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铝炉蓄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6277发布日期:2019-05-03 18:53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熔铝炉蓄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铝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熔铝炉蓄热设备。



背景技术:

中国五金制造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积累和发展,现已成为世界五金产量第一大国,铝、锌等压铸合金制品是传统五金行业的主要产品类型。由于油、气价格居高不下,再加上传统熔炉使用燃烧机进行加热,热效率非常低,使得生产成本太高,无法满足市场竞争要求。传统的燃油或燃气合金熔炉已经失去竞争优势。现有技术中,在熔铝炉在使用的过程中,熔铝炉的平均热效率只有20%左右,排烟热损失高达50%以上,热量随烟气排放到大气中去,排烟温度普遍在500℃以上,造成很大的浪费。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熔铝炉蓄热设备,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熔铝炉蓄热设备,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熔铝炉余热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熔炉,熔炉的一侧通过支架固定有控制板,控制板的内部安装有PLC控制器,燃烧室的底部对应两侧通过焊接固定有蓄热式烧嘴,蓄热式烧嘴的内部安装有蓄热体,蓄热式烧嘴的一侧内壁嵌入安装有温度传感器,蓄热式烧嘴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电磁换向阀的对应两侧接口连接,电磁换向阀的另外两侧接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三通接头的一侧接口连接,三通接头的另外两侧接头上分别安装有排气管和供气管,且排气管和供气管上均安装有电磁阀,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磁换向阀和电磁阀,控制板电性连接电磁换向阀和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实现智能切换电磁换向阀,有效的提升了设备的余热利用率,降低了能耗,同时也提升了设备的产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蓄热式烧嘴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保温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控制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4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燃烧室1,燃烧室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熔炉13,熔炉13的一侧通过支架固定有控制板10,控制板10的内部安装有PLC控制器20,燃烧室1的底部对应两侧通过焊接固定有蓄热式烧嘴3,蓄热式烧嘴3的内部安装有蓄热体15,蓄热式烧嘴3的一侧内壁嵌入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6,蓄热式烧嘴3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管4与电磁换向阀8的对应两侧接口连接,电磁换向阀8的另外两侧接口通过第二连接管7与三通接头11的一侧接口连接,三通接头11的另外两侧接头上分别安装有排气管6和供气管12,且排气管6和供气管12上均安装有电磁阀9,温度传感器16电性连接PLC控制器20的输入端,PLC控制器2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磁换向阀8和电磁阀9,控制板10电性连接电磁换向阀8和电磁阀9。

为了防止热量散失,提升能量的利用率,燃烧室1和蓄热式烧嘴3的外侧均包裹有保温层2。

为了防止热量散发过快,保温层2包括岩棉板层17、聚氨醋发泡保温层18和外保护层19,岩棉板层17的外侧包裹有聚氨醋发泡保温层18,聚氨醋发泡保温层18的外侧包裹有外保护层19,外保护层19为一种铝板材料构件。

为了便于装置的移动与固定,燃烧室1的底部四个拐角处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腿5,支撑腿5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移动轮,且移动轮为一种万向自锁轮。

为了增大燃烧室1顶部内壁的表面积,燃烧室1的顶部内壁均匀分布有凸起。

为了实现智能控制,PLC控制器20为一种FX2N-128MR-001PLC控制器。

本实施例中电磁换向阀8采用AIRTAC 4v210-08电磁换向阀,电磁阀9采用SY7120电磁阀,温度传感器16采用PT100温度传感器,控制板10采用BRC1E631控制板。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燃料在燃烧室1内燃烧时,当一个蓄热式烧嘴3利用通过蓄热体15的热空气进行燃烧时,另一个蓄热式烧嘴3起到一个排烟口的功能,当其中一个蓄热式烧嘴3内的蓄热体15热量蓄足后,通过转动电磁换向阀8,转换两个蓄热式烧嘴3的功能,每当一个蓄热式烧嘴3在燃烧时,则另一个蓄热式烧嘴3在进行蓄热,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16,便于实时监控蓄热式烧嘴3内热气体的温度,当温度低于PLC控制器20的预设值时,PLC控制器20控制电磁换向阀8切换,同时也控制排气管6和供气管12上的电磁阀9进行切换,便于切换两个蓄热式烧嘴3的功能,该装置,便于通过蓄热体15收集烟气中的余热,并通过切换蓄热式烧嘴3的功能来不断使用不同的蓄热体15来加热燃料气体,有效的提升了设备的余热利用率,降低了能耗,同时也提升了设备的产能。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实现智能切换电磁换向阀8,有效的提升了设备的余热利用率,降低了能耗,同时也提升了设备的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