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2759发布日期:2018-09-07 23:06阅读: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一般是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和节流元件。由于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分别安装于室内和室外,所以需要增加联机管,用于输送液态冷媒和气态冷媒。联机管的液体管即细联机管一般为外径6.0mm左右的铜管,长度一般3~5米左右。由于联机管仅用于输送室外机与室内机之间的冷媒,其长度越长、管径越大,越是增加空调的成本;空调的节流元件常用的如毛细管、节流阀和电子膨胀阀,由于毛细管的内径较小、节流阀和电子膨胀阀的节流孔的孔径较小,所以特别容易由于冷媒内的杂质造成毛细管、节流阀和电子膨胀阀的堵塞,从而影响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欲解决节流元件堵塞及降低空调成本等的问题须有一个顾及以上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其可有效降低成本,且解决节流元件的堵塞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调包括室内机、室外机、细联机管;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外机包括室外换热器;所述细联机管包括联机节流管;所述联机节流管位于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之间,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用于输送液体冷媒及节流。

作为所述空调的一种具体的结构设计,所述室内机包括内机液管,其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细联机管;所述室外机包括外机液管;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细联机管之间只通过所述外机液管连通,无任何其他节流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联机节流管的内径小于所述内机液管和所述外机液管的内径。

作为所述空调的另一种具体的结构设计,所述室内机包括内机液管,其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细联机管;所述室外机包括外机液管、辅助毛细管、单向阀;所述外机液管包括第一外机液管、第二外机液管;所述辅助毛细管与所述单向阀并联后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外机液管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外机液管与所述细联机管连通;所述单向阀从所述第一外机液管到所述第二外机液管单向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联机节流管的内径小于所述内机液管和所述外机液管的内径,且大于所述辅助毛细管的内径。

为了方便室外机存储冷媒及空调的运输以及可燃性冷媒灌注的问题,所述室外机还包括细截止阀,其位于所述外机液管与所述细联机管之间,用于连接所述外机液管与所述细联机管。

为了方便所述细联机管的连接及适应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由于放置位置引起的距离不同,所述细联机管还包括两段辅助联机管,其分别位于所述联机节流管的两端,且分别与所述联机节流管的两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辅助联机管的内径等于所述内机液管和所述外机液管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联机节流管的长度范围为0~3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辅助联机管与所述联机节流管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使用具有节流作用的细联机管连通室外换热器与室内换热器,完成传输液体冷媒的作用。由于由细联机管替代了常规的节流元件,所以空调减少了常规节流元件的配置,降低了成本;同时,由于使用联机节流管,而非孔径较小的毛细管及节流孔的孔径较小的节流阀或者电子膨胀阀,解决了现有空调中存在的由于冷媒中的杂质堵塞毛细管、节流阀或者电子膨胀阀的问题,保证空调制冷制热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单冷型空调的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空调的单冷型空调的实施例的系统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冷暖型空调的系统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空调的冷暖型空调的实施例的系统示意图。

图中,

1、室内机;2、室外机;3、细联机管;4、常规细联机管;101、室内换热器;102、内机液管;201、室外换热器;202、外机液管;203、毛细管;204、细截止阀;205、压缩机;206、辅助毛细管;207、单向阀;208、四通阀;301、辅助联机管;302、联机节流管;2021、第一外机液管;2022、第二外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2及图4,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包括室内机1、室外机2、细联机管3。室内机1包括室内换热器101;室外机2包括室外换热器201;细联机管3位于室内机1与室外机2之间,其包括联机节流管302,连通室内换热器101与室外换热器201,用于输送液体冷媒及节流。上述空调使用细联机管3作为主要的节流元件,从而减少了常规节流元件的使用,从而降低了空调的成本;而且由于删除了常规的节流元件以及使用细联机管3作为主要的节流元件,解决了由于冷媒中含有杂质而使常规节流元件堵塞的问题,提高空调运转的可靠性,提高用户体验。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的具体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参照图1,为现有技术的单冷型空调的一种实施例。该空调包括内机液管102、外机液管202、常规细联机管4、毛细管203、细截止阀204、压缩机205。内机液管102属于室内机1;外机液管202、毛细管203、细截止阀204及压缩机205属于室外机2。压缩机205的出口与室外换热器201的入口连通;室外换热器201的出口通过外机液管202与毛细管203的一端连通;毛细管203的另一端与细截止阀204的一端通过外机液管202连通;细截止阀204的另一端与常规细联机管4的一端连接;常规细联机管4的另一端通过内机液管102与室内换热器101的入口连通;室内换热器101的出口与压缩机205的入口连通。当空调运转时,高温高压气态冷媒从压缩机205中流出进入室外换热器201中放热后变为高压高温液态冷媒由外机液管202输送至毛细管203进行节流,高压高温液态冷媒经毛细管203节流后变为低压低温液态冷媒,低压低温液态冷媒经常规细联机管4输送至内机液管102,然后经内机液管102后进入室内换热器101蒸发吸热使低压低温液态冷媒变为低压低温气态冷媒后回到压缩机205。

毛细管203为内径远小于常规细联机管4的内径的铜管,由于从常规细联机管4的较粗的内径到毛细管203的较细的内径,液态冷媒受到节流的作用。由于毛细管203的内径远小于常规细联机管4,所以当冷媒内含有杂质时,容易对其堵塞,而冷媒内具有杂质又是难免的,所以常常由于毛细管203的堵塞使空调在运转过程中出现制冷不佳等情况,影响用户体验。同样,如果空调的节流元件不是毛细管203,而是其他的常规节流元件,如节流阀或者电子膨胀阀,其节流孔的孔径相对毛细管203小,所以更容易由于冷媒中的杂质而堵塞。

另外,由于环保的需要,环保制冷剂的使用日趋广泛。由于现有环保制冷剂为可燃性制冷剂,所以现有技术中的从工艺管灌注冷媒的方法不再适用,而是通过细截止阀204的端口进行灌注,但是由于存在毛细管203或者其他的节流元件如节流阀或者电子膨胀阀等,对灌注的冷媒有阻挡作用,使冷媒灌注的速度较慢,影响正常的生产效率。

实施例二,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冷型空调的一种实施例,其包括内机液管102、细联机管3、细截止阀204、外机液管202、压缩机205。压缩机205的出口与室外换热器201的入口连通;室外换热器201的出口通过外机液管202与细截止阀204的一端口连接;细截止阀204的另一端口与细联机管3的一端连接;细联机管3的另一端通过内机液管102与室内换热器101的入口连通;室内换热器101的出口与压缩机205的入口连通。细联机管3包括辅助联机管301及联机节流管302。辅助联机管301包括两段,其内径均等于内机液管102和外机液管202的内径,且分别位于联机节流管302的两端,分别与联机节流管302的两端连接。辅助联机管301的长度可进行调节,用于调节由于室内机1和室外机2由于位置引起的细联机管3的长度的不同。优选的,辅助联机管301与联机节流管30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联机节流管302的内径大于实施例一中的毛细管203的内径,而小于常规细联机管4的内径,即小于内机液管102和外机液管202的内径;从而使高压液态冷媒自外机液管202流经联机节流管302时对高压液态冷媒进行节流,而不再配置任何其他的节流元件。优选的,联机节流管302的长度范围为0~3m;且为了加快开发周期,减少匹配实验次数,可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的毛细管203节流变为联机节流管302节流时采用经验公式进行估算联机节流管302的长度及内径。公式具体为:(L/L0=(D/D0)5.4

公式中,

L0:毛细管长度,

D0:毛细管内径,

L:联机节流管长度,

D:联机节流管内径。

当空调运转时,高压高温气态冷媒从压缩机205的出口流出进入室外换热器201,并经室外换热器201散热后变为高压高温的液态冷媒流出,高压高温的液态冷媒经外机液管202输送到细截止阀204,并经过细截止阀204进入细联机管3。此时细联机管3由于其联机节流管302的内径小于外机液管202的内径,所以具有节流的作用,经细联机管3节流的冷媒变为低压低温的液态冷媒,低压低温的液态冷媒经内机液管102的输送进入室内换热器101进行吸热后变为低压低温气态冷媒被输送回压缩机205。

该空调减少了常规的节流元件毛细管、节流阀、电子膨胀阀等,仅通过缩小细联机管3的联机节流管302的内径对冷媒进行节流,既节省了细联机管3的原材料,同时又具有节流和输送冷媒的作用;该空调减少了细联机管3的原材料使用及常规节流元件的配置,降低了成本。且由于联机节流管302的内径大于毛细管203的内径及节流阀或者电子膨胀阀的节流孔的孔径,所以由于冷媒内的杂质引起的毛细管203或者节流阀和电子膨胀阀的堵塞问题也迎刃而解。

另外,由于细截止阀204与室外换热器201之间通过外机液管202进行连通,并无其他的节流元件,所以可燃性的环保冷媒灌注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即环保冷媒从细截止阀204的一个端口进行灌注,灌注完成后即刻关闭细截止阀204即可,既无明火钎焊引起的使环保冷媒的爆炸的危险,也不会影响灌注的效率。

实施例三,参照图3,为现有技术的冷暖型空调的一种实施例,其组成参照实施例一,只是由于存在制热循环,所以该空调还包括辅助毛细管206、单向阀207及四通阀208。四通阀208包括四个端口;压缩机205的出口与四通阀208的一个端口连通;四通阀208的其他三个端口分别与室内换热器101、压缩机205的入口、室外换热器201连通。单向阀207与辅助毛细管206并联后的一端通过外机液管202与室外换热器201连通,其另一端与毛细管203的一端连通;毛细管203的另一端与细截止阀204的一端口连通;细截止阀204的另一端口与常规细联机管4的一端连通;常规细联机管4的另一端通过内机液管102与室内换热器101连通。单向阀207从室外换热器201到常规细联机管4单向导通。

制冷循环参照实施例一,高压高温气态冷媒从压缩机205流出后经由四通阀208的导向作用进入室外换热器201进行散热变为高压高温液态冷媒从室外换热器201流出;高压高温液态冷媒经外机液管202及单向阀207进入毛细管203进行节流;高压高温液态冷媒经毛细管203节流后变为低温低压液态冷媒;低温低压液态冷媒经细截止阀204及常规细联机管4后经内机液管102输送至室内换热器101吸热;低温低压液态冷媒经室内换热器101后变为低温低压气态冷媒返回压缩机205。制热循环为高温高压气态冷媒通过四通阀208的导向作用与室内换热器101连通,且经室内换热器101进行散热;高温高压气态冷媒经室内换热器101散热后变为高压高温液态冷媒;高压高温液态冷媒经内机液管102到达常规细联机管4,经过常规细联机管4后到达细截止阀204,并经细截止阀204后进入毛细管203及辅助毛细管206进行节流,节流后的冷媒变为低温低压液态冷媒;低温低压液态冷媒经外机液管202进入室外换热器201进行吸热后变为低温低压气态冷媒返回压缩机205。其存在的问题参照实施例一,即常规节流元件由于冷媒中的杂质引起的堵塞问题,以及可燃性冷媒从细截止阀204灌注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实施例四,参照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冷暖型空调的一种实施例,其组成参照实施例二。由于该空调的实施例存在制热循环,所以该空调还包括辅助毛细管206、单向阀207、四通阀208。该空调的外机液管202包括第一外机液管2021、第二外机液管2022。压缩机205的出口与四通阀208的一个端口连通;四通阀208的其他三个端口分别与室内换热器101的一端口、压缩机205的入口、室外换热器201的一端口连通;室外换热器201的另一端口通过第一外机液管2021与单向阀207与辅助毛细管206的并联后的一端连通;单向阀207与辅助毛细管206的并联后的另一端与细截止阀204的一端口连通,单向阀207从第一外机液管2021向第二外机液管2022单向导通;细截止阀204的另一端口与细联机管3的一端连通;细联机管3的另一端通过内机液管102与室内换热器101的另一端口连通。细联机管3包括辅助联机管301及联机节流管302。辅助联机管301包括两段,其内径均等于内机液管102和外机液管202的内径,且分别位于联机节流管302的两端,分别与联机节流管302的两端连接。辅助联机管301的长度可进行调节,用于调节由于室内机1和室外机2由于位置引起的细联机管3的长度的不同。优选的,辅助联机管301与联机节流管30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联机节流管302的内径大于实施例一中的毛细管203的内径,而小于常规细联机管4的内径,即小于内机液管102和外机液管202的内径;从而使高压液态冷媒自外机液管202流经联机节流管302时对高压液态冷媒进行节流,而不再配置任何其他的节流元件。优选的,联机节流管302的长度范围为0~3m;且为了加快开发周期,减少匹配实验次数,可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的毛细管203节流变为联机节流管302节流时采用经验公式进行估算联机节流管302的长度及内径。公式具体为:(L/L0=(D/D0)5.4

公式中,

L0:毛细管长度,

D0:毛细管内径,

L:联机节流管长度,

D:联机节流管内径。

辅助毛细管206的内径小于联机节流管302的内径,且大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三中的毛细管203的内径,以及大于常规节流元件节流阀和电子膨胀阀的节流孔的孔径。

制冷循环参照实施例三,只是高压高温液态冷媒经单向阀207后不经过现有技术的空调的毛细管203而直接经细截止阀204进入细联机管3进行节流。制热循环参照实施例三,只是高压高温液态冷媒经内机液管102后进入细联机管3进行节流后经细截止阀204不再经过现有技术的空调的毛细管203而是进入辅助毛细管206进行辅助节流。由于不存在常规的节流元件,所以避免了由于冷媒中的杂质引起的常规节流元件的堵塞;另外由于细联机管3中的联机节流管302的内径小于常规细联机管4的内径,所以该空调从节省了细联机管3的原料及减少了常规节流元件的配置两方面降低了成本。另外,关于可燃制冷剂的灌注问题,辅助毛细管206的内径比毛细管203的内径及节流阀或者电子膨胀阀的节流孔的孔径大,参照实施例二,由于该空调不存在常规节流部件,且辅助毛细管206的内径比毛细管203的内径及节流阀或者电子膨胀阀的节流孔的孔径大,所以可燃制冷剂由于避免明火钎焊而从细截止阀204灌注时不会影响冷媒灌注的效率。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