燃烧时,聚能盘2的聚能片形成一个封闭包围圈,能防止燃烧器周围的气流带走热量,以提高燃烧热效率。

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最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和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