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循环新型采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9836发布日期:2019-07-06 11:17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循环新型采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内循环新型采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加,以电热丝作为热源的采暖器以其干净环保,温度均匀的优点被大众接受,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等空间内。

现有电热式的采暖器,由于没有高温水等可在其内部循环的介质,因此,其结构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现有电热式的采暖器一般包括一底座,在底座内安装有多个加热柱,每个加热柱的外侧均布置有电热丝才可实现采暖器的温度均衡,供热稳定。但这样的结构也造成了采暖器能耗过高问题,无法应用在集中供暖或供热面积较大的空间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内部形成循环,温度均匀,能耗更低的一种内循环新型采暖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循环新型采暖装置,包括一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外侧一体安装有四块采暖板,四块采暖板呈X型分布,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两采暖板形成的间隙内沿竖直方向均布安装有多个导热管,所述的导热管内部中空,两端开口形成导热通道。

而且,所述导热管间隔设置,每相邻两导热管之间形成间隙。

而且,所述导热管采用铝制材质制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导热管与加热管的采暖板直接接触,形成高效的热传导,而导热管内形成的导热通道配合加热管形成烟囱效应,在供暖过程中,靠近加热管的空气为高温上升的空气,而位于导热管上方的空气为低温横向流通的空气,因此可在导热通道内可形成空气密度差和压力差,从而使得高温空气可在导热通道内快速上升传导,形成更为高效的热交换;而导热管间隔设置的作用在于,在相邻导热管形成的间隙位置,高温空气可缓慢上行,从而保证散热器内上端温度与下端温度基本均衡;导热管采用铝制材质制出,是因为铝是热传导的良导体,且其成本适中,适用于广泛生产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可取代现有技术中需设置多个加热管的结构,在用于体感温度不变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能耗,而在加热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则可提供更高的体感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内循环新型采暖装置,包括一加热管3,所述加热管的外侧一体安装有四块采暖板4,四块采暖板呈X型分布,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在于,在相邻两采暖板形成的间隙内沿竖直方向均布安装有多个导热管1,所述的导热管内部中空,两端开口形成导热通道5。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管间隔设置,每相邻两导热管之间形成间隙2。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管采用铝制材质制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管可为立方体,其底面与两采暖板同侧两端面的接触面积大,结构稳定,可通过粘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管可为圆柱体,其底面通过连接件与采暖板形成的间隙相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供暖过程中,靠近加热管的空气为高温上升的空气,而位于导热管上方的空气为低温横向流通的空气,因此可在导热通道内可形成空气密度差和压力差,从而使得高温空气可在导热通道内快速上升传导,形成更为高效的热交换;而导热管间隔设置的作用在于,在相邻导热管形成的间隙位置,高温空气可缓慢上行,从而保证散热器内上端温度与下端温度基本均衡;导热管采用铝制材质制出,是因为铝是热传导的良导体,且其成本适中,适用于广泛生产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可取代现有技术中需设置多个加热管的结构,在用于体感温度不变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能耗,而在加热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则可提供更高的体感温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