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压式热循环排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4839发布日期:2019-01-04 22:58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压式热循环排水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口径排水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压式热循环排水管。



背景技术:

地下岩土体温度通常恒定保持在18℃左右,利用浅层低温能提供冬季热源和夏季冷源的新型中央空调技术,可以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可用土地的面积越来越小,单位岩土体空间能量交换不充分,换热效率较低,投资及运行费用越来越高。

大口径排水管(直径DN1000mm以上)在埋地排水、排污工程应用中,排水管中的排污介质会带有大量的热能,收集到的雨水介质又有较底的温度,而该介质中的能量并没有得到利用,造成了一定的能源浪费。

在中国实用新型ZL201320799784.X中公开了一种高效地源热泵换热器,通过缠绕在中空筒体外壁的换热管,与岩土体进行热量交换,该结构与与缠绕结构壁管的结构相同,只适用于小口径的中空筒体,随着中空筒体直径的增大,螺旋缠绕的换热管长度不断增大,中空筒体水平设置时,换热管的高低位差较大,要满足换热管内水的流动,就需要极大的压力,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排水管内介质与岩土体的能量进行热量交换,提高换热效率,且能够降低换热管内压力,以降低动力能耗的一种分压式热循环排水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压式热循环排水管,包括轴向依次连接的若干节排水管主体,其特征在于:排水管主体,其外壁具有由一端向另一端螺旋缠绕的加强管;一进水流道,轴向固定于排水管主体内腔的顶部,所述进水流道的一端或轴向对应的多节进水流道连通后形成的进水管的一端封闭,对应的进水流道的另一端或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向其内部供水的供水设备,所述进水流道与与其交汇的每圈加强管的顶部连通;两出水流道,轴向固定于排水管主体内腔的底部,所述出水流道的一端或轴向对应的多节出水流道连通后形成的出水管的一端封闭,对应的出水流道的另一端或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配水设备,所述出水流道与与其交汇的每圈加强管的底部连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排水管主体呈中空壁螺旋缠绕结构壁管结构,所述加强管位于排水管主体内壁与外壁之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两出水流道以排水管主体的轴线为中线对称布置,两出水流道之间形成导流槽,所述出水流道上部与排水管主体内壁之间搭有具有用于供人行走的行走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行走部具有向导流槽倾斜的弧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进水流道的底部具有供图像采集装置行走的滑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滑槽的横截面呈“T”形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排水管集自身排水及换热于一体,一方面节约了土地的占用,另一方面使得在热量置换时,洁净水利用温度差既能置换岩土体的能量,又能够置换排水管中介质的能量,有效提高了换热效率,提高了排水管中能源的利用。

另外,该结构通过分段式供水,使得洁净水先在加强管内利用高低位差走半圈,主要与岩土热交换,再进入出水流道内,再与管内介质热交换,能够降低换热管内需要的压力,以降低动力能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仅仅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分压式热循环排水管,可应用于埋地工业、城市的排水、排污应用领域。包括轴向依次连接的若干节排水管主体01。

排水管主体01,其外壁具有由一端向另一端螺旋缠绕的加强管02,加强管02既起到加强筋的作用,能够起到换热管的作用。

而对于该排水管能够进行换热的结构包括一进水流道11,进水流道11 轴向固定于排水管主体01内腔的顶部,所述进水流道11的一端或轴向对应的多节进水流道11连通后形成的进水管的一端封闭,对应的进水流道11 的另一端或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向其内部供水的供水设备04,所述进水流道11与与其交汇的每圈加强管02的顶部连通。还包括两出水流道12,出水流道12轴向固定于排水管主体01内腔的底部,所述出水流道12的一端或轴向对应的多节出水流道12连通后形成的出水管的一端封闭,对应的出水流道12的另一端或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配水设备05,所述出水流道 12与与其交汇的每圈加强管02的底部连通。

该排水管在使用时,洁净水先从进水管(或进水流道11)的一端进入,然后分流进入对应的加强管02内,在重力的作用下,分流后的洁净水流经加强管02的半圈后进入对应的出水流道12内,再在出水流道12内流动后进入配水设备05,配水设备05能够将热量置换后的洁净水供给到应用的地方。

当该排水管进行排污使用时,污水中会带有较高的热量,可用于吸热置换,供水设备04供给的洁净水温度一般为5~10℃,置换后的洁净水温度升高,可用于冬季供暖使用。而当该排水管用于排放雨水时,雨水的温度较低,可用于排热置换,此时供水设备04供给的净水温度一般为 25~35℃,置换后的洁净水温度降低,用于空调或设备降温使用。

该排水管集自身排水及换热于一体,一方面节约了土地的占用,另一方面使得在热量置换时,洁净水利用温度差既能置换岩土体的能量,又能够置换排水管中介质的能量,有效提高了换热效率,提高了排水管中能源的利用。

另外,该结构通过分段式供水,使得洁净水先在加强管02内利用高低位差走半圈,主要与岩土热交换,再进入出水流道12内,再与管内介质热交换,能够降低换热管内需要的压力,以降低动力能耗。

为了便于将加强管02与对应的进水流道11或出水流道12连通,降低施工难度,排水管主体01采用呈中空壁螺旋缠绕结构壁管结构,所述加强管02位于排水管主体01内壁与外壁之间。通过轴向设置的通槽,即可将加强管02与对应的进水流道11或出水流道12连通。相较于螺旋缠绕结构壁管的一一对应打孔的形式而言,该施工更加方便、精准。

在埋地排水、排污工程中,污水和雨水收集排放多采取无压重力流的方式。由于雨水和污水的浑浊度较高,会在管道中产生沉积物。并且排水系统中,水量大小是变化的,不能保持恒定,导致管线中水的流速也是变化的,且排水管的口径较大,当管道中水的流速小于0.6m/s时,污水中的沉积物、雨水中的泥沙就会在管道中沉积,长期积攒将会影响管道的疏通排放,造成於堵和清理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两出水流道12以排水管主体01的轴线为中线对称布置,两出水流道12之间形成导流槽13,所述出水流道12上部与排水管主体01内壁之间搭有具有用于供人行走的行走部14。通过设置截面远小于管道截面的导流槽13,以达到缩小管道底部截面的目的,使得在管道内过水流量较低时,导流槽13内的流速相对较高,又由于导流槽13设于排水管的最底部,使得导流槽13内的水流能够冲走排水管内的污泥,从而能够保持排水管内的清洁度,避免长时间使用后堵塞管道,延长了对排水管的清洁维护周期,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保证了出水流道12与管道内液体介质的有效接触。

行走部14具有向导流槽13倾斜的弧度,即行走部14径向的内侧向下倾斜,使得行走部14上的杂质能够被冲刷到导流槽13内被冲走。并且由于行走部14长时间在水中浸泡,行走部14水平设置的话表面易产生水膜较为光滑,维修人员行走较为危险。通过弧形的设置,使得行走部14易于被冲刷,提高了人员行走的安全性。进一步的,还可以在行走部14的上表面增加防滑层。

大多数的集水管为非满流管,其内腔的顶部为非流水腔,在集水管内安装图像采集装置03能够实时间查看管内情况,便于及时监控。为了能够安装图像采集装置03,进水流道11呈异形槽管结构,其底部具有供图像采集装置03行走的滑槽。并且,滑槽的横截面呈“T”形结构,与图像采集装置03的连接更加安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