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模块炉的热水出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0713发布日期:2018-12-18 21:39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商用模块炉的热水出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商用模块炉的热水出水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 102393041 A于2012年03月28日公开了一种新型模块炉,包括炉体,炉体内安装有一个以上的供暖模块,所述供暖模块包括火排,火排上设有燃烧室,燃烧室上设有主换热器和二次换热器,二次换热器的入水端与进水管相连接,二次换热器的出水端通过导管与主换热器的进水端连接,主换热器的出水端与出水管连接,所述火排与进气管连接,在火排与进气管之间还安装有燃气比例阀,在所述燃烧室的顶部设有集烟室,集烟室上安装有风机,集烟室与集烟桶及安装在炉体上的排烟罩相连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有效防止水过热的商用模块炉的热水出水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商用模块炉的热水出水结构,其结构特征是壳体内设置有一层以上的热水单元,每层热水单元包括二个以上的热水模块;每个热水模块包括设置燃烧室内的火排,主换热器设置在火排上,二次换热器设置在燃烧室上,热回收装置设置在二次换热器上,热回收装置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进水口,热回收装置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出水口,二次换热器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主换热器的下部设置有第三进水口,主换热器的上部设置有第三出水口,其中,热回收装置的第一出水口与主换热器的第三进水口相连通,主换热器的第三出水口与二次换热器的第二进水口相连通;壳体内还设置有冷水进管和热水出管,该冷水进管和热水出管分别设置在相邻热水模块之间,冷水进管通过冷水支管分别连通位于同层的热水模块中的热回收装置的第一进水口;热水出管通过热水支管分别连通位于同层的热水模块中的二次换热器的第二出水口。

进一步,所述热水出管的出水口位于壳体的上部。

进一步,所述冷水进管的进水口位于壳体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中的冷水进管和热水出管分别设置在相邻热水模块之间,冷水进管通过冷水支管分别连通位于同层的热水模块中的热回收装置的第一进水口;热水出管通过热水支管分别连通位于同层的热水模块中的二次换热器的第二出水口;于是,可以通过同一件冷水支管向位于同层的不同热水模块的热回收装置供水,也可以通过同一件热水出管从位于同层的不同热水模块的二次换热器取水,因此,各个热水模块的进水和出水分别是处于压力平衡状态,从而避免了各个热水模块的水过热,确保了产品的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中的热水出管的出水口位于壳体的上部,冷水进管的进水口位于壳体的下部,满足了冷水低进、热水高出的要求,同样也确保产品的工作效率及使用安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有效防止水过热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中:1为火排,2为主换热器,3为二次换热器,4为热回收装置,5为冷水进管,6为热水出管,10为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本商用模块炉的热水出水结构,壳体10内设置有一层以上的热水单元,每层热水单元包括二个以上的热水模块;每个热水模块包括设置燃烧室内的火排1,主换热器2设置在火排1上,二次换热器3设置在燃烧室上,热回收装置4设置在二次换热器3上,热回收装置4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进水口,热回收装置4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出水口,二次换热器3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主换热器2的下部设置有第三进水口,主换热器2的上部设置有第三出水口,其中,热回收装置4的第一出水口与主换热器2的第三进水口相连通,主换热器2的第三出水口与二次换热器3的第二进水口相连通;壳体10内还设置有冷水进管5和热水出管6,该冷水进管5和热水出管6分别设置在相邻热水模块之间,冷水进管5通过冷水支管分别连通位于同层的热水模块中的热回收装置4的第一进水口;热水出管6通过热水支管分别连通位于同层的热水模块中的二次换热器3的第二出水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出管6的出水口位于壳体10的上部。

所述冷水进管5的进水口位于壳体10的下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