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桌面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4043发布日期:2019-01-13 17:2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桌面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桌面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质量日益恶化,人们对于空气净化器的需求也大幅增加。现代社会的室内环境中,空气净化器需要净化的区域往往是人们主要活动的场所,如桌面附近,而放置在室内角落处的空气净化器由于净化效率较低,需要工作较长的时间才能净化到桌面附近,无法满足用户对净化空气的需求。

另外,为了保证其净化效率,现有的空气净化器一般需要配置多个部件,如多个过滤装置、多个风机等,或者增大各个部件体积才能保证其净化效率,这样导致空气净化器的整体体积过大,不方便放于桌面上。如公告号为CN 104456772 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入风口和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内供连通所述入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风道结构以及对空气进行过滤的过滤装置,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用于将空气从所述入风口吸入所述壳体的第一风扇以及将空气从所述出风口排出的第二风扇。该申请中的空气净化器需要配置两个风扇才能加快风的流动,提高其净化效率,但如此则需要增大空气净化器的体积,不方便放置于桌面;而且在两个风风扇的作用下,空气净化器的噪音也会相应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桌面空气净化器,体积较小,功能齐全,净化效率较高,可快速净化桌面附近的空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桌面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形成风道的风道装置和用于将空气排出风道的风机,所述风机设于所述风道装置的侧面,所述风道装置上设有一锥形出风口,所述风道装置上方设有一上盖,所述上盖的中心设有一与所述锥形出风口相吻合的缓冲块,所述风道装置中的风从所述锥形出风口与所述缓冲块之间形成的风道排出到所述出风口处。当启动风机时,风从进风口进入壳体内,经净化后在风机的作用下从风道装置的侧面螺旋排出到锥形出风口与缓冲块形成的风道,最终从所述出风口处排到室内;由于锥形出风口与缓冲块形成的风道与风道装置中侧面螺旋排出的风的风向相符,从而使风机产生的螺旋风到达锥形出风口与缓冲块形成的风道时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阻,增大与风道装置内壁的冲击力,使风沿着风道快速排出,提高桌面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率。

可选的,所述缓冲块为锥形,所述锥形出风口的斜面与所述缓冲块的斜面相平行,此时的锥形出风口的斜面与所述缓冲块之间形成的风道完全符合螺旋风的流向,可最大程度减少的风阻,增大与风道装置内壁的冲击力,使风从锥形缓冲块的两边快速排出,净化效率更高。其中,所述缓冲块通过上盖固定在所述出风口处,其中,缓冲块和上盖可为一体结构。

可选的,还包括一用于控制或调节桌面净化器运行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于所述缓冲块上方,可防止控制装置中的零部件掉落到风道装置中,影响风机的工作效率。

可选的,还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设于所述壳体下部,所述底座包括底壳和设置于底壳内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的过滤装置。

可选的,所述底壳的中部设有一用于放置所述过滤装置的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上设有一台阶和若干个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均匀设置在所述圆形凹槽内,可防止过滤装置与圆形凹槽的底部直接接触。

可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内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为饼状,便于与滤网门盖处螺旋上升的空气接触,提高净化效率。

可选的,所述锥形出风口处设有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可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锥形出风口处。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与控制装置电路连接,当启动桌面空气净化器时,负离子发生器中产生的负离子随风流动进入到室内,与空气中的细菌、灰尘、烟雾等PM2.5以下带正电的微尘相结合,并聚成球降落而消除PM2.5危害,进一步净化空气,而且产生的负离子也有益于人体健康。

可选的,所述风道装置包括设于风机相对两侧的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所述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形成所述风道,所述第一蜗壳和所述第二蜗壳可通过卡扣或者螺钉固定。第一蜗壳与第二蜗壳形成的风道内壁为流线型,减小风机产生的螺旋风的阻力,使螺旋风以最快速度排到锥形出风口处。

可选的,所述进风口处设有一滤网门盖,所述滤网门盖上设有若干用于进风的倾斜栅格,所述倾斜栅格与底面之间的夹角A为20°~45°。这样可使外部空气通过倾斜栅格进入过滤装置的下部空间时螺旋上升,从而使空气与过滤装置充分接触。

可选的,所述倾斜栅格由若干肋条形成,其中靠近所述滤网门盖边缘的肋条宽度为L1,靠近所述滤网门盖中心的肋条宽度为L2,其中L1>L2。由于滤网门盖的边缘与滤网门盖底部之间是圆弧过渡的,风随气流来到滤网门盖时,风与圆弧过渡的滤网门盖形成缓冲,使风更多地从滤网门盖底部进入到设于滤网门盖上方过滤装置中,使风在滤网门盖时就逐渐完成风的转向,从而减少风的阻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功能齐全且整体体积较小的桌面空气净化器,通过锥形出风口与缓存块之间的配合减小了位于风道装置侧面的风机转动时排出的螺旋风的风阻,增大与风道装置内壁的冲击力,可迅速排风,提高了净化器的净化效率,节省了净化时间,使净化器高速运转。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使得桌面空气净化器净化空气的效率大大提高,延长了滤网的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桌面空气净化器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桌面空气净化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桌面空气净化器的上盖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桌面空气净化器的滤网门盖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10壳体;11上壳体;12下壳体;13出风口;14进风口;20风机;30风道装置;31第一蜗壳;32第二蜗壳;33风道;34锥形出风口;40底座;41底壳;42导光圈;43过滤装置;44滤网门盖;441倾斜栅格;442肋条;50控制装置;60驱动装置;70上盖;71缓冲块;80出风网;81通孔;90负离子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桌面空气净化器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桌面空气净化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桌面空气净化器的上盖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桌面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10、设置于所述壳体10上的进风口14和出风口13、设于所述壳体10内用于形成风道33的风道装置30和用于将空气排出风道33的风机20,所述风机20设于所述风道装置30的侧面,所述风道装置30上设有一锥形出风口34,所述风道装置30上方设有一上盖70,所述上盖70的中心设有一与所述锥形出风口34相吻合的缓冲块71,所述风道装置30中的风从所述锥形出风口34与所述缓冲块71之间形成的风道排出到所述出风口13处。当启动风机20时,风从进风口14进入壳体10内,经净化后在风机20的作用下从风道装置30的侧面螺旋排出到锥形出风口34与缓冲块71形成的风道,最终从所述出风口13处排到;由于锥形出风口34与缓冲块71形成的风道与风道装置30中侧面螺旋排出的风的风向相符,从而使风机20产生的螺旋风到达锥形出风口34与缓冲块71形成的风道时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阻,增大与风道装置30内壁的冲击力,使风沿着风道快速排出,提高桌面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率。上盖70可通过卡扣或螺钉固定在所述出风口13处。

其中,风机20通过驱动装置60驱动,所述驱动装置60还可用于控制风机20的转速。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该驱动装置60可为一电机,通过电机控制风机20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块71为锥形,所述锥形出风口34的斜面与所述缓冲块71的斜面相平行,此时风从风道装置30的侧面螺旋排出进入锥形出风口34时,锥形出风口34与锥形状的缓冲块71的配合可最大程度减少螺旋风的风阻,增大与风道装置30内壁的冲击力,使风从锥形缓冲块71的两边快速排出,净化效率更高。上盖70的上方设有一出风网80,可防止较大物件掉落如风道装置30内影响风机20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桌面空气净化器还包括一控制装置50,用于控制或调节桌面净化器的运行。所述控制装置50设于所述缓冲块71上方,可防止控制装置50中的零部件掉落到风道装置30中,影响风机20的工作效率。出风网80的中心设有一通孔81,控制装置50穿过所述通孔81固定在所述缓冲块71的上方,通孔81的设置起到固定作用,防止控制装置50移位。

进一步的,所述桌面空气净化器还包括一底座40,所述底座40设于所述壳体10下部,所述底座40包括底壳41和设置于底壳41内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的过滤装置43。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过滤装置43中的滤网容易堵塞或损坏,需要拆下来进行清理或更换,本实用新型底座40的设置将过滤装置43与壳体10之间变成可拆分的形式,方便更换、清理或检查过滤装置43。

进一步的,底壳41的中部设有一用于放置所述过滤装置43的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上设有一台阶和若干个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均匀设置在所述圆形凹槽内,可防止过滤装置43与圆形凹槽的底部直接接触。当桌面空气净化器净化空气时,空气从壳体10的进风口14进入壳体10内,在风机20的作用下,壳体10内形成负压,增加的台阶和条形凸起可防止过滤装置43在负压的作用下压到圆形凹槽底部,影响过滤装置43的工作效率,也防止了过滤装置43压到圆形凹槽造成损坏。

其中,壳体10可分为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用于固定风道装置30,下壳体12用于固定底座40,使底座40和上壳体11之间方便拆卸。

进一步的,锥形出风口34处固定有负离子发生器90,所述负离子发生器90可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锥形出风口34处。所述负离子发生器90与控制装置50电路连接,当启动桌面空气净化器时,负离子发生器90中产生的负离子随风流动进入到室内,与空气中的细菌、灰尘、烟雾等PM2.5以下带正电的微尘相结合,并聚成球降落而消除PM2.5危害,进一步净化空气,而且产生的负离子也有益于人体健康。由于过滤装置43对于PM2.5以下的微粒无法去除,增加的负离子发生器90可进一步提高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装置30包括设于风机20相对两侧的第一蜗壳31和第二蜗壳32,所述第一蜗壳31和第二蜗壳32形成所述风道33,所述第一蜗壳31和第二蜗壳32可通过卡扣或者螺钉固定。第一蜗壳31与第二蜗壳32形成的风道33内壁为流线型,减小风机20产生的螺旋风的阻力,使螺旋风以最快速度来到锥形出风口34处。风道装置30也可通过卡扣结构或者螺钉固定在上壳体11内。

图4为本实用新型桌面空气净化器的滤网门盖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2及图4,本公开的桌面空气净化器的进风口14处设有一滤网门盖44,所述滤网门盖44上设有若干用于进风的倾斜栅格441,所述倾斜栅格441与底面之间的夹角A为20°~45°。由于夹角A低于20°时,倾斜栅格441与地面基本持平,风进入到倾斜栅格441内时遇到的阻力过大,难于进入到过滤装置43中;若夹角高于45°,由于风经过过滤装置43时有一定阻力,若夹角过大,则会造成空气从倾斜栅格441的一侧进入时可能会直接从倾斜栅格441的对侧排出,净化效率过低。倾斜栅格441的设置可使外部空气通过倾斜栅格441进入过滤装置43的下部空间时螺旋上升,从而使空气与过滤装置43充分接触。其中,进风口14可设于底座40底部。

进一步的,形成所述倾斜栅格441的肋条442外宽内窄,如设靠近所述滤网门盖44边缘的肋条宽度为L1,靠近所述滤网门盖44中心的肋条宽度为L2,则L1>L2。在本公开一实施方式中,肋条442的宽度为2~5mm,L1比L2大0.5mm左右。由于滤网门盖44的边缘与滤网门盖44底部之间是圆弧过渡的,风随气流来到滤网门盖44时,风与圆弧过渡的滤网门盖44形成缓冲,使风更多地从滤网门盖44底部进入到设于滤网门盖44上方过滤装置43中,即风在滤网门盖44处逐渐完成风的转向,使风快速进入到过滤装置43过滤,从而减少了风的阻力。

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之间可设一导光圈42,导光圈42内设有一灯带。底壳41下部设置有一环形凹槽,方便固定导光圈42。导光圈42和灯带的设置可作为桌面空气净化器的工作状态的提示,或可用于提醒用户及时进行空气净化。

进一步的,过滤装置43内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为饼状。滤网为饼状时,从滤网门盖44处螺旋上升的空气与饼状滤网之间可充分接触,进一步提高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单个风机20将风从壳体10的进风口14抽向出风口13,实现空气的快速净化。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滤网门盖44、风道33和锥形出风口34与缓冲块71之间形成的风道的设计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阻,在促进风快速排出的同时,也降低了产品产生的噪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