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焙烧炉火道墙喷火孔下方凹陷部校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2007发布日期:2018-12-28 19:19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焙烧炉火道墙喷火孔下方凹陷部校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炭阳极焙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焙烧炉火道墙喷火孔下方凹陷部校直装置。



背景技术:

敞开式焙烧炉是由大量的黏土耐火材料砌筑的间歇型工业炉,每个炉子中的耐火材料、制品、填充料都要经过从常温升至1250℃的过程。焙烧炉火道墙长期在高温下重烧,部分位置容易出现凹陷变形的现象。特别是针对碳素产品生产过程中焙烧炉火道墙喷火孔处因局部温度过高,喷火孔下方1-1.5m处容易出现X型凹陷变形。此时为了后期工艺顺利进行,需要对变形处进行维修。

现有技术中火道墙凹陷、变形后采用的修复手段是将火道墙拆除,然后更换大量的耐火材料。这就导致作业人员工作量较大,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火道墙凹陷变形处校直修复、节约维修成本、操作方便的焙烧炉火道墙喷火孔下方凹陷部校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焙烧炉火道墙喷火孔下方凹陷部校直装置,包括:

校直机构,该校直机构被配置为与火道墙的内壁贴合;

竖直调节机构,所述校直机构安装于所述竖直调节机构的一端的端部,且所述校直机构能够通过该竖直调节机构调节校直机构的竖直位置;

水平调节机构,所述竖直调节机构远离所述校直机构一端的端部与所述水平调节机构固连,且所述水平调节机构调节所述竖直调节机构的水平位置;

所述竖直调节机构与所述校直机构的连接处具有液压顶机构,所述校直机构固定于所述液压顶机构的输出端,且所述液压顶机构能够带动所述校直机构并对火道墙的内壁施加向外的推力;

该校直装置具有控制机构;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液压油站、以及控制所述液压油站与所述竖直调节机构、液压顶机构连接的液压油路通断的液压阀组;

所述校直机构包括两块对称的校直板,所述校直板一侧与所述液压顶机构的顶出缸杆固连,所述校直板的另一侧面与火道墙内壁贴合;

所述校直板为分体结构,其包括校直主板、以及能够拆装于所述校直主板上的校直分板;

所述校直主板和校直分板通过定位锁紧机构固定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调节机构为沿火道墙喷火孔轴线延伸的杆体,且所述竖直调节机构部分为伸缩杆体;

所述竖直调节机构的伸缩杆体形成于所述校直机构一侧;

所述竖直调节机构包括竖直杆、以及固定于所述竖直杆下端的所述伸缩杆体;

所述伸缩杆体包括与所述竖直杆固连的固定杆,以及套接于所述固定杆外部、并沿所述固定杆轴线方向滑动的滑动杆;

所述伸缩杆体上具有锁紧销组件,所述滑动杆通过该锁紧销组件固定于所述固定杆的任意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和所述滑动杆均为中空杆体结构,所述滑动杆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锁紧孔,所述锁紧销组件包括一根嵌装于所述固定杆内部并部分伸出所述固定杆外部的锁紧销,所述锁紧销置于所述固定杆内部的部分安装有顶出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销置于所述固定杆外部的部分形成有外螺纹,所述锁紧销穿过任意一个所述锁紧孔后,所述锁紧销的外端安装有锁紧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火道墙的截面为圆环形,所述校直板为与所述火道墙内壁匹配的四分之一圆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火道墙的截面为正方形,所述校直板为与所述火道墙内壁宽度匹配的直板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校直主板的上下两端面形成有插槽,所述校直分板与所述校直主板连接面具有与所述插槽配合的插块,所述插块与所述插槽插接后,所述校直主板与所述校直分板通过定位锁紧机构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校直主板远离火道墙内壁一侧面对称固定有两根定位锁紧条,所述定位锁紧条远离校直主板一端的端部具有凸出的定位块,所述校直分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块配合的定位槽;

所述定位块和定位槽上均开设有定位螺栓孔,所述定位锁紧条通过定位螺栓与所述校直分板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焙烧炉火道墙喷火孔下方凹陷部校直装置,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校直装置无需拆卸火道墙凹陷部即可对凹陷部实现修复,极大地节约了维修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校直装置采用液压控制各部件的运动,同时利用液压顶机构带动端部的校直板由火道墙内部向外推送凹陷的墙体,实现了从内部校正墙体的目的,操作也十分方便,提高了维修效率;

3、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实际火道墙凹陷情况调整主要推送部件校直板的长度,让其能够适合不同尺寸凹陷部的维修。

4、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焙烧炉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产能、降低了维修成本和维修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焙烧炉火道墙喷火孔下方凹陷部校直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焙烧炉火道墙喷火孔下方凹陷部校直装置的修复效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焙烧炉火道墙喷火孔下方凹陷部校直装置的液压控制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焙烧炉火道墙喷火孔下方凹陷部校直装置的校直机构与竖直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焙烧炉火道墙喷火孔下方凹陷部校直装置的校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焙烧炉火道墙喷火孔下方凹陷部校直装置的伸缩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焙烧炉火道墙喷火孔下方凹陷部校直装置的校直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火道墙;2、控制机构;3、水平调节机构;4、竖直调节机构;5、校直机构;6、液压油站;7、液压油路;8、液压阀组;9、竖直杆;10、伸缩杆体;11、锁紧孔;12、校直板;13、液压顶机构;14、固定杆;15、滑动杆;16、锁紧销;17、顶出弹簧;18、锁紧螺母;19、校直主板;20、校直分板;21、插槽;22、插块;23、定位锁紧条;24、定位块;25、定位槽;26、定位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1-7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焙烧炉火道墙喷火孔下方凹陷部校直装置,包括:

校直机构5,该校直机构5被配置为与火道墙1的内壁贴合;

竖直调节机构4,校直机构5安装于竖直调节机构4的一端的端部,且校直机构5能够通过该竖直调节机构4调节校直机构5的竖直位置;

水平调节机构3,竖直调节机构4远离校直机构5一端的端部与水平调节机构3固连,且水平调节机构3调节竖直调节机构4的水平位置;

竖直调节机构4与校直机构5的连接处具有液压顶机构13,校直机构5固定于液压顶机构13的输出端,且液压顶机构13能够带动校直机构5并对火道墙1的内壁施加向外的推力;

该校直装置具有控制机构2;

控制机构2包括液压油站6、以及控制液压油站6与竖直调节机构4、液压顶机构13连接的液压油路7通断的液压阀组8;

校直机构5包括两块对称的校直板,校直板一侧与液压顶机构13的顶出缸杆固连,校直板的另一侧面与火道墙1内壁贴合;

校直板为分体结构,其包括校直主板19、以及能够拆装于校直主板19上的校直分板20;

校直主板19和校直分板20通过定位锁紧机构固定为一体。

具体的,本实施例主要介绍了一种在焙烧炉长期使用后火道墙1部分凹陷的维修装置,由于敞开式焙烧炉是由黏土耐火材料砌筑而成,同时焙烧炉尤其是焙烧炉的火道墙1处长期处于高温重烧状态,因此,火道墙1局部容易出现凹陷,具体是火道墙1的喷火孔下方1000-1500mm范围内,主要原因是这一距离范围重烧程度最高,而火道墙1出现凹陷将会严重影响到焙烧炉的产能,所以需要修复。本实施例根据火道墙1凹陷部的结构和凹陷程度设计了一种利用液压控制的校直装置,其主要通过输出端的校直机构对火道墙1的内壁施加向外的推力,同时,校直机构5的推力来源于液压控制机构,可以根据实际凹陷程度调整液压力,确保校直精度。同时,根据不同的火道位置和凹陷的位置,本实施例设计了能够调节校直机构5竖直位置和水平位置的竖直调节机构4和水平调节机构3,能够进一步提高校直装置使用效果。同时,根据焙烧炉火道墙1的特殊环境,本实施例的校直机构5的校直板采用锰钢制成,该锰钢材质的校直板直接与火道墙1内壁接触实现不拆除火道墙1就能修复火道墙1的凹陷部,也就弥补了凹陷变形阻碍烟气流动的不足。另外,由于受热情况不同,火道墙1凹陷部的尺寸也会有所变化,为了能够一次完成火道墙1修复,本实施例设计了分体式的校直板,能够在凹陷部长度较大时增加校直板的长度,使用效果好。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竖直调节机构4为沿火道墙1喷火孔轴线延伸的杆体,且竖直调节机构4部分为伸缩杆体10;

竖直调节机构4的伸缩杆体10形成于校直机构5一侧;

竖直调节机构4包括竖直杆9、以及固定于竖直杆9下端的伸缩杆体10;

伸缩杆体10包括与竖直杆9固连的固定杆14,以及套接于固定杆14外部、并沿固定杆14轴线方向滑动的滑动杆15;

伸缩杆体10上具有锁紧销组件,滑动杆15通过该锁紧销组件固定于固定杆14的任意位置。

其中,上述的固定杆14和滑动杆15均为中空杆体结构,滑动杆15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锁紧孔11,锁紧销组件包括一根嵌装于固定杆14内部并部分伸出固定杆14外部的锁紧销16,锁紧销16置于固定杆14内部的部分安装有顶出弹簧17。另外,本实施例的锁紧销16置于固定杆14外部的部分形成有外螺纹,锁紧销16穿过任意一个锁紧孔11后,锁紧销16的外端安装有锁紧螺母18。

为了能够方便调节校直机构5的竖直方向(本申请的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并非绝对的竖直和水平,而是基于图纸来更加清楚地描述结构)设计了能够伸缩的伸缩杆体10,同时伸缩杆体10的调节方式利用了常见的具有一定回弹能力的顶出弹簧17和锁紧销16的配合并利用锁紧孔11完成定位锁紧。当然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手动调节校直板竖直位置的方式,而本申请完全还可以采用自动调节,即仍然利用该申请中的液压控制装置来控制竖直杆的长度。但是无论是手动调节还是自动调节,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根据凹陷部的位置来调节校直板的竖直位置。

当火道墙1的截面为圆环形时,校直板为与火道墙1内壁匹配的四分之一圆弧形结构。

当火道墙1的截面为正方形时,校直板为与火道墙1内壁宽度匹配的直板结构。

操作时,利用本申请的装置需要操作两次,因此设计了上述的结构,这也是为了能够提高维修效果。

优选的,为了能够根据凹陷部的尺寸改变校直板的长度,本实施例的校直主板19的上下两端面形成有插槽21,校直分板20与校直主板19连接面具有与插槽21配合的插块22,插块22与插槽21插接后,校直主板19与校直分板20通过定位锁紧机构锁紧。其中,校直主板19远离火道墙1内壁一侧面对称固定有两根定位锁紧条23,定位锁紧条23远离校直主板19一端的端部具有凸出的定位块24,校直分板20上开设有与定位块24配合的定位槽25;定位块24和定位槽25上均开设有定位螺栓孔26,定位锁紧条23通过定位螺栓与校直分板20固定。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针对火道墙1凹陷部变形的严重情况进行判定后,对轻微变形的火道墙1一般采用10mm/s的推进速度校直,可一次修复;但是对于火道墙1变形较为严重的位置,一般采用10mm/s的推进速度需要连续三次左右的校直后才能够修复。虽然修复后的火道墙1与新的焙烧炉还是有一定的差异,但是还是能够满足工艺要求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焙烧炉火道墙1喷火孔下方凹陷部校直装置,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校直装置无需拆卸火道墙凹陷部即可对凹陷部实现修复,极大地节约了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校直装置采用液压控制各部件的运动,同时利用液压顶机构13带动端部的校直板由火道墙1内部向外推送凹陷的墙体,实现了从内部校正墙体的目的,操作也十分方便,提高了维修效率;

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实际火道墙1凹陷情况调整主要推送部件校直板的长度,让其能够适合不同尺寸凹陷部的维修。

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焙烧炉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产能、降低了维修成本和维修周期。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