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出烟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9291发布日期:2019-03-02 02:10阅读:7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出烟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出烟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集成灶,行业里亦称作环保灶或集成环保灶,集成灶是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效果好,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一般的集成灶吸油率达到95%,油烟吸净率越高,质量越好,有些品牌集成灶油烟吸净率达到了99.95%的极限指标,集成灶会在将油烟吸走排除的过程中需要有出烟口,目前的集成灶出烟口,分为内部贯通的左右两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是需要根据厨房的公共烟道的位置,选用合适的一边,然后将另一边出烟口采用堵头密封的形式,但这样的结构设计由于两个出烟口还是相通的,容易在堵头堵住的出烟口附近形成巨大的空腔,这样会导致风量风压部分流入另一个出烟口导致抽出风量风压降低,最终容易产生轰鸣声,因此产生躁声,故目前的集成灶出烟装置存在着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根据需求选择出烟口,并将另一个出烟口与使用的出烟口通道隔离开,使得出烟只能从一个口出入,让出风更加顺畅,同时所有风量和风压通过一个通道,最终集成灶的风量和风压不会降低,并能够降低躁声且安装也相对方便的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出烟转向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出烟转向装置,包括集成灶风箱,在集成灶风箱内设有蜗壳,在蜗壳内设有电机和由电机带动的风轮,在蜗壳上的出风口风向朝下,在蜗壳的下方设有左右贯通的出烟管道,所述出烟管道包括左出烟口和右出烟口,所述出烟管道与出风口贯通,所述出风口的风向与左出烟口和右出烟口的风向垂直设置,在出烟管道内设有能够以出风口中心点下方的支点O为中心进行左右摆动的风向转换器,所述风向转换器位于出风口下方,且所述风向转换器是当风向转换器一边摆动到与出烟管道内上壁接触并作为最高点时,将该最高点同向边的出风口关闭,将该最高点反向边位置的出风口打开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风向转换器包括置于出烟管道前后板上的第一转轴以及绕着第一转轴能够进行一侧向上旋转,另一侧向下旋转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的中心与第一转轴活动连接,且所述挡风板是当挡风板一侧向上时能够与出风口的一侧以及出烟管道上方的内管壁贴合顶住并使该侧对应的出烟口挡住出烟,而另一侧出烟口与出风口贯通的挡风装置,且在挡风板的右侧设有小转轴,在小转轴上设有小转片,在小转片上设有将小转片固定在出烟管道上的固定螺丝。

进一步,所述出烟管道与蜗壳的出风口构成三通管结构。

进一步,所述出烟管道置于集成灶风箱内。

进一步,为了提高过滤效果,在左出烟口和右出烟口上均设有向上抽拉式的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出烟转向装置,保证集成灶的风量和风压全部流向一处,与现有的出风口相比能够提高出风量及风压,让出风更加顺畅;也不会因为产生空腔,而产生轰鸣声以及噪声的问题,且整体安装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出烟转向装置结构左侧出风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出烟转向装置结构右侧出风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出烟转向装置结构左侧出风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集成灶风箱1、蜗壳2、电机3、风轮4、出风口5、出烟管道6、左出烟口 7、右出烟口8、风向转换器9、第一转轴10、挡风板11、小转轴12、小转片13、固定螺丝 14、过滤网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出烟转向装置,包括集成灶风箱1,在集成灶风箱1内设有蜗壳2,在蜗壳2内设有电机3和由电机3带动的风轮4,在蜗壳2上的出风口5风向朝下,其特征在于:在蜗壳2的下方设有左右贯通的出烟管道6,所述出烟管道6包括左出烟口7和右出烟口8,所述出烟管道6与出风口5贯通,所述出风口5 的风向与左出烟口7和右出烟口8的风向垂直设置,在出烟管道6内设有能够以出风口5) 中心点下方的支点O为中心进行左右摆动的风向转换器9,所述风向转换器9位于出风口5 下方,且所述风向转换器9是当风向转换器9一边摆动到与出烟管道6内上壁接触并作为最高点时,将该最高点同向边的出风口关闭,将该最高点反向边位置的出风口打开的结构。如图1所示,例如当风向转换器9的左边摆动到与出烟管道6内上壁接触时,此时左边的左出烟口7被本风向转换器9挡住,右边的右出烟口8被打开,相反时,右出烟口8关闭,左侧的左出烟口7打开。

作为优选,所述风向转换器9包括置于出烟管道6前后板上的第一转轴10(所示o点就是转轴的圆心位置)以及绕着第一转轴10能够进行一侧向上旋转,另一侧向下旋转的挡风板11,所述挡风板11的中心与第一转轴10活动连接,且所述挡风板11是当挡风板11 一侧向上时能够与出风口5的一侧以及出烟管道6上方的内管壁贴合顶住并使该侧对应的出烟口挡住出烟,而另一侧出烟口与出风口5贯通的挡风装置,且在挡风板11的右侧设有小转轴12,在小转轴12上设有小转片13,在小转片13上设有将小转片13固定在出烟管道上的固定螺丝14。

进一步,所述出烟管道6与蜗壳2的出风口5构成三通管结构。

进一步,所述出烟管道6置于集成灶风箱1内。

本实施例中安装时,先将蜗壳2和电机3以及风轮4安装在蜗壳2内,然后将蜗壳2安装在集成灶风箱1上,并利用出风口5向下出风;同时将风向转换器9安装在出烟管道6的前后板(所述前后的位置即为图1的表述的前后位置)上,并随着风向转换器9上的第一转轴10能进行一侧上下转动。

当工作时机器需要右面出风时,将挡风片11的右侧向下转,转到挡风片11的左侧能够顶住出风口5的左侧以及出烟管道6上方的内管壁贴合时,并用固定螺丝14将小转片 13固定在出烟管道6的右下角上,此时左侧的左出烟口7的整个出烟通道被挡风片11的的左侧以及出烟管道6进行封住,使得风量和风压全部从出风口5进入右侧的右出烟口8,从而避免风量流向左侧,而使集成灶的风量和风压减少的问题,让出风更加顺畅;也不会因为产生空腔,而产生轰鸣声以及噪声的问题;

需要右面出风时,将挡风片11的左侧向下转,转到挡风片11的右侧能够顶住出风口5 的右侧以及出烟管道6上方的内管壁贴合时,并用固定螺丝14将小转片13固定在出烟管道 6的右上角上,此时右侧的左右出烟口8的整个出烟通道被挡风片11的的右侧以及出烟管道 6进行封住,使得风量和风压全部从出风口5进入左侧的左出烟口7,从而避免风量流向右侧,而使集成灶的风量和风压减少的问题,让出风更加顺畅;也不会因为产生空腔,而产生轰鸣声以及噪声的问题;

因此利用上述结构能够很好地解决集成灶的风量和风压减少、出风不畅、容易产生空腔,容易产生轰鸣声以及噪声的问题,且整体安装操作简单。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出烟转向装置,为了提高过滤效果,在左出烟口7和右出烟口8上均设有向上抽拉式的过滤网15,利用过滤网15对出烟口进行杂质过滤,右能够防止灰尘掉入到出烟口内影响出烟效果,后期通过将过滤网15上的把手往上抽拉即可从出烟口取出本产生进行更换,清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