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热风炉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9641发布日期:2019-03-19 21:21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热风炉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热风炉门。



背景技术:

如今,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热风炉已成为家庭普遍的电器,热风炉门体大都不可拆卸,其部件出现问题只能整体更换,维护成本较高,并且多为单层玻璃结构,保温性能差,当温差较大时,可能出现破碎,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拆卸,维护方便,保温性能好,安全性高的新型热风炉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维护方便,保温性能好,安全性高的新型热风炉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热风炉门,主要包括:拉手、门板、门板连接组件、门体组件、后面玻璃,其中,所述门板通过所述门板连接组件固定于所述门体组件,所述门板与所述门板连接组件通过所述拉手加以固定,所述后面玻璃嵌于所述门体组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组件主要包括:门体侧板、上梁(A、B)、下梁(A、B)、门铰前端。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热风炉门中,所述门板中央嵌有玻璃板。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热风炉门中,所述门板连接组件分为上端连接件和下端连接件。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热风炉门中,所述上端连接件为平板结构,左右两侧设有连接板。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热风炉门中,所述下端连接件前端板面上侧为弧形,左右两侧设有连接板,所述前端板面下端与所述连接板下端共同交于底面托板。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热风炉门中,所述门体侧板外侧上端设有与所述上端连接件配合连接的凹槽。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门体结构进行改进,将门体分为若干零件在进行拼接装配,当其中零件出现故障时,可直接拆卸该部分,进行更换,降低维护成本;采用双层玻璃结构,增强保温性能,避免内外温差较大时,导致玻璃破碎,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观察方便,密封严密,安全性高特点的新型热风炉门。

参见图1所述:一种新型热风炉门,它包括:

拉手1、门板2、门板连接组件3、门体组件、后面玻璃5,其中,门板2 通过门板连接组件3固定于所述门体组件,门板2与门板连接组件3通过拉手1加以固定,后面玻璃5嵌于所述门体组件内;其特征在于,门体组件主要包括:门体侧板41、上梁42(A、B)、下梁43(A、B)、门铰前端44。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多部件组合装配的方式,可局部更换零件,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双层玻璃结构,增强了保温性和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门板2中央嵌有玻璃板21。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门板连接组件3分为上端连接件31和下端连接件32。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端连接件31为平板结构,左右两侧设有连接板310。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下端连接件32前端板面上侧为弧形,左右两侧设有连接板320,所述前端板面下端与连接板321下端共同交于底面托板320。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门体侧板41外侧上端设有与上端连接件 31配合连接的凹槽410。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门板2上端通过上端连接件31固定于门体侧板41,其连接板310与门板侧板41凹槽410配合安装,门板2下端通过下端连接件32与门体侧板41连接,上梁A420与下梁A430分别安装于门体侧板41内侧,然后通过上梁B421与所述下梁B431将后面玻璃5固定于门体内,拉手1固定于所述上端连接件31,门铰前端44固定于门体侧板41内侧。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玻璃板21和后面玻璃5为钢化玻璃。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