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宋锦面料加工用防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7697发布日期:2019-09-12 10:17阅读:7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宋锦面料加工用防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潮装置,具体是一种宋锦面料加工用防潮装置。



背景技术:

宋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之一。开始于宋代末年(约公元11世纪),产品分重锦和细锦(此两类又合称大锦)、及匣锦、小锦。重锦质地厚重,产品主要用于宫殿、堂室内的陈设。细锦是宋锦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厚薄适中,广泛用于服饰、装裱。宋锦,因其主要产地在苏州,故又称“苏州宋锦”。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被赋予中国“锦绣之冠”,它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一起,被誉为我国的三大名锦。2006年,宋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单位为苏州丝绸博物馆,钱小萍为唯一的国家级传承人。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又将宋锦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11月在北京雁栖湖召开的APEC晚宴上,参加会议的领导人们及配偶身着中国特色服装抵达现场,统一亮相一起拍摄“全家福”。他们穿的宋锦“新中装”面料,便是产自苏州吴江的鼎盛丝绸;宋锦面料在加工之后尤其需要保持干燥,如果处于潮湿的环境中,会导致面料发霉,而现有技术中缺少专用的设备进行干燥。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宋锦面料在加工之后尤其需要保持干燥,如果处于潮湿的环境中,会导致面料发霉,而现有技术中缺少专用的设备进行干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宋锦面料加工用防潮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宋锦面料加工用防潮装置,包括干燥室以及位于干燥室外的热风机,热风机分设在干燥室的两侧,在干燥室内的底部设置有底座,而底座之上覆盖有一层防水垫,同时在防水垫上安装有多个绕圈器,绕圈器等间距设置,绕圈器主要由转轴、侧挡板构成,同时在转轴上设置有多个凸块,凸块为中空状,凸块的顶部覆盖有隔离网,而在侧挡板上预设有多个导流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在防水垫的中间部位单独设置有一湿度计,该湿度计的具体型号为MHO-C201。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绕圈器的底部设置有立柱,立柱与底座焊接连接,而立柱的顶部与转轴相连接,同时该转轴的侧面为一空腔,该空腔与凸块导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绕圈器整体呈椭圆形,且绕圈器的转轴以及侧挡板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同时立柱也为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在干燥室的顶部还设置有一组抽风机,抽风机的出风口位于干燥室的顶部,同时在出风口处覆盖有一层防尘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在干燥室的顶部两侧设置有第一干燥剂,第一干燥剂的主要成分为硅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在干燥室的顶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二干燥剂,第二干燥剂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钙、氯化钙混合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热风机的出风口位于干燥室内部而进风口位于干燥室之外。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干燥室的内部顶部设置有一组抽风机,而在干燥室的两侧还设置有热风机,通过热风机产生热风,利用抽风机形成气流循环,从而将储存在干燥室内部的宋锦面料进行干燥,减少湿气对宋锦面料带来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的绕圈器整体呈椭圆形,与热风接触面积较大,从而提高干燥的效率,而在绕圈器的侧挡板处设置有多个导流槽,热风能够通过导流槽吹入,同时在转轴处预留有空腔,空腔与凸块导通连接,热风能够通过空腔吹入凸块处,当热风吹入时能够更加快速的带走湿气,有利于宋锦面料保持干燥。

(3)本实用新型的内部两侧设置有主要成分为硅胶的第一干燥剂,而在干燥室的内外部等间距设置有主要成分为硫酸钙、氯化钙混合物的第二干燥剂,第一干燥剂以及第二干燥剂都能够吸收水分,硅胶成本较高,吸水后能够将水分充分吸收,锁止在硅胶内部,不会滴下,适合干燥室内存放;而外部的第二干燥剂成本较低,大面积设置在干燥室外,有利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的干燥室内外均为相对干燥的环境,大大减少了湿气对宋锦面料产生的影响。

(4)本实用新型的MHO-C201型湿度计内置蓝牙模块,能够通过蓝牙连接将采集的湿度信息传递至控制装置上,方便进行监测。

(5)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上铺设有一层防水垫,能避免湿气从底座处凝结,再通过底座渗透进入干燥室内。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宋锦面料加工用防潮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宋锦面料加工用防潮装置中绕圈器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风机;2、第一干燥剂;3、第二干燥剂;4、抽风机;5、干燥室;6、防水垫;7、底座;8、空腔;9、立柱;10、导流槽;11、绕圈器;12、湿度计;13、转轴;14、凸块;15、侧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宋锦面料加工用防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室5以及位于干燥室5外的热风机1,热风机1能够产生热量,并通过内置的风机将热风吹出,使的热风能够在干燥室内保持流通,热风机1分设在干燥室5的两侧,在干燥室5内的底部设置有底座7,而底座7之上覆盖有一层防水垫6,能避免湿气从底座7处凝结,再通过底座7渗透进入干燥室5内,同时在防水垫6上安装有多个绕圈器11,绕圈器11等间距设置,绕圈器11主要由转轴13、侧挡板15构成,同时在转轴13上设置有多个凸块14,凸块14为中空状,凸块14的顶部覆盖有隔离网,而在侧挡板15上预设有多个导流槽10。以上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在防水垫6的中间部位单独设置有一湿度计12,该湿度计12的具体型号为MHO-C201,该种湿度计12内置蓝牙模块,能够通过蓝牙连接将采集的湿度信息传递至控制装置上,方便进行监测。

在本实施例中,绕圈器11的底部设置有立柱9,立柱9与底座7焊接连接,而立柱9的顶部与转轴13相连接,同时该转轴13的侧面为一空腔8,该空腔8与凸块14导通连接,热风能够通过空腔8吹入凸块14处,当热风吹入时能够更加快速的带走湿气,有利于宋锦面料保持干燥。

在本实施例中,绕圈器11整体呈椭圆形,且绕圈器11的转轴13以及侧挡板15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同时立柱9也为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不锈钢材料为良好的导体,当宋锦面料大量缠绕在绕圈器11上时,能导电,将产生的静电导入大地,防止摩擦产生静电引起火灾。

在本实施例中,热风机1的出风口位于干燥室5内部而进风口位于干燥室5之外,在干燥室5的顶部还设置有一组抽风机4,抽风机4的出风口位于干燥室5的顶部,同时在出风口处覆盖有一层防尘网。防尘网能够阻挡灰尘进入干燥室5内部,抽风机4与热风机1配合使用可以形成热量循环,便于快速带走湿气,保持干燥。

在本实施例中,在干燥室5的顶部两侧设置有敌第一干燥剂2,第一干燥剂2的主要成分为硅胶。在干燥室5的顶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二干燥剂3,第二干燥剂3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钙、氯化钙混合物。第一干燥剂2以及第二干燥剂3都能够吸收水分,硅胶成本较高,吸水后能够将水分充分吸收,锁止在硅胶内部,不会滴下,适合干燥室5内存放;而外部的第二干燥剂成3本较低,大面积设置在干燥室5外,有利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的干燥室5外部为相对干燥的环境,大大减少了湿气对宋锦面料产生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在干燥室5的内部顶部设置有一组抽风机4,而在干燥室5的两侧还设置有热风机1,通过热风机1产生热风,利用抽风机4形成气流循环,从而将储存在干燥室5内部的宋锦面料进行干燥,减少湿气对宋锦面料带来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的绕圈器11整体呈椭圆形,与热风接触面积较大,从而提高干燥的效率,而在绕圈器11的侧挡板处设置有多个导流槽10,热风能够通过导流槽10吹入,同时在转轴43处预留有空腔8,空腔8与凸块14导通连接,热风能够通过空腔8吹入凸块14处,当热风吹入时能够更加快速的带走湿气,有利于宋锦面料保持干燥。本实用新型的内部两侧设置有主要成分为硅胶的第一干燥剂2,而在干燥室5的内外部等间距设置有主要成分为硫酸钙、氯化钙混合物的第二干燥剂3,第一干燥剂2以及第二干燥剂3都能够吸收水分,硅胶成本较高,吸水后能够将水分充分吸收,锁止在硅胶内部,不会滴下,适合干燥室5内存放;而外部的第二干燥剂3成本较低,大面积设置在干燥室5外,有利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的干燥室5外部为相对干燥的环境,大大减少了湿气对宋锦面料产生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的MHO-C201型湿度计12内置蓝牙模块,能够通过蓝牙连接将采集的湿度信息传递至控制装置上,方便进行监测。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上铺设有一层防水垫6,能避免湿气从底座7处凝结,再通过底座7渗透进入干燥室2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