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框组件连接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0746发布日期:2018-09-21 20:31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框组件连接结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空调的结构也根据市场的需求而变化,现在需要一种中框结构能够分为上部中框和下部中框可拆卸连接的结构,从而满足消费者便于拆装下部中框的需求。

上部中框和下部中框在装配后要求连接牢固,在需要拆卸时又便于将下部中框拆卸下来,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将上部中框和下部中框固定连接又便于拆卸的连接结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空调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中框组件连接结构,能够将中框分为第一中框体和第二中框体,其装配后连接稳固,根据消费者需求又便于拆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框组件连接结构设计合理、构思巧妙、简单,实用性强,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中框组件连接结构,所述中框组件连接结构包括第一中框体和第二中框体;

所述第一中框体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侧板和第一框本体,所述第一侧板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框本体设置有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二中框体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侧板和第二框本体,所述第二侧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匹配的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框本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匹配的第二配合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卡位,所述第一配合部为第一卡扣;或

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卡扣,所述第一配合部为第一卡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位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的U型扣和固定部;

所述U型扣具有第一弹性臂,所述U型扣与所述固定部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弹性臂与所述固定部形成卡槽;

相对应地,所述第一卡扣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或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卡扣具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嵌设于所述卡槽且与所述第一弹性臂配合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为Y型扣,所述Y型扣的开口方向和所述U型扣的开口方向相反;

所述第一弹性臂朝向所述卡槽的一侧为扣合面,所述Y型扣的朝向所述卡槽的一侧为抵接面;

所述卡接块包括卡接面和固定面,所述卡接面与所述扣合面相配合,所述固定面与所述抵接面相配合使所述卡接块卡合在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扣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卡接块和所述第二侧板或所述第一侧板之间,所述卡接块通过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二侧板或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板或所述第一侧板设置有限位扣,相对应地,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设置有限位臂;

所述限位扣为L型结构,所述限位臂卡设于所述限位扣内用于限制所述第一中框体和所述第二中框体沿长度方向的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第一插接孔和第二插接件;

所述第一插接件和所述第二插接孔沿所述第一框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插接孔和所述第二插接件沿所述第二框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插接件与所述第一插接孔相扣合,所述第二插接件和所述第二插接孔相扣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接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弹性臂和第二弹性扣,所述第二弹性臂朝向所述第一插接孔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弹性臂的远离所述第二弹性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扣能够嵌设固定于所述第一插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插接孔设置有止口,所述第二插接件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接孔且与所述止口配合卡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中框组件连接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中框组件连接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连接稳固,第一连接部和第一配合部配合连接,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稳固连接。第二连接部和第二配合部的配合连接,将第一框本体和第二框本体稳固连接。使得第一中框体和第二中框体连接稳固,又能够根据消费者需求便于拆卸,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具有上述中框组件连接结构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器,包括中框组件连接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空调器具有以下优势:

该空调器能够对中框部分根据需求进行拆卸,且可以拆分为第一中框体和第二中框体,拆卸后便于清洗水道和风道,装配后连接牢固,方便安装,拆卸方便,实用性强,满足消费者需求。

空调器与上述中框组件连接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中框组件连接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中框组件连接结构中的第一中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中框组件连接结构中的第二中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中框组件连接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中框组件连接结构中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一配合部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中框组件连接结构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6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中框组件连接结构,2-第一中框体,3-第一侧板,4-限位臂,5-第一连接部,6-U型扣,7-第一弹性臂,8-卡槽,9-Y型扣,10-第一框本体,11-第二连接部,12-第一插接件,13-第二插接件,14-第二中框体,15-第二侧板,16-限位扣,17-第一配合部,18-支撑部,19-卡接块,20-第二框本体,21-第二配合部,22-第一插接孔,23-第二插接孔,24-第二弹性臂,25-第二弹性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施例1提供的中框组件连接结构1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所示,中框组件连接结构1包括第一中框体2和第二中框体14,第一中框体2和第二中框体14均为长方体结构,其中,第一中框体2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侧板3和第一框本体10,第二中框体14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侧板15和第二框本体20,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15对应连接,第一框本体10和第二框本体20对应连接。

图2为本实施例1提供的中框组件连接结构1中的第一中框体2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2所示。第一中框体2包括第一框本体10和位于第一框本体10两侧的第一侧板3,第一框本体10为L型结构,第一侧板3位于L型结构的内侧,两个第一侧板3对称设置,由第一侧板3和第一框本体10围合成容纳腔。

可选的,第一侧板3设置有第一连接部5,第一框本体10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1。

图3为本实施例1提供的中框组件连接结构1中的第二中框体14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3所示。第二中框体14包括第二框本体20和位于第二框本体20两侧的第二侧板15,两个第二侧板15对称设置。

可选的,第二侧板15设置有第一配合部17,第二框本体20设置有第二配合部21,第一配合部17与上述第一连接部5可拆卸连接,第二配合部21与上述第二连接部11可拆卸连接,从而将第一侧板3与第二侧板15连接,第一框本体10与第二框本体2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侧板15上还设置有限位扣16,第一侧板3上还设置有限位臂4,限位扣16为L型结构,限位臂4卡设于限位扣16内,当第一中框体2和第二中框体14可拆卸连接后,限位臂4与限位扣16配合,用于限制第一中框体2和第二中框体14沿长度方向的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限位臂4还可以设置于第二侧板15上,相对应地,限位扣16设置于第一侧板3,具体的设置位置不做限制,限位扣16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也可以为一个或两个,限位臂4的具体结构也不做限制,只要第一中框体2和第二中框体14通过限位扣16和限位臂4的配合,在长度方向上较好的限位即可。

图4为本实施例1提供的中框组件连接结构1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4所示。第一连接部5为第一卡位,第一配合部17为第一卡扣,第一卡扣扣设于第一卡位,从而将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15固定连接。

图5为第一连接部5和第一配合部17装配后的剖面图。请参照图5所示。第一卡位包括U型扣6和固定部,该U型扣6和固定部均与第一侧板3固定连接,U型扣6与固定部间隔设置,其中,U型扣6具有第一弹性臂7,第一弹性臂7与第一侧板3之间具有间隙使得第一弹性臂7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左右摆动,第一弹性臂7与固定部之间形成卡槽8,用于将第一卡扣卡设于卡槽8内。

可选的,固定部为Y型扣9结构,该Y型扣9的开口方向和U型扣6的开口方向相反,Y型扣9与第一侧板3固定连接,第一弹性臂7与Y型扣9之间形成上述卡槽8,其中,第一弹性臂7朝向卡槽8的一侧为扣合面,Y型扣9的朝向卡槽8的一侧为抵接面。

相对应的,第一卡扣固定设置于第二侧板15,该第一卡扣包括固定连接的支撑部18和卡接块19,支撑部18位于卡接块19与第二侧板15之间,卡接块19通过支撑部18与第二侧板15固定连接,装配时,第一卡扣从上述卡槽8内插入使卡接块19嵌设于卡槽8,且使卡接块19与上述的第一弹性臂7配合卡接。

具体的,扣合面包括第一导向面和第一卡合面,第一导向面和第一卡合面均为斜面且第一导向面的倾斜方向和第一卡合面的倾斜方向相反,如图5中所示为斜八字形,且第一导向面相对于第一卡合面靠近卡槽8的槽口。

具体的,卡接块19包括卡接面和固定面,卡接面与上述扣合面相配合,其中,卡接面包括第二导向面和第二卡合面,第二导向面相对于第二卡合面远离支撑部18,第二导向面的倾斜方向和第二卡合面的倾斜方向相反,在设置时,卡接面朝向上述第一弹性臂7的扣合面设置,如图5所示,第二导向面和第二卡合面形成倒八字形结构,第二导向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一导向面的倾斜方向一致,第二卡合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一卡合面的倾斜方向一致。

固定面与上述Y型扣9的抵接面相配合,使卡接块19能够稳固的卡合在上述卡槽8内。

图6为本实施例1提供的中框组件连接结构1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6所示。第一中框体2的两个第一侧板3对称设置,第二中框体14的两个第二侧板15对称设置,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15卡接设置的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15除了上述的连接方式,还可以为第一侧板3设置第一卡扣,第二侧板15设置第一卡位,第一卡扣和第一卡位的结构和上述结构相同,只是设置位置不同。或者是在第一中框体2的其中一个侧板设置第一卡扣,另外一个侧板设置第一卡位,与其对应的,第二中框体14的其中一个侧板设置第一卡位,另外一个侧板设置第一卡扣,第一卡扣与第一卡位配合卡接固定即可。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组件连接结构1中第二连接部11和第二配合部21第一种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组件连接结构1中第二连接部11和第二配合部21第一种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7和图8所示。

第二连接部11包括第一插接件12,第二配合部21包括第一插接孔22,第一插接件12和第一插接孔22相扣合,第一插接件12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弹性臂24和第二弹性扣25,第二弹性臂24朝向第一插接孔22的方向延伸,第二弹性臂24的远离第二弹性扣25的一端与第一框本体10固定连接,第二弹性扣25能够嵌设固定于第一插接孔22。

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组件连接结构1中第二连接部11和第二配合部21第二种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组件连接结构1中第二连接部11和第二配合部21第二种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9和图10所示。

第二连接部11还包括第二插接孔23,第二配合部21还包括第二插接件13,第二插接件13与第二插接孔23相扣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件12和第二插接孔23沿第一框本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插接孔22和第二插接件13沿第二框本体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第二插接孔23设置有止口,第二插接件13插设于第二插接孔23后与止口配合卡接,通过该两种结构的第二连接部11和第二配合部21的配合,将第一框本体10和第二框本体20可拆卸连接。由于第一框本体10和第二框本体20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种连接结构,从而使其连接稳固,方便拆卸。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第二连接部11和第二配合部21的数量不做限定,可以为间隔设置的多个,其中的插接件和插接孔的设置也不局限,可以在第一框本体10上均设置为插接件,相对应地,第二框本体20上均设置插接孔,或者,在第一框本体10上均设置为插接孔,相对应地,第二框本体20上均设置插接件,只要满足插接件和插接孔的配合,将第一框本体10和第二框本体20卡接扣合即可。同样,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15上设置的卡扣和卡位也不做限定,可以在第一侧板3上均设置卡扣或者卡位,相对应地,在第二侧板15上均设置卡位或卡扣;或者,在其中一个第一侧板3设置卡扣,另一个第一侧板3设置卡位,与其对应地,其中一个第二侧板15设置卡位,另一个第二侧板15设置卡扣,只要满足卡扣和卡位的扣合,同时将第一侧板3与第二侧板15固定,第一框本体10和第二框本体20固定,从而稳固的将第一中框体2和第二中框体14可拆卸连接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中框组件连接结构1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设计合理、安装方便,连接可靠,第一连接部5和第一配合部17的配合连接,将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15稳固的连接,第二连接部11和第二配合部21的配合连接,将第一框本体10和第二框本体20稳固的连接,使得第一中框体2和第二中框体14连接方便,能够根据消费者需求便于拆卸,实用性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1提供的中框组件连接结构1。

该空调器能够根据发展需求进行可拆卸,拆卸后便于清洗水道和风道部分,将第一中框体2和第二中框体14根据需求拆卸清洗,该连接结构装配牢固,拆卸方便,实用性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