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窑炉工件输送机构及隧道窑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9974发布日期:2019-04-29 12:10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窑炉工件输送机构及隧道窑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窑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窑炉工件输送机构及隧道窑炉。



背景技术:

连续生产式隧道窑炉是目前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中常用的热处理工艺设备,广泛应用于电真空、航空航天、电力电子、稀有金属、磁性材料、核材料等诸多热处理领域。

在处理一些尺寸较短的稀有金属零件的隧道窑炉中,工件送入隧道窑炉内进行升温至一定温度后再送出炉外进行轧制处理。由于受到工件自身限制,工件在炉内的传输采用均布的圆柱形滚子进行,滚子端部由电机驱动转动,各滚子之间由链条链轮互相驱动。滚子转动对工件进行输送,以保证工件在炉内的均温区内进行均匀的加热。最后将稀有金属板坯轧制成很薄的金属带。

目前这种稀有金属板坯的热处理隧道窑炉在出口处多为手动式。因为稀有金属的轧制需要较高的温度,加热炉设备需要较厚的保温层,工件进出时需要开启炉门,为了保证工件的温度均匀性,炉门也比较厚;当炉门开启传输工件时,滚子之间会有较大的空隙,使工件在轧制之前尺寸较短时不能顺利通过,导致尺寸较短的工件和轧制成较薄的高温状态工件都不易进行自动传输。

手动式的进出工件造成生产效率相对较低,而且工件自身温度均匀性不高,对产品的最终质量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是高温设备,手动操作的速度较慢,对设备本身也是一种考验,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窑炉工件输送机构及隧道窑炉,用于解决或部分解决手动式的进出工件造成生产效率相对较低,而且工件自身温度均匀性不高,对产品的最终质量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且手动操作的速度较慢,造成了一定能源浪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隧道窑炉工件输送机构,该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滚轴、第二滚轴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滚轴固定设置在炉内,所述第二滚轴设置在炉门的下方且两端与所述炉门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炉门为升降式,且所述炉门打开时所述第二滚轴和所述第一滚轴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带动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同步自转转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一种隧道窑炉工件输送机构还包括:曲柄机构;所述曲柄机构包括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所述第一曲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滚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曲柄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滚轴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和第三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滚轴自转转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同时与所述第一滚轴和所述第一曲柄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同时与所述第一曲柄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滚轴相连,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三传动机构用于通过第一滚轴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二滚轴同步转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设置一转动轴同时穿过所述第一曲柄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曲柄的一端,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同时与所述第一滚轴和所述转动轴相连,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同时与所述第二滚轴和所述转动轴相连。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一滚轴和所述第二滚轴的一端设置曲柄机构和传动机构;或者在所述第一滚轴和所述第二滚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曲柄机构和传动机构。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送带结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电机相连。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传送带结构包括:传送链条或者传送皮带。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曲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滚轴通过轴承相连,所述第二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滚轴通过轴承相连。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炉内设置至少一个光电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隧道窑炉,该隧道窑炉包括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隧道窑炉工件输送机构。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隧道窑炉工件输送机构及隧道窑炉,通过在炉门下方设置第二滚轴,在炉门打开时,第二滚轴位于炉门间隙中,可与第一滚轴配合实现工件在炉门处的连续自动输送,相比传统需手动式将工件送出炉体,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工件自身温度的均匀性,有利于保证产品的最终质量;且自动输送可提高工件在炉门处的传送速度,减少炉门打开时间,同时有利于节约炉内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隧道窑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隧道窑炉工件输送机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隧道窑炉工件输送机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滚轴; 2—第二滚轴; 3—曲柄机构;

31—第一曲柄; 32—第二曲柄; 41—第一传动机构;

42—第二传动机构; 43—第三传动机构; 5—电机;

6—炉门; 7—炉体; 8—炉门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窑炉工件输送机构,参考图1,该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滚轴1、第二滚轴2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滚轴1固定设置在炉内,所述第二滚轴2设置在炉门6的下方且两端与所述炉门6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炉门6为升降式,且所述炉门6打开时所述第二滚轴2和所述第一滚轴1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带动第一滚轴1和第二滚轴2同步自转转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隧道窑炉工件输送机构,主要针对隧道窑炉中炉门6宽度较大,在炉门6处一些尺寸较短或者较薄的高温工件不便于自动进行输送的问题。该输送机构提出在隧道窑炉炉门6处设置一第二滚轴2,在炉门6打开时,第二滚轴2与炉内的第一滚轴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通过第一滚轴1和第二滚轴2的转动,从而在炉门6处实现工件的自动输送。

在炉门6处设置一第二滚轴2,在工件在炉内加热时,可正常关闭炉门6。工件在炉内可通过第一滚轴1实现连续输送。在工件需要输送出炉体7时,可升起炉门6,打开炉体7出口,此时在炉门6处原本较宽的间隙中设置了第二滚轴2。工件可顺利通过第一滚轴1和第二滚轴2输送出炉体7,实现自动输送。

第一滚轴1设置在炉内,位置固定,两端可与炉体7转动连接。第二滚轴2的两端可与炉门6的两侧转动连接,可相对炉门6进行自转转动。第二滚轴2随着炉门6的升降同时需要进行上下移动。

第一滚轴1和第二滚轴2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进行同步自转转动。第一滚轴1和第二滚轴2的转动方向以及转速应相同,以对工件进行平稳的输送。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隧道窑炉工件输送机构,通过在炉门6下方设置第二滚轴2,在炉门6打开时,第二滚轴2位于炉门6间隙中,可与第一滚轴1配合实现工件在炉门6处的连续自动输送,相比传统需手动式将工件送出炉体7,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工件自身温度的均匀性,有利于保证产品的最终质量;且自动输送可提高工件在炉门6处的传送速度,减少炉门6打开时间,同时有利于节约炉内能源消耗。

进一步地,可在炉门6处设置炉门驱动电机8,用于驱动炉门6进行升降,实现炉门6的打开和关闭。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2和图3,一种隧道窑炉工件输送机构还包括:曲柄机构3;所述曲柄机构3包括第一曲柄31和第二曲柄32,所述第一曲柄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滚轴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曲柄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曲柄3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曲柄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滚轴2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机构41、第二传动机构42和第三传动机构43,所述第一传动机构41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滚轴1自转转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42同时与所述第一滚轴1和所述第一曲柄31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三传动机构43同时与所述第二曲柄3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滚轴2相连,所述第二传动机构42和所述第三传动机构43用于通过第一滚轴1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二滚轴2同步转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送带结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41与电机5相连。

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对传动机构的具体设置进行了说明。因为第二滚轴2需要进行上下移动,因此该结构不便于对第一滚轴1和第二滚轴2分别单独设置驱动电机5。参考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只需要设置一个驱动电机5便可实现第一滚轴1和第二滚轴2同步转动的曲柄式联动传动机构。

在第一滚轴1和第二滚轴2之间设置曲柄机构3。第一滚轴1、第一曲柄31、第二曲柄32和第二滚轴2依次转动连接。第一曲柄31和第二曲柄32的转动可实现第二滚轴2的上下移动。

设置第一传动机构41与第一滚轴1相连,用于驱动第一滚轴1转动。设置第二传动机构42同时与第一滚轴1和第一曲柄31的另一端相连,第二传动机构42将第一滚轴1的转动传递至第一曲柄31的另一端处。第三传动机构43同时与第二曲柄32的一端即第一曲柄31的另一端和第二滚轴2相连,将第一曲柄31另一端处的转动传递至第二滚轴2处。

通过第二传动机构42和第三传动机构43可将第一滚轴1的转动同步传递给第二滚轴2,从而实现第二滚轴2的转动。通过该曲柄式联动传动机构,可只需在第一滚轴1处设置驱动动力源带动第一滚轴1转动起来,即可实现第二滚轴2与第一滚轴1的同步转动。

传动机构可为传送带结构。在第一传动机构41处设置电机5,传送带结构将电机5输出的旋转动力传送至第一滚轴1,带动第一滚轴1转动。在第二传动机构42和第三传动机构43处则不需要设置电机5,可将第一滚轴1的转动作为动力源进行传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结构包括:传送链条或者传送皮带。

进一步地,传动机构可为传送链条或者传送皮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设置一转动轴同时穿过所述第一曲柄3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曲柄32的一端,所述第二传动机构42同时与所述第一滚轴1和所述转动轴相连,所述第三传动机构43同时与所述第二滚轴2和所述转动轴相连。

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对第一曲柄31的另一端和第二曲柄32的一端的具体转动连接进行了说明。第一曲柄31的另一端与第二曲柄32的一端可同时与转动轴转动连接,从而实现第一曲柄31和第二曲柄32的相对转动。

同时,第二传动机构42可同时与第一滚轴1和转动轴连接,将第一滚轴1的转动传递至转动轴处,从而带动转动轴转动。第三传动机构43同时与转动轴和第二滚轴2相连,将转动轴的转动传递至第二滚轴2处,从而带动第二滚轴2转动。

通过设置传送带结构,可实现第一滚轴1和第二滚轴2的同步转动。在传动机构为传送链条时,可相应的在第一滚轴1、转动轴以及第二滚轴2的外侧设置链轮,链条和链轮配合,可实现同步传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滚轴1和所述第二滚轴2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曲柄机构3和传动机构。

可在第一滚轴1和第二滚轴2的一端设置曲柄机构3和传动机构,以实现二者的同步转动。也可在第一滚轴1和第二滚轴2的两端分别设置两套曲柄机构3和传动机构,对此不做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曲柄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滚轴1通过轴承相连,所述第二曲柄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滚轴2通过轴承相连。

第一曲柄31的一端可通过轴承实现与第一滚轴1的转动连接。第二曲柄32的另一端可通过轴承实现与第二滚轴2的转动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炉内中间设置至少一个光电传感器。

在炉内设置光电传感器用以检测通道上的工件到位和运行情况,以保证工件在炉内的均温区内进行均匀的加热,保证最终产品质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窑炉,该隧道窑炉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隧道窑炉工件输送机构。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一种隧道窑炉工件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滚轴1和第二滚轴2;第一滚轴1两端由轴承支撑,中间圆柱体支撑并带动工件来回运动以完成工艺处理过程。在传输通道中间设有光电传感器用以检测通道上的工件到位和运行情况。

第一滚轴1两端固定安装,可以通过链轮链条直接由驱动电机5驱动其往复转动。而由于特殊原因,第二滚轴2两端位置不能固定,除了传输工件的功能,还需要上下移动,第一滚轴1需要在转速和旋转方向与第一滚轴1一致,并且结构也不允许第二滚轴2有单独的驱动电机5。

在一根第一滚轴1和一根第二滚轴2端部之间设置曲柄机构3,两个曲柄之间设置过渡传送链轮,通过传送链条由第一滚轴1带动第二滚轴2转动,从而完成对工件的传输。

实施例1: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辊底炉,辊底炉是稀有金属板坯加热轧制工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用于对稀有金属板坯轧制过程中的反复加热处理。

辊底炉是一种连续生产式隧道窑炉设备,工件在炉内经升温、恒温保温,然后送出炉外轧机进行轧制。由于稀有金属的轧制需要较高的温度,加热炉设备需要较厚的保温层,工件进出时需要开启炉门6,为了保证工件的温度均匀性,炉门6也比较厚,当炉门6开启传输工件时,滚子之间会有较大的空隙,使工件在轧制之前尺寸较短时不能顺利通过。

因此在炉门6下部设置第二滚轴2,当炉门6升起时其下部第二滚轴2与第一滚轴1平齐,用于传输工件。第一滚轴1和第二滚轴2之间由曲柄式联动传动机构驱动其转动。

上述各实施例针对现有隧道中工件输送的不足,为了实现生产自动化,满足大规模批量产品生产的需求,提高产品的最终质量,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出了一种曲柄式联动传动机构、一种隧道窑炉工件输送机构以及隧道窑炉。

该隧道窑炉工件输送机构以及隧道窑炉实现小尺寸工件在加热设备和轧机之间的自动稳定传输,使其能顺利通过较厚的保温炉门6,大大提高了设备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