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幕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3034发布日期:2019-02-11 00:07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风幕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空气净化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风幕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厨房净化设备多依靠空气流动改善厨房气体环境。目前,该类设备多为吸油烟机及相关改进设备,机型种类多种多样,有双筒、单筒、罩式、上吸风、下吸风等。然而,这些吸油烟机都是被动式的空气吸取设备,其吸油烟口离产生油烟的炊具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对烹调时瞬间产生的、具有一定动能的油烟不能完全排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各厨房净化设备生产厂商多从改变吸油烟机的高度、工作功率的方式进行改进,使得吸油烟效果有所改善,但仍然无法解决油烟从炊具周边溢出的问题。并且,油烟逃逸的问题通过加大吸油烟机笼烟面积将上升的油烟控制在烟罩下方、通过加大主电机功率,靠大吸力增强排烟效果的方式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如何有效的阻挡油烟逃逸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而消费者对厨房空气净化设备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吸力已成为各大商家追逐的目标,但吸不净,油烟溢出等难题目前市场上的销售的油烟机仍然无法应对,在烹饪过程中总会有一小部分从机器前部逃逸出来,直接侵袭烹饪者的衣服、头发、面部,不但会对面部肌肤有伤害,如果被人体长期吸入后,还会诱发呼吸道疾病,直接影响用户身体健康。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吸油烟机为解决油烟逃逸问题,多设置有风幕装置,以便用户使用时,将用户与逃逸的油烟隔离开。但是,风幕装置需要风幕风机提供气流,明显增加了设备噪音和设备能耗,并且单独的针对风幕装置设置控制系统也增加了设备的系统负担和控制负担。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风幕吸油烟机,对风幕装置的气流来源进行了改进,降低了设备噪音,减小了设备能耗,提升了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风幕吸油烟机,包括为吸取油烟提供动力的风机装置和形成风幕的风幕装置,所述风幕装置的风道与所述风机装置的风道连通,所述风幕装置的进风口迎向所述风机装置的风道内气流方向设置,所述风幕装置形成风幕所需的气流的至少部分动力由所述风机装置提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幕装置与所述风机装置共用一个为气体流动提供动力的风机,所述风机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风机装置内,所述风幕装置的风道与所述风机装置的风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风幕装置设置于所述风幕吸油烟机的外壳构成的腔体内;

优选地,所述风幕装置为内部具有贯通腔体的结构。

实用新型;

优选地,所述风幕装置的风道的至少部分由所述风幕吸油烟机的集烟腔盖板和外壳构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幕装置的进风口与所述风机装置的风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风幕装置的进风口迎向所述风机装置的风道内气流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风幕装置的进风口朝向与所述风机装置的风道内气流流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90°~18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幕装置的进风口与邻近所述风机装置出风口的位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幕装置包括内部连通的进风部和引导部,所述进风部与所述风机装置连接,使得风机装置内的气流被导入风幕装置中;

优选地,所述进风部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风机装置的风道内;

优选地,所述进风部和/或引导部主要为管道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风部和引导部通过过渡部连接,所述进风部和/或引导部的轴线沿直线方向延伸,所述过渡部具有一定的弯折角度,进而改变所述风幕装置中的气流方向;

优选地,所述过渡部为管道状;

优选地,所述引导部沿其内部气流走向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风幕装置的出风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90°~180°;

优选地,所述进风部、过渡部、引导部为一体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幕装置包括调整其内部气体分布的蓄风部,所述蓄风部上设置有风幕装置的出风口,所述蓄风部构成所述风幕装置的风道的一部分;

优选地,所述蓄风部内部的腔体为环状,所述蓄风部的环状腔体绕所述风幕吸油烟机的吸风口设置;

优选地,所述蓄风部内部的腔体的构成部件包括围成集烟腔的集烟腔盖板、在所述集烟腔盖板四周与之连接的壳体构件、与所述集烟腔盖板相对于设置并与所述壳体构件连接的封闭件;

优选地,所述壳体构件和/或所述集烟腔盖板和/或封闭件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优选地,所述引导部穿过所述封闭件/集烟腔盖板/壳体构件与所述蓄风部内部的腔体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幕装置包括净化其内部风道中的气体的除杂单元;

优选地,所述除杂单元与所述引导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除杂单元与所述引导部靠近所述蓄风部的一侧连接;

优选地,所述除杂单元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除杂单元工作状态的除杂单元开关;

优选地,所述除杂单元开关控制所述除杂单元是否接入所述风幕装置的风道中;

优选地,所述除杂单元开关控制所述除杂单元接入所述风幕装置的风道的程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幕装置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可调;

优选地,所述风幕装置的出风口位置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偏转方向可调;

优选地,所述风幕装置的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风幕装置的出风口围绕所述风幕吸油烟机的集烟腔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幕装置包括用于控制其内部风道通断的开关部;

优选地,所述开关部设置于所述引导部上;

优选地,所述开关部通过其两端的压力差实现开/关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风幕吸油烟机包括:

除杂装置,用于去除风幕吸油烟机的风道内的杂质,包括设置于所述风幕装置内的除杂单元;

气体状况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气体状况;

优选地,所述气体状况包括:气体成分构成和/或含量;

除杂能力判断装置,通过气体状况获取装置获得的数据判断所述除杂装置的除杂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杂能力判断装置根据所述判断的结果调整所述风幕吸油烟机的工作状态和/或提示判断结果和/或提示操作建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包括获得所述风幕吸油烟机的工作区气体成分构成/含量的工作区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和获得所述风幕吸油烟机的风道内气体成分构成/含量的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

优选地,所述风道包括风幕装置的风幕风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幕吸油烟机包括产生气流的风机装置;

优选地,所述风道包括风机装置的风机风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包括用于获取所述风幕风道内的气体成分构成/含量的风幕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

优选地,所述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包括获取所述风幕风道中气流朝向所述除杂单元运动一侧的第一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

优选地,所述除杂能力判断装置将所述第一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获取的数据与工作区气体状况获取装置获取的数据进行比较,当两者比较的结果不超过阈值时,则所述除杂装置的除杂能力良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包括用于获取所述风幕风道内的气体成分构成/含量的风幕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所述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包括获取所述风幕风道中气流背离所述除杂单元运动一侧的第二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

优选地,所述除杂能力判断装置将所述第二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获取的数据与工作区气体状况获取装置获取的数据进行比较,当两者比较的结果不超过阈值时,则所述除杂单元的除杂能力良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包括用于获取所述风幕风道内的气体成分构成/含量的风幕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所述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包括获取所述风幕风道中气流朝向所述除杂单元运动一侧的第一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所述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包括获取所述风幕风道中气流背离所述除杂单元运动一侧的第二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

优选地,所述除杂能力判断装置将所述第一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获取的数据与第二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获取的数据进行比较,当两者比较的结果不超过阈值时,则所述除杂单元的除杂能力良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杂单元为设置在风幕装置风道内的可偏转的片层结构,当所述除杂单元开启时,所述片层结构翻转到与气流方向呈一定角度;

优选地,所述角度为90°;

优选地,当所述除杂单元关闭时,所述片层结构翻转到与气流方向平行;

优选地,检测周围环境成分构成和/或含量的气体状况获取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风幕吸油烟机靠近用户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风幕吸油烟机靠近用户的一侧为前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杂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实现除杂功能的除杂模块;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除杂模块在开启状态时可至少部分重叠;

优选地,所述除杂单元通过改变处于开启状态的除杂模块的数量的方式调整其过滤能力等级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幕吸油烟机包括获取用户位置的位置获取单元,所述位置获取单元根据其获取的用户位置以及风幕装置的出风方向/出风角度,进而获得风幕气流与用户之间的第二距离,并根据所述第二距离控制所述除杂单元和/或气体状况获取装置的工作状态和/或提示获取结果和/或提示操作建议;

优选地,当所述第二距离达到/达不到相应的阈值,则控制控制所述除杂单元和/或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开启/关闭和/或提示获取结果和/或提示操作建议;

优选地,当所述第二距离达到/达不到相应的阈值时,则控制所述除杂单元提高除杂能力/降低除杂能力和/或提示获取结果和/或提示操作建议。

优选地,所述风幕装置的出风方向的角度的获取方法包括从系统的数据中获得和/或检测获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本实用新型介绍的风幕吸油烟机,对风幕装置的气流来源进行了改进,使得吸油烟机排出的气体的至少一部分被导入风幕装置中成为风幕的气流来源。则进入风幕装置的中的气体本身具有动能,而非单纯依赖于风幕装置提供的动能,明显较小了形成风幕气流所需的能量,有利于节能环保。

2、通过本实用新型介绍的风幕吸油烟机,由于风幕气流的气体来源为灶具周围的空气,则该部分空气即使经过较长的路径传输,也更加接近于灶具周围的温度,此种温度的风幕即使直接与人体接触,用户也不会感到温度差带来的不适。并且,此种温度能够明显减小风幕气流对正在被烹饪的食物的影响,避免对食物产生降温的作用。

3、通过本实用新型介绍的风幕吸油烟机,将风幕装置设置于吸油烟机的内部,能够将风幕装置有效地隐藏,避免对吸油烟机的外观造成影响。并且,此种设计能缩短风幕装置与风机装置之间的距离,保证风机装置产生的气流动力能够高效地将气流送入风幕装置中,并由风幕装置的出风口排出,在气流流动性能明显减小的之前实现风幕的功能。

4、通过本实用新型介绍的风幕吸油烟机,对风幕装置的进风口的朝向进行了设计,使得风机装置排出的气体能够更加高效的被推入风幕装置中,避免风幕装置自身结构对气流造成的阻挡而使得气流丧失流动性能。

5、通过本实用新型介绍的风幕吸油烟机,对风幕装置的进风口的位置进行了设计,由于风机装置出风口的位置气流动能最大,该位置的气流性能也最为稳定,并且,吸油烟机内部设置有净化装置的条件下,该位置的气流是被充分净化过的气体,其内含有的油烟十分有限,更适合作为风幕气流。

6、通过本实用新型介绍的风幕吸油烟机,对风幕装置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多段的结构设计使得各段发挥其功能的同时能够保证与其他段的配合性。进风部的主要功能为:将风机装置内部分气流有效地分离出来,其延伸方向沿着风机装置内的气流方向设置,则被分离出的气流可以在不改变流动方向的条件下进入风幕装置中,大幅度减小气流进入风幕装置的阻力。引导部和过渡部的设计能够有效地改变气流流动方向,并且,引导部优选为直线方向延伸的管状结构,能够减小引导部中的气流阻力。

7、通过本实用新型介绍的风幕吸油烟机,增加了蓄风部的设计,则从风机装置中引出的气流被导入蓄风部中,重新分配气流方向,使得气流从适当的位置从风幕装置中排出。蓄风部为环状的结构设计,将吸油烟机的吸风口设置在环状的中心位置,则在吸风口的周围的多个位置均可设置风幕装置的出风口,有利于风幕装置出风位置的灵活设置,则即使较为狭小、结构较为复杂的位置也能够设置风幕装置的出风口。

8、通过本实用新型介绍的风幕吸油烟机,将蓄风部设计为由设备集烟腔盖板、外壳间隔一部分形成,有效的利用设备的空间,并且赋予设备部件更多的功能,避免风幕装置的设置增加设备结构负担。

9、通过本实用新型介绍的风幕吸油烟机,增加了除杂单元的设计,则能够进一步保证风幕气流的洁净度。并且,将除杂单元设置在引导部上,使其一定程度的远离风幕装置的进风口,避免除杂单元的设置对气流进入风幕装置造成阻碍。

10、通过本实用新型介绍的风幕吸油烟机,增加了控制风道通断的开关部,则用户可以对风幕的有、无进行选择。并且,将风幕装置的开关部设计为压力控制开关,则当风机装置内的风压达到一定程度时,设备自动开启风幕装置。风机装置内的风压提高一方面说明吸油烟机的吸力增加,风机调至较高档位,油烟溢出风险增加,此时需要风幕配合,则风幕装置自动开启。当风机装置内风压降低到一定值时,开关部关闭。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风幕吸油烟机左视方向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风幕吸油烟机仰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10、风幕吸油烟机;1、外壳;11、壳体构件;21、风幕装置的进风口;23、风幕装置的出风口;24、进风部;25、过渡部;26、引导部;27、蓄风部;31、风机;32、风机装置的风道;33、风机装置的出风口;4、集烟腔盖板;5、封闭件;6、除杂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介绍的风幕吸油烟机包括产生气流的风机装置和形成风幕的风幕装置,风幕装置形成风幕所需的至少部分气流由风机装置提供,风幕装置的风道与风机装置的风道连通。风机装置为一系列装置、部件的总称,包括用于产生气流的风机31。优选地,风机装置还包括围成风机装置的风道的风机装置壳体。通过本实用新型介绍的风幕吸油烟机,由于风幕气流的气体来源为灶具周围的空气,则该部分空气即使经过较长的路径传输,也更加接近于灶具周围的温度,此种温度的风幕即使直接与人体接触,用户也不会感到温度差带来的不适。并且,此种温度能够明显减小风幕气流对正在被烹饪的食物的影响,避免对食物产生降温的作用。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风幕吸油烟机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风幕装置形成风幕所需的气流的至少部分动力由风机装置提供,风幕装置设置于风幕吸油烟机的外壳1构成的腔体内,风幕装置为内部具有贯通腔体的结构。通过本实施例介绍的风幕吸油烟机,对风幕装置的气流来源进行了改进,使得吸油烟机排出的气体的至少一部分被导入风幕装置中成为风幕的气流来源。则进入风幕装置的中的气体本身具有动能,而非单纯依赖于风幕装置提供的动能,明显较小了形成风幕气流所需的能量,有利于节能环保。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介绍的风幕吸油烟机,将风幕装置设置于吸油烟机的内部,能够将风幕装置有效地隐藏,避免对吸油烟机的外观造成影响。并且,此种设计能缩短风幕装置与风机装置之间的距离,保证风机装置产生的气流动力能够高效地将气流送入风幕装置中,并由风幕装置的出风口排出,在气流流动性能明显减小的之前实现风幕的功能。

进一步地,本实施介绍的风幕吸油烟机,风幕装置的进风口21与风机装置的风道32连通,风幕装置的进风口21迎向风机装置的风32道内气流方向设置;优选地,风幕装置的进风口21朝向与风机装置的风道32内气流流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90°~180°。通过本实施例介绍的风幕吸油烟机,对风幕装置的进风口的朝向进行了设计,使得风机装置排出的气体能够更加高效的被推入风幕装置中,避免风幕装置自身结构对气流造成的阻挡而使得气流丧失流动性能。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风幕吸油烟机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风幕装置的进风口21与邻近风机装置出风口33的位置连接。由于风机装置出风口33的位置气流动能最大,该位置的气流性能也最为稳定,并且,吸油烟机内部设置有净化装置的条件下,该位置的气流是被充分净化过的气体,其内含有的油烟十分有限,更适合作为风幕气流。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介绍的风幕装置包括内部连通的进风部24和引导部26,进风部24与风机装置连接,使得风机装置内的气流被导入风幕装置中。进风部24的至少部分设置于风机装置的风道32内。优选地,进风部24和/或引导部26主要为管道状结构。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介绍的幕吸油烟机,其进风部24和引导部26通过过渡部25连接,进风部24和/或引导部26的轴线沿直线方向延伸,过渡部25具有一定的弯折角度,进而改变风幕装置中的气流方向。优选地,引导部26沿其内部气流走向的延伸方向与风幕装置的出风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90°~180°。优选地,过渡部25为管道状;进风部24、过渡部25、引导部26为一体设置。

通过本实施例介绍的风幕吸油烟机,对风幕装置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多段的结构设计使得各段发挥其功能的同时能够保证与其他段的配合性。进风部的主要功能为:将风机装置内部分气流有效地分离出来,其延伸方向沿着风机装置内的气流方向设置,则被分离出的气流可以在不改变流动方向的条件下进入风幕装置中,大幅度减小气流进入风幕装置的阻力。引导部和过渡部的设计能够有效地改变气流流动方向,并且,引导部优选为直线方向延伸的管状结构,能够减小引导部中的气流阻力。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风幕吸油烟机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风幕装置包括调整其内部气体分布的蓄风部27,蓄风部27上设置有风幕装置的出风口23,蓄风部27构成风幕装置的风道的一部分。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介绍的幕吸油烟机,其蓄风部27内部的腔体为环状,蓄风部27的环状腔体绕风幕吸油烟机的吸风口(图1所示结构的下侧中间部位)设置。

通过本实施例介绍的风幕吸油烟机,增加了蓄风部的设计,则从风机装置中引出的气流被导入蓄风部中,重新分配气流方向,使得气流从适当的位置从风幕装置中排出。蓄风部为环状的结构设计,将吸油烟机的吸风口设置在环状的中心位置,则在吸风口的周围的多个位置均可设置风幕装置的出风口,有利于风幕装置出风位置的灵活设置,则即使较为狭小、结构较为复杂的位置也能够设置风幕装置的出风口。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介绍的幕吸油烟机,其蓄风部27内部的腔体的构成部件包括围成集烟腔的集烟腔盖板4、在集烟腔盖板4四周与之连接的壳体构件11、与集烟腔盖板4相对于设置并与壳体构件11连接的封闭件5。壳体构件11和/或集烟腔盖板4和/或封闭件5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优选地,引导部26穿过封闭件5/集烟腔盖板4/壳体构件11与蓄风部27内部的腔体连通。将蓄风部27设计为由设备集烟腔盖板4、外壳间隔一部分形成,有效的利用设备的空间,并且赋予设备部件更多的功能,避免风幕装置的设置增加设备结构负担。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介绍的幕吸油烟机,其风幕装置的出风口23的出风方向可调。风幕装置的出风口23位置设有导风板(图中未示出),导风板的偏转方向可调。优选地,风幕装置的出风口2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风幕装置的出风口23围绕风幕吸油烟机的集烟腔设置。

实施例四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风幕吸油烟机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风幕装置包括净化其内部风道中的气体的除杂单元6。优选地,除杂单元6与引导部26连接。增加了除杂单元的设计,则能够进一步保证风幕气流的洁净度。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介绍的幕吸油烟机,其除杂单元6与引导部26靠近蓄风部27的一侧连接。使除杂单元一定程度的远离风幕装置的进风口,避免除杂单元的设置对气流进入风幕装置造成阻碍。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介绍的幕吸油烟机,其除杂单元包括用于控制除杂单元工作状态的除杂单元开关(图中未示出),除杂单元开关控制除杂单元是否接入风幕装置的风道中。当除杂单元开关被触发为开启状态时,则除杂单元接入风幕装置的风道中,实现除杂功能。当除杂单元开关被触发为关闭状态时,则除杂单元从风幕装置的风道中接出。除杂单元接出风道能够减小风幕装置中的气流阻力,增加风幕装置的气流流动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介绍的幕吸油烟机,其除杂单元开关控制除杂单元接入风幕装置的风道的程度。本实施例中的除杂单元包括多层结构,每一层均能够实现一定的除杂功能。优选地,多层除杂单元的结构相同,除杂单元接入风幕装置风道的层数可由除杂单元开关控制。当多层除杂单元接入风道时,一同实现除杂功能,保证除杂效果。当接入风道的除杂单元的层数较少时,能够保证气流的流动性损耗最小。其中除杂单元可为具有过滤功能的装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介绍的幕吸油烟机,其除杂单元可为设置在风幕装置风道内的可偏转的片层结构。当实现除杂功能时,片层结构翻转到与气流方向呈一定角度(优选为垂直);当不需要实现除杂功能时,片层结构翻转到与气流方向平行。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的风幕吸油烟机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风幕装置包括用于控制其内部风道通断的开关部。增加了控制风道通断的开关部,则用户可以对风幕的有、无进行选择。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介绍的幕吸油烟机,其开关部设置于引导部上。优选地,开关部通过其两端的压力差实现开/关控制。将风幕装置的开关部设计为压力控制开关,则当风机装置内的风压达到一定程度时,设备自动开启风幕装置。风机装置内的风压提高一方面说明吸油烟机的吸力增加,风机调至较高档位,油烟溢出风险增加,此时需要风幕配合,则风幕装置自动开启。当风机装置内风压降低到一定值时,开关部关闭。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的风幕吸油烟机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风幕装置的开关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风幕吸油烟机的外侧,用户可对开关部实施触发操作,以实现关闭/开启风幕装置的风幕功能。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风幕吸油烟机包括获取用户位置的位置获取单元。所述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包括用于控制其是否开启的气氛获取开关单元。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风幕吸油烟机,所述位置获取单元与所述气氛获取开关单元连接并控制所述气体状况获取装置的工作状态。当所述位置获取单元获取到用户距所述风幕吸油烟机的第一距离达到/达不到相应的阈值时,所述气氛获取开关单元控制所述风幕装置和/或除杂单元和/或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开启/关闭和/或提示获取结果和/或提示操作建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风幕吸油烟机,所述位置获取单元获取到用户距所述风幕吸油烟机的第一距离达到/达不到相应的阈值时,所述控制所述除杂单元提高除杂能力/降低除杂能力和/或提示获取结果和/或提示操作建议。优选地,所述第一距离为风幕吸油烟机的风幕出风口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通过本实施例介绍的风幕吸油烟机,增加了位置获取单元。优选地,位置获取单元与所述风幕装置连接,当所述位置获取单元获取到人体的状态达到阈值时,则控制所述风幕装置开启。或者,将开关单元与位置获取单元连接,当所述位置获取单元获取到人体的状态达到阈值时,控制所述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开启。此种控制方式有利于减轻系统负担。

并且本实施例介绍的风幕吸油烟机,位置获取单元的作用不仅仅是将用户的位置纳入控制风幕开启的条件之一,还对其具体的作用方式进行了限定。一方面,可通过风幕的出风口或者设备与用户之间距离判断风幕是否对用户有意义。若用户在设备附近,则油烟或者水蒸气有可能对用户造成影响。或者,当用户的位置处于设备的附近时,则油烟或者水蒸气极有可能对用户造成影响。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的风幕吸油烟机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位置获取单元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气体状况获取装置获取的结果控制所述除杂单元的工作状态和/或提示获取结果和/或提示操作建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风幕吸油烟机,所述位置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气体状况获取装置获取的结果,判断风幕气流的气体状况是否会影响用户,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调整所述除杂单元的工作状态和/或提示获取结果和/或提示操作建议。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的风幕吸油烟机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包括:用于形成风幕的风幕装置,用于获取气体成分构成/含量的气体状况获取装置。氛获取装置包括获取所述风幕吸油烟机的工作区气体成分构成/含量的第一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和包括获取所述风幕吸油烟机的非工作区气体成分构成/含量的第二气体状况获取装置。所述工作区包括所述风幕吸油烟机的吸风口的吸风范围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非工作区包括所述风幕吸油烟机的上侧和/或前侧和/或左侧和/或右侧和/或下侧以及以上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

通过本实施例介绍的风幕吸油烟机,对工作区和非工作区进行了定义。将吸油烟机周围的环境分为至少两个部分。将吸风口附近作为工作区,该位置为吸油烟机吸力的范围,该位置的气体较大程度的被吸入吸油烟机内部,此处的气体能够表征吸油烟机的目标气体构成。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介绍的风幕吸油烟机包括产生气流的风机装置。控制装置,与所述风幕装置和/或气体状况获取装置连接,根据所述气体状况获取装置获取的数据调整所述风幕装置的工作状态和/或提示判断结果和/或提示操作建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风机装置的工作状态控制所述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和/或风幕装置的工作状态。优选地,所述风幕装置的工作状态包括开和/或关状态。当所述风机装置处于关状态时,则所述控制装置关闭所述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和/或风幕装置。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的风幕吸油烟机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控制装置的调整依据为所述风幕装置和/或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同一时刻产生的数据。优选地,所述数据为实时数据,所述调整为实时调整。

或者,所述控制装置的调整依据为所述风幕装置和/或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同一时间段产生的数据。优选地,所述数据为规定时间内的计算值,所述调整为间歇性调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规定时间包括设备自动获取的时间和/或用户设置的时间。

通过本实施例介绍的风幕吸油烟机,气体状况获取装置获取的数据可为实时获取,而控制装置的控制依据可为实时数据或者某一时间段内的计算数据,例如平均值计算。此种设计丰富了设备的控制方式,具体的实施方式可由系统自动设定或者由用户进行选择。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的风幕吸油烟机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气体状况获取装置根据所述工作区气体生成第一数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调整所述风幕装置的工作状态和/或提示获取结果和/或提示操作建议。优选地,当所述第一数据达到/未达到相应阈值时,则控制所述风幕装置开启/关闭和/或提示获取结果和/或提示操作建议。

通过本实施例介绍的风幕吸油烟机,将第一数据单独作为考察依据时,若第一数据达到相应的阈值(对应油烟较为严重的情况),而无论第二数据为何,均选择开启风幕。此时考虑到油烟已经很严重了,若不开启则会增加油烟向非工作区泄漏的风险,影响用户的使用环境。随着吸油烟机工作到一定时刻,此时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的关系满足关闭风幕的条件,例如第二数据反映的油烟含量大于第一数据反映的油烟含量时,则控制装置将风幕关闭或者建议用户将风幕关闭,以便于将非工作区内的油烟吸入油烟机内,实现整体的环境改善。

实施例十一

本实施例的风幕吸油烟机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气体状况获取装置根据所述工作区的气体生成第一数据,所述第二气体状况获取装置根据所述非工作区的气体生成第二数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第二数据以及相应的阈值进行判断,根据所述判断的结果调整所述风幕装置的工作状态和/或提示判断的结果和/或提示操作建议。优选地,若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第二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超过所述相应的阈值,则调整所述风幕装置开启和/或提示判断的结果和/或提示建议开启风幕装置。

进一步地,若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第二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不超过相应的阈值,则调整所述风幕装置关闭和/或提示判断的结果和/或提示建议关闭风幕装置。所述第二气体状况获取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风幕吸油烟机迎向用户的一侧。

通过本实施例介绍的风幕吸油烟机,将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进行比较,若两者之间相差不大,说明非工作区内也有油烟,此时生成风幕保护用户的作用较小。此时关闭风幕或者建议用户关闭风幕,以便于将非工作区内的油烟一并吸走。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将非工作区定义为用户所在的区域,吸油烟机和灶台的前方,有利于将用户所处环境充分纳入考察范围。

实施例十二

本实施例的风幕吸油烟机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包括设置于所述风幕装置内的除杂单元的除杂装置,通过气体状况获取装置获得的数据判断所述除杂装置的除杂能力的除杂能力判断装置。当除杂装置表现为除杂能力不足时,有可能是存在除杂装置需要更换清洗的情况,或者,此时为灶具附近油烟较重的情况,此时调整设备的风机装置增加吸风能力。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介绍了一种除杂能力可调的除杂装置/除杂单元,与本实用新型介绍的除杂装置/除杂单元相结合,则风幕吸油烟机可通过气体状况获取装置获取的结果控制除杂装置/除杂单元的除杂能力,以保证不同使用情况下的除杂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包括获得所述风幕吸油烟机的工作区气体成分构成/含量的工作区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和获得所述风幕吸油烟机的风道内气体成分构成/含量的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风道包括风幕装置的风幕风道。将气体状况获取装置设计为至少包括工作区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和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两种,则将工作区中的目标气体成分情况与风道中的气体成分情况进行综合考察,能够有效的表征除杂装置对目标物质的清除效果。此时,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优选设置在除杂装置与风道出口连通的一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包括用于获取所述风幕风道内的气体成分构成/含量的风幕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包括获取所述风幕风道中气流朝向所述除杂单元运动一侧的第一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所述除杂能力判断装置将所述第一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获取的数据与工作区气体状况获取装置获取的数据进行比较,当两者比较的结果不超过阈值时,则所述除杂装置的除杂能力良好。通过本实施例介绍的风幕吸油烟机,在风幕装置的风道中增加了第一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用于考察风幕的气流质量,考察的结果可为风幕气流质量良好,可以正常使用;或者风幕气流的质量不良,根据第一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进行相应的除杂装置和/或除杂单元的除杂能力调整,或者提示用户该质量不良的情况。进一步地,当设备将除杂装置和/或除杂单元的除杂能力调整至系统设置的极限时,则提示用户当前的情况,提醒用户进行检查。

本实施例所述的风幕吸油烟机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包括用于获取所述风幕风道内的气体成分构成/含量的风幕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所述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包括获取所述风幕风道中气流背离所述除杂单元运动一侧的第二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除杂能力判断装置将所述第二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获取的数据与工作区气体状况获取装置获取的数据进行比较,当两者比较的结果不超过阈值时,则所述除杂装置和/或除杂单元的除杂能力良好。

在风幕装置的风道中增加了第二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第二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获取的数据与工作区气体状况获取装置获取的数据进行比较则能实现对除杂装置和/或除杂单元的除杂能力的进一步考察。此时的考察结果更为直观。

所述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包括用于获取所述风幕风道内的气体成分构成/含量的风幕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所述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包括获取所述风幕风道中气流朝向所述除杂单元运动一侧的第一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所述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包括获取所述风幕风道中气流背离所述除杂单元运动一侧的第二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除杂能力判断装置将所述第一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获取的数据与第二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获取的数据进行比较,当两者比较的结果不超过阈值时,则所述除杂单元的除杂能力良好。将第一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和第二风道气体状况获取装置之间的数据进行比较,则能够单独的考察除杂单元的除杂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