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水器漏水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9650发布日期:2019-03-19 21:21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水器漏水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保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热水器漏水保护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国内热水器由前端控制冷水进入热水器内,属主动承压设备(在冷水进热水器通道前必须安装一个手动开关的阀门),尽管每个热水器生产厂家在使用说明书上都要求用户每次使用完热水器关闭冷水进热水器通道前阀门,但因生活习惯及使用方便的原因,用户常常不会这样做。所以当热水器水箱意外漏水或室外气温低于0℃被冻裂时,若未及时发现、自来水将不停的从漏水点流出。正因为这个问题每年都有大量的用户因热水器意外漏水,导致家庭及公共财产的损失。并且现有技术中热水器的排水防冻需要将热水管路内的水全部排掉,过程需要用户操作多个阀,来回奔波与浴室和厨房之间,排水防冻过于繁琐,且浪费水资源,不适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热水器漏水保护器,操作简便,可以快速的进行热水器的排水防冻,方便实用。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热水器漏水保护器,包括阀体总成、单向阀组件、针型阀芯、液压换向阀组件、活塞阀门以及旋钮,所述阀体总成包括自来水入阀通道、冷水进热水器通道、热水出水通道以及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与热水出水通道连通处设置有一水阀进水通道,所述针型阀芯位于排水通道内且在排水通道的侧壁设置有一卸水嘴,所述旋钮固定连接于针型阀芯的末端,所述液压换向阀组件位于自来水入阀通道与冷水进热水器通道之间,所述活塞阀门设置于液压换向阀组件的前端,所述单向阀组件位于热水出水通道内且位于排水通道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换向阀组件包括活塞杆、阀口密封垫、Y型油封、活塞弹簧组成活塞阀组件;活塞杆内包括一左端敞口的活塞腔,活塞杆右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活塞腔内部与自来水入阀通道的卸水孔,同时阀体总成上设置有连通活塞腔内部与热水出水通道的卸压孔;在热水器末端打开时活塞杆向左移动并通过卸压孔排出活塞腔内的水,在热水器末端关闭时,活塞杆上活塞弹簧的弹力推动活塞杆向右移动,通过活塞杆上的卸水孔将活塞腔内的水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热水出水通道的顶端设置有一用于连接热水器热水出水端的活接螺帽且在活接螺帽内设置有轴用钢丝挡圈。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针型阀芯的左侧设置有一旋接于排水通道端部的限位密封帽,所述针型阀芯穿过限位密封帽且在其轴杆上设置有与限位密封帽形成密封的O型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自来水入阀通道内设置有一进水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阀门由冷水进热水器通道末端塞入且在其末端环形设置有防脱瓣,活塞阀门的外壁设置有用于与冷水进热水器通道内壁形成密封的O 型密封圈。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热水器漏水保护器,其通过末端(如花洒)的开/闭自动打开/关闭液压换向阀组件和单向阀组件、实现热水出水通道和冷水进热水器通道的水流通/断;同时通过旋动旋钮,使得针型阀芯脱离水阀进水通道,结合热水器上的吸气螺栓,可以实现排水吸气二步完成,使热水器内水全部排出,可以起到热水器防冻的效果,相较现存的热水器阀、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1-阀体总成;2-单向阀组件;3-针型阀芯;4-液压换向阀组件;5-活塞阀门;6-活接螺帽;7-旋钮;8-自来水入阀通道;9-冷水进热水器通道;10-热水出水通道;11-排水通道;12-水阀进水通道;13-卸水嘴;14-卸压孔;15-轴用钢丝挡圈;16-限位密封帽;17-O型密封圈;18-进水过滤网;41-活塞杆;42- 阀口密封垫;43-Y型油封;44-活塞弹簧;45-卸水孔;51-防脱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热水器漏水保护器,包括阀体总成1、单向阀组件 2、针型阀芯3、液压换向阀组件4、活塞阀门5以及旋钮7,所述阀体总成1包括自来水入阀通道8、冷水进热水器通道9、热水出水通道10以及排水通道11,所述排水通道11与热水出水通道10连通处设置有一水阀进水通道12,所述针型阀芯3位于排水通道11内且在排水通道11的侧壁设置有一卸水嘴13,所述旋钮7固定连接于针型阀芯3的末端,所述液压换向阀组件4位于自来水入阀通道8与冷水进热水器通道9之间,所述活塞阀门5设置于液压换向阀组件4 的前端,所述单向阀组件2位于热水出水通道10内且位于排水通道11的下方。

其中,所述液压换向阀组件4包括活塞杆41、阀口密封垫42、Y型油封43、活塞弹簧44组成活塞阀组件;活塞杆41内包括一左端敞口的活塞腔,活塞弹簧44位于活塞腔内,阀口密封垫42安装于活塞杆41的顶端并与活塞阀门5接触,Y型油封43位于活塞杆41的外壁并与管壁形成密封,活塞杆41右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活塞腔内部与自来水入阀通道8的卸水孔45,同时阀体总成1上设置有连通活塞腔内部与热水出水通道10的卸压孔14;在热水器末端打开时活塞杆41向左移动并通过卸压孔14排出活塞腔内的水,在热水器末端关闭时,活塞杆41上活塞弹簧44的弹力推动活塞杆41向右移动,通过活塞杆41上的卸水孔45将活塞腔内的水排出;所述热水出水通道10的顶端设置有一用于连接热水器热水出水端的活接螺帽6且在活接螺帽6内设置有轴用钢丝挡圈15;所述针型阀芯3的左侧设置有一旋接于排水通道11端部的限位密封帽16,所述针型阀芯3穿过限位密封帽16且在其轴杆上设置有与限位密封帽16形成密封的O 型密封圈17;所述自来水入阀通道8内设置有一进水过滤网18;所述活塞阀门 5由冷水进热水器通道9末端塞入且在其末端环形设置有防脱瓣51,具体使用时将活塞阀门5从冷水进热水器通道9末端塞入,在防脱瓣51的作用下,使其能够较好的固定于冷水进热水器通道9内,防脱瓣51类似于倒钩刺一样紧紧卡在管壁,活塞阀门5的外壁设置有用于与冷水进热水器通道9内壁形成密封的O 型密封圈17。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热水器漏水保护器,其在具体使用时,其中通过活接螺帽6连接热水器热水出水端,设置有进水过滤网18的自来水入阀通道8连接自来水进水管,热水出水通道10末端连接花洒,冷水进热水器通道9连接热水器冷水进水端,这两种连接均采用螺纹密封连接。

在末端(如花洒)打开时利用通过进水过滤网18的自来水的压强推动液压换向阀组件3的活塞杆41向左移动并通过卸压孔14排出活塞腔内的水进而实现自动打开活塞阀门5,使冷水通过冷水进热水器通道9流入热水器自有闭环管道,热水器产生的热水通过阀体总成1上的活接螺帽6以及轴用钢丝挡圈15接入阀体总成1的热水出水通道10(热↓)。并通过水流产生的压力差自动打开单向阀组件2,单向阀组件2为现有技术产品;末端(如花洒)关闭时利用设置在单向阀组件2上的弹簧的弹力关闭单向阀内的阀口,并且通过活塞杆41上活塞弹簧44的弹力推动液压换向阀组件中的活塞擀41向右移动,并通过活塞杆 41上的卸水孔45将活塞腔内的水排出,阀门密封垫42与活塞阀门5紧密接触实现冷水进热水器通道9阀口的自动闭合。热水出水通道10下端(热↓)的单向阀组件2上面及阀体总成1和热水器自有水路形成二路独立的闭环承压系统,实现自动控制冷水进热水器通道9阀口开关的功能。

为了解决传统的热水器排水防冻过于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水保护器还包括一个带有旋钮7的排水通道11。该排水通道11的水阀进水通道12 设置在热水出水通道10(热↓)下方,单向阀组件2的上方。排水通道11上设置了卸水嘴13,针型阀芯3以及设置在针型阀芯3上的O型圈17,排水通道11 最左端还设置了限位密封帽16,旋转设置在针型阀芯13上的旋钮7,旋动旋钮 7的同时,使得针型阀芯13脱离水阀进水通道12,即可实现打开/关闭卸水嘴 13。配合拧开热水器自带的“吸气螺栓”,即可实现排水吸气二步完成,使热水器内水全部排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水保护器通过末端(如花洒)的开/闭自动打开/关闭液压换向阀组件4和单向阀组件2、实现热水出水通道10和冷水进热水器通道 9的水流通/断;同时实现二个动作完成排水吸气。相较现存的热水器阀、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