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壳、风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4149发布日期:2019-01-22 23:0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蜗壳、风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蜗壳、具有该蜗壳的风机、以及设置有该风机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气调节器(Air Conditioner)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速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低噪窗机作为一种整体式空气调节器,有别于传统的普通窗机,其室内侧采用贯流风叶,有助于降低整机室内侧噪音。其室内侧风道及蒸发器放置于接水盘上,整机运行时蒸发器上的冷凝水沿翅片滴落至接水盘,通过接水盘汇集后由排水口排出至室外。当整机长时间使用后,接水盘的排水口有可能被灰尘杂质堵塞,此时沉积在接水盘的冷凝水会在室内贯流风叶的吸附力作用下沿室内风道的内壁回流至出风口,而后吹入室内,造成不必要的电气安全隐患,同时降低了客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防止冷凝水回流至出风口的蜗壳。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上述蜗壳的风机。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上述风机、提升客户体验且使用寿命长的空调器。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蜗壳,包括外壁,外壁具有圆弧壁和导风壁,圆弧壁与导风壁连接,导风壁具有朝内凸出的凸起段。

由此可见,蜗壳的导风壁具有朝内凸出的凸起段,可使沉积过深无法排出的空调器的蒸发器冷凝水无法沿导风壁的内壁回流至出风风道,有效地防止蒸发器冷凝水吹入室内,从而提升客户体验,同时避免引起空调器内部电气安全隐患,使具有该蜗壳的空调器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且蜗壳的结构简单,加工工艺也简单。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凸起段自导风壁的底部向圆弧壁方向呈阶梯状设置。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凸起段呈至少两级阶梯状设置。

由此可见,凸起段呈阶梯状设置,可最大限度的阻止空调器的蒸发器冷凝水回流至出风风道。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相邻两个凸起段之间具有相对于凸起段倾斜设置的过渡段。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过渡段与相连接的凸起段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过渡段与凸起段平滑过渡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蜗壳还包括侧壁,侧壁开设有开槽。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机,包括贯流风叶和蜗壳,蜗壳包括外壁,外壁具有圆弧壁和导风壁,圆弧壁与导风壁连接,导风壁具有朝内凸出的凸起段,贯流风叶可旋转地设置在蜗壳的圆弧壁与导风壁之间连接位置的内部。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风机还包括蜗舌,蜗舌与圆弧壁之间形成出风风道,蜗舌与导风壁之间形成进风风道。

由此可见,蜗壳的导风壁具有朝内凸出的凸起段,可使沉积过深无法排出的空调器的蒸发器冷凝水无法沿导风壁的内壁回流至出风风道,有效地防止蒸发器冷凝水吹入室内,从而提升客户体验,同时避免引起空调器内部电气安全隐患,使具有该蜗壳的空调器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且蜗壳的结构简单,加工工艺也简单。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风机,风机包括贯流风叶和蜗壳,蜗壳包括外壁,外壁具有圆弧壁和导风壁,圆弧壁与导风壁连接,导风壁具有朝内凸出的凸起段,贯流风叶可旋转地设置在蜗壳的圆弧壁与导风壁之间连接位置的内部。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空调器还包括蒸发器,蒸发器沿风机的进风风道设置。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蒸发器具有竖直段和倾斜段,竖直段位于风机的蜗舌的下方,倾斜段的一端与竖直段的一端连接,倾斜段的另一端邻近蜗壳的导风壁的底部。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空调器还包括接水盘,接水盘位于蜗壳的导风壁和蒸发器的下方。

由此可见,蜗壳的导风壁具有朝内凸出的凸起段,可使沉积过深无法排出的蒸发器冷凝水无法沿导风壁的内壁回流至出风风道,有效地防止蒸发器冷凝水吹入室内,从而提升客户体验,同时避免引起空调器内部电气安全隐患,使具有该蜗壳的空调器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且蜗壳的结构简单,加工工艺也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实施例的第一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实施例的第二局部结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主要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风机,并且本实用新型的风机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蜗壳,在空调器实施例的说明中已对风机实施例以及蜗壳实施例进行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空调器1包括外壳7、风机、蒸发器5以及接水盘6,外壳7位于风机外壁上,蒸发器5沿风机的进风风道8设置,接水盘6位于风机和蒸发器5的下方。其中,风机设置有贯流风叶4、蜗壳2以及蜗舌3。

蜗壳2包括外壁和侧壁25,外壁具有圆弧壁21和导风壁22,圆弧壁21的一端与导风壁22平滑过渡连接,导风壁22具有朝内凸出的凸起段23,即凸起段23朝进风风道8方向凸出。本实施例凸起段23自导风壁22的底部向圆弧壁21方向呈阶梯状设置,优选地,凸起段23呈至少两级阶梯状设置。相邻两个凸起段23之间具有相对于凸起段23倾斜设置的过渡段24,过渡段24与相连接的凸起段23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并且过渡段24与凸起段23通过圆角平滑过渡连接。

其中,侧壁25开设有开槽26。蜗舌3具有导风板31和侧板32,侧板32开设有通孔33,导风板31与圆弧壁21的另一端连接。蜗舌3与圆弧壁21之间形成出风风道9,蜗舌3与导风壁22之间形成进风风道8。贯流风叶4可旋转地设置在开槽26和通孔33内并位于圆弧壁21与导风壁22之间连接的位置处。

蒸发器5具有竖直段51和倾斜段52,竖直段51位于蜗舌3的下方,倾斜段52的一端与竖直段51的一端连接,倾斜段52的另一端邻近导风壁22的底部,本实施例接水盘6位于导风壁22和倾斜段52的下方。蒸发器5的竖直段51和倾斜段52均设置有多个制冷剂管53,该制冷剂管53的横截面为圆形,制冷剂管53沿蜗壳2的长度方向延伸。

空调器1整机在运行的过程中,自然风通过蒸发器5进入进风风道8,蒸发器5产生的冷凝水滴落在接水盘6内,汇集后的冷凝水经接水盘6的排水口排出。当接水盘6的排水口由于堵塞排水不畅时,一旦沉积的冷凝水在贯流风叶4的旋转吸附力作用下沿蜗壳2导风壁22的内壁回流,当冷凝水回流至导风壁22的凸起段23时,凸起段23可有效的阻止冷凝水的继续回流至出风风道9。尤其是,当凸起段23呈阶梯状设置时,可最大限度的阻止冷凝水回流至出风风道9。

本实施例蜗壳2的导风壁22具有朝内凸出的凸起段23,可使沉积过深无法排出的蒸发器冷凝水无法沿导风壁22的内壁回流至出风风道9,有效地防止蒸发器冷凝水吹入室内,从而提升客户体验,同时避免引起空调器1内部电气安全隐患,使空调器1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且蜗壳2的结构简单,加工工艺也简单。

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