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室送风均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1113发布日期:2019-06-19 01:45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恒温室送风均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均流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温室送风均流器。



背景技术:

在均匀送排风管道中时,随着管道因送风分流或吸入排风的合流,以及距离的变化,风道内部的压力随之改变。因此,从风道起始端到末端的风口出风或吸入风量需要必要的手段方能使得每个风口保持相同的流量。

为了保证各个风口的流量相同,达到均流的目的,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对于送风管道,其一是将送风管道设计为变截面风道,其二保持送风道的截面不变而改变出风口的面积;对于排风管道,唯有通过改变吸入风口的面积来达到吸入相同风量的目的。

现行均匀送排风的方法,客观上存在着设计计算与现场施工不可避免的误差;同时存在着仅仅保持风口流过“等量”气流,而不能真正实现风口气流均匀的明显缺陷。现有方法就其均匀送排风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并且当要求实现均匀送风或排风的距离达到一定的长度时,将不能实现均匀送排风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恒温室送风均流器,其通过螺杆和滑动螺母来改变均流器阀门的角度,改变了风口处的动静压比,调整风口流量,实现均匀送风。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恒温室送风均流器,其中:包括壳体、左挡风片、左连杆、驱动电机、电机安装座、联轴器、左螺母、左轴承座、滚珠丝杠、右轴承座、右螺母、右挡风片和右连杆,所述的滚珠丝杠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上,所述的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都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的电机安装座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左侧面上,所述的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座上,所述的滚珠丝杠左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的左螺母安装在滚珠丝杠左端,所述的左连杆固定安装在左螺母上,若干个所述的左挡风片铰接安装在左连杆上,所述的左挡风片另一端铰接安装在壳体内,所述的右螺母安装在滚珠丝杠右端,所述的右连杆固定安装在右螺母上,若干个所述的右挡风片铰接安装在右连杆上,所述的右挡风片另一端铰接安装在壳体内。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壳体底部设有法兰盘。

上述的左螺母的转动方向和右螺母的转动方向相反。

上述的左挡风片关于壳体左右对称面与右挡风片对称。

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转动带动滚珠丝杠转动,从而带动左螺母和右螺母反向同步运动,左螺母左右移动通过左连杆从而带动左挡风板绕着壳体上的支点转动,同时右螺母左右移动通过右连杆从而带动右挡风板绕着壳体上的支点转动;因而均流器阀门的角度,改变了风口处的动静压比,调整风口流量,实现均匀排风。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以下几点:通过螺杆和滑动螺母来改变均流器阀门的角度,改变了风口处的动静压比,调整风口流量,实现均匀送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壳体1、左挡风片2、左连杆3、驱动电机4、电机安装座5、联轴器6、左螺母7、左轴承座8、滚珠丝杠9、右轴承座10、右螺母11、右挡风片12、右连杆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一种恒温室送风均流器,其中:包括壳体1、左挡风片2、左连杆3、驱动电机4、电机安装座5、联轴器6、左螺母7、左轴承座8、滚珠丝杠9、右轴承座10、右螺母11、右挡风片12和右连杆13,所述的滚珠丝杠9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左轴承座8和右轴承座10上,所述的左轴承座8和右轴承座10都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的电机安装座5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左侧面上,所述的驱动电机4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座5上,所述的滚珠丝杠9左端通过联轴器6与驱动电机4输出轴连接,所述的左螺母7安装在滚珠丝杠9左端,所述的左连杆3固定安装在左螺母7上,若干个所述的左挡风片2铰接安装在左连杆3上,所述的左挡风片2另一端铰接安装在壳体1内,所述的右螺母11安装在滚珠丝杠9右端,所述的右连杆13固定安装在右螺母11上,若干个所述的右挡风片12铰接安装在右连杆13上,所述的右挡风片12另一端铰接安装在壳体1内。

实施例中,壳体1底部设有法兰盘。

实施例中,左螺母7的转动方向和右螺母11的转动方向相反。

实施例中,左挡风片2关于壳体1左右对称面与右挡风片12对称。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