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1062发布日期:2018-11-09 20:1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取暖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暖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取暖换气扇,包括循环换气风扇,加热器,循环换气吸入口,向室内吹出的第一吹出口与第二吹出口,向室外吹出的换气吹出口。以轴为支点的旋转动作而对第一吹出口及第二吹出口和换气吹出口进行开闭的风路切换风挡,风路切换风挡的轴设在第一吹出口与第二吹出口的分支部的上游侧,并且与分支部有一定距离设置。加热器设于第一吹出口的上游侧。风路切换风挡通过旋转开闭第一吹出口、第二吹出口与换气吹出口,以切换风路,实现不同的功能。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确保换气效率,必须确保取暖换气扇的换气吹出口的大小以及风路的顺畅,在高度方向上,通常将换气吹出口突出于循环换气风扇设置,以扩大换气吹出口的尺寸。但是,为了应对市场上对于安装在天花板上的取暖换气扇的机体的高度限制,一般会将本体上的出风口相对于整机向下移动设置,由于风路切换风挡的轴设在第一吹出口与第二吹出口的分支部的上游侧,且位于加热器的上游侧,占据了换气吹出口的风路的一部分,使换气吹出口无法得到最大的利用,无法在满足薄型化要求的同时,满足换气效率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满足薄型化要求,同时能够确保换气风量的取暖换气装置。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取暖换气装置包括:本体,设有供室内的空气进入的开口构成的进风口,供进入本体的空气向室内吹出的室内出风口,以及供进入本体的空气向室外吹出的室外出风口,主风路,设于本体内,与进风口连接,循环风路,设于本体内,连通主风路的下游端与室内出风口,换气风路,设于本体内,连通主风路的下游端与室外出风口,加热单元,设于循环风路的下游端,用于加热进入循环风路的空气,风路切换部,设于本体内,用于切换循环风路与换气风路,其中:加热单元包括:处于室内出风口上游侧的加热单元进风面,风路切换部包括:能够遮挡加热单元进风面或室外出风口的导风板,以及使导风板在加热单元进风面与室外出风口之间转动的转轴部,其中,转轴部在轴方向上与加热单元进风面平行,并且外周上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加热单元进风面的下方一侧。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转轴部设于加热单元进风面与室外出风口的交界侧,导风板上至少设有一个弧面。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弧面设于导风板上靠近转轴部的一端。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体还包括:送风单元,送风单元将空气由进风口吸入,并吹向室内出风口与室外出风口,送风单元包括:蜗牛壳,设有蜗牛壳进风口与蜗牛壳出风口,构成主风路的风路壁的一部分;扇叶,设于蜗牛壳内,用于将空气由蜗牛壳进风口吸入,并向蜗牛壳出风口吹出,马达,使扇叶旋转,扇叶轴,连接马达与扇叶,其中,主风路连通进风口与蜗牛壳出风口。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导风板遮挡加热单元进风面时,导风板上与换气风路相邻的面落在蜗牛壳出风口的下端向室外出风口一侧的延长线上。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扇叶轴的轴方向上,室外出风口位于室内出风口的上方,蜗牛壳还包括:第一卷板,设有蜗牛壳进风口,第二卷板,与第一卷板相对设置,蜗牛壳侧壁,连接第一卷板与第二卷板,在扇叶的径方向上,蜗牛壳侧壁上与扇叶轴的轴心连线最短的位置设有舌部,舌部与加热单元进风面之间设有一定距离。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取暖换气装置切换至循环风路时,风路切换部的导风板遮挡室外出风口,导风板构成循环风路的风路壁的一部分,当取暖换气装置切换至换气风路时,风路切换部的导风板遮挡加热单元进风面,导风板构成换气风路的风路壁的一部分,当风路切换部的导风板位于室外出风口与加热单元进风面之间时,导风板与室外出风口及加热单元进风面之间均保持有一定距离,循环风路与换气风路同时打开。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取暖换气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或其中的一部分:

(1)由于转轴部至少有一部分不会占据换气风路的高度,因此,能够使换气风路到室外出风口之间的高度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即使室外出风口相对于本体向下移动设置,也能够确保通过换气风路的风量。从而在满足薄型化要求的同时,确保了风量;

(2)当取暖换气装置处于换气模式时,导风板的第二面落在蜗牛壳出风口的下端向室外出风口一侧的延长线上,从蜗牛壳出风口被高速吹出的空气在导风板的引导下,能够顺畅地被吹向室外出风口,减少与导风板干涉而产生的噪音与乱流;

(3)蜗牛壳出风口的下端向室外出风口一侧的延长线,即蜗牛壳出风口下端与室外出风口下端的连线,亦即,蜗牛壳舌部的下端与室外出风口下端的连线。由于舌部与加热单元进风面之间有一定距离LA,当室外出风口的下端相对于蜗牛壳第一卷板的垂直距离LB不变的情况下,位于第一卷板上的舌部的下端与室外出风口的下端的连线与距离LA、距离LB形成直角三角形。距离LB不变的情况下,距离LA越长,舌部下端与室外出风口下端的连线与距离LA的夹角越小,设于连线上的导风板的倾斜度越小,即坡度越平缓。从蜗牛壳出风口中吹出的、高速流动的空气不会由于撞击到坡度大的导风板而形成乱流与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取暖换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取暖换气装置中送风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送风单元中蜗牛壳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取暖换气装置中风路切换部和加热单元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图4中风路切换部和加热单元配合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图1所示取暖换气装置中风路切换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取暖换气装置中加热单元与风路切换部的导风板、转轴匹配关系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取暖换气装置处于循环模式下的风路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取暖换气装置处于换气模式下的风路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取暖换气装置处于干燥模式的风路示意图。

图11为图1所示取暖换风装置中送风单元的舌部和加热单元进风面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本体;

111-进风口;112-室内出风口;113-室外出风口;

200-送风单元;

210-蜗牛壳;

211-蜗牛壳进风口;212-第一卷板;213-第二卷板;

214-蜗牛壳侧壁;215-舌部;216-蜗牛壳出风口;

217-蜗牛壳出风口的下端一侧;218-舌部的对面侧

220-扇叶;230-马达;240-扇叶轴;

300-加热单元;

310-加热单元进风面; 320-加热单元出风口;

400-主风路;

500-循环风路;

600-换气风路;

700-风路切换部;

710-导风板;

711-第一面;712-第二面;713-弧面;

720-转轴部;

720wz-转轴部的外周;310xc-加热单元进风面下方一侧;

LA-舌部与加热单元进风面之间的距离;

LB-室外出风口的下端相对于蜗牛壳第一卷板的垂直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满足薄型化要求,同时能够确保换气风量的取暖换气装置。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于后方将参照所附附图做更全面性地描述,其中一些但并非全部的实施例将被示出。实际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可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而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此数所阐述的实施例;相对地,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实用新型满足适用的法律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取暖换气装置。图 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取暖换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述,本实施例取暖换气装置包括:设有进风口111、室内出风口112与室外出风口113的本体100;送风单元200;加热单元300;主风路400;循环风路 500;换气风路600;以及切换风路的风路切换部700。

以下对本实施例取暖换气装置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本体100,具有形成取暖换气装置外廓的、呈中空箱状的筐体,筐体上设有由开口构成的进风口111,室内出风口112以及室外出风口113。进风口111,为设于本体筐体上的开口,供室内的空气进入。室内出风口 112,为设于本体筐体上的开口,供进入本体的空气向室内吹出。本实施例中,室内出风口112与进风口111设于本体筐体上的同一面;室外出风口113,为设于本体筐体上的开口,供进入本体的空气向室外吹出。

本实施例中的取暖换气装置在正常安装状态下,进风口111与室内出风口112连通室内侧,室外出风口113连接室外侧。所谓室内侧、室外侧,即指被包围的空间与另一空间分隔开,空间内为室内侧,空间外为室外侧。

图2为图1所示取暖换气装置中送风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送风单元200,设于本体筐体内,将本体外的空气由进风口111吸入,再向室内出风口112与室外出风口113吹出,包括:蜗牛壳210、扇叶220、马达230以及扇叶轴240。

图3为图2所示送风单元中蜗牛壳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蜗牛壳210,包括:设有蜗牛壳进风口211的第一卷板212,与第一卷板相对的第二卷板213,以及连接第一卷板与第二卷板的蜗牛壳侧壁214,还包括舌部215。

舌部215,设置在扇叶径方向上,蜗牛壳侧壁上与扇叶轴的轴心连线最短的部分。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卷板的下游端、第二卷板的下游端以及蜗牛壳侧壁的舌部与舌部的对面侧围成蜗牛壳出风口216。

请继续参照图2和图3,扇叶,设于蜗牛壳内靠第二卷板侧,用于将空气经由进风口111吸入本体以及蜗牛壳进风口211,再吹向蜗牛壳出风口216以及室内出风口112与室外出风口113。马达230,设于蜗牛壳第二卷板侧,用于使扇叶旋转。扇叶轴250,呈圆柱形,连接马达230与扇叶220,使扇叶220随马达230的旋转而旋转。在扇叶轴250的轴方向上,室外出风口113位于室内出风口112的上方。

图4为图1所示取暖换气装置中风路切换部和加热单元的配合示意图。图5为图4中风路切换部和加热单元配合部分的放大图。请参照图4和图 5,加热单元300,用于加热进入本体筐体内,并向室内出风口112吹出的空气,包括:处于室内出风口112上游侧的加热单元进风面310,以及处于加热单元进风面310与室内出风口112之间的加热单元出风口320。加热单元进风面即在整个加热单元中,空气最先经过的面,为加热单元中最高的面。加热单元中最高的点位于加热单元进风面上。所谓最高,即加热单元进风面上与室内出风口的垂直距离最大。

请参照图1,主风路400,设于本体筐体内,与进风口111连接,蜗牛壳的第一卷板212、第二卷板213与蜗牛壳侧壁214形成主风路风路壁的一部分。空气经由主风路400进入本体筐体内,即,在扇叶220的吸引下,空气依次经过进风口111、蜗牛壳进风口211、扇叶220、蜗牛壳出风口216,主风路的下游端即蜗牛壳出风口端。

请继续参照图1,循环风路500,设于本体筐体内,连通主风路的下游端与室内出风口112,即连通蜗牛壳出风口端部与室内出风口112。空气经由循环风路500吹出室内出风口112,即,从蜗牛壳出风口216吹出的空气吹向室内出风口112。

请继续参照图1,换气风路600,设于本体筐体内,连通主风路的下游端与室外出风口113,即连通蜗牛壳出风口端部与室外出风口113。空气经由循环风路500吹出室外出风口113,即,从蜗牛壳出风口吹出的空气吹向室外出风口113。

加热单元300设于循环风路500中,即,经由循环风路500吹出的空气,依次经由蜗牛壳出风口216、加热单元进风面310、加热单元出风口以及室内出风口112。

图6为图1所示取暖换气装置中风路切换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风路切换部700,设于本体筐体内,包括:导风板710、转轴部720。

请参照图4、图5、图6,导风板710,呈片状,能够遮挡加热单元进风面310或室外出风口113,即导风板710均能够遮挡加热单元进风面310 与室外出风口113,但不能同时遮挡加热单元进风面310与室外出风口113。所谓遮挡,即指当导风板710遮挡住加热单元进风面310之后,从主风路吹出的风不能通过加热单元进风面310,更不能通过加热单元300。同样地,当导风板710遮挡住室外出风口113之后,从主风路吹出的风不能通过室外出风口113,无法由室外出风口113吹出。

如图6所示,导风板710上至少设有一个弧面。

图7为图1所示取暖换气装置中加热单元与风路切换部的导风板、转轴匹配关系的示意图。请参照图6和图7,转轴部720,呈圆柱形,使导风板710在加热单元进风面310与室外出风口113之间旋转,以遮挡加热单进风面或者室外出风口113。转轴部的外周720wz上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加热单元进风面310的下方一侧。外周720wz,即指转轴部720的外周边缘。转轴部的外周720wz上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加热单元进风面下方一侧 310xc,即转轴部720不管转动多少角度,外周上总是有一部分是位于加热单元进风面下方一侧310xc的。

另外,转轴部720设置于本体筐体内,加热单元进风面310与室外出风口113交界一侧,即不设置于蜗牛壳出风口216与加热单元进风面310 交界的一侧。

图8为图1所示取暖换气装置处于循环模式下的风路示意图。如图8 所示,当取暖换气装置切换至循环风路时,风路切换部的导风板710遮挡室外出风口113,导风板710构成循环风路的风路壁的一部分。

图9为图1所示取暖换气装置处于换气模式下的风路示意图。如图9 所示,当取暖换气装置切换至换气风路时,风路切换部的导风板710遮挡加热单元进风面310,导风板710构成换气风路的风路壁的一部分。

图10为图1所示取暖换气装置处于干燥模式的风路示意图。如图10 所示,当取暖换气装置的风路切换部的导风板710处于室外出风口113与加热单元进风面310这间,且导风板710与室外出风口113及加热单元进风面310之间均保持有一定距离,循环风路与换气风路同时打开。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导风板710为弧形,设有第一面711与第二面712。

第一面711,即当取暖换气装置处于循环风路打开的状态时,导风板 710遮挡室外出风口113,此时,导风板710上面对从蜗牛壳出风口216 吹出的空气的一面,即导风板710上与循环风路相邻的一面;

第二面712,即当取暖换气装置处于换气风路打开的状态时,导风板 710遮挡加热单元进风面310,此时,导风板710上面对从蜗牛壳出风口 216吹出的空气的一面,即与第一面相对的另一面,即导风板710上与换气风路相邻的一面,如图5所示。

本实施例中,导风板710上的弧面713设于第一面上。同样地,第二面上也可以设置弧面,导风板710也可以设为曲面。

本实施例中,当取暖换气装置处于换气风路打开的状态时,导风板710 遮挡加热单元进风面310,导风板710上的第二面落在蜗牛壳出风口216 的下端向室外出风口113一侧的延长线上。蜗牛壳出风口216的下端,即构成蜗牛壳出风口216的一部分的第一卷板212的下游端。即,导风板710 的第二面落在第一卷板212的下游端与室外出风口113的下端的连线上。

图11为图1所示取暖换风装置中送风单元的舌部和加热单元进风面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在水平方向上,舌部215与加热单元进风面310之间有一定距离LA,所谓一定距离LA,指舌部215与加热单元进风面310之间的垂直距离。

本实施例提供了的满足薄型化要求的取暖换气装置,包括主风路400、循环风路500以及换气风路600。并且,设有风路切换部700用于切换循环风路500与换气风路600,设有循环模式、换气模式以及干燥模式。所谓切换,即风路切换部700能够开关循环风路与换气风路。

当取暖换气装置处于循环模式,即打开循环风路500时,转轴部720 旋转带动导风板710在本体中旋转,直至导风板710遮挡室外出风口113。此时,在本体中,连通的是主风路400与循环风路500。空气在送风单元200的引导下,依次经过进风口111、蜗牛壳进风口211、蜗牛壳出风口 216,即经过主风路,如图8所示。

由于导风板710上的第一面711上靠转轴部720的一端设有弧面,从蜗牛壳出风口216吹出的空气在第一面及弧面的引导下,能够顺畅地向下转向加热单元300,能够减少高速吹出的空气近乎垂直地撞击到导风板710 产生的噪音与乱流。

经由加热单元进风面310进入加热单元的空气被加热后,从加热单元出风口320吹出,再由室内出风口112被吹向室内。

当取暖换气装置处于换气模式,即打开换气风路时,转轴部720旋转带动导风板710在本体中旋转,直至导风板710遮挡加热单元进风面310。此时,在本体中,连通的是主风路与换气风路。空气在送风单元的引导下,依次经过进风口111、蜗牛壳进风口211、蜗牛壳出风口216,即经过主风路,如图9所示。

风路切换部700转动时,只有转轴部720相对于本体的位置是不变的。由于转轴部720的外周上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加热单元进风面310的下方一侧,即转轴部720的外周上至少有一部分低于加热单元进风面310。因此,转轴部720上至少有一部分不会占据换气风路的高度。换气风路的高度,指换气风路中,加热单元进风面310到加热单元进风面310相对的风路壁之间的距离。

如上述所设,由于转轴部720至少有一部分不会占据换气风路的高度,因此,能够使换气风路到室外出风口113之间的高度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即使室外出风口113相对于本体向下移动设置,也能够确保通过换气风路的风量。从而在满足薄型化要求的同时,确保了风量。

另外,当取暖换气装置处于换气模式时,导风板710的第二面落在蜗牛壳出风口216的下端向室外出风口113一侧的延长线上,从蜗牛壳出风口216被高速吹出的空气在导风板710的引导下,能够顺畅地被吹向室外出风口113,减少与导风板710干涉而产生的噪音与乱流。

再者,蜗牛壳出风口216的下端向室外出风口113一侧的延长线,即蜗牛壳出风口216下端与室外出风口113下端的连线,亦即,蜗牛壳舌部的下端与室外出风口113下端的连线。由于舌部与加热单元进风面310之间有一定距离A,当室外出风口113的下端相对于蜗牛壳第一卷板212的垂直距离LB不变的情况下,位于第一卷板212上的舌部的下端与室外出风口113的下端的连线与距离LA、距离LB形成直角三角形。距离LB不变的情况下,距离LA越长,舌部下端与室外出风口113下端的连线与距离 LA的夹角越小,设于连线上的导风板710的倾斜度越小,即坡度越平缓。从蜗牛壳出风口216中吹出的、高速流动的空气不会由于撞击到坡度大的导风板710而形成乱流与噪音。

如上所述,本取暖换气装置还能够抑制噪音与乱流,减少压损,确保换气风路打开时的风量。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元件和方法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

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实用新型取暖换气装置有了清楚的认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满足薄型化要求,同时能够确保换气风量的取暖换气装置,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还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贯穿附图,相同的元素由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在可能导致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造成混淆时,将省略常规结构或构造。

并且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反映真实大小和比例,而仅示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另外,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

再者,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

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用词,以修饰相应的元件,其本身并不意味着该元件有任何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元件与另一元件的顺序、或是制造方法上的顺序,该些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一元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元件能做出清楚区分。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实用新型并帮助理解各个公开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公开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