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副产品烘干烤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3240发布日期:2019-05-17 20:09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副产品烘干烤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农副产品烘干烤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采用烘干机对香菇、天麻等类农副产品进行烘干,即将热风从风道通入烘干箱对箱内的农副产品烘烤进行烘干,然而采用这种烘干方式后,使得风道附近的农副产品烘烤会先于远离风道的农副产品烘烤变得干燥,从而导致烘干箱内的农副产品烘烤干燥不均匀,局部烤焦或欠烘问题很严重,影响农副产品烘烤的干燥效果。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农副产品烘干烤房。

类似的技术是2018年6月26日,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7540304U,公开的一种香菇干燥箱,包括箱体和收纳槽,所述箱体左侧底部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电机开关,所述箱体顶部左端安装有鼓风机,箱体顶部右端设有散热口,所述箱体顶端中部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传动轴贯穿于密封轴承、干燥箱;传动轴底部与转轴固定连接,传动轴左两端均设有放置框,且放置框的数量为八组,箱体右侧设有烘烤板,且烘烤板的数量为五组。该干燥箱采用烘烤板直接烘烤,电能利用率底下;特别是在香菇烘干一段时间后,鼓风机吹出的风对香菇进行降温风干,导致有更多的热能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农副产品烘干烤房,该烘干装置能够对农副产品进行烘干加工,能效比高,可以促使烘干房内热气体上下均匀循环流动,自动除湿,减少烘干房整体温差,使温度,湿度分布较为均匀,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农副产品烘干烤房,包括用保温彩钢板构筑的烘干室、热源室和密封门;烘干室内部布设农副产品放置架;

在烘干室和热源室之间有相当于烘干室内空四分之三高的保温彩钢板隔墙,隔墙与烘干室顶之间形成间距窗口;

所述烘干室上方有一相当于烘干室内空四分之一高的复层顶空间,复层顶空间是用金属板吊顶隔出,金属板靠热源室方向的边缘紧密搭接在隔墙上面,金属板背对热源室方向的边缘与烘干室墙板之间留出有200-400mm的空隙缺口,使热源室通过上述间距窗口、复层顶空间和空隙缺口与烘干室形成气体回流通道;

所述隔墙上分上下两排共设四个通风孔;每个通风孔的烘干室侧设导流器,在热源室侧安置热源发生器和一台鼓风机;

所述烘干室复层顶空间的正中上方有通向外界的排风扇和风阀;在热源室外墙上半侧也设有排湿排气风扇;

所述密封门外侧安装有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上设有温度控制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热源发生器是一个冷凝器;四个冷凝器通过铜管并联连接室外的空气能热泵;空气能热泵所连接的蒸发器有两台;一台是主蒸发器设置在室外,一台是辅蒸发器设置在热源室内;所述辅蒸发器上有辅导流风扇,辅蒸发器对热源室的部分热回风除湿;辅蒸发器的底下有接水盘,辅蒸发器表面所产生的冷凝水汇聚在接水盘中并通过管道排出室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农副产品烘干烤房,通过使用空气能热泵的冷凝器产生热风,耗电量只是现有技术电加热的四分之一;

2.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于烘干室内空上面做了复层顶空间,这样把烘烤农副产品后的余风通过烘干室的空隙缺口汇聚到了顶棚的最顶端;然后回旋下来进入热源室;

3.本实用新型的农副产品烘干烤房,由于在四个通风孔的烘干室侧设导流器;利用导流器可以自动或者手动调节热风的吹向;保证了进入烘干室的热风对农副产品放置架均匀烘烤;

4.本实用新型在热源室外墙上半侧设有两个排湿排气风扇,可以设置合适时间、温度进行排湿排气,另外在烘干室复层顶空间的正中上方设有通向外界的排风扇和风阀,主要是针对水份特别重的初烘烤阶段,可以打开房顶排风扇和风阀能足够排除烤房湿气;

5.本实用新型无高温环境下电机动力驱动和复杂的机械传动,经济实用,节能,安装简便,成本低;使烘干房内温度分布较为均衡,并大大地缩短了烘干时间,提高了农副产品烘烤质量和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烘干室;2热源室;3密封门;4农副产品放置架;5隔墙;6间距窗口;7复层顶空间;8金属板;9空隙缺口;10导流器;11鼓风机;12排风扇和风阀;13排湿排气风扇;14控制面板;15冷凝器;16空气能热泵;17主蒸发器;18辅蒸发器;19辅导流风扇;20接水盘;21排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农副产品烘干烤房,包括用保温彩钢板构筑的烘干室1、热源室2和密封门3;烘干室1内部布设农副产品放置架4;其特征在于:

在烘干室1和热源室2之间有相当于烘干室内空四分之三高的保温彩钢板隔墙5,隔墙5与烘干室顶之间形成间距窗口6;

所述烘干室1上方有一相当于烘干室内空四分之一高的复层顶空间7,复层顶空间7是用金属板8吊顶隔出,金属板8靠热源室方向的边缘紧密搭接在隔墙5上面,金属板8背对热源室方向的边缘与烘干室1墙板之间留出有200-400mm的空隙缺口9,使热源室2通过上述间距窗口6、复层顶空间7和空隙缺口9与烘干室1形成气体回流通道;

所述隔墙5上按上下两排共设四个通风孔;每个通风孔的烘干室1侧设导流器10,在热源室2侧安置热源发生器和一台鼓风机11;

所述烘干室复层顶空间7的正中上方有通向外界的排风扇和风阀12;在热源室2外墙上半侧也设有排湿排气风扇13;

所述密封门3外侧安装有控制面板14,在控制面板14上设有温度和排湿控制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热源发生器是一个冷凝器15;四个冷凝器15通过铜管并联连接室外的空气能热泵16;空气能热泵16所连接的蒸发器有两台;一台是主蒸发器17设置在室外,另一台是辅蒸发器18设置在热源室2内;所述辅蒸发器18上有辅导流风扇19,辅蒸发器18对热源室2的部分热回风进行除湿;辅蒸发器18的底下有接水盘20,辅蒸发器18表面所产生的冷凝水汇聚在接水盘20中并通过排水管道21排出室外。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流器10可以自动或者手动调节热风的吹向。

本实施方式由于在于烘干室1内空上面做了复层顶空间7,这样把烘烤农副产品后的余风通过烘干室1的空隙缺口9汇聚到了顶棚的最顶端;然后回旋下来进入热源室2。

本实施方式的热源室2主要作用是产生热风和除湿,并适时换气。

为了提高电能热效率,本实施方式做了如下改进:

其一是使用空气能热泵16的冷凝器15产生热风,具体过程是:空气能热泵16的压缩机将冷媒压缩,压缩后温度升高的冷媒,经过四个通风孔处的冷凝器15制造热风,鼓风机11将热风吹进烘干室1烘烤农副产品;热交换后的冷媒回到空气能热泵16的压缩机中进行下一循环,在这一过程中,空气热量通过蒸发器被吸收导入冷媒中,冷媒再导入冷凝器15中产生热风;经实测本实施方式耗电量只是现有技术电加热的四分之一;

其二是在热源室2内使用辅蒸发器18和辅导流风扇19,辅蒸发器18从热源室2吸收部分余风中的热量,除了实现除湿外,更大的优势是辅助主蒸发器17吸热,可进一步提高能效比。即从公知制冷学常识可知,空气能热泵16的压缩机的能效比是随运行工况的不同而改变的,具体就是冷媒在低压端蒸发器环境的温度与高压端冷凝器15温度之温差越大,工况条件就越差,能效比就变小;反之能效比就变大。本实施方式中辅蒸发器18从部分余风中吸热明显要比主蒸发器17从大气环境中吸热工况条件要好,而两者并联协同作用,就相当于整体提高了系统运行工况。能效比也就得到了提高;

其三是烘干室1上方复层顶用金属板8,由于热空气的自然上升,高温的热空气往往聚集在复层顶金属板8下方,对金属板8加热,高温的金属板8又与复层顶空间7的余风回风进行热交换,这样可以提高热源室2余风的温度,也起到了对空气能热泵16起到提高能效比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在热源室2外墙上半侧设有两个排湿排气风扇13,可以设置合适时间、温度进行排湿排气,另外在烘干室1复层顶空间7的正中上方设有通向外界的排风扇和风阀12,主要是针对水份特别重的初烘烤阶段,可以打开房顶排风扇和风阀12能足够排除烤房湿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