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窑用降摩擦支撑衬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8687发布日期:2018-09-28 19:05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回转支承设备中的回转窑,具体的说是一种回转窑用降摩擦支撑衬瓦。



背景技术:

现有回转窑支承装置中的衬瓦为对称的两半拼合而成,为了便于组装,在两端设置两个法兰,一般情况下,为了便于加工以及降低加工成本,两端的法兰大小和尺寸是对称的。在回转窑运转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由于支承装置调整不到位导致的微小倾斜出现,此时,就会导致衬瓦的端部法兰与止推环之间摩擦加剧,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了两个部件的磨损加剧、使用寿命降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明人进行了相关检索,以寻找相关的解决方案,找到以下相关技术文件:

申请号为92215750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镶嵌固体自润滑材料的龙门板钩钩头铜衬瓦,在铜衬瓦内表面钻有若干个孔,在孔中粘结有固体自润滑棒,形成为一体的镶嵌固体自润滑材料铜衬瓦。本专利采用在铜衬瓦的滑动面上划线钻孔,将固体自润滑棒用尼龙16粘结剂粘成一体的措施,使铜衬瓦表面形成自润滑层,达到减少铜衬瓦磨损,提高铜衬瓦使用寿命的目的。

申请号为201020272332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回转窑设备的支撑装置,包括托轮轴、固接在托轮轴上的托轮,所述托轮轴的两端均由半圆衬瓦支撑,所述半圆衬瓦固接在半圆球面瓦内,所述半圆球面瓦固接在轴承座中,所述轴承座中设有所述半圆衬瓦的润滑装置。本专利采用半圆衬瓦和半圆球面瓦配合使用,使该支撑装置的受力更加合理均匀,使用寿命长、运转率高。

申请号为201420808039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磨机滑履轴承托瓦组件,包括筒体、油池、托瓦、瓦座和底板,所述油池设置于筒体正下方,所述托瓦对称设置在筒体的左下方和右下方,所述托瓦通过瓦座与底板连接,托瓦面上设置有与之贴合的衬瓦,衬瓦与筒体外表面接触;所述衬瓦形状与托瓦面形状相同,托瓦面和衬瓦的左右两侧区域低于中间区域从而构成两侧的储油结构。本专利托瓦上储油结构的设置增大了进油量,在运转过程中能带走更多的热量,同时也起到了更好的润滑作用,减少了因筒体和衬瓦之间摩擦所产生的热量,提高了托瓦使用寿命,缩短了检修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申请号为201520547985X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滑动轴承组装置,包括转轴、滑动轴承、轴承座和轴承盖,所述滑动轴承由衬瓦、球面瓦构成,转轴支承在衬瓦上,衬瓦下部设有具有凸球面的球面瓦,球面瓦安装在具有凹球面的轴承座上,所述球面瓦两端侧面开设有第一通孔,用于置入衬瓦测温热电阻,轴承盖相应位置开设第二通孔;所述轴承座底部设有用于安装电加热器以及用于安装润滑油油温检测热电阻的圆孔。本专利通过在滑动轴承组相应部件的相应位置上开设预留孔,用以在滑动轴承组运作状态下进行衬瓦、润滑油温度测定以及加热润滑油的操作。

以上的结构均未提到衬瓦端部与止推环之间的摩擦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安装问题导致衬瓦端部法兰与止推环摩擦加剧导致的发热、磨损严重、使用寿命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转窑用降摩擦支撑衬瓦,通过在与止推环接触的挡圈表面设置储油槽来储存润滑油,通过设置倒锥孔来与外部的注油管道连接,以向挡圈与止推环接触的界面注入润滑油降低两者间的摩擦,不仅起到降温作用,而且减少了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回转窑用降摩擦支撑衬瓦,包括对称的两个半圆筒形瓦体组装而成,每个半圆筒形瓦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挡圈Ⅰ和挡圈Ⅱ,且挡圈Ⅱ与止推环接触,所述挡圈Ⅱ的表面分布有若干条储油槽和倒锥孔,其中,储油槽的一端与挡圈Ⅱ的内圈壁连接,另一端与挡圈Ⅱ的外圈边缘具有间隙,从而与止推环的侧壁配合形成容纳润滑油的凹槽;所述倒锥孔由倒圆台形的锥段和具有内螺纹的圆柱段连接而成,且圆柱段与锥段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锥段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止推环的表面接触,所述圆柱段通过其内壁的内螺纹可与注油管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储油槽包括一弧形槽,且该弧形槽的两侧分别通过倾斜的坡面与挡圈Ⅱ的表面过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沿所述挡圈Ⅱ的内圈侧壁设置有卡槽,该卡槽与储油槽的端部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一种优选实施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半圆筒形瓦体内壁的两侧向外侧倾斜,从而形成向外扩的斜面,斜面的端部与卡槽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储油槽和倒锥孔间隔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挡圈Ⅰ和挡圈Ⅱ的内径相同,挡圈Ⅰ的外径小于挡圈Ⅱ的外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与止推环接触的挡圈Ⅱ表面设置储油槽来储存润滑油,能够最大限度的储存并保留润滑油,不仅起到降温作用,而且减少了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挡圈Ⅱ表面设置由倒圆台形的锥段和具有内螺纹的圆柱段连接而成的倒锥孔,锥段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止推环的表面接触,圆柱段与锥段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圆柱段通过其内壁的内螺纹可与注油管道连接,从而接受来自液压站的高压油,当衬瓦发热时注入高压润滑油,这样既起到了降温作用,而且倒锥孔的倒圆台段也增大了润滑油与衬瓦的接触面,降低了挡圈Ⅱ和止推环之间的相对摩擦,延长寿命;

3)本实用新型中,与止推环接触的挡圈Ⅱ的外径大于另一端的挡圈Ⅰ的外径,这样的设计便于减少铸造时小挡圈Ⅰ与半圆筒形瓦体接触线的裂纹缺陷,同时减少了安装的不便,又节约了铸造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半圆筒形瓦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挡圈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倒锥孔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半圆筒形瓦体,2、挡圈Ⅰ,3、挡圈Ⅱ,4、倒锥孔,401、锥段,402、圆柱段,5、储油槽,501、弧形槽,502、坡面,6、卡槽,7、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回转窑用降摩擦支撑衬瓦,包括对称的两个半圆筒形瓦体1组装而成,每个半圆筒形瓦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挡圈Ⅰ2和挡圈Ⅱ3,且挡圈Ⅱ3与止推环接触,所述挡圈Ⅱ3的表面分布有若干条储油槽5和倒锥孔4,其中,储油槽5的一端与挡圈Ⅱ3的内圈壁连接,另一端与挡圈Ⅱ3的外圈边缘具有间隙,从而与止推环的侧壁配合形成容纳润滑油的凹槽;所述倒锥孔4由倒圆台形的锥段401和具有内螺纹的圆柱段402连接而成,且圆柱段402与锥段401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锥段401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止推环的表面接触,所述圆柱段402通过其内壁的内螺纹可与注油管道连接。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优化和限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储油槽5包括一弧形槽501,且该弧形槽501的两侧分别通过倾斜的坡面502与挡圈Ⅱ3的表面过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沿所述挡圈Ⅱ3的内圈侧壁设置有卡槽6,该卡槽6与储油槽5的端部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一种优选实施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半圆筒形瓦体1内壁的两侧向外侧倾斜,从而形成向外扩的斜面7,斜面7的端部与卡槽6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储油槽5和倒锥孔4间隔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挡圈Ⅰ2和挡圈Ⅱ3的内径相同,挡圈Ⅰ2的外径小于挡圈Ⅱ3的外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