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燃烧室单元模块与燃气采暖热水炉体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3860发布日期:2018-11-20 19:4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采暖热水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燃烧室单元模块与燃气采暖热水炉体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环保、高效的提供采暖及生活热水越来越紧迫的提了出来,在短短数年内,国内的众多厂家争相研制、开发各类适用燃气锅炉。通常燃气模块炉的燃烧室侧面板三块是焊接在一起,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完成组装工作,费人费时,投入的制造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作简单、组装方便、省人省工的一体式燃烧室单元模块与燃气采暖热水炉体的连接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一体式燃烧室单元模块与燃气采暖热水炉体的连接结构,其包括燃气采暖热水炉体和单元模块,所述燃气采暖热水炉体内设置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挂钩安装孔,所述单元模块包括一体式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上设置集烟室,所述集烟室和燃烧室之间设置热交换器,所述燃烧室下连接燃烧器,所述燃烧室一侧设置一体式空气导流挂板,所述空气导流挂板包括空气导流板、两个挂板和空气导流孔,所述空气导流板与两侧的所述挂板为一体结构,所述空气导流板的外端设置所述空气导流孔,所述挂板上对称设置挂钩,所述挂钩挂装于所述挂钩安装孔内。

上述的一种一体式燃烧室单元模块与燃气采暖热水炉体的连接结构,其所述一体式燃烧室包括板材弯折构成的U形壳体,所述U型壳体的开口端通过螺钉连接燃烧室前盖板。

上述的一种一体式燃烧室单元模块与燃气采暖热水炉体的连接结构,其所述U型壳体的底板等间距各设置三个L型支脚,所述L型支脚一端与所述U型壳体的侧板为一体结构,所述L型支脚上设置安装孔,所述L型支脚之间设置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U型壳体的侧板连接为一体,所述侧板的一侧端面上并排设置若干U型槽。

上述的一种一体式燃烧室单元模块与燃气采暖热水炉体的连接结构,其所述底板和两块侧板的连接处设置三个矩形截面的切口,所述切口三边相连,所述切口内的切片一端与所述侧板相连,所述切片沿所述侧板向外延伸,所述切片的另一端向所述底板外侧弯折形成所述L型支脚。

上述的一种一体式燃烧室单元模块与燃气采暖热水炉体的连接结构,其所述L型支脚之间的底板和两块侧板的连接处设置切口,所述挂钩采用所述切口内切片伸展构成。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单元模块的燃烧室和空气导流挂板均采用一体式结构制成,制作简单,单元模块与燃气采暖热水炉之间采用挂钩式连接结构,装配效率高,且省人省时,减少了制作的投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元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空气导流挂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燃气采暖热水炉体33和单元模块32,所述燃气采暖热水炉体33内设置安装架31,所述安装架31上设置挂钩安装孔,所述单元模块32包括一体式燃烧室,所述一体式燃烧室包括板材弯折构成的U形壳体23,所述U型壳体23的开口端通过螺钉连接燃烧室前盖板22。所述U型壳体23的底板1等间距各设置三个L型支脚3,所述底板1和两块侧板2的连接处设置三个矩形截面的切口5,所述切口5三边相连,所述切口5内的切片一端与所述侧板2相连,所述切片沿所述侧板2向外延伸,所述切片的另一端向所述底板1外侧弯折形成所述L型支脚3。所述L型支脚3上设置安装孔4,所述L型支脚3之间设置挂钩8,所述L型支脚3之间的底板和两块侧板的连接处设置切口6,所述挂钩8采用所述切口6内切片伸展构成。所述侧板2的一侧端面上并排设置若干U型槽9。所述燃烧室上设置集烟室24,所述集烟室24和燃烧室之间设置热交换器26,热交换器26的换热管支撑于所述U型槽9内。所述燃烧室下连接燃烧器21,所述燃烧室一侧设置一体式空气导流挂板,所述空气导流挂板包括空气导流板27、两个挂板25和空气导流孔28,所述空气导流板27与两侧的所述挂板25为一体结构,所述空气导流板27的外端设置所述空气导流孔28,所述挂板25上对称设置挂钩,所述挂钩挂装于所述安装架31的挂钩安装孔内。

本实用新型单元模块的燃烧室和空气导流挂板均采用一体式结构制成,制作简单,单元模块与燃气采暖热水炉之间采用挂钩式连接结构,装配效率高,且省人省时,减少了制作的投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