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小型蓄热式电暖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3970发布日期:2019-05-03 18:40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小型蓄热式电暖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小型蓄热式电暖器装置,属于环保采暖转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煤改电”的环保政策推广,各种非煤采暖器逐渐深入到各个企事业单位、机关、家庭等的电采暖领域。现有的供暖装置可直接采用电采暖器及散热器,电采暖器与散热器之间通过供水管路与回水管路连接,通过电采暖器的电加热管供暖,考虑到在企事业单位等采暖行业中执行峰谷电价,故蓄热得到推广及使用,利用谷电进行蓄热材料既能节约电能,也能降低采暖的运行成本,可在电采暖器与散热器之间增加蓄热装置如蓄热水箱或者相变蓄热,通过蓄热节约电能降低成本,在企事业单位、机关等大面积采暖领域,采暖器一般采用电采暖器与蓄热水箱连接,进行多能互补式供暖;或者蓄热装置增加相变蓄热,利用电采暖器、相变蓄热、蓄热水箱三个设备为散热器供暖,利用谷电加热和蓄热,进行移峰填谷式供暖。尽管上述供暖设备能利用谷电加热蓄热,降低成本,但是三个设备结构复杂,设备装机容量大,体积大,占地面积广,控制复杂,每个设备都要有单独泵控制,装机重复性强,设备投资也大;对于空间有限的家庭采暖来说很难实现,故现有的供暖设备在家庭采暖领域更是难以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占地面积小,设备投资小,成本低的家用小型蓄热式电暖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家用小型蓄热式电暖器装置,包括供热机构及散热机构,所述供热机构包括供热出水口及供热回水口,所述供热机构包括壳体、蓄热器及电加热管,所述蓄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部,所述电加热管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部,所述蓄热器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及插装在上、下支架之间的多个相变蓄热棒;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入口及散热器出口,所述供热出水口通过散热器给水管与所述散热器入口连接,所述散热器给水管上设有供水泵,所述供热回水口通过散热器回水管与所述散热器出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蓄热式电暖器装置既是电加热器,也是一个相变蓄热器,内部均匀插有多支相变蓄热棒,呈蜂窝状结构,其四周为水介质,给水泵既是给散热器提供热水,也是对蓄热式电暖器装置内进行搅拌,本蓄热式电暖器装置可以进行长时间加热直供热,也可以长时间间歇放热和供暖,实现直供暖和蓄热供暖双功能;而其体积只有水箱体积的50~60%,占地面积减少了50~80%,设备和供暖管网的投资也大大降低,具有投资低,体积小,使用寿命长,运行费用低,放热温度高,放热时间长等特点,特别适合家庭用的小型相变蓄热式电暖器的装置。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占地面积小,成本低投资少,即可直热供暖,又可蓄热供暖,形成多功能的电暖器,运行费用低,蓄热温度高,放热时间长,应用广泛,节能环保,每个家庭不单可以直供或蓄热供暖,还可满足企事业单位、机关、医院、学校、养老院、养殖大棚等大面积直供或蓄热供暖。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检测的散热器所在环境温度控制供水泵的启停;根据检测的壳体内水温并结合峰谷用电控制电加热管的开闭。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该装置直接供暖和或蓄热供暖,可以对电加热管、水泵、阀门等的温度及流量指标进行不同时间段、差别温度等智能控制,利用谷电进行蓄热采暖的广泛应用,节约了电能,也降低采暖的运行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给水管上设有给水管阀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给水管阀门可以是手动阀门,也是电磁阀门,若采用电磁阀们则可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并可根据散热器所在环境温度即室温具体情况和不同的时间段,对给水管有差别智能控制其流量和室内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给水管上设有补水漏斗,所述补水漏斗通过补水管路与所述散热器给水管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随着电暖器装置的使用,供暖一段时间后,供热机构内的水会蒸发,水量减少,壳体内的水位会有所下降,故可通过补水漏斗及时补水,可以补充部分冷水。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控制面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通过控制面板控制调整电暖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管采用纳米石英电加热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纳米石英电加热管,其加热热效率高,热效率约在98%以上,使用寿命长,其寿命约为10-20年,其电源与控制系统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电加热管;3、相变蓄热棒;4、控制面板;5、散热器给水管;6、供水泵;7、散热器回水管;8、给水管阀门;9、散热器;10、补水漏斗;11、补水管路;12、水;13、上支架;14、下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家用小型蓄热式电暖器装置,包括供热机构及散热机构,所述供热机构包括供热出水口及供热回水口,所述供热机构包括壳体1、蓄热器及电加热管2,所述蓄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部,所述电加热管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部,所述蓄热器包括上支架13、下支架14及插装在上、下支架之间的多个相变蓄热棒3;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器9,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入口及散热器出口,所述供热出水口通过散热器给水管5与所述散热器入口连接,所述散热器给水管上设有供水泵6,所述供热回水口通过散热器回水管7与所述散热器出口连接。

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检测的散热器所在环境温度控制供水泵的启停;根据检测的壳体内水温并结合峰谷用电控制电加热管的开闭。可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该装置直接供暖和或蓄热供暖,可以对电加热管、水泵、阀门等的温度及流量指标进行不同时间段、差别温度等智能控制,利用谷电进行蓄热采暖的广泛应用,节约了电能,也降低采暖的运行成本。

所述散热器给水管上设有给水管阀门8。给水管阀门可以是手动阀门,也是电磁阀门,若采用电磁阀们则可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并可根据散热器所在环境温度即室温具体情况和不同的时间段,对给水管有差别智能控制其流量和室内的温度。

所述散热器给水管上设有补水漏斗10,所述补水漏斗通过补水管路11与所述散热器给水管连接。随着电暖器装置的使用,供暖一段时间后,供热机构内的水12会蒸发,水量减少,壳体内的水位会有所下降,故可通过补水漏斗及时补水,可以补充部分冷水。

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控制面板4。控制面板可采用PLC智能控制板。方便通过控制面板控制调整电暖器装置。

所述电加热管采用纳米石英电加热管。采用纳米石英电加热管,其加热热效率高,热效率约在98%以上,使用寿命长,其寿命约为10-20年,其电源与控制系统连接。

相变蓄热棒可以是在PPR管两端是热熔密封,并且PPR管内部填充有相变蓄热材料,相变蓄热棒放置在无缝管内。相变蓄热棒是在密闭的无缝管内工作,不与空气和水接触,其使用寿命可达15-30年。相变蓄热棒的相变蓄能原理:相变材料具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改变其物理状态的能力。以固-液相变为例,在加热到熔化温度时,就产生从固态到液态的相变,熔化的过程中,相变材料吸收并储存大量的潜热;当相变材料冷却时,储存的热量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要散发到环境中去,进行从液态到固态的逆相变。在这两种相变过程中,所储存或释放的能量称为相变潜热。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材料自身的温度在相变完成前几乎维持不变,形成一个宽的温度平台,虽然温度不变,但吸收或释放的潜热却相当大。

与水接触的壳体和管件均采用304、316L等优质不锈钢材料并进行保护性氩弧焊接,确保本装置的使用寿命长。

采用优质的纳米石英电加热管,热效率98%以上。再采用夜间谷电进行蓄能加热,谷电电价仅为0.30元/kwh,峰电电价为0.60元/kwh,而且23:00~5:00甚至可以停供暖,只需保温到5~18℃;白天7:00点~22:00点不加热,只放热,而且蓄热量满足白天应用。运行费用必然低。同样的蓄热量,其蓄热体积仅为原水箱蓄热的30~50%,而且蓄热温度一般在60~65℃,最高蓄热温度可以达到120℃,蓄热温度较高,一次性蓄热可满足12~15h的供暖放热的时间,完全满足一个家庭白天放热时间的需要量。回收温度也在55~58℃左右。

蓄热式电暖器装置既是电加热器,也是一个相变蓄热器,内部均匀插有多支相变蓄热棒,呈蜂窝状结构,其四周为水介质,给水泵既是给散热器提供热水,也是对蓄热式电暖器装置内进行搅拌,当水位达到50℃时,PLC智能控制板按照既定的设计,让给水泵及给水管阀门、散热器进行循环供暖工作,过一阶段,如果补水漏斗水位较低时,可以补充部分冷水。

给水管阀门可以是手动阀门,也是电磁阀门,由PLC智能控制板控制,可根据室温具体情况和不同的时间段,对给水管有差别智能控制其流量和室内的温度,也可以采用进行手机远程wifi遥控操作,实现智能化远程操控。散热器的回水经过回水管再回流到蓄热式电暖器装置。

本蓄热式电暖器装置可以进行长时间加热直供热,也可以长时间间歇放热和供暖。实现直供暖和蓄热供暖双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