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拆装的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4049发布日期:2019-01-13 17:23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拆装的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机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空调的窗机。



背景技术:

一体式窗机机身维修电机时需将电机从电机基座里拆出来,要想把电机从电机基座里拆出来则需要把离心风轮和轴流风扇拆开,然后再将电机和电机基座从风道壳体上拆下来,而离心风轮位于风道壳体内部,要想把离心风轮从风道壳体拆出则需要先将风道壳体拆散。维修时将整个风道壳体拆散不仅会耗费人力,还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拆装的窗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方便拆装的窗机,包括风道壳体、离心风轮、电机、轴流风扇以及用于设置电机的电机基座,风道壳体与电机基座连接,电机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所述离心风轮设置在风道壳体内,风道壳体上设置有能够允许第一驱动轴通过的通孔,所述第一驱动轴与离心风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轴与轴流风扇传动连接,所述风道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该出风口能够允许离心风轮通过,所述风道壳体上在出风口位置处可拆卸地设置有能够阻碍离心风轮脱出的导风圈。

所述风道壳体的出风口位置的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一插口以及一卡口,所述导风圈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插口相匹配的插件以及与卡口相匹配的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卡接在卡口上并且能够使插件紧密插接在插口处。

所述插口和卡口均匀分布在出风口的侧壁上。

所述弹性卡扣为U型卡扣。

所述电机基座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电机可拆卸地设置在开口的内侧,所述电机基座上至少设置有三个插孔,并且至少有三个插孔能够围成锐角三角形,并且所述开口位于该锐角三角形的中部,所述风道壳体上设置有与插孔相匹配的销柱,所述销柱与插孔的插合实现风道壳体与电机基座的连接。

所述离心风轮上设置有能够与第一驱动轴同轴连接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接位,所述第一驱动轴上设置有第二卡接位,所述第一卡接位能够与第二卡接位卡合以实现离心风轮与第一驱动轴连接。

所述轴流风扇上设置有与第二驱动轴同轴连接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卡接位,所述第二驱动轴上设置有第四卡接位,所述第三卡接位与第四卡接位卡合以实现轴流风扇与第二驱动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种方便拆装的窗机,包括风道壳体、离心风轮、电机、轴流风扇以及用于固定电机的电机基座,风道壳体上设置有能够允许离心风轮通过的出风口,风道壳体上在出风口位置处可拆卸地设置有能够阻碍离心风轮脱出的导风圈。这样维修电机的时候,就不用将整个风道壳体拆散,只需将导风圈拆开,再拆离心风轮和轴流风扇,再把电机和电机基座从风道壳体上拆下来,最后将电机从电机基座上拆下来。如此就不用将机身拆散就能将电机拆下来。这样就使得电机维修工作变得较为简单,也减少了维修电机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电机基座上设置有开口,电机可拆卸地设置在开口的内侧,电机基座上至少设置有三个插孔,并且至少有三个插孔能够围成锐角三角形,并且开口位于该锐角三角形的中部,风道壳体上设置有与插孔相匹配的销柱,销柱与插孔的插合实现风道壳体与电机基座的连接。这样电机工作时,风道壳体与电机基座之间的受力较为均匀,防止受力不均破坏风道壳体与电机基座之间的连接。同时插孔和销柱呈锐角三角形的分布也能使风道壳体与电机基座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拆装的窗机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拆装的窗机第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拆装的窗机的导风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拆装的窗机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拆装的窗机第二视角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拆装的窗机的后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拆装的窗机第三视角的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拆装的窗机的轴流风扇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拆装的窗机的轴流风扇示意图的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拆装的窗机的电机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拆装的窗机的离心风轮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拆装的窗机的离心风轮示意图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2所示,一种方便拆装的窗机,包括风道壳体1、离心风轮2、电机3、轴流风扇4以及用于设置电机3的电机基座5,风道壳体1与电机基座5连接,电机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轴6、第二驱动轴7,离心风轮2设置在风道壳体1内,风道壳体1上设置有能够允许第一驱动轴6通过的通孔8,第一驱动轴6与离心风轮2传动连接,第二驱动轴7与轴流风扇4传动连接,风道壳体1上设置有出风口9,该出风口9能够允许离心风轮2通过,风道壳体1上在出风口9位置处可拆卸地设置有能够阻碍离心风轮2脱出的导风圈10。出风口9能够使离心风轮2工作时产生的风能够自由进出,而导风圈10 不仅能够防止离心风轮2脱出还能够拆卸下来方便离心风轮2的拆卸。这样维修电机3的时候,就不用将整个风道壳体1拆散,只需将导风圈10拆开,再拆离心风轮2和轴流风扇4,再把电机3和电机基座5 从风道壳体1上拆下来,最后将电机3从电机基座5上拆下来。如此就不用将机身拆散就能将电机3拆下来。这样就使得电机3维修工作变得较为简单,也减少了维修电机3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图2所示,风道壳体1的出风口9位置的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一插口11以及一卡口12,导风圈1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插口11相匹配的插件13以及与卡口12相匹配的弹性卡扣14,弹性卡扣14卡接在卡口12上并且能够使插件13紧密插接在插口11处。此外,还可以设置螺孔,通过螺丝的锁合来使插件13紧密插接在插口11处。

插口11和卡口12均匀分布在出风口9的侧壁上。本设计有1个卡口12和2个插口11,卡口12和插口11呈120度均匀分布,这样使得导风圈10能够牢固的固定在风道壳体1上。此外还可设置多个卡口12和多个插口11分布在出风口9的侧壁上。

如图3所示,弹性卡扣14为U型卡扣。将其挤压能使其陷入卡口12处,放开能使其自然舒张抵接在卡口12内侧,从而产生过盈配合的效果。弹性卡扣14的拆装只需动用双手即可,不需要使用螺丝笔之类的其他工具,这样操作起来更方便。

如图4至图7所示,电机基座5上设置有开口15,电机3可拆卸地设置在开口15的内侧,电机基座5上至少设置有三个插孔16,并且至少有三个插孔16能够围成锐角三角形,并且开口15位于该锐角三角形的中部。插孔16可以是四个、五个甚至更多,只要有其中三个能围成锐角三角形且开口15可以位于锐角三角形中部即可。风道壳体 1上设置有与插孔16相匹配的销柱17,销柱17与插孔16的插合实现风道壳体1与电机基座5的连接。这样电机3工作时,风道壳体1与电机基座5之间的受力较为均匀,防止受力不均破坏风道壳体1与电机基座5之间的连接。同时插孔16和销柱17呈锐角三角形的分布也能使风道壳体1与电机基座5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另外,还可以将插孔16设置在风道壳体1上,销柱17设置在电机基座5上。

如图8至图12所示,离心风轮2上设置有能够与第一驱动轴6 同轴连接的第一连接孔18,第一连接孔18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接位19,第一驱动轴6上设置有第二卡接位20,第一卡接位19是在第一连接孔18内侧设置一个平面,而第二卡接位20则是在第一驱动轴 6上设置一个与第一卡接位19的平面相配合的切面,第一卡接位19 能够与第二卡接位20卡合以实现离心风轮2与第一驱动轴6连接。此外,还可以将第一卡接位19设置成一个凸起的三角形或是其他不规则的图形,第二卡接位20则设置成能够与第一卡接位19相卡合的形状,由第一卡接位19和第二卡接位20的卡合实现离心风轮2与第一驱动轴6的连接。

轴流风扇4上设置有与第二驱动轴7同轴连接的第二连接孔21,第二连接孔21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卡接位22,第二驱动轴7上设置有第四卡接位23,第三卡接位22是在第二连接孔21内侧设置一个平面,而第四卡接位23则是在第二驱动轴7上设置一个与第三卡接位 22的平面相配合的切面,第三卡接位22与第四卡接位23卡合以实现轴流风扇4与第二驱动轴7连接。此外,还可以将第三卡接位22设置成一个凸起的三角形或是其他不规则的图形,第四卡接位23则设置成能够与第三卡接位22相卡合的形状,由第三卡接位22和第四卡接位 23的卡合实现轴流风扇4与第二驱动轴7的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