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元件板式热管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1277发布日期:2019-07-19 22:19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元件板式热管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管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管散热器。



背景技术:

热管散热器是换热效率最高的一类散热器,传统的热管散热器往往是通过多根密集布置,形式往往比较简单,体积庞大,单位体积散热效率低,已不能满足散热要求,冷端与散热片的接触面积很小,制约了冷端的散热效率,且散热片受热胀冷缩原理容易与热管之间产生间隙,导致散热不佳,散热不佳是电脑运行时的主要问题之一,温度过高会导致电脑的系统运行不稳定,使用寿命大幅减少,甚至有可能导致部分部件烧毁,尤其是对于超大型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因此需要在现有散热器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电子元件板式热管散热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旨在于解决现有散热器与散热片接触面积小制约了冷端的散热效率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子元件板式热管散热器,该装置中通过设置散热翅片和固定片,散热翅片能够将散热的面积扩大,并且固定片的固定使其成为一体,使得散热翅片不易松动变形,对能够提高散热效果,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元件板式热管散热器,包括散热结构和传导结构,散热结构设置于传导结构的上端;

散热结构包括散热翅片、固定片、散热扇和固定螺钉,散热翅片固定设置在制冷片上端,固定片套装于散热翅片底部,固定螺钉螺纹连接于固定片两端并贯穿连接散热翅片,散热扇固定于散热翅片正后端;

传到结构包括热管、热管分导管、制冷片和热管连接孔,热管贯穿于制冷片内部并且另一端贯穿连接散热翅片,热管分导管贯通连接热管,制冷片固定于散热翅片底部,热管连接孔开设于制冷片侧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片为凹字形,且固定片的两端设有螺孔洞。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扇排列设置于散热翅片后端,风力风向垂直贯穿于散热翅片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管分导管设置有若干根,且热管分导管均汇总于一处并贯通连接热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翅片片体一体成型,所述散热翅片板体沿着热管为轴并列间隔排列,间隔距离为0.5-0.8cm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所述散热翅片为铜、铝、不锈任意一种,且散热翅片两侧开设有用于固定的螺栓孔,与固定片的两端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固定片使得散热片避免因热胀冷缩造成与热管之间连接松动或发生破坏性变形的可能,并且固定片直接贴附在散热片上同时也可以成为散热片进行散热。

2、优点在于设置有热管分导管,使得制冷片中的热量能够通过热管两端热量差充分的蒸发与冷凝,再将热量从热管一端传递到另一端进行放热散热,从而保证散热效率可以真正的提高。

3、其次,通过设置垂直于散热片后端的散热扇,使得吹出的风力可以从散热片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并且带走散热片表面的热量,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片结构示意图

图1-3中:1-热管,2-散热翅片,3-热管分导管,4-固定片,5-制冷片,6-热管连接孔,7-散热扇,8-固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散热扇7、固定螺钉8均可以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订制所得。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子元件板式热管散热器,包括散热结构和传导结构,散热结构设置于传导结构的上端;

散热结构包括散热翅片2、固定片4、散热扇7和固定螺钉8,散热翅片2固定设置在制冷片5上端,散热翅片2片体一体成型,所述散热翅片2板体沿着热管1为轴并列间隔排列,间隔距离为0.5-0.8cm之间,固定片4套装于散热翅片2底部,所述散热翅片2为铜、铝、不锈任意一种,且散热翅片2两侧开设有用于固定的螺栓孔,与固定片4的两端一致,固定片4为凹字形,且固定片4的两端设有螺孔洞,固定螺钉8螺纹连接于固定片4两端并贯穿连接散热翅片2,固定片4使得散热片避免因热胀冷缩造成与热管1之间连接松动或发生破坏性变形的可能,并且固定片4直接贴附在散热片上同时也可以成为散热片进行散热,散热扇7固定于散热翅片2正后端,散热扇7排列设置于散热翅片2后端,风力风向垂直贯穿于散热翅片2间隙,通过设置垂直于散热片后端的散热扇7,使得吹出的风力可以从散热片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并且带走散热片表面的热量,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

传到结构包括热管1、热管分导管3、制冷片5和热管连接孔6,热管1贯穿于制冷片5内部并且另一端贯穿连接散热翅片2,热管分导管3贯通连接热管1,热管分导管3设置有若干根,且热管分导管3均汇总于一处并贯通连接热管1,热管分导管3,,使得制冷片5中的热量能够通过热管两端热量差充分的蒸发与冷凝,再将热量从热管1一端传递到另一端进行放热散热,从而保证散热效率可以真正的提高,制冷片5固定于散热翅片2底部,制冷片5的热端封口和冷端封口通过胶粘、冷剪、焊接或者直接冷剪再焊接的方式进行密封,热管连接孔6开设于制冷片5侧端。

工作原理:

电子元件热量在制冷片5内部冷端经过后,从热管1两端热量差造成了蒸发与冷凝现象将热量从热管1一端传递到另一端,热管分导管3将热量带入至散热翅片2内部热管1,通过热管1与散热翅片2的接触将热量进行分散,并且通过固定片4与固定螺钉8对散热翅片2的固定连接,使得散热翅片2避免了热胀冷缩造成散热不佳的问题,并且后端的电性连接的散热扇7对散热翅片2的散热起到辅助作用。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