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加热模块及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2196发布日期:2019-04-23 23:4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速加热模块及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速加热模块及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热水器被广泛应用在大众生活中,热水器主要有太阳能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其中,以电作为能源进行加热的热水器通常称为电热水器,电热水器以其使用方便、安全、使用环境不受限制的特点而广受欢迎。

现有的电热水器是将电热管置于水箱内直接对水箱内的冷水进行加热的。由于水箱体积大,导致将所有冷水加热到可用温度需要大量时间,导致使用者需要耗费长时间等待加热,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速加热模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加热器对于水箱内的水加热时间较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速加热模块,包括:厚膜加热体、电子线路控制主板、水泵和壳体,所述电子线路控制主板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厚膜加热体和所述水泵均至少有部分区域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厚膜加热体包括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与所述水泵连通,所述电子线路控制主板分别与所述厚膜加热体、以及所述水泵通过控制线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主壳体和防尘扣板,所述主壳体上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厚膜加热体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电子线路控制主板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防尘扣板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开口处,所述主壳体设置有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孔连通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体的侧面设置有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与所述第二安装槽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体的侧面设置有水泵限位槽,所述水泵的部分区域伸入所述水泵限位槽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厚膜加热体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与所述限位柱对应的区域设置有插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温度检测组件,所述温度检测组件集成于所述电子线路控制主板上,所述温度检测组件的检测端位于所述出水接口处,所述出水接口处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所述电子线路控制主板信号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流量检测组件,所述流量检测组件集成于所述电子线路控制主板上,所述流量检测组件的检测端位于所述出水接口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水质监测组件,所述水质监测组件集成于所述电子线路控制主板上,所述水质监测组件的检测端位于所述厚膜加热体内的过水管道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语音播报组件,所述语音播报组件集成于所述电子线路控制主板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速加热模块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速加热模块应用于加热设备中,电子线路控制主板控制水泵抽水,以使水经由进水接口进入厚膜加热体,厚膜加热体将水加热后,水经由出水接口流出。水在厚膜加热体中从进水接口流动到出水接口的过程中加热,从而使得使用者随时可以从出水接口处接到烧开的水,无需等待水箱中所有的水都加热完毕,因此缩短了使用者等待水加热的时间。

此外,本申请提供的速加热模块将厚膜加热体、电子线路控制主板、水泵和壳体均整合并封装为一体结构,因此简化了将上述结构安装到加热设备中的安装与拆卸过程,本申请提供的速加热模块适用于多种加热设备,适用度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加热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加热器对于水箱内的水加热时间较长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加热设备,包括机身和安装于所述机身内的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速加热模块。

所述加热设备与上述速加热模块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速加热模块的零件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速加热模块处于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速加热模块处于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速加热模块处于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速加热模块处于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速加热模块处于第五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速加热模块处于第六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速加热模块处于第七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厚膜加热体;11-限位柱;12-柔性密封圈;13-安装孔;2-电子线路控制主板;21-插接口;3-水泵;4-壳体;41-主壳体;42-防尘扣板;43-第二安装槽;44-水泵限位槽;45-第一过线孔;46-第二过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速加热模块,包括:厚膜加热体1、电子线路控制主板2、水泵3和壳体4,电子线路控制主板2安装于壳体4内,厚膜加热体1和水泵3均至少有部分区域安装于壳体4内;厚膜加热体1包括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进水接口与水泵3连通,电子线路控制主板2分别与厚膜加热体1、以及水泵3通过控制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速加热模块应用于加热设备中,电子线路控制主板2控制水泵3抽水,以使水经由进水接口进入厚膜加热体1,厚膜加热体1将水加热后,水经由出水接口流出。水在厚膜加热体1中从进水接口流动到出水接口的过程中加热,从而使得使用者随时可以从出水接口处接到烧开的水,无需等待水箱中所有的水都加热完毕,因此缩短了使用者等待水加热的时间。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速加热模块将厚膜加热体1、电子线路控制主板2、水泵3和壳体4均整合并封装为一体结构,因此简化了将上述结构安装到加热设备中的安装与拆卸过程,本实施例提供的速加热模块适用于多种加热设备,适用度广。

在本实施例中,厚膜加热体1中设置有不锈钢厚膜加热管和防干烧控制器。常温液体在厚膜加热体1中加热至100℃所需时间为3秒,加热速度快,效率高。

本实施例中的速加热模块具有加热面积大、热传导效率高、热响应速度快、工作寿命长、便于安装拆卸、适用范围广等多种优势,适用于多种加热设备,如饮水机、热水器、电热水龙头、咖啡机或者其他流体加热设备。

如图1所示,壳体4包括主壳体41和防尘扣板42,主壳体41上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43,厚膜加热体1安装于第一安装槽,电子线路控制主板2安装于第二安装槽43,防尘扣板42安装于第二安装槽43的开口处,主壳体41设置有第一过线孔45,第一过线孔45连通于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43。厚膜加热体1连接的导线穿过第一过线孔45后与电子线路控制主板2连接。

第一安装槽的深度等于厚膜加热体1的主体部分的厚度。进一步地,厚膜加热体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柱11,在第一安装槽内设置有与限位柱11匹配的插槽,将厚膜加热体1放置到第一安装槽后,限位柱11伸入对应的插槽中,可以起到初定位的作用,以便于后续对于厚膜加热体1的进一步固定,例如通过螺栓将厚膜加热体1与主壳体41进行连接。

优选地,在限位柱11上套设有柔性密封圈12,柔性密封圈12可以由硅胶或者橡胶材质制成,在将限位柱11伸入插槽后,柔性密封圈12在限位柱11与插槽之间受挤压变形,一方面起到密封作用,另一方面提高限位柱11与插槽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增加限位柱11与插槽之间的摩擦力。

如图1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厚膜加热体1为矩形,在厚膜加热体1的两个角部分别设置有限位柱11,在剩余的另外两个角部分别设置有安装孔13,两个限位柱11之间的连线与两个安装孔13之间的连线交叉。如此设置,厚膜加热体1的两个角部区域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13后与主壳体41固定连接,另外两个角部区域通过限位柱11与主壳体41上的限位槽配合进行限位,从而使得在使用较少螺栓的情况下达到较好的连接稳定性,以简化厚膜加热体1与主壳体41之间的安装与拆卸过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主壳体41的侧面设置有第二过线孔46,第二过线孔46与第二安装槽43连通。如此设置,使得连接于电子线路控制主板2上的部分导线可以经由第二过线孔46伸出。如此设置,在将速加热模块安装到加热设备中后,便于将电子线路控制主板2与加热设备中的其他结构进行连接。进一步地,在电子线路控制主板2上设置有多个插接口21,且各插接口21均暴露于防尘扣板42外侧。防尘扣板42安装到主壳体41后,将电子线路控制主板2上除插接口21外的其他区域密封于防尘扣板42和第二安装槽43形成的腔室内。

为便于固定水泵3,如图1和图2所示,主壳体41的侧面设置有水泵限位槽44,水泵3的部分区域伸入水泵限位槽44内。水泵限位槽44具有曲面区域,该曲面区域与水泵3的外表面相适配。在水泵3安装于水泵限位槽44后,水泵3的侧面的部分区域与水泵限位槽44接触,水泵3的部分区域暴露于水泵限位槽44外侧。水泵限位槽44的设置对于水泵3具有一定的支撑限位作用,提高水泵3与主壳体4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的同时,使得速加热模块的结构更为紧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速加热模块还包括温度检测组件,温度检测组件集成于电子线路控制主板2上,温度检测组件的检测端位于出水接口处,出水接口处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与电子线路控制主板2信号连接。温度检测组件可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监测出水接口处的温度,以保证出水接口处的水温度达到预设值后再开启控制阀使得水流出。例如当将速加热模块应用于饮水机时,为保证水完全烧开,温度传感器需保证水的温度达到100℃才开启控制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速加热模块还可以包括流量检测组件,流量检测组件集成于电子线路控制主板2上,流量检测组件的检测端位于出水接口处。流量检测组件可包括流量传感器,可根据使用者对于出水流量的需求进行设定,通过控制储水接口处的控制阀的开合度改变出水流量,流量传感器检测的流量值与预设值相等时,控制阀的开合度保持现有状态不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速加热模块还可以包括水质监测组件,水质监测组件集成于电子线路控制主板2上,水质监测组件的检测端位于厚膜加热体1内的过水管道中。水质监测组件的检测端可包括浊度检测探头、测汞探头、余氯监测探头等一种或多种结构,用以检测水质,当水质不达标时,进行报警或者关闭控制阀,避免水质不合格的水从出水接头流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速加热模块还可以包括漏水检测组件,漏水检测组件集成于电子线路控制主板2上,漏水检测组件的检测端设置于厚膜加热体1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速加热模块还可以包括语音播报组件,语音播报组件集成于电子线路控制主板2上。语音播报组件包括扬声器。语音播报组件可用于播报水温、流量、水质状况以及其他信息。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出一种加热设备,包括机身和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速加热模块,速加热模块安装于机身内。

加热设备与上述速加热模块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加热设备的进水管路与速加热模块的厚膜加热体的进水接口连接,加热设备的出水管路与厚膜加热体的出水接口连接,加热设备的进水管路可直接与自来水管连接,或者,加热设备还包括水箱,水箱的出水口与进水管路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设备可以为饮水机、热水器、电热水龙头、咖啡机等,也可以其他流体加热设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