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3784发布日期:2019-03-09 00:36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真空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干燥机,属于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干燥机大都采用热风干燥,物料通过吸料机吸料的方式进入料仓内,整个料仓通过吹热风的方式对物料进行干燥,循环一定时间即完成干燥。这种干燥方式存在以下几点缺陷:热物料通过吸料方式循环使得输送管道内壁容易出现拉丝现象,从而影响物料品质、增加清理难度,且当物料含水率要求较高时,需要很长的循环时间,导致其能耗高,整个系统噪音也较大。专利号为201420163023.x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连续振动提升真空干燥机,采用单一的夹套导热介质加热物料,保压保温罩和振动体是一体的振动方式,其存在以下几点缺陷:第一、加热介质需要用软管,软管与振动设备连接,软管需要定期维护更换、保压保温罩密封结构复杂而且处于振动状态、保压性能比较差;第二、设备进出物料对接需要耐温耐振动耐压的软连接,可靠性比较差,需要定期更换。因此寻求一种能耗低、噪音小、易清理、生产效率高、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的真空干燥机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耗低、噪音小、可靠性高、易清理、提高物料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延长使用寿命的真空干燥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真空干燥机,包括壳体、罩体、提升机构、进料机构、排料机构和多个红外加热器,所述壳体的顶部与罩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提升机构设置于壳体内,所述进料机构和排料机构分别位于壳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壳体内腔的下段设置有隔热分隔板,所述隔热分隔板将壳体内腔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多个红外加热器均匀安装于上腔室的内壁上;

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底座、多根支撑柱、两个振动电机、接料盘、中心柱和多个螺旋圆盘,所述底座、支撑柱和振动电机设置于下腔室内,多根支撑柱围设于底座的四周,所述两个振动电机安装于底座上,且分别位于底座的前后两侧,所述中心柱、接料盘和螺旋圆盘设置于上腔室内,所述中心柱的底端穿过隔热分隔板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接料盘套装于中心柱的下段,所述多个螺旋圆盘位于接料盘的上方,且多个螺旋圆盘连续焊接于中心柱上,所述螺旋圆盘的底部设置有电加热夹套,所述中心柱的上段设置有向右延伸的出料输送槽,所述出料输送槽的底部设置有放料口,自上而下排列的第一个螺旋圆盘的接头与出料输送槽相连接,最后一个螺旋圆盘的接头与接料盘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缓冲料斗,所述进料缓冲料斗通过支架固定安装于壳体的外壁上,所述进料缓冲料斗的侧壁的上段和下段分别设置有第一料位检测计和第二料位检测计,所述进料缓冲料斗的顶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下段设置有第一气动蝶阀,所述进料缓冲料斗的底部与上腔室的下段之间通过第一输送管道相连接,且第一输送管道的内端伸进上腔室内并位于接料盘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管道与进料缓冲料斗的连接端上设置有第二气动蝶阀。

更进一步的,所述排料机构包括排料缓冲料斗,所述排料缓冲料斗通过支架固定安装于壳体的外壁上,所述排料缓冲料斗的侧壁上段和下段分别设置有第三料位检测计和第四料位检测计,所述排料缓冲料斗的顶部与上腔室的上段之间通过第二输送管道相连接,且第二输送管道的内端伸进上腔室内并位于放料口的正下方,所述第二输送管道位于上腔室的外段上设置有第三气动蝶阀,所述排料缓冲料斗的底部与上腔室的下段之间通过第三输送管道相连接,且第三输送管道的内端伸进上腔室内并位于接料盘的上方,所述第三输送管道与排料缓冲料斗的连接端上设置有第四气动蝶阀,所述排料缓冲料斗的下段连接有第四输送管道,所述第四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第五气动蝶阀,所述第四输送管道的外端作为出料口。

更进一步的,所述下腔室的侧壁上围设有冷却水夹套,冷却水夹套上设置有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所述冷却水进水管位于下腔室的下部,所述冷却水出水管位于下腔室的上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接料盘的底部与支撑柱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穿过隔热分隔板的减震弹簧。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管道位于上腔室的外段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一种真空干燥机的生产方法为:

步骤一、预热

分别将电加热夹套和红外加热器开启,电加热夹套的加热功率为22-28kw,红外加热器的加热功率为22-28kw,使得加热温度为115-125℃;

步骤二、进料

将第二气动蝶阀关闭,第一气动蝶阀打开,将初始含水率为1.5-4%的物料从进料口倒入,当物料到达进料缓冲料斗的高料位时,关闭第一气动蝶阀停止进料,准备下料干燥;

步骤三、干燥

将提升机构开启,对下腔室的冷却水夹套内输送冷却水,开启真空泵,真空泵功率为2-4kw,待内部真空度达到-0.05~-0.10mpa时,将第二气动蝶阀打开进行下料,物料均匀流入提升机构的接料盘中,由于振动电机的作用,使得物料按提升机构的输送轨道方向逐次向上爬升至出料输送槽内,通过放料口掉落入第二输送管道内,并流入排料缓冲料斗中,当物料到达排料缓冲料斗的高料位时,关闭第二气动蝶阀停止下料,打开第四气动蝶阀,使得排料缓冲料斗中的物料经过第三输送管道再次流入接料盘中,按提升机构的输送轨道方向逐次向上爬升至出料输送槽内,通过放料口再次掉落入第二输送管道内,依次经过排料缓冲料斗、第三输送管道,以此输送轨迹循环多次,循环一段时间后,打开第一气动蝶阀,对进料缓冲料斗进行补给物料,干燥循环1.2-2.5h,物料含水率为0.02-0.18%时,准备卸料;

步骤四、卸料

将第四气动蝶阀关闭,物料通过提升机构输送进入排料缓冲料斗中,当物料到达排料缓冲料斗的高料位时,关闭第三气动蝶阀和提升机构,关闭真空,待内部恢复常压时,将第五气动蝶阀打开进行卸料,当排料缓冲料斗中的物料到达低料位时,关闭第五气动蝶阀,打开第三气动蝶阀,同时开启真空,待内部真空度满足干燥真空度时,将第二气动蝶阀打开进行下料,重复步骤三,使其能够连续分批进行进料、干燥、卸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一种真空干燥机,设置有密闭式进出料构构及全封闭保压保温罩的设计,利用电热振动螺旋圆盘超大的换热面积、红外加热方式及真空条件下的快速除湿原理实现高效干燥,其传热效果更好,加热效率更快,并通过螺旋提升机构输送循环物料,其能耗低、噪音小,可避免输送管道出现拉丝现象,提高物料品质,还可根据不同的含水率要求,设定不同的循环时间,从而有效降低物料的含水率;

2.在其排料缓冲料斗底部增加了回流功能,可实现物料在设备中循环回流干燥,满足更长干燥时间的工艺要求;

3.该设备的壳体采用可拆装式结构,比包围式结构更易拆装,清理方便;

4.在振动电机的下腔体壳段设置有水冷夹套设计,使得振动电机可长时间连续工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真空干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真空干燥机的俯视图。

其中:

壳体1、上腔室1.1、下腔室1.2

罩体2

提升机构3、底座3.1、支撑柱3.2、振动电机3.3、接料盘3.4、中心柱3.5、螺旋圆盘3.6、减震弹簧3.7、加强筋3.8、出料输送槽3.9、放料口3.10

进料机构4、进料缓冲料斗4.1、进料口4.2、第一气动蝶阀4.3、第二气动蝶阀4.4、第一料位检测计4.5、第一输送管道4.6、第二料位检测计4.7

排料机构5、排料缓冲料斗5.1、第三料位检测计5.2、第二输送管道5.3、可视窗口5.4、第一温度传感器5.5、第三气动蝶阀5.6、第三输送管道5.7、第四气动蝶阀5.8、第四输送管道5.9、第五气动蝶阀5.10、第四料位检测计5.11

隔热分隔板6

冷却水进水管7

冷却水出水管8

红外加热器9

第一真空抽气口10

第二真空抽气口11

真空压力表12

第三真空抽气口13

第二温度传感器14

接线端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2,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真空干燥机,包括壳体1、罩体2、提升机构3、进料机构4、排料机构5和多个红外加热器9,所述壳体1采用可拆装式结构,所述壳体1的顶部与罩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提升机构3设置于壳体1内,所述进料机构3和排料机构4分别位于壳体1的左右两侧,所述壳体1内腔的下段设置有隔热分隔板6,所述隔热分隔板6将壳体1内腔分隔成上腔室1.1和下腔室1.2,所述多个红外加热器9均匀安装于上腔室1.1的内壁上,所述下腔室1.2的侧壁上围设有冷却水夹套,冷却水夹套上设置有冷却水进水管7和冷却水出水管8,所述冷却水进水管7位于下腔室1.2的下部,所述冷却水出水管8位于下腔室1.2的上部;

所述提升机构3包括底座3.1、四根支撑柱3.2、两个振动电机3.3、接料盘3.4、中心柱3.5和多个螺旋圆盘3.6,所述底座3.1、四根支撑柱3.2和两个振动电机3.3设置于下腔室1.2内,四根支撑柱3.2围设于底座3.1四周,所述两个振动电机3.3安装于底座3.1上,且分别位于底座3.1的前后两侧,所述两个振动电机3.3倾斜布置,且斜向相反,所述中心柱3.5、接料盘3.4和螺旋圆盘3.6设置于上腔室1.1内,所述中心柱3.5的底端穿过隔热分隔板6与底座3.1固定连接,所述接料盘3.4套装于中心柱3.5的下段,所述接料盘3.4的底部与支撑柱3.2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穿过隔热分隔板6的减震弹簧3.7,所述多个螺旋圆盘3.6位于接料盘3.4的上方,且多个螺旋圆盘3.6连续焊接于中心柱3.5上,所述多个螺旋圆盘3.6的外沿设置有多根竖直布置的加强筋3.8,所述螺旋圆盘3.6的底部设置有电加热夹套,所述中心柱3.5的上段设置有向右延伸的出料输送槽3.9,所述出料输送槽3.9的底部设置有放料口3.10,自上而下排列的第一个螺旋圆盘3.6的接头与出料输送槽3.9相连接,最后一个螺旋圆盘3.6的接头与接料盘3.4相连接;

所述进料机构4包括进料缓冲料斗4.1,所述进料缓冲料斗4.1通过支架固定安装于壳体1的外壁上,所述进料缓冲料斗4.1的侧壁的上段和下段分别设置有第一料位检测计4.5和第二料位检测计4.7,第一料位检测计4.5用来检测物料是否到达进料缓冲料斗4.1的高料位,第二料位检测计4.7用来检测物料是否到达进料缓冲料斗4.1的低料位,所述进料缓冲料斗4.1的顶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进料口4.2,所述进料口4.2的下段设置有第一气动蝶阀4.3,所述进料缓冲料斗4.1的底部与上腔室1.1的下段之间通过第一输送管道4.6相连接,且第一输送管道4.6的内端伸进上腔室1.1内并位于接料盘3.4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管道4.6与进料缓冲料斗4.1的连接端上设置有第二气动蝶阀4.4;

所述排料机构5包括排料缓冲料斗5.1,所述排料缓冲料斗5.1通过支架固定安装于壳体1的外壁上,所述排料缓冲料斗5.1的侧壁上段和下段分别设置有第三料位检测计5.2和第四料位检测计5.11,第三料位检测计5.2用来检测物料是否到达排料缓冲料斗5.1的高料位,第四料位检测计5.11用来检测物料是否到达排料缓冲料斗5.1的低料位,所述第三料位检测计5.2和第四料位检测计5.11之间设置有可视窗口5.4,所述排料缓冲料斗5.1的顶部与上腔室1.1的上段之间通过第二输送管道5.3相连接,且第二输送管道5.3的内端伸进上腔室1.1内并位于放料口3.10的正下方,所述第二输送管道5.3位于上腔室1.1的外段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5和第三气动蝶阀5.6,所述排料缓冲料斗5.1的底部与上腔室1.1的下段之间通过第三输送管道5.7相连接,且第三输送管道5.7的内端伸进上腔室1.1内并位于接料盘3.4的上方,所述第三输送管道5.7与排料缓冲料斗5.1的连接端上设置有第四气动蝶阀5.8,所述排料缓冲料斗5.1的下段连接有第四输送管道5.9,所述第四输送管道5.9呈“\”倾斜布置,所述第四输送管道5.9上设置有第五气动蝶阀5.10,所述第四输送管道5.9的外端作为出料口;

所述进料缓冲料斗4.1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一真空抽气口10;

所述排料缓冲料斗5.1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二真空抽气口11和真空压力表12;

所述上腔室1.1的上段设置有第三真空抽气口13;

所述上腔室1.1和下腔室1.2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4;

所述下腔室1.2的下段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接线端15。

一种真空干燥机生产方法,其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一、预热

分别将电加热夹套和红外加热器开启,电加热夹套的加热功率为22-28kw,红外加热器的加热功率为22-28kw,使得加热温度为115-125℃;

步骤二、进料

将第二气动蝶阀关闭,第一气动蝶阀打开,将初始含水率为1.5-4%的物料从进料口倒入,当物料到达进料缓冲料斗的高料位时,关闭第一气动蝶阀停止进料,准备下料干燥;

步骤三、干燥

将提升机构开启,对下腔室的冷却水夹套内输送冷却水,开启真空泵,真空泵功率为2-4kw,待内部真空度达到-0.05~-0.10mpa时,将第二气动蝶阀打开进行下料,物料均匀流入提升机构的接料盘中,由于振动电机的作用,使得物料按提升机构的输送轨道方向逐次向上爬升至出料输送槽内,通过放料口掉落入第二输送管道内,并流入排料缓冲料斗中,当物料到达排料缓冲料斗的高料位时,关闭第二气动蝶阀停止下料,打开第四气动蝶阀,使得排料缓冲料斗中的物料经过第三输送管道再次流入接料盘中,按提升机构的输送轨道方向逐次向上爬升至出料输送槽内,通过放料口再次掉落入第二输送管道内,依次经过排料缓冲料斗、第三输送管道,以此输送轨迹循环多次,循环一段时间后,打开第一气动蝶阀,对进料缓冲料斗进行补给物料,干燥循环1.2-2.5h,物料含水率为0.02-0.18%时,准备卸料;

步骤四、卸料

将第四气动蝶阀关闭,物料通过提升机构输送进入排料缓冲料斗中,当物料到达排料缓冲料斗的高料位时,关闭第三气动蝶阀和提升机构,关闭真空,待内部恢复常压时,将第五气动蝶阀打开进行卸料,当排料缓冲料斗中的物料到达低料位时,关闭第五气动蝶阀,打开第三气动蝶阀,同时开启真空,待内部真空度满足干燥真空度时,将第二气动蝶阀打开进行下料,重复步骤三,使其能够连续分批进行进料、干燥、卸料。

实施例一

一、预热

分别将电加热夹套和红外加热器开启,电加热夹套的加热功率为25kw,红外加热器的加热功率为25kw,使得加热温度为120℃;

步骤二、进料

将第二气动蝶阀关闭,第一气动蝶阀打开,将1000kg的pa6切片分批从进料口倒入,其初始含水率为3%;

步骤三、干燥

将提升机构开启,对下腔室的冷却水夹套内输送冷却水,开启真空泵,真空泵功率为2.2kw,待内部真空度达到-0.07mpa时,开始下料,干燥循环1.5h,其热效率为90%;

步骤四、卸料

关闭第三气动蝶阀、提升机构和真空泵,待内部恢复常压时,进行卸料,此时的pa6切片含水率为0.15%。

实施例二

一、预热

分别将电加热夹套和红外加热器开启,电加热夹套的加热功率为25kw,红外加热器的加热功率为25kw,使得加热温度为120℃;

步骤二、进料

将第二气动蝶阀关闭,第一气动蝶阀打开,将1000kg的pet聚酯切片分批从进料口倒入,其初始含水率为2%;

步骤三、干燥

将提升机构开启,对下腔室的冷却水夹套内输送冷却水,开启真空泵,真空泵功率为3.7kw,待内部真空度达到-0.08mpa时,开始下料,干燥循环3h,其热效率为90%;

步骤四、卸料

关闭第三气动蝶阀、提升机构和真空泵,待内部恢复常压时,进行卸料,此时的pet聚酯切片含水率为0.03%。

实施例三

一、预热

分别将电加热夹套和红外加热器开启,电加热夹套的加热功率为25kw,红外加热器的加热功率为25kw,使得加热温度为120℃;

步骤二、进料

将第二气动蝶阀关闭,第一气动蝶阀打开,将1000kg的碳酸钙填充母料分批从进料口倒入,其初始含水率为2%;

步骤三、干燥

将提升机构开启,对下腔室的冷却水夹套内输送冷却水,开启真空泵,真空泵功率为3.7kw,待内部真空度达到-0.08mpa时,开始下料,干燥循环1.8h,其热效率为90%;

步骤四、卸料

关闭第三气动蝶阀、提升机构和真空泵,待内部恢复常压时,进行卸料,此时的碳酸钙填充母料含水率为0.1%。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真空干燥机和常规的除湿干燥机的性能对比如下: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