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育种全自动烘干机的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3424发布日期:2018-12-11 20:11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花生育种全自动烘干机的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生育种全自动烘干机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育种留种用花生,晾晒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下茬花生种子的生活力。晴天高温中午时在水泥地上晒种时的过高的晾晒温度、阴雨天在室内堆放时间过长,均能降低花生种子的发芽势及田间出米率。现有的花生烘干机在烘烤的时候,普遍存在烘干不均匀的问题,一是单个花生内外受热不均匀,导致花生的表面烤焦,而花生的内部还未达到烘干要求,花生的内外部湿度不均匀;二是缺少翻动装置,顶层与底层的花生受热不均匀;为了解决该问题,有的花生烘干机的烘干箱设为转筒,通过反复翻动物料,以获得均匀加热的效果;有的花生烘干机设传送带,通过少量多次的进料,以获得均匀加热的效果,但是,上述技术手段耗时耗能,效果不太显著,同时由于在转动过程中花生果易断裂、开裂,不太适合转筒等烘干装置。同时烘干模式单一,晾晒干燥速率太慢,烘烤干燥速率太快,干燥速率太快或太慢,都会破坏花生种子的生活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花生育种全自动烘干机的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花生育种全自动烘干机的搅拌装置,包括箱体的下部固接隔板,隔板上面设置的盛料槽,箱门上设置的PLC控制装置;所述隔板上面固接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上设置减速箱,减速箱分别与平移电动机、主动同步轮传动连接,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固接光杠固定座,光杠固定座上固接光杠、光杠上滑动连接滑套,滑套上固接滑板,滑板上固接横板,横板的端部固接立板,立板下端转动连接搅拌轴,搅拌轴上固接搅拌管,搅拌管上可拆卸连接搅拌棒,搅拌棒在盛料槽转动;横板的一端设置搅拌电动机,搅拌电动机与搅拌轴传动连接,第二支架上转动连接被动同步轮,被动同步轮、主动同步轮上滚动连接同步带,同步带的两端与滑板固接,平移电动机、搅拌电动机的控制器分别与PLC控制装置电连接,平移电动机、搅拌电动机、PLC控制装置分别与电源电连接。

所述的搅拌棒包括弹性棒。

所述的弹性棒包括橡胶棒。

所述的橡胶棒的表面设置有螺纹。

所述的橡胶棒的端面在搅拌管转动时与隔板的上表面切线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搅拌装置与PLC控制装置电连接,实现了花生种烘干的搅拌作业的全自动控制,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其动搅拌棒对盛料槽内的正在进行烘干的花生种进行多次搅拌,使顶层与底层的花生种被多次搅拌换位,使顶层与底层的花生种受热均匀,并且,搅拌棒采用橡胶棒,防止在搅拌过程中对花生种壳的破损,橡胶棒上的螺纹增加了搅拌过程中橡胶棒与花生种壳之间的摩擦系数,进一步提高了搅拌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花生育种全自动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花生育种全自动烘干机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2的左视图。

附图4是附图2的俯视图。

附图5是花生育种全自动烘干机的双温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附图5的俯视图。

图中:1-双温送风装置、2-暖风回风管、3-排风阀门、4-排风阀门电动机、5-排风管、6-在线红外线水分仪、7-箱体、8-搅拌装置、9-PLC控制装置、10-箱门、11-盛料槽、12-风速传感器、13-风温传感器、14-通风孔、15-隔板、16-进风管、17-被动同步轮、18-第二支架、19-光杠、20-同步带、21-滑套、22-滑板、23-第一支架、24-主动同步轮、25-减速箱、26-平移电动机、27-搅拌电动机、28-立板、29-横板、30-光杠固定座、31-搅拌轴、32-搅拌管、33-搅拌棒、34-蜗壳、35-涡轮、36-送风电动机、37-换风板、38-换风板电动机、39-加热控制器、40-加热装置、41-第一出风口、42-第二出风口、43-底座、44-第一进风口、45-第二进风口、46-蜗壳盖、47-除湿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6所示,花生育种全自动烘干机,包括箱体7,送风装置,箱体7为一侧开口的密闭的长方体,箱体开口的一侧转动连接箱门10,箱门10上设置PLC控制装置9;箱体7的下部固接隔板15,隔板15将箱体7隔分为两个密闭的上下腔室,隔板7上面设置搅拌装置8和盛料槽11,搅拌装置8搅拌盛料槽11里的花生种,搅拌装置8的第二支架18上设置在线红外线水分仪6;隔板15下面设置风速传感器12、风温传感器13,对应盛料槽11的隔板7上设置通风孔14;送风装置为双温送风装置1,双温送风装置1的第一出风口41、第二出风口42通过进风管16与箱体7的下腔室联通;箱体7顶部设置排风管5,排风管5上设置有排风阀门电动机4,排风阀门电动机4的输出轴上固接排风阀门3,排风阀门3的外径与排风管5的内径相匹配;排风阀门3下方的排风管5联通暖风回风管2,暖风回风管2上设置有除湿装置47,暖风回风管2的另一端与双温送风装置1的第一进风口44联通;风速传感器12、风温传感器13、在线红外线水分仪6、排风阀门电动机4、搅拌装置的平移电动机26和搅拌电动机27以及排风阀门电动机4、双温送风装置的换风板电动机38以及送风电动机36的控制器和加热控制器39分别与PLC控制装置9电连接;排风阀门电动机4、搅拌装置的平移电动机26和搅拌电动机27以及排风阀门电动机4、双温送风装置的换风板电动机38以及送风电动机36和加热装置40、PLC控制装置9分别与电源电连接。

所述通风孔14的孔径为2-7mm。

所述搅拌装置8包括隔板15上面固接的第一支架23、第二支架18,第一支架23上设置减速箱25,减速箱25分别与平移电动机26、主动同步轮24传动连接,第一支架23、第二支架18上固接光杠固定座30,光杠固定座30上固接光杠19、光杠19上滑动连接滑套21,滑套21上固接滑板22,滑板22上固接横板29,横板29的端部固接立板28,立板28下端转动连接搅拌轴31,搅拌轴31上固接搅拌管32,搅拌管32上可拆卸连接搅拌棒33,横板29的一端设置搅拌电动机27,搅拌电动机27与搅拌轴31传动连接,第二支架17上转动连接被动同步轮17,被动同步轮17、主动同步轮24上滚动连接同步带20,同步带20的两端与滑板22固接。

所述的搅拌棒33包括弹性棒。

所述的弹性棒包括橡胶棒。

所述的橡胶棒的表面设置有螺纹。

所述的橡胶棒的端面在搅拌管转动时与隔板15的上表面切线连接。

所述的双温送风装置1包括蜗壳34、蜗壳盖46、换风机构和送风装置;蜗壳34下底面固接有底座43,蜗壳34与蜗壳盖46密封连接,蜗壳34设有第一进风口44、第二进风口45、第一出风口41和第二出风口42,第二进风口45与自然空气联通,第一出风口41处设有加热装置40和加热装置控制器39,加热装置40与加热装置控制器39电连接;送风装置设置在蜗壳的进风口处;换风机构设置在送风装置和第一出风口41、第二出风口42之间,换风机构用于切换送风装置分别通向第一出风口41或所述第二出风口42的风道;换风机构包括换风板37和换风板电动机38;换风板37的一端与换风板电动机38的输出轴固接;换风板37的另一端可通过换风板电动机38的转动靠紧蜗壳34的上下内壁的凸点A或凸点B;第一出风口41和第二出风口42的朝向相同。

所述送风装置包括送风电动机36,送风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固接有涡轮35。

应用该花生育种全自动烘干机烘干花生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上料:将新收获的待烘干的花生种放入盛料槽11内均匀摊布,厚度为80~120mm;

(2)关门:将箱门10关闭;

(3)通电:排风阀门电动机4、搅拌装置的平移电动机26和搅拌电动机27以及排风阀门电动机4、双温送风装置的换风板电动机38以及送风电动机36和加热装置40、PLC控制装置9分别与电源连接;

(4)低风温高风速干燥:通过风温传感器13、风速传感器12采集箱体7下腔室的风温、风速,然后通过PLC控制装置9控制加热装置40将风温控制在26~30℃、控制送风电动机36将风速控制在1~1.2m/s,干燥0.5~1h;新收获的待烘干的花生种,含水率较高,若先高温烘干,速度过快,一次降水过多,容易使花生种易产生裂纹,从从而影响花生种的出芽率、产量和产值;

(5)高风温较高风速干燥:通过风温传感器13、风速传感器12采集箱体7下腔室的风温、风速,然后PLC控制装置9控制加热装置40将风温控制在31~40℃、控制送风电动机36将风速控制在0.7~0.9m/s,干燥0.5~1h;

(6)低风温较低风速干燥:通过风温传感器13、风速传感器12采集箱体7下腔室的风温、风速,然后PLC控制装置9控制加热装置40将风温控制在26~30℃、控制送风电动机36将风速控制在0.4~0.6m/s,干燥1~1.5h;

步骤(4)~(6)应用双温送风装置实施低风温高风速干燥、高风温较高风速干燥、低风温较低风速干燥的变工艺干燥干燥方式,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干燥效率、干燥品质,花生种的收缩较均匀,提高了花生种的复水性、出芽率和生活力。

(7)温风循环加热工艺:在步骤(4)~(6)干燥过程中,PLC控制装置9控制换风板电动机38使换风板37的另一端靠紧蜗壳34的上下内壁的凸点B、排风阀门电动机4的输出轴将排风阀门3关闭,并通过加热装置40将涡轮35送的风加热从第一出风口41输送至箱体下腔室,并通过透气孔4进入花生种盛料槽11对花生种进行烘干,潮湿的空气经过除湿装置8干燥后,经第一进风口44和环境风经第二进风口45一并进入涡轮35再通过加热装置40进行加热,如此循环往复,对花生种进行烘干;应用双温送风装置实施温风循环加热工艺,在干燥过程中,不但回收了废气中的显热,而且回收了废气中的潜热,使得能量利用率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并且干燥方式温和,接近自然干燥,干燥品质好,生产效率高,运行费用低;

(8)环境风温低风速缓苏工艺:采用自然环境20~25℃温度的环境风、PLC控制装置9控制送风电动机36将风速控制在0.1~0.3m/s,缓苏1.5~2h。在此步骤中,PLC控制装置9控制换风板电动机38使换风板37的另一端靠紧蜗壳34的上下内壁的凸点A、排风阀门电动机4的输出轴上将排风阀门3打开,并将涡轮35送的环境风温的风从第二出风口42输送至箱体下腔室,并通过透气孔4进入花生种盛料槽11对花生种进行缓苏,潮湿的空气一部分排入空中,一部分经过除湿装置8干燥后,经第一进风口44和环境风经第二进风口一并进入涡轮35,如此循环往复,对花生种进行缓苏;应用双温送风装置实施环境风温低风速缓苏工艺,使花生内部的水分扩散至表面,使中心与表层水分趋于平衡,然后再继续干燥,提高了花生干燥的品质,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干燥效率,提高了花生的内外部湿度的均匀性;

(9)搅拌:在步骤(4)~(6)干燥和步骤(8)的缓苏工艺过程中,每间隔15~30min,PLC控制装置9控制搅拌装置的平移电动机26使滑板22以1~2m/min的速度移动并使搅拌电动机27带动搅拌管32以5~10n/min的转速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棒33对盛料槽11内的正在进行烘干的花生种进行搅拌一次;搅拌装置的动搅拌棒33对盛料槽11内的正在进行烘干的花生种进行多次搅拌,使顶层与底层的花生种被多次搅拌换位,使顶层与底层的花生种受热均匀,而且,搅拌棒采用橡胶棒,防止在搅拌过程中对花生种壳的破损,橡胶棒上的螺纹增加了搅拌过程中橡胶棒与花生种壳之间的摩擦系数,进一步提高了搅拌效果;

(10)循环干燥、缓苏工艺:重复循环进行步骤(4)~(7)的干燥和步骤(8)的缓苏工艺,直到在线红外线水分仪检测到花生种的水分含量达到8~10%时,停止循环干燥、缓苏工艺;

(11)包装、储存:将箱门10打开,将盛料槽11内烘干好的花生种取出包装,在5~10℃的温度、55%~65%的相对湿度的条件下仓储、备用,在5~10℃的温度、55%~65%的相对湿度的条件下仓储能有效地保障花生种的贮藏效果。

以上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凡基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内容所以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