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2722发布日期:2019-06-26 01:26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的吸油烟机,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导烟板的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吸油烟机大多在进风口处设置导烟板,导烟板和进风口预留一定的距离,能够有效的将油烟冷凝分离,使得吸油效率相对比较高。

如专利号为ZL201721255538.2(公告号为CN20719658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侧吸式吸油烟机》,导烟板设置在进风口的前方。

目前的导烟板大多如上述专利所示,为一整块板,此类导烟板的进风口单一,远离进风口的油烟容易逃逸;另外,若导烟板为大平面,会压迫风机性能,损失较多风量,噪音大,对于速度较快的油烟的捕捉较差,易跑烟。

虽有一些专利如专利号为ZL201611057819.7(公布号为CN10810581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侧吸式油烟机》所示,在进风口内设置左导流板(即导烟板)、右导流板和位于中部的固定挡板,左导流板、右导流板和固定挡板刚好覆盖住整个进风口;或者如专利号为ZL201721290304.1(公告号为CN20721420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近吸式吸油烟机》所示,该吸油烟机的导烟板包括左右两侧的活动的第一导烟板以及位于两个第一导烟板之间的固定的第二导烟板,第一导烟板能向壳体内方向或外方向移动。

前述专利虽将导烟板分段设计为多块,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进风口单一的问题,但是固定挡板和第二导烟板依然会压迫风机,造成风机的性能不能完全释放,且风机噪音大。

由上可知,现有的吸油烟机的导烟板仍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通过在导烟板之间形成多个进风口从而解决压迫风机性能问题的吸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通过使导烟板在进风口处导流而防止气流对冲的吸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油烟机,包括设有进风口的集烟罩,在所述集烟罩的前侧设有能在驱动机构驱动下相对集烟罩移动或偏转而使进风口启闭的导烟板,所述导烟板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第一导烟板以及位于两个第一导烟板之间的第二导烟板;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进风口处于开启状态下,所述第二导烟板位于第一导烟板前侧,所述第一导烟板在左右方向上邻近第二导烟板的侧边位于远离第二导烟板的侧边后侧,所述第二导烟板在左右方向上与相邻的第一导烟板之间形成主进风口,所述第一导烟板在左右方向上与集烟罩之间形成辅助进风口。

因进入两个主进风口的气流流动方向相反,为防止进入两个主进风口的气流产生对冲,所述第二导烟板的中央部位向后凹陷形成凹入部,且所述凹入部包括有左侧壁和右侧壁以及连接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顶壁,并且所述左侧壁自前向后向右倾斜,所述右侧壁自前向后向左倾斜。如此,左侧壁和右侧壁对进入的气流进行导流,将气流顺畅导入集烟罩上的进风口,避免两侧气流对冲导致气流不能顺畅吸入、并造成噪声的问题。

所述凹入部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只要左右两侧的侧壁能够导流即可,优选地,所述左侧壁与顶壁之间的夹角为5°~10°,所述右侧壁与顶壁之间的夹角为5°~10°,以达到最佳的导流效果。

为进一步提高对油烟的导流效果,所述第一导烟板在打开状态下所在平面相对第一导烟板在关闭状态下所在平面具有夹角,该夹角为8°~12°。若夹角小于8°,则辅助吸风效果不明显,若夹角大于12°,辅助进风口与主进风口抢风量,不利于负压的合理分布,且易造成第一导烟板导烟作用减弱,影响吸烟效果。

为便于主进风口的形成,优选地,所述的主进风口由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导烟板前伸或/和驱动所述第一导烟板偏转而形成。

为便于辅助进风口的形成,优选地,所述的辅助进风口由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导烟板偏转或/和前伸而形成。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以及设置在第二导烟板及其联动的第一导烟板之间的联动机构,所述的驱动装置与该第二导烟板驱动相连。如此无需每个导烟板设置一套驱动装置,减少驱动装置的数量,涉及部件少。

所述联动机构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优选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连杆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设于第一导烟板前端面,所述第二安装座设于第二导烟板背部,且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分别邻近第一导烟板和第二导烟板相邻的两侧边设置,所述连杆沿左右方向延伸,且连杆的第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上,连杆的第二端转动安装在第二安装座上,所述连杆在第二导烟板移动的状态下相对第二导烟板前后摆动。

为对第一导烟板的偏转轨迹进行限位,所述集烟罩上转动设有转轴,该转轴邻近与第二导烟板相邻的第一导烟板的侧边设置,并沿前述第一导烟板的侧边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烟板的背部与转轴相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输出端连接的用于驱动第二导烟板前后移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驱动端与第二导烟板相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丝杆、电机、连接件和推杆,所述丝杆由电机驱动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连接件螺纹连接于丝杆上,所述推杆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一端与连接件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导烟板相连接。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时连接件在丝杆上前后移动,带动推杆前后移动,进而推动第二导烟板前后移动。

为便于将驱动装置装配于吸油烟机上,所述电机固定设于一固定架上,该固定架相对集烟罩固定设置,所述推杆穿过固定架与第二导烟板相连。如此先将驱动装置整体装配于固定架上,再将固定架装配于集烟罩上,装配方便;并且固定架还能对推杆的移动轨迹进行导向。

对于侧吸式吸油烟机,所述导烟板在关闭状态下,所述第二导烟板和两个所述第一导烟板均自上而下逐渐向后倾斜,且遮盖在进风口所在平面的前侧。如此导烟板在关闭状态下不仅可以作为吸油烟机的面板,相对于顶吸式吸油烟机还具有更佳的导烟效果,因对于侧吸式吸油烟机,油烟可以沿着导烟板向上移动,导烟板对油烟的导流过程较长,具体为:侧吸式吸油烟机是底部进风,气流的运行方向沿着导烟板会产生附壁效应,并且气流的运行方向本身就是向上的,还会产生烟囱效应;而对于顶吸式吸油烟机,油烟升腾至导烟板处很快被吸入进风口,导流过程较短。

为防止导烟板在移动时与集烟罩之间产生干涉,所述导烟板在左右方向上与集烟罩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

为更进一步提高吸烟效果,所述第一导烟板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占第二导烟板在左右方向上宽度的0.5~0.8。当第一导烟板宽度小于第二导烟板宽度的50%时,第二导烟板过宽,吸油烟机工作时,主进风口离风机距离远,负压值较低。当第一导烟板宽度大于第二导烟板宽度的80%时,吸油烟机工作时,第一导烟板偏转会遮挡集烟罩上的进风口,风机性能不能完全被释放,影响最大风量,增大噪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导烟板设置为三块,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导烟板能够偏转,位于中间的第二导烟板能够相对进风口向前移动,从而使第二导烟板在左右方向上与相邻的第一导烟板之间形成主进风口,第一导烟板在左右方向上与集烟罩之间形成辅助进风口,主进风口离风机近风力强劲,辅助进风口起到防跑烟的作用(逃逸的油烟沿集烟罩两侧移动时被辅助进风口吸入),多个进风口(即主进风口和辅助进风口)配合达到最佳的吸油烟效果;且第二导烟板前移,避免了对风机的压迫,能够充分释放风机性能,最大风量增加,提高吸烟效果,且降低了风机噪音;2、第一导烟板相对第二导烟板倾斜设置,在油烟进入主进风口、辅助进风口时会沿着第一导烟板的倾斜角度进入集烟罩上进风口,使得气流流动更加顺畅,并且解决了气流从两侧主进风口、辅助进风口进入时对冲引起噪音的问题;3、第二导烟板上设置有凹入部,凹入部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对气流具有导流作用,避免了进风方向相反的两股气流对冲,不仅造成气流不能顺畅进入进风口、还产生噪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导烟板处于打开状态);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驱动装置与集烟罩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导烟板处于关闭状态);

图7为图6中的导烟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7所示,本优选实施例的吸油烟机包括机壳、设有进风口11的集烟罩1以及风机系统,集烟罩1设于机壳前部,风机系统设于机壳内,进风口11与风机系统相连通。

在集烟罩1的前侧设有在驱动机构作用下相对集烟罩1移动或偏转而使进风口11启闭的导烟板2,导烟板2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第一导烟板21以及位于两个第一导烟板21之间的第二导烟板22,第一导烟板21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占第二导烟板22在左右方向上宽度的0.5~0.8,优选为0.6。

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导烟板21偏转及驱动第二导烟板22向前伸出或向后复位,从而在第二导烟板22与相邻的第一导烟板21之间形成主进风口23,第一导烟板21与集烟罩1之间形成辅助进风口24。

换言之,在进风口11打开状态下,第二导烟板22位于第一导烟板21前侧,第一导烟板21在左右方向上邻近第二导烟板22的侧边位于远离第二导烟板22的侧边后侧,第二导烟板22在左右方向上与相邻的第一导烟板21之间形成主进风口23,第一导烟板21在左右方向上与集烟罩1之间形成辅助进风口24。在吸烟时,油烟首先撞到两块第一导烟板21上进入主进风口23,主进风口23离风机近风力强劲,逃逸的油烟沿集烟罩1两侧移动时被辅助进风口24吸入,以防止跑烟,多个进风口(即主进风口23和辅助进风口24)配合达到最佳的吸油烟效果;并且第二导烟板22前移,避免了对风机的压迫,能够充分释放风机性能,最大风量增加,提高吸烟效果,且降低了风机噪音。

其中主进风口23由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导烟板22前伸或/和驱动所述第一导烟板21偏转而形成;其中辅助进风口24由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导烟板21偏转或/和前伸而形成。即第一导烟板21和第二导烟板22可分别由驱动机构驱动,或第一导烟板21作为主动板,第二导烟板22作为与第一导烟板21联动的从动板,或第二导烟板22作为主动板,第一导烟板21作为与第二导烟板22联动的从动板。

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烟板22作为主动板,第一导烟板21作为与第二导烟板22联动的从动板。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3以及设置在第二导烟板22及其联动的第一导烟板21之间的联动机构4,联动机构4包括第一安装座41、连杆42和第二安装座43,第一安装座41设于第一导烟板21前端面,第二安装座43设于第二导烟板22背部,且第一安装座41和第二安装座43分别邻近第一导烟板21和第二导烟板22相邻的两侧边设置,连杆42沿左右方向延伸,且连杆42的第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一安装座41上,连杆42的第二端转动安装在第二安装座43上,连杆42在第二导烟板22移动的状态下相对第二导烟板22前后摆动。

驱动装置3包括电机31以及与电机31输出端连接的用于驱动第二导烟板22前后移动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丝杆32、电机31、连接件34和推杆35,集烟罩1的背部设有一固定架36,电机31固定设于固定架36上,丝杆32由电机31驱动并沿前后方向延伸,连接件34螺纹连接于丝杆32上,推杆35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一端与连接件34相连接,另一端穿过固定架36与一连接块37相连,该连接块37设于第二导烟板22上。电机31驱动丝杆32转动,丝杆32转动时连接件34在丝杆32上前后移动,带动推杆35前后移动,进而推动第二导烟板22前后移动。

集烟罩1上设有支架13,支架13上转动设有转轴12,该转轴12邻近与第二导烟板22相邻的第一导烟板21的侧边设置,并沿前述第一导烟板21的侧边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导烟板21的背部设有第三安装座215,该第三安装座215与转轴12转动连接,以对第一导烟板21的偏转轨迹进行限位,防止第一导烟板21在偏转时发生倾斜。

另外,第一导烟板21在打开状态下所在平面相对第一导烟板21在关闭状态下所在平面具有夹角,该夹角为8°~12°,优选为10°。

在导烟板2关闭状态下,第二导烟板22和两个第一导烟板21均自上而下逐渐向后倾斜,且遮盖在进风口11所在平面的前侧。并且导烟板2在左右方向上与集烟罩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该间距不小于3mm,防止导烟板2与集烟罩1之间产生干涉。

因进入两个主进风口23的气流流动方向相反,为防止进入两个主进风口23的气流产生对冲,第二导烟板22的中央部位向后凹陷形成凹入部25,且凹入部25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左侧壁251、右侧壁252以及连接左侧壁251和右侧壁252的顶壁253,左侧壁251自前向后向右倾斜,左侧壁251与顶壁253之间的夹角为5°~10°,右侧壁252自前向后向左倾斜,右侧壁252与顶壁253之间的夹角为5°~10°。如此,左侧壁251和右侧壁252对进入的气流进行导流,将气流顺畅导入集烟罩1上的进风口11,避免两侧气流对冲导致气流不能顺畅吸入、并造成噪声的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烟板结构并不局限应用于上述侧吸式吸油烟机上,也可应用于顶吸式吸油烟机上,只是本导烟板的结构应用于侧吸式吸油烟机上具有更好的导烟效果,因侧吸式吸油烟机是底部进风,气流的运行方向沿着导烟板会产生附壁效应,导流过程较长,并且气流的运行方向本身就是向上的,还会产生烟囱效应;而对于顶吸式吸油烟机,油烟升腾至导烟板处很快被吸入进风口,导流过程较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