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氧化铝焙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8948发布日期:2018-11-02 22:55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化铝生产用的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氧化铝焙烧系统。



背景技术:

氢氧化铝晶体经焙烧即可产出氧化铝,这是生产氧化铝的一种常规方式。大规模的氧化铝生产基地往往具有大型的生产设备。这些大型的生产设备虽然能满足大量批量生产氧化铝需求,但大型设备的制造、运行、维护成本巨大,不利于小型化、灵活的生产方式。当氧化铝生产需求量减少时,小型化的氧化铝生产设备更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此外,小规模的氧化铝生产不需要太大的生产成本,小型企业也能支付担当起,利于小型企业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小型化、灵活生产的氧化铝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氧化铝的节能型氧化铝焙烧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节能型氧化铝焙烧系统,包括窑体、排料端基座及投料端基座;

所述窑体为圆筒状,通过排料端基座及投料端基座架起倾斜放置,其内具有用于焙烧氢氧化铝原料的焙烧腔体;窑体由内向外具有内壁层、电热层及保温层;电热层是电热膜,用于加热焙烧腔体内部的原料;内壁层螺旋设置有搅拌叶,搅拌叶沿窑体轴向延伸;

窑体向下倾斜一端是排料端,通过排料端基座架起;窑体的排料端口是排料口,排料口通过窑尾盖活动盖合于排料口;

窑体排料端外圆周固定设置导轨凸缘;

排料端基座包括第一托轮组,第一托轮组包括若干滚轮;至少两滚轮横置安装用于托起窑体,排料端的导轨凸缘下表面贴住横置安装的滚轮外表面;至少一滚轮竖置安装用以托住排料端的导轨凸缘侧壁;

窑体相对排料端是投料端;投料端通过投料端基座架起并向上倾斜,投料端缩口并连接进料转轴;投料端基座包括第二托轮组,第二托轮组包括至少两滚轮;第二托轮组的滚轮横置安装用以托起窑体;

进料转轴是空心转轴,用于将原料从外部导入焙烧腔体内部,进料转轴轴线与窑体轴线重合;进料转轴外圆周固定设置有致动轮,致动轮正下方安装有与致动轮相啮合的驱动轮,驱动轮由电动机或液压马达带动;

该节能型氧化铝焙烧系统还包括投料仓,投料仓上部开口,用于容装原料,下部缩口形成出料口且向外连接一进料软管;投料仓内安装有风力管,风力管的出风口正对着投料仓的出料口;

进料转轴的自由端口上方设置有集风罩,用于将热蒸气集中并通过集风罩上的热风管将热蒸气引导;热风管盘绕在投料仓的外壁。

进一步地,所述风力管中近出风口部份的侧面开设有排风洞。

进一步地,所述热风管分接一连接管道,用于连通风力管。

进一步地,所述排料端基座还包括基底、升降部及偏心转轮;基底用于接触地面,其顶部开口形成容置空腔;升降部包括托轮座及限位板;托轮座为板片结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托轮组;托轮座底部固定连接相对设置的两限位板,两限位板与基底的容置空腔套接,升降部能相对基底上下移动;两限位板之间横置偏心转轮,穿过并固定在偏心转轮上的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贯穿基底的容置空腔的围壁,转动轴一端设置转动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窑体的倾斜角度小于20°。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叶分布在窑体轴向长度中部,占窑体长2/3。

进一步地,所述投料端沿窑体外圆周固定设置有导轨凸缘,第二托轮组的滚轮外表面贴住投料端的导轨凸缘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窑尾盖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盖合于排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窑尾盖通过铰接的方式盖合于排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氧化铝焙烧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灵活的特点。氧化铝焙烧窑采用电热层加热窑体内部的焙烧原料,温度可调可控。倾斜放置的氧化铝焙烧窑一方面利于焙烧原料投入,另一方面利于成熟产品排出。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窑体内壁层螺旋设置有搅拌叶。在倾斜的状态下,当窑体沿一固定方向转动时,设置在内壁层的搅拌叶搅动焙烧原料,使得焙烧原料翻转且使得焙烧原料向投料端偏移,焙烧原料翻转搅拌加剧,受温均匀;当沿另一方向转动时,搅拌叶使得窑体中的焙烧原料加速向窑体的排料口排出。此外,根据进料转轴口偏小的特点,专门设置了一个投料仓,该投料仓能够通过风力将氢氧化铝晶体推入窑体内,实现快速投料。

该节能型氧化铝焙烧系统充分利用进料转轴排出的热蒸气,将热蒸气对焙烧原料进行预热处理,使得投料轻松且焙烧效果更理想。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斜置式氧化铝焙烧窑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窑体10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排料端基座20的一视角图;

图4是另一实施例的排料端基座20的分解图;

图5是基于斜置式氧化铝焙烧窑的氧化铝焙烧系统结构图;

图6是图5投料仓41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10-窑体,11-内壁层,12-电热层,13-保温层,14-进料转轴,141-致动轮,15-排料口,151-窑尾盖,16-焙烧腔体,161-搅拌叶,17-导轨凸缘,18-驱动轮,20-排料端基座,21-第一托轮组,211-滚轮,22-升降部,221-托轮座,222-限位板,23-基底,24-偏心转轮,241-转动轴,242-转动手柄,30-投料端基座,31-第二托轮组,41-投料仓,411-出料口,42-投料软管,43-风力管,431-出风口,51-集风罩,52-热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1至6,一种斜置式氧化铝焙烧窑,包括窑体10、排料端基座20及投料端基座30(如图1)。

所述窑体10为圆筒状,通过排料端基座20及投料端基座30架起倾斜放置,其内具有用于焙烧氢氧化铝原料的焙烧腔体16。优选地,窑体10的倾斜角度小于20°。窑体10由内向外具有内壁层11、电热层12及保温层13(如图2)。电热层12是电热膜,用于加热焙烧腔体16内部的原料,保温层13属于隔热材料,内壁层11属于耐热导温材料。

窑体10向下倾斜一端是排料端,通过排料端基座20架起。窑体10的排料端口是排料口15,排料口15通过窑尾盖151盖合,窑尾盖151活动盖合于排料口15,窑尾盖151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或铰接的方式盖合于排料口15。优选地,窑尾盖151通过螺纹盖合于排料口15。

窑体10排料端外圆周固定设置导轨凸缘17。如图3,排料端基座20包括第一托轮组21。第一托轮组21包括若干滚轮211,至少两滚轮211横置安装用于托起窑体10,排料端的导轨凸缘17下表面贴住横置安装的滚轮211外表面,窑体10能够绕其轴线旋转。为了使得斜置的窑体10不被往下滑落,至少一滚轮211竖置安装用以托住排料端的导轨凸缘17侧壁。

窑体10相对排料端是投料端。投料端通过投料端基座30架起并向上倾斜,投料端缩口并连接进料转轴14。投料端基座30包括第二托轮组31,第二托轮组31包括至少两滚轮211。第二托轮组31的滚轮211横置安装用以托起窑体10。窑体10能够贴住第二托轮组31的滚轮211外表面转动。进一步地,投料端沿窑体10外圆周同样地固定设置有导轨凸缘17,第二托轮组31的滚轮211外表面贴住投料端的导轨凸缘17下表面。

进料转轴14是空心转轴,用于将原料从外部导入焙烧腔体16内部,进料转轴14轴线与窑体10轴线重合,焙烧原料从进料转轴14一端进入焙烧腔体16内部。进料转轴14外圆周固定设置有致动轮141,致动轮141正下方安装有与致动轮141相啮合的驱动轮18,驱动轮18由电动机或液压马达带动。电动机或液压马达带动驱动轮18,从而使得窑体10转动。

窑体10内壁层11螺旋设置有搅拌叶161,搅拌叶161沿窑体10轴向延伸。当窑体10沿一固定方向转动时,设置在内壁层16的搅拌叶161搅动焙烧原料,使得焙烧原料翻转且使得焙烧原料向投料端偏移,焙烧原料翻转加剧,受温均匀;当沿另一方向转动时,搅拌叶161使得焙烧原料加速向窑体10的排料口15排出。搅拌叶161分布在窑体10轴向长度中部,占窑体10长2/3。

进一步地,为了获得一种倾斜度可调的氧化铝焙烧窑,在另一实施例中,排料端基座20还包括升降部22、基底23及偏心转轮24(如图4)。基底23用于接触地面,其顶部开口形成容置空腔。升降部22包括托轮座221及限位板222。托轮座221为板片结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托轮组21,底部固定连接相对设置的两限位板222,两限位板222与基底23的容置空腔套接,升降部22能相对基底23上下移动。

两限位板222之间横置偏心转轮24,穿过并固定在偏心转轮24上的转动轴241的两端分别贯穿基底23的容置空腔的围壁,转动轴241一端设置转动把手242,通过摇动转动把手242即可将偏心转轮24转动。将偏离转动轴241的偏心转轮24部分摇至顶端,偏心转轮24顶起托轮座221,使得窑体10排料端处于极高位置,此时通过基底23与限位板222上的孔洞配合,插销栓住即可将窑体10排料端保持在极高位置;将靠近转动轴241的偏心转轮24部分摇至顶端,托轮座221被偏心转轮24托起或者托轮座221被基底23顶部托住,使得窑体10排料端处于极低位置。

为了配合进料转轴14方便地将原料投入焙烧腔体16,该斜置式氧化铝焙烧窑还装配了投料仓41(如图5)。投料仓41上部开口,用于容装原料,下部缩口形成出料口411且向外连接一进料软管42。当需要将原料投入到焙烧腔体16时,将进料软管42的自由端从进料转轴14伸入到焙烧腔体16内,从而将原料投入到焙烧腔体16。氢氧化铝晶体原料是细粉末状,容易受潮结饼,从而使得原料堵塞住投料仓41的出料口411。为解决这一问题,投料仓41内安装有风力管43,风力管43的出风口431正对着投料仓41的出料口411(如图6)。当出料口411发生堵塞时,通过调节风力管43风力的大小从而使得原料从出料口411推出,原料投入顺畅。优选地,风力管43中近出风口431部份的侧面开设有排风洞,侧面设置的排风洞用以将出料口411附近的原料吹松散,防止原料结饼结块堵塞出料口411。

进料转轴14的自由端口一方面用于将焙烧原料投入焙烧腔体16,另一方面用于热蒸气散出。为了综合利用热蒸气,在进料转轴14的自由端口上方设置有集风罩51,用于将热蒸气集中并通过集风罩51上的热风管52将热蒸气引导至其它需要用到热能的地方。在本实施例中,热风管52盘绕在投料仓41的外壁,热风管52盘绕投料仓41外壁部分为导热性优良的铝合金材料。热风管52能够将进料转轴14散出的热蒸气引导至投料仓41外壁,使热蒸气的热量对原料进行预热,一方面焙烧效果更理想,另一方面使得原料干燥不易于堵塞出料口411。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让热能充分地利用,所述热风管52沿投料仓41内壁盘绕。同样的,热风管52分接一连接管道,用于连通风力管43,热蒸气将氢氧化铝晶体推入窑体10内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