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柜内机导流槽结构及使用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4154发布日期:2019-01-22 23:04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柜内机导流槽结构及使用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导流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柜内机导流槽结构及使用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圆筒形柜机作为空调器的主打机型,其采用全新的一体式骨架结构及左右扫风及前推出功能;为了满足设计及外观要求,其具体采用了上、下运动部件分开布置的结构。但是在制冷过程中在骨架的外表面会形成一层凝露水,当这些凝露水集聚到一定程度时会流到骨架下面,而骨架下端设置有运动部件,运动部件上设置有电机、微动开关等电气元器件,极易导致短路等故障,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导流槽结构,将凝露水越过运动部件导流到底座上的接水盘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柜内机导流槽结构,在支撑板(骨架)下端靠近运动部件位置且沿支撑板(骨架)正面,设置一圈接水槽,在支撑板(骨架)正中央位置开设导流孔,将支撑板(骨架)前后导通,并在支撑板 (骨架)后侧设置导流槽与底盘上的接水盘相接,可将凝露水越过运动部件导流到底座上的接水盘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新型柜内机导流槽结构的空调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柜内机导流槽结构,所述新型柜内机导流槽结构包括接水槽、导流孔和导流槽;在所述柜内机的骨架外侧环绕设置接水槽,接水槽包括与骨架连接的底部以及与底部连接的侧部,侧部相对于底部向外弯折设置;在所述柜内机的骨架正面设置一个导流孔,导流孔位于所述接水槽中;在所述柜内机的骨架内侧设置导流槽,导流槽位于所述导流孔的后方,将骨架前后导通,导流槽包括水平段和垂直段两部分,水平段位于接水槽的后方且位于柜内机下运动部件的上方,垂直段位于柜内机下运动部件的背后,垂直段下接底盘上的接水盘。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的两侧设有筋条。

进一步地,所述接水槽的两端向内倾斜设置,接水槽的倾斜角度为2~3°。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孔位于接水槽的中央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接水槽与柜内机的骨架采用一体注塑结构;接水槽包括直线段和环形段两部分,直线段位于环形段的两端。所述直线段的长度为75.9~80mm,接水槽的槽宽设为5.2~5.5mm,侧部的高度为4.5~5.0mm。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水平段的筋条的厚度设为1.5~3.5mm,高度设为8.6~9.0mm;导流槽垂直段的筋条的厚度设为1.6~2.5mm,高度设为5.3~5.6mm。

进一步地,所述接水槽与柜内机的出风面板的外侧边缘的距离为5mm以上;接水槽的上侧边缘与出风面板上的格栅的距离设为10mm以上;所述导流孔的大小设为 12mm*5mm~12.5mm*5.5mm,导流槽的开口的宽度与导流孔的长度保持一致,导流槽的其余部分的槽宽均设为13.9~14.2mm。

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中使用上述任意之一的新型柜内机导流槽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骨架外侧边缘设置一圈两侧向内倾斜的接水槽,在骨架正面开导流孔,并在骨架内侧设置导流槽,该导流槽两侧设有筋条,导流孔与导流槽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完全接住骨架上流下来的凝露水,其不会影响骨架两侧电线的走线,能越过运动部件将凝露水从导流槽流入底座上的接水盘内。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骨架上产生的凝露水易流到运动部件上的难题、解决了骨架与接水盘之间隔着运动部件无法直接导流的难题、解决了骨架下方空间狭小,无法再增加接水盘结构的难题。

而且导流槽两侧设有筋条,用于增加导流槽两侧的强度,这样不会导致骨架整体前倾使得整体装配异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流槽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流槽结构在柜内机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流槽结构的侧剖图;

其中,1-接水槽,2-导流孔,3-导流槽,3a-导流槽水平段,3b-导流槽竖直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给予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有必要指出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发明内容的描述,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柜内机的下运动部件位于支撑板(骨架)的接水槽1的下端,接水槽1外侧为出风面板部件,在实际工作中出风面板部件会随运动部件进行左右扫风,因此需确保出风面板与接水槽1的外侧边缘保证有5mm以上的间隙,且即接水槽1的上侧边缘需要与出风面板部件上的格栅保持10mm以上的距离。该处空间极小,对接水槽1结构限制较多,无法采用传统的外加接水碗导流的方式,因此根据该特殊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柜内机导流槽结构,实现了对冷凝水的收集和导流。

参见图1-3所示,本实施例在骨架的外侧边缘环绕设置一圈两端向内倾斜的接水槽1,接水槽1与骨架采用一体注塑结构;接水槽1包括与骨架连接的底部以及与底部连接的侧部,侧部相对于底部向外弯折设置。接水槽1包括直线段和环形段两部分,直线段位于环形段的两侧。

在骨架正面设置一个导流孔2,导流孔2位于接水槽1的正中央位置,导流孔2的大小设为12mm*5mm~12.5mm*5.5mm,导流孔2位于骨架正面,如果开口过大易导致该处结构减弱,装配完成后造成整机前倾,影响外观配合间隙,如果开口过小时易导致堵塞及积水;上述尺寸是经过仿真分析后确定的保持强度所需的最大的开口量,同时根据在使用时可能掉入的最大异物的尺寸,特增加20%~30%尺寸来确定的此处导流孔2的最小开口量。

在骨架内侧设置导流槽1,导流槽1位于导流孔2的正后方,将骨架前后导通。导流槽 1设为“倒7”型结构,柜内机下运动部件设置在导流槽1的空腔内,达到防水的效果。导流槽1包括导流槽水平段3a和导流槽垂直段3b两部分,导流槽水平段3a位于接水槽1的后方且位于柜内机下运动部件的上方,导流槽垂直段3b位于柜内机下运动部件的背后,导流槽垂直段3b下接底盘上的接水盘。导流槽1的两侧设有筋条,同时起到加强结构的作用。

优选的是,接水槽1的倾斜角度为2~3°;接水槽1的直线段的长度为75.9~80mm,接水槽1的槽宽设为5.2~5.5mm(更优选的是5.2mm);接水槽1的侧壁的高度设为4.5~5.0mm

(即侧部的高度为4.5~5.0mm,更优选的是,4.5mm)。

导流槽3的开口(即其与导流孔2连接的位置)的宽度设为12~12.5mm,与导流孔2的长度一致,导流槽3的其余部分的槽宽均设为13.9~14.2mm(更优选的是13.9mm)。

导流槽水平段3a的筋条厚度设为1.5~3.5mm(更优选的是3.4mm),导流槽垂直段3b的筋条厚度设为1.6~2.5mm(更优选的是1.6mm)。

导流槽水平段3a的筋条高度设为8.6~9.0mm(更优选的是8.6mm),导流槽垂直段3b的筋条高度设为5.3mm~5.6mm(更优选的是5.3mm)。

上述尺寸数值是经过CAE模流分析及静态受力仿真分析,并保证骨架强度和注塑变形量的前提下的优选尺寸。

本实施例的原理如下:当凝露水从支撑板(骨架)上流到接水槽1后,利用接水槽1 的倾斜角,将凝露水集聚到支撑板(骨架)中间位置(即导流孔2),通过导流孔2汇集,流入支撑板(骨架)后侧的导流槽3,最终使凝露水沿导流槽3汇入底盘上的接水盘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