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温控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3371发布日期:2019-06-26 01:32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温控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温控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最早的加热装置类似锅炉,是燃煤烧柴直接供热的一种雏形炉具,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加热装置的创新、改进也是日新月异,加热装置已是今非昔比,外观漂亮、功能先进已成为加热装置的主要特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选择清洁、无污染的加热产品,有燃气的地方选择燃气加热装置,没燃气的地方选择燃油或者电子加热装置。现有的加热装置功能单一,如现在的家用热水器只能用作生活用水,取暖器只能用作取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多样,集成度高的智能温控加热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温控加热装置,包括壳体,该壳体由前壳体、后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在所述壳体内壁的中部设置有加热机构,在该加热机构的侧边紧贴设置有水槽,该水槽的上方设置有水箱,该水箱与所述水槽连通,在该水槽上设置有出水口;

在所述加热机构的上部设置有排风机构,该排风机构的排风口穿出所述前壳体与外界相通;

在所述加热机构的下部设置有连接环,该连接环的下部连接进风支架,该进风支架的下部与所述下壳体连接,该进风支架的进风口与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上的开孔相对应。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为:

在所述加热机构和连接环之间设置有过滤机构。可有效过滤外界空气中的粉尘等杂质,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正常工作。

在所述进风支架的进风口与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上的开孔之间设置有挡片。该挡片可防止小孩手指或者昆虫等进入壳体内部,保证本实用新型的运行安全,同时可起到装饰功能,使其本实用新型更加简洁、美观。

在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稳定盘底盘机构,该稳定盘底盘机构设置有底盘上壳、配重盘和底盘下壳,其中所述底盘上壳和底盘下壳扣接,所述配重盘位于所述底盘上壳和底盘下壳之间。配重盘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更加平稳,防止运用中触碰发生倾倒,更加安全可靠。

在下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转动轴,在所述底盘上壳的顶部设置有轴承机构,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轴承机构转动连接,使其整个壳体转动,改变角度,扩大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场景。

在所述壳体设置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包括显示前壳和显示后壳,其中,在所述显示前壳上开设有显示窗口,所述显示后壳与显示前壳扣接,所述显示后壳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顶部,在所述显示前壳和显示后壳之间设置有控制电路板,该控制电路板上的显示面板与所述显示前壳上显示窗口配合。将显示显示面板设置本实用新型的顶部,便于观察和操作。

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有触摸屏,第二输入端连接有温度传感器,第三输入端连接有水位检测传感器,第四输入端连接有电流检测传感器,第五输入端连接有电压检测传感器;所述控制电路板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加热机构的控制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报警器连接,第三输出端与水泵控制接口连接,第四输出端与电源控制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集成了取暖和供应热水的两个功能,功能丰富;

2、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单便捷,通过显示面板完成人机交互和数据显示,可实时监测本实用新型运用的水温、外壳温度、运行电压电流等数据,保证本实用新型的运行安全;

3、本实用新型顶部设有与大气相通的排气口,内胆不承压,腔内在常压下工作,毫无爆炸危险,彻底杜绝安全隐患,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机构的电气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温控加热装置,包括圆柱形的金属壳体,该壳体由前壳体8、后壳体9、上壳体4和下壳体17组装成安装腔体;

在壳体内壁的中部设置有圆盘状的加热机构11,该加热机构11为红外线加热机构,其中加热机构11的电热丝分成三组,可根据需要调整功率,在该加热机构11的侧边紧贴设置有弧形水槽6,该水槽6通过水槽定位板7固定在加热机构11上,为更好的利用加热机构11的热能,水槽6可为环状结构,将加热机构11包围在水槽6的内圈中;

该水槽6的上方设置有水箱5,在该水箱5的上方设置有进水口,该水箱5 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该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水槽6连通,在该水槽6上设置有出水口,在出水口上设置有出水密封环10,通过出水口与生活用水管道系统连接,或者取暖管路连接;

在所述加热机构11的上部设置有排风机构12,在该排风机构12设置有抽风机,在抽风机的作用下,让壳体内部形成负压,使其外界的空气通过该进风支架16的进风口进入壳体中,该排风机构12的排风口穿出所述前壳体8与外界相通;

在所述加热机构11的下部设置有连接环14,该连接环14的下部连接进风支架16,该进风支架16的下部与所述下壳体17连接,该进风支架16的进风口与所述前壳体8和后壳体9上的开孔相对应,在进风支架16的进风口与所述前壳体8和后壳体9上的开孔之间设置有挡片15,在所述加热机构11和连接环 14之间设置有过滤机构13,该过滤机构13金属过滤网;

在前壳体8和后壳体9的内壁上由外到内分别设置有离心玻璃纤维丝棉保温层和隔热支架18;

在所述下壳体17的底部设置有稳定盘底盘机构,该稳定盘底盘机构设置有底盘上壳19、配重盘20和底盘下壳21,其中在下壳体17的底部设置有转动轴,在所述底盘上壳19的顶部设置有轴承机构,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轴承机构转动连接,所述底盘上壳19和底盘下壳21通过卡扣扣接,所述配重盘20为金属块,位于所述底盘上壳19和底盘下壳21之间。

在所述壳体设置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包括显示前壳1和显示后壳3,其中,在所述显示前壳1上开设有显示窗口,所述显示后壳3与显示前壳1扣接,所述显示后壳3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顶部,在所述显示前壳1和显示后壳3之间设置有控制电路板2,该控制电路板2上的显示面板与所述显示前壳1上显示窗口配合,该显示面板具体触摸板,所述控制电路板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有触摸屏,第二输入端连接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加热机构11和壳体的内壁上,第三输入端连接有水位检测传感器,该水位检测传感器安装在水槽6中,第四输入端连接有电流检测传感器,第五输入端连接有电压检测传感器,其中电流检测传感器和电压检测传感器设置在加热机构11的供电回路中,

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电路板2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加热机构11的控制端连接,具体可为加热机构11的电源开关,电源接触器等,第二输出端与报警器连接,第三输出端与水泵控制接口连接,在实际使用中可将水泵设置在壳体内部,可在本实用新型外部设置水泵机构,或者水泵机构可用水源控制阀门机构代替,利用自来水的自身水压实现循环,第四输出端与电源控制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需要应用加热生活用水或者淋浴用水时,只需将水箱的进水口与水泵的出书口连接,将水槽6的出水口与生活用水管路或者淋浴管路连接即可,在需要直接取暖或者烘干时,则可停止实用新型供水系统,直接用加热机构11加热,然后在排风机构12的作用下,带出热风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