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风量可控的全方位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4140发布日期:2019-10-13 01:35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送风量可控的全方位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末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送风量可控的全方位送风装置,适用于集中式和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末端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系统的送风装置中常见的送风口类型主要有:

1、单层百叶空调风口:是一种多用于层高3米内房间作回风口的空调风口,通常与过滤网配合使用,一般情况下的送风距离为3-4 米左右;

2、双层百叶空调风口:是一种多用于层高3米内房间作送风口的空调风口,与单层百叶空调风口相对应,一般情况下的送风距离为 3-4米左右;

3、球型喷空调风口:是一种主要是用于空调送风与人员活动范围有较大距离环境里的空调风口,一般情况下的送风距离为8-12米左右;

4、旋流空调风口:是一种适合安装在天花板或顶棚上的空调风口,它既可以用于3米以内的低空间,也可以用于高度高达10米以上的二种高度大面积送风;

5、方形散流器:是一种多用于层高较矮、人员较密集的房间的空调风口,其气流属于贴附型,一般情况下的送风距离为3-4米左右;

6、条缝型空调风口:是一种以线性设计为特点的空调风口,该风口可以用于供热、供冷的空调系统之中。

上述送风口类型虽然都能实现送风的目的,但无法调整送风方向和送风口面积,无法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送风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结构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送风量可控的全方位送风装置,不仅可以实现径向上的全方位送风,亦可实现下送风,不仅可以调节送风角度亦可调节送风口面积进而调节送风量,当需要延长送风距离时,可在下送风口处连接风管,即可延长送风距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送风温度可控的全方位送风装置,该装置包括:变径连接组件、侧送风组件、下送风组件和控制组件。

所述变径连接组件包括旋转柱、上传动盘、上连接圈、旋转支柱、第九叶片、第八叶片、第十叶片、第七叶片、第六叶片、上底板、叶片旋转柱接口和叶片旋转电机。第六叶片、第七叶片、第八叶片、第九叶片和第十叶片完全相同,叶片和橡胶垫圈的厚度为一到五毫米,以三毫米为最佳,第六叶片下表面紧靠上底盘,第六叶片的叶片旋转柱接口套在旋转柱上,且旋转柱嵌套在上传动盘的传动盘旋转柱接口内,第七叶片的下表面紧靠第六叶片的上表面布置,第七叶片的叶片旋转柱接口套在旋转柱上,且旋转柱嵌套在上传动盘的传动盘旋转柱接口内,第八叶片与第七叶片之间,第九叶片与第八叶片之间,第十叶片与第九叶片之间的布置方式同第六叶片与第七叶片,旋转柱穿过叶片旋转柱接口并嵌套于传动盘旋转柱接口;旋转支柱套于传动盘旋旋转支柱接口,由于传动盘旋转柱接口位于传动盘的圆心位置,故随着叶片旋转电机的转动,传动盘旋转柱接口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而传动盘旋转支柱接口将做以传动盘旋转柱接口为圆心的环绕转动,又由于旋转支柱固定在叶片上,进而可以调整叶片的旋转角度,所有叶片的调控方式同上,通过同步调整第六叶片、第七叶片、第八叶片、第九叶片和第十叶片的旋转角度,可实现与送风管的抱合。上传动盘和下传动盘的最大旋转行程不超过60度,叶片旋转电机通过编写控制程序可使其旋转角度控制在每秒五度,且当叶片碰到阻碍后再运行一秒停止,该控制程序即可精确控制叶片的抱合过程,且留有一秒的时间可在连接管道时使橡胶垫圈产生形变以提高密闭性。

所述第六叶片由金属制成,所述橡胶垫圈由橡胶制成,第六叶片与橡胶垫圈胶接,第一叶片、第二叶片、第三叶片、第四叶片、第五叶片、第七叶片、第八叶片、第九叶片和第十叶片与橡胶垫圈之间的连接方式同所述第六叶片,当第六叶片、第七叶片、第八叶片、第九叶片和第十叶片连接送风管时,可依靠橡胶垫圈的形变达到密封的效果,可以提高该送风装置与送风管之间的气密性。

所述下送风组件包括下传动盘、旋转柱、下底盘、叶片旋转柱接口、第一叶片、第二叶片、第四叶片、第五叶片、第三叶片、下连接圈和叶片旋转电机。第一叶片上表面紧靠所述下底盘,第一叶片的叶片旋转柱接口套在旋转柱上,且旋转柱嵌套在下传动盘的传动盘旋转柱接口内,第二叶片的上表面紧靠第一叶片的上表面布置,第二叶片的叶片旋转柱接口套在旋转柱上,且旋转柱嵌套在下传动盘的传动盘旋转柱接口内,第三叶片与第二叶片之间,第四叶片与第三叶片之间,第五叶片与第四叶片之间的布置方式同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通过遥控器控制下控制器进而可同时控制第一叶片、第二叶片、第三叶片、第四叶片和第五叶片的旋转角度,进而可调整下送风口的截面面积的大小,可调节下送风量的大小。当需要延长送风距离时,可在下送风口连接风管,连接方式同所述连接组件和送风管,即可延长送风距离。

所述侧送风组件包括送风挡板、滑动齿板、送风口、齿轨、送风挡板驱动电机、滑轨、外管、滑动柱和所述内管。送风口设置在内管,且在内管的下半部分,送风口的长度小于所述内管的一半,外管套在所述内管的外面,且外管的长度大于内管的一半。送风挡板的宽度大于送风口的宽度,送风挡板的长度大于送风口的长度。送风挡板驱动电机的旋转齿盘与滑动齿板的齿轨啮合,当送风挡板驱动电机转动时会使滑动齿板在竖直方向上移动,通过滑动柱进而带动送风挡板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进而可调节所述送风口的开度,进而可调节侧送风量。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上控制器、上旋转按钮、上停止按钮、上复位按钮、下控制器、下复位按钮、下停止按钮、下旋转按钮和遥控器。送风挡板电机驱动按钮对应控制八个送风挡板驱动电机,进而可调节八组所述送风口的开度;上控制器按钮对应控制上旋转按钮、上停止按钮、上复位按钮,进而可调节第六叶片、第七叶片、第八叶片、第九叶片和第十叶片的旋转角度,可使该送风装置的连接组件与送风管牢固连接;下控制器按钮对应控制下复位按钮、下停止按钮、下旋转按钮进而可控制第一叶片、第二叶片、第三叶片、第四叶片和第五叶片的旋转角度进而可调节下送风口面积的大小,遥控器上的送风挡板电机驱动按钮设定的控制程序为按两下使电机正转,按一下使电机停止,按三下使电机反转。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一种温度可控的全方位送风装置有以下特点:

(1)本装置不仅可以实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全方位送风而且可以调节送风量;

(2)本装置可以灵活调整送风距离,操作简便,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送风量可控的全方位送风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一种送风量可控的全方位送风装置的仰视图;

图3是传动盘与叶片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电机与齿轨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内外管及挡板的剖视图;

图6是遥控器的示意图;

图7是遥控器的控制电路图。

图中:

1、下传动盘 2、旋转柱 3、下底盘

4、送风挡板 5、滑动齿板 6、送风口

7、齿轨 8、送风挡板驱动电机 9、滑轨

10、上传动盘 11、上连接圈 12、旋转支柱

13、第九叶片 14、第八叶片 15、第十叶片

16、上控制器 17、上旋转按钮 18、上停止按钮

19、上复位按钮 20、第七叶片 21、第六叶片

22、上底盘 23、外管 24、滑动柱

25、内管 26、叶片旋转柱接口

27、第一叶片 28、第二叶片 29、下控制器

30、下复位按钮 31、下停止按钮 32、下旋转按钮

33、第四叶片 34、第五叶片 35、第三叶片

36、下连接圈 37、叶片旋转电机

38、传动盘旋转柱接口 39、传动盘旋转支柱接口

40、橡胶垫圈 55、遥控器

41-48、送风挡板电机驱动按钮 49-51、上控制器按钮

52-54、下控制器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送风量可控的全方位送风装置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为一种送风量可控的全方位送风装置的示意图。遥控器55上送风挡板电机驱动按钮41-48可以分别控制八个不同位置的送风挡板驱动电机8,通过控制不同的送风挡板驱动电机8可控制对应的送风挡板4的竖直位置,进而可控制送风口6的开启面积,进而可调节水平方向上的送风方向和送风量。

如图2所示,一种送风量可控的全方位送风装置的仰视图。第一叶片27紧靠下底盘3布置,第二叶片28、第三叶片35、第四叶片 33和第五叶片34层叠布置,每个叶片之间紧靠,通过遥控器55控制下控制器29进而可同时控制第一叶片27、第二叶片28、第三叶片 29、第四叶片33和第五叶片34的旋转角度,进而可调整下送风口的截面面积的大小,可调节下送风量的大小。

如图3所示,为传动盘与叶片的局部放大图。传动盘的半径略大于旋转柱2到旋转支柱12的距离,使旋转柱2和旋转支柱12套在传动盘内即可,叶片旋转柱接口26套在旋转柱2上,传动盘的传动盘旋转柱接口38嵌套在旋转柱2上,旋转支柱12与旋转柱2等高,传动盘旋转支柱接口39嵌套在旋转支柱12上,通过遥控器55可控制叶片旋转电机37转动,由于传动盘旋转柱接口38位于上传动盘10 的圆心处,所以传动盘旋转柱接口38不会随着叶片旋转电机37的转动而改变位置,而传动盘旋转支柱接口39会随着叶片旋转电机37的转动而转动,进而通过旋转支柱12带动叶片转动,进而可同时调整叶片的旋转角度。

如图4所示,为电机与齿轨的局部放大图。齿轨7与送风挡板驱动电机8可啮合,通过遥控器55进而控制送风挡板驱动电机8转动进而可同时调整所述送风挡板4的位置。

如图5所示,为内外管及挡板的剖视图。内管25与送风挡板4 紧靠,送风挡板4与外管23紧靠,内管25、送风挡板4和外管23 之间无缝隙可以加强该装置的气密性,滑轨9的宽度等于滑动柱24 的直径,滑轨9的长度等于内管25的长度的一半;滑动齿板5的长度等于送风挡板4的长度,滑动齿板5的宽度等于送风挡板4的宽度的一半。

如图6和图7所示,为遥控器的示意图和遥控器的控制电路图。送风挡板电机驱动按钮41-48对应控制八个送风挡板驱动电机8,进而可调节八组送风口6的开度;上控制器按钮49-51对应控制上控制器16,进而可控制第六叶片21、第七叶片20、第八叶片14、第九叶片13和第十叶片15的旋转角度可使该送风装置的连接组件与送风管牢固连接;下控制器按钮52-54对应控制下控制器29进而可控制第一叶片27、第二叶片28、第三叶片35、第四叶片33和第五叶片34 的旋转角度进而可调节下送风口面积的大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