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米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1281发布日期:2019-05-17 22:3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米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大米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米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大米是仅次于玉米和小麦的第三大粮食作物,我国稻谷年消耗量在1.90亿吨左右,有60%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大米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是因为大米是禾谷类作物中营养价值最高的。稻米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适量的蛋白质,各种氨基酸的比例较合理,并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是营养均衡的健康食粮。人从大米及大米产品中摄取60%-70%的热量和20%的蛋白质。

在大米的加工中,干燥部分尤为重要,因为其水分的多少严重影响着大米的储存与品质。目前市场上的烘干机的烘干效果一般,且大米离热源过近,导致部分大米在烘干过程中容易变焦发黑,进而影响大米的品质,且现有的烘干机烘干不够均匀,烘干效果也不够好,因而,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米烘干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米烘干装置,包括一号烘干装置、二号烘干装置、一号烘干装置内的外箱和内箱,所述外箱的顶端为开口状态,所述内箱的顶端安装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内箱内部的搅拌件,所述搅拌件包括若干个搅拌轴,所述内箱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加热管,所有的加热管与搅拌轴交错设置;所述外箱的底端设置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外箱后固定在内箱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二号烘干装置包括烘干仓、一号水箱和二号水箱,所述一号水箱固定在烘干仓的顶端的外围,所述二号水箱固定在烘干仓的底端,所述一号水箱和二号水箱的底端均设置有加热底座,所述加热底座内均安装有发热阻丝。

优选的,所述烘干仓的底端的外侧安装有若干个风机,所有的风机的出风口均朝向烘干仓设置。

优选的,所述烘干仓的顶端安装有三号电机,所述三号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烘干仓内的中轴,所述中轴外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所有的安装槽内均插有搅拌棍,所有的搅拌棍与安装槽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安装孔,所有的搅拌棍均通过螺栓和螺母安装在安装槽内,所有的搅拌棍上均焊接有若干个倾斜角度不一的支杆。

优选的,所述内箱的底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料孔,所述外箱的底板上开设有两个出料口11,两个出料口11均通过导料管连接烘干仓顶端的进料口。

优选的,所述内箱的箱体为过滤网板制作而成,所述内箱和烘干仓内均安装有湿度传感器,所述一号水箱和二号水箱内均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一号水箱、二号水箱和烘干仓的顶端均安装有通气阀。

优选的,所述内箱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进料口。

优选的,所述烘干仓的一侧的底端开设有出料口11,该出料口11和所有的出料孔内均安装有电磁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内箱内设置加热管,在一号电机的输出轴的末端设置搅拌件,并使搅拌件内的搅拌轴与加热管交错设置,能够使搅拌件转动时,不会撞击到加热管,同时,加热管能够对大米进行初步烘干工作,同时,搅拌件能够对大米搅拌,避免加热管附近的大米停留时间较长,容易使该些大米被烤焦;

2、通过在外箱的底端设置二号电机,能够通过二号电机带动内箱转动,并设置内箱为过滤网板制作而成,能够使内箱内的大米在高速转动下,使水分被甩出,进而实现进一步的烘干工作;

3、通过在二号烘干装置内设置一号水箱和二号水箱,能够使一号水箱和二号水箱内的加热底座加热,使一号水箱和二号水箱内的水被加热煮沸,从而通过蒸汽对烘干仓内的大米进行加热,同时,水蒸气不会进入到烘干仓内,进而不会再增加大米的湿气,另外,再在烘干仓的外侧安装风机,能够通过风机将烘干仓内的热气吹散,进而使烘干仓内的热气被吹均匀,从而容易使烘干仓内的大米被均匀的烘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大米烘干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大米烘干装置的一号烘干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大米烘干装置的二号烘干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大米烘干装置的烘干仓的内部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大米烘干装置的搅拌件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大米烘干装置的加热底座的结构图。

图中:1、一号烘干装置;2、二号烘干装置;3、外箱;4、内箱;5、一号电机;6、二号电机;7、搅拌件;8、加热管;9、湿度传感器;10、出料孔;11、出料口11;12、导料管;13、三号电机;14、烘干仓;15、一号水箱;16、二号水箱;17、风机;18、支杆;19、发热阻丝;20、加热底座;21、液位传感器;22、搅拌轴;23、中轴;24、搅拌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一种大米烘干装置,包括一号烘干装置1、二号烘干装置2、一号烘干装置1内的外箱3和内箱4,外箱3的顶端为开口状态,内箱4的顶端安装有一号电机5,一号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内箱4内部的搅拌件7,搅拌件7包括若干个搅拌轴22,内箱4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加热管8,所有的加热管8与搅拌轴22交错设置;外箱3的底端设置有二号电机6,二号电机6的输出轴贯穿外箱3后固定在内箱4的底端。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内箱4内设置加热管8,在一号电机5的输出轴的末端设置搅拌件7,并使搅拌件7内的搅拌轴22与加热管8交错设置,能够使搅拌件7转动时,不会撞击到加热管8,同时,加热管8能够对大米进行初步烘干工作,同时,搅拌件7能够对大米搅拌,避免加热管8附近的大米停留时间较长,容易使该些大米被烤焦;再在外箱3的底端设置二号电机6,能够通过二号电机6带动内箱4转动,并设置内箱4为过滤网板制作而成,能够使内箱4内的大米在高速转动下,使水分被甩出,进而实现进一步的烘干工作。

实施例2

如图1、图3和图6所示,二号烘干装置2包括烘干仓14、一号水箱15和二号水箱16,一号水箱15固定在烘干仓14的顶端的外围,二号水箱16固定在烘干仓14的底端,一号水箱15和二号水箱16的底端均设置有加热底座20,加热底座20内均安装有发热阻丝19。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在二号烘干装置2内设置一号水箱15和二号水箱16,能够使一号水箱15和二号水箱16内的加热底座20加热,使一号水箱15和二号水箱16内的水被加热煮沸,从而通过蒸汽对烘干仓14内的大米进行加热,同时,水蒸气不会进入到烘干仓14内,进而不会再增加大米的湿气。

实施例3

如图1-6所示,烘干仓14的底端的外侧安装有若干个风机17,所有的风机17的出风口均朝向烘干仓14设置;烘干仓14的顶端安装有三号电机13,三号电机1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烘干仓14内的中轴23,中轴23外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所有的安装槽内均插有搅拌棍24,所有的搅拌棍24与安装槽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安装孔,所有的搅拌棍24均通过螺栓和螺母安装在安装槽内,所有的搅拌棍24上均焊接有若干个倾斜角度不一的支杆18;内箱4的底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料孔10,外箱3的底板上开设有两个出料口11,两个出料口11均通过导料管12连接烘干仓14顶端的进料口;内箱4的箱体为过滤网板制作而成,内箱4和烘干仓14内均安装有湿度传感器9,一号水箱15和二号水箱16内均安装有液位传感器21,一号水箱15、二号水箱16和烘干仓14的顶端均安装有通气阀;内箱4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进料口;烘干仓14的一侧的底端开设有出料口11,该出料口11和所有的出料孔10内均安装有电磁阀。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烘干仓14的外侧安装风机17,能够通过风机17将烘干仓14内的热气吹散,进而使烘干仓14内的热气被吹均匀,从而容易使烘干仓14内的大米被均匀的烘干。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大米烘干装置,在使用时,将大米进入一号烘干装置1顶端的进料口中,大米通过进料口进入内箱4中,然后使加热管8内的发热阻丝19工作,使一号电机5和二号电机6均工作,一号电机5转动带动与之相连接的搅拌件7转动,搅拌件7内的搅拌轴22对内箱4内的大米进行搅拌,能够避免大米堆积在加热管8附近,容易使大米变焦变黑,加热管8加热,能够加速内箱4内的大米被烘干;二号电机6转动,带动内箱4转动,使内箱4在高速转动下,大米离心脱水,从而达到进一步烘干大米的效果;被甩下来的水进入外箱3中,然后再通过外箱3底端的出水口排出;当内箱4内的湿度传感器9检测到内箱4内的湿度值达到预设的湿度值时,工作人员将内箱4底端的出料孔10内的电磁阀开启,使大米通过出料孔10排出,进而进入外箱3的出料口11中,然后再通过出料口11进入导料管12,从而通过导料管12进入二号烘干装置2的烘干仓14中;二号烘干仓14外侧和底端的一号水箱15和二号水箱16的加热底座20内的发热阻丝19被开启,使发热阻丝19对水加热,从而使水被加热沸腾,进而使水蒸气对烘干仓14加热,且水蒸气无法进入烘干仓14内,能够避免大米被二次打湿;一号水箱15、二号水箱16和烘干仓14上均安装有通气阀,能够避免其内部的压力过大,影响正常工作;烘干仓14顶端的三号电机13被开启,能够带动中轴23转动,进而再通过中轴23带动搅拌棍24转动,再带动所有的支杆18转动,实现对大米全面的搅拌,能够使大米受热均匀,有利于烘干;烘干仓14外侧的风机17被开启,风机17向烘干仓14内吹风,能够将烘干仓14内的热气吹散,进而能够使热气吹在大米上较为均匀,能够达到均匀烘干的效果;当一号水箱15和二号水箱16内的液位传感器21检测到水量较少时,工作人员及时将一号水箱15和二号水箱16顶端的进水口打开,并向内通入自来水;当烘干仓14内的湿度传感器9检测到湿度值达到最低湿度值,即大米被烘干时,工作人员将出料口11内的电磁阀打开,使大米通过出料口11排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