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装置和电池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5355发布日期:2019-11-19 20:20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传热装置和电池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传热介质所具有的冷能或热能向受热体传递的传热装置。

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的范围中,“铝”包括纯铝和铝合金。

另外,将各附图中的上下作为上下。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的电动机驱动用电池装置,使用将例如由锂离子二次电池等各种二次电池构成的多个小型单电池串联或并联而成的电池组形态的电池装置。特别是电动汽车为了延长续航距离而需求电池组的大容量化,因此多个电池组以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被组合。

然而,二次电池的性能、寿命会根据使用温度而变化,因此为了长时间效率良好地使用,需要在适当的温度下使用。

因此,以减小上述那样的电池组中所有单电池的温度差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具备金属制冷却部件的冷却装置,该金属制冷却部件的顶壁外表面成为平坦的传热面,并且内部具有流通制冷剂的制冷剂通路(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记载的冷却装置中,在冷却多个单电池的情况下,需要增加冷却部件的数量,随着部件数量增加,用于向所有冷却部件供给制冷剂的配管连接的工时增加,成本变高。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02094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即使在接受传热介质所具有的冷能或热能的受热体的数量增加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成本的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目的,包含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传热装置,是将传热介质所具有的冷能或热能向受热体传递的传热装置,具有流通传热介质的传热介质流通路,并且具备传热介质流通体和多个热传导部件,所述传热介质流通体在外表面具有传热面,所述热传导部件具有第1接触部和平坦状的第2接触部,所述第1接触部与传热介质流通体的传热面热接触并且接受传热介质所具有的冷能或热能,所述第2接触部与受热体热接触并且将冷能或热能向受热体传递,所述热传导部件具有碳粒子分散层与铝层交替层叠而成的多层结构,所述碳粒子分散层是在铝材料中分散碳粒子而形成的。

2)根据上述1)记载的传热装置,传热介质流通体的横截面形状的外形为方形,传热介质流通体的下表面成为传热面,在热传导部件的端部设有水平状的第1接触部,并以第2接触部位于与第1接触部同一水平面内的方式将两个接触部一体设置,第1接触部的上表面与传热介质流通体的传热面热接触。

3)根据上述1)记载的传热装置,传热介质流通体的横截面形状的外形为方形,传热介质流通体的两个垂直面之中任一方的垂直面成为传热面,在热传导部件的端部设有垂直状的第1接触部,并以第2接触部位于与第1接触部成直角的水平面内的方式将两个接触部一体设置,第1接触部中的与朝向第2接触部侧的侧面相反的侧面与传热介质流通体的传热面热接触。

4)根据上述1)记载的传热装置,传热介质流通体的横截面形状的外形为方形,传热介质流通体的下表面成为传热面的第1部分,传热介质流通体的两个垂直面之中任一方的垂直面成为传热面的第2部分,在热传导部件的端部设有由水平部和垂直部构成的拐角状的第1接触部,并以第2接触部位于与第1接触部的水平部同一水平面内的方式将两个接触部一体设置,第1接触部的水平部的上表面与传热介质流通体的传热面的第1部分热接触,并且第1接触部的垂直部中的朝向第2接触部侧的侧面与传热介质流通体的传热面的第2部分热接触。

5)根据上述1)记载的传热装置,传热介质流通体的横截面形状的外形为方形,传热介质流通体的上表面成为传热面的第1部分,传热介质流通体的两个垂直面之中任一方的垂直面成为传热面的第2部分,传热介质流通体的下表面成为传热面的第3部分,在热传导部件的端部设有由沿着上下方向空出间隔配置的两个水平部和将两个水平部的侧边部彼此连结的垂直部构成的通道状的第1接触部,并以第2接触部位于与第1接触部的下水平部同一水平面内的方式将两个接触部一体设置,第1接触部的上水平部的下表面与传热介质流通体的传热面的第1部分热接触,并且第1接触部的下水平部的上表面与传热介质流通体的传热面的第3部分热接触,第1接触部的垂直部中的朝向第2接触部侧的侧面与传热介质流通体的传热面的第2部分热接触。

6)根据上述1)记载的传热装置,传热介质流通体的横截面形状的外形为圆形,传热介质流通体的外周面中从下端起越过上端的优弧状部分成为传热面,并且传热面的一侧边部位于传热介质流通体的外形的下端部,在热传导部件的端部设有在侧方开口并且夹着开口的两个侧边部之中的至少一方位于传热介质流通体的下端部的优弧状的第1接触部,并以第2接触部位于第1接触部中的夹着开口的两个侧边部之中位于传热介质流通体的下端部的侧边部相连的水平面内的方式将两个接触部一体设置,第1接触部的朝向曲率中心侧的面与传热介质流通体的传热面热接触。

7)根据上述2)~6)的任一项记载的传热装置,两个传热介质流通体被配置成以长度方向朝向同一方向的方式相互平行,在热传导部件的两端部设有第1接触部,热传导部件的第2接触部配置于两个传热介质流通体之间。

8)根据上述2)~6)的任一项记载的传热装置,由一个传热介质流通体和配置于传热介质流通体的一侧的多个热传导部件构成。

9)根据上述3)记载的传热装置,由一个传热介质流通体和分别配置于传热介质流通体的两侧的至少一个热传导部件构成。

10)根据上述1)~9)的任一项记载的传热装置,在热传导部件的第2接触部的上表面设有收纳受热体的收纳区域,该收纳区域具备分隔壁,所述分隔壁以与热传导部件的第2接触部热接触的方式立起设置,将相邻的收纳区域之间分隔,并且与受热体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热接触,分隔壁由包含复合材料的板状的复合体形成,所述复合体是铝和碳粒子复合化而成的。

11)根据上述1)~10)的任一项记载的传热装置,形成热传导部件的复合体的复合材料中的碳粒子由选自碳纳米管、石墨烯、石墨粒子和碳纤维之中的至少一种构成。

12)根据上述1)~11)的任一项记载的传热装置,形成热传导部件的复合体的复合材料由铝基体和分散于铝基体中的碳粒子构成。

13)根据上述12)记载的传热装置,形成热传导部件的复合体的复合材料,具有在构成所述铝基体的铝材料中使所述碳粒子沿面方向分散的多个碳粒子分散层、和由构成所述铝基体的铝材料形成的多个铝层,所述碳粒子分散层和所述铝层在所述复合体的厚度方向上交替层叠排列。

14)一种电池组装置,包含多个电池组和上述1)~13)的任一项记载的传热装置,各电池组由多个单电池构成,单电池成为接受在传热介质流通体的传热介质流通路内流动的传热介质所具有的冷能或热能的受热体。

根据上述1)~13)的传热装置,在受热体的数量增加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增加热传导部件的数量来应对,因此能够抑制传热介质流通体的数量的增加。所以与专利文献1记载的冷却装置相比,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以及用于向所有冷却介质流通体的传热介质通路供给传热介质的配管连接的工时的增加,从而降低成本。

另外,热传导部件具有碳粒子分散层与铝层交替层叠而成的多层结构,碳粒子分散层是在铝材料中分散碳粒子而形成的,因此热传导部件的热传导率极高,传热介质流通体与受热体之间的热传导性优异。因此,能够将较多的受热体效率良好地冷却或加热。

根据上述9)的传热装置,能够利用在一个传热介质流通体内流动的传热介质冷却或加热多个受热体,部件数量减少。

根据上述10)的传热装置,能够效率良好地冷却或加热多个受热体,并且能够使多个受热体的温度均匀。

根据上述11)的传热装置,能够提高复合体的热传导率。另外,能够切实地进行复合体的复合材料中的铝和碳粒子的复合化。

根据上述12)的传热装置,复合体的复合材料的铝基体中的碳粒子的偏置减少,使复合体的热传导性整体均匀。

根据上述13)的传热装置,复合材料的碳粒子分散层与所述铝层遍及板状复合体的厚度方向的整体交替层叠排列,因此能够尽量减小碳粒子分散层的厚度,并且增加碳粒子分散层的数量,能够有效提高复合体的热传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传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a-a线放大截面图。

图3是表示图1的传热装置所使用的热传导部件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4是表示图1的传热装置的使用例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1的传热装置所使用的热传导部件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传热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与图2相对应的图。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传热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的与图2相对应的图。

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传热装置的第4实施方式的与图2相对应的图。

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传热装置的第5实施方式的与图2相对应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传热装置的第6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55)(60):传热装置

(2)(56)(61):传热介质流通体

(3)(30)(62):热传导部件

(4)(63):传热介质流通路

(5)(40)(45)(50)(57)(64):传热面

(6)(41)(46)(51)(58)(65):第1接触部

(7)(66):第2接触部

(10):电池组(受热体)

(11):单电池

(20):复合体

(21):复合材料

(22):铝基体

(23):碳粒子

(25):碳粒子分散层

(26):铝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所有附图中对相同物体和相同部分附带相同标记。

图1和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传热装置,图3示出图1和图2的传热装置所使用的热传导部件的结构。

图1中,传热装置(1)将传热介质所具有的冷能或热能向多个受热体、例如单电池传递,传热装置(1)具备在长度方向朝向相同方向的状态下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配置的两个传热介质流通体(2)、和在两个传热介质流通体(2)之间沿着传热介质流通体(2)的长度方向并列配置的多个、在此为两个热传导部件(3)。

如图1和图2所示,传热介质流通体(2)是利用金属、例如铝以横截面形状的外形为方形的方式呈方筒状形成的,在其内部设有沿着传热介质流通体(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传热介质流通路(4)。传热介质流通体(2)的下表面(2a)成为传热面(5)。在传热介质流通路(4)中流通对受热体赋予冷能或赋予热能的传热介质。

热传导部件(3)具有与各传热介质流通体(2)的传热面(5)热接触并且接受传热介质所具有的冷能或热能的两个第1接触部(6)、以及与多个受热体热接触并且将冷能后热能向受热体传递的第2接触部(7),热传导部件(3)具有碳粒子分散层(25)与铝层(26)交替层叠而成的多层结构,碳粒子分散层(25)是在铝材料中分散碳粒子(23)而形成的。

热传导部件(3)的第1接触部(6)和第2接触部(7)分别为水平状,以两个接触部(6)(7)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方式,利用复合体(20)将两个接触部(6)(7)一体设置。第1接触部(6)的上表面与传热介质流通体(2)的传热面(5)热接触。热传导部件(3)的第1接触部(6)的上表面优选采用钎焊、焊接、扩散结合、超声波接合、激光接合等方法与传热介质流通体(2)接合。

如图3所示,形成热传导部件(7)的复合体(20)由板状的复合材料(21)和铝制的主面表皮层(24)构成,复合材料(21)包含铝基体(22)和分散于铝基体(22)中的碳粒子(23),主面表皮层(24)覆盖复合材料(21)的彼此朝向相反侧的两个主面(21a)。复合材料(21)通过铝和碳粒子(23)复合化而形成。

复合材料(21)层叠状地具备在构成铝基体(22)的铝材料中使碳粒子(23)沿平面方向分散的多个碳粒子分散层(25)、和由构成铝基体(22)的铝材料形成的多个铝层(26)。

碳粒子分散层(25)和铝层(26)遍及复合材料(21)的厚度方向的整体以交替层叠状态排列,以在上下两端之中的下端存在铝层(26)、在上端存在碳粒子分散层(25)的方式排列。各碳粒子分散层(25)中,碳粒子(23)在铝基体(22)中沿着复合材料(21)的面方向分散,几乎不在复合材料(21)的厚度方向上分散。各铝层(26)中实质不存在碳粒子(23)。多个碳粒子分散层(25)与多个铝层(26)例如通过烧结复合化而接合一体化。对于碳粒子分散层(25)的厚度没有限定,优选为1~100μm。对于铝层(26)的厚度并不限定,优选为5~200μm。

复合体(20)的主面表皮层(24)由铝板(27)构成,铝板(27)与复合材料(21)分别形成,并且例如通过烧结与复合材料(21)一体化。即、图3的上侧的主面表皮层(24)与该图上端的碳粒子分散层(25)接合一体化,该图的下侧的主面表皮层(24)与该图下端的铝层(26)接合一体化。再者,下侧的主面表皮层(24)不是必需的。

对于复合材料(21)所使用的碳粒子的种类没有限定,优选使用具有尽量高的热传导率的碳粒子,即高热传导性的碳粒子。特别是作为碳粒子优选使用天然石墨粒子和人造石墨粒子。作为天然石墨粒子,使用鳞片状石墨粒子等。作为人造石墨粒子,使用各向同性石墨粒子、各向异性石墨粒子、热分解石墨粒子等。碳粒子为天然石墨粒子和人造石墨粒子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上且3mm以下的天然石墨粒子和人造石墨粒子。

另外,作为复合材料(21)的碳粒子,也会使用选自碳纤维、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之中的至少一种。作为碳纤维,使用沥青系碳纤维、pan系碳纤维等。作为碳纳米管,使用单层碳纳米管、多层碳纳米管、气相生长碳纤维(vgcf(注册商标))等。碳粒子为碳纤维的情况下,特别优选使用平均纤维长度为10μm以上且2mm以下的短碳纤维。碳粒子为碳纳米管的情况下,特别优选使用平均长度为1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碳纳米管。

省略图示,复合体(20)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将涂布液涂布于由构成铝基体(22)的材料制成的铝箔的一面,得到形成有碳粒子层的涂布箔的工序;形成将多个涂布箔以碳粒子层朝向相同方向的方式层叠的状态的层叠体的工序;在位于该层叠体的层叠方向的一端并且铝箔中的碳粒子层朝向外侧的涂布箔的碳粒子层上,层叠成为一方的主面表皮层(24)的铝板(27),并且在位于所述层叠体的层叠方向的另一端并且没有设置铝箔中的碳粒子层的一侧的表面,层叠成为另一方的主面表皮层(24)的铝板(27)的工序;以及将所述层叠体和成为主面表皮层(24)的铝板(27)通过加压加热烧结装置等在预定的烧结气氛(例如非氧化气氛)中加热烧结,由此将多个涂布箔一并烧结一体化,并且将两个铝板(27)与涂布箔烧结一体化的工序。

涂布液以混合状态含有碳粒子(23)、粘合剂和粘合剂用溶剂,例如可以通过将碳粒子(23)、粘合剂和溶剂放入混合容器内利用搅拌混合器进行搅拌混合而得到。再者,根据需要可以向涂布液添加分散剂、表面调整剂等。

粘合剂用于对碳粒子(23)赋予向铝箔的一面的附着力,抑制碳粒子(23)从铝箔脱落。粘合剂通常由有机树脂等树脂构成。具体而言,作为粘合剂可以使用聚环氧乙烷、聚乙烯醇、丙烯酸系树脂等。

溶剂用于溶解粘合剂。具体而言,作为溶剂可以使用亲水性溶剂(例如异丙醇、水)、有机溶剂等。

作为搅拌混合器可以使用分散机、行星式搅拌机、珠磨机等。

所述层叠体和两个铝板(27)的烧结方法可以从真空热压法、放电等离子烧结法(sps法)、热等静压烧结法(hip法)、挤压法、压延法等中选择。再者,放电等离子烧结法也被称为脉冲通电烧结法。

存在于层叠体中的粘合剂,在该工序中通过在以层叠体的温度从大致室温上升至层叠体的烧结温度的方式加热层叠体的中途升华或分散等而消失,从层叠体中被除去。

将层叠体和两个铝板(27)烧结的工序中,通过层叠体如上所述被加热,铝箔的金属材料的一部分浸透碳粒子层内,填充到存在于碳粒子层内的细微的空隙(例如碳粒子层中的碳粒子(23)之间的间隙)中,使该空隙大致消失。由此,复合材料(21)的密度上升,并且复合材料(21)的强度提高。

另外,构成铝箔的材料的一部分浸透碳粒子层内,由此碳粒子层中的碳粒子(23)成为在所得到的复合体(20)的复合材料(21)的铝基体(22)中沿平面方向分散的状态,碳粒子层成为复合材料(21)的碳粒子分散层(25),铝箔成为复合材料(21)的铝层(26)。另外,铝板(27)成为主面表皮层(24)。

因此,在复合材料(21)中,碳粒子分散层(25)和铝层(26)如上所述遍及复合材料(21)的厚度方向的整体以交替层叠的状态排列。这样制成复合体(20)。

以下,参照图4对上述传热装置(1)的使用例进行说明。

该使用例中,将在传热介质流通体(2)的传热介质流通路(4)内流动的传热介质所具有的冷能或热能向构成与传热装置(1)的热传导部件(3)数量相同的电池组(10)的单电池(11)传递。单电池(11)例如由方形锂离子二次电池等多个扁平状方形单电池构成,利用设置于上端的端子(12)将所有单电池(11)串联或并联从而构成电池组(10),电池组(10)的下表面、即各单电池(11)的下表面成为受热面。

在将构成上述电池组(10)的所有单电池(11)冷却的情况下,将各电池组(10)以下表面的受热面与各热传导部件(3)的第2接触部(7)的上表面热接触的方式配置,将作为能够供给冷能的传热介质的冷却液向传热介质流通体(2)的传热介质流通路(4)供给。这样,在冷却液流通于传热介质流通体(2)的传热介质流通路(4)期间,冷却液所具有的冷能经由各热传导部件(3)的第1接触部(6)和第2接触部(7)传递到各电池组(10)的所有单电池(11),各电池组(10)的所有单电池(11)被冷却。

在寒冷地带,需要在开始使用之前将单电池(11)加热至适当温度的情况下,将作为能够供给热能的传热介质的高温加热液向传热介质流通体(2)的传热介质流通路(4)供给。这样,在加热液流通于传热介质流通体(2)的传热介质流通路(4)期间,加热液所具有的热能与冷却的情况同样地传递到各电池组(10)的所有单电池(11),电池组(10)的所有单电池(11)被加热至适当温度。

再者,图1所示的传热装置(1)中,有时也会仅使用一个传热介质流通体(2),并仅在热传导部件(3)的一侧的端部设置第1接触部(6)。

图5示出图1的传热装置所使用的热传导部件的变形例。

图5所示的热传导部件(30),在第2接触部(7)的上表面设有收纳电池组(10)的各单电池(11)的收纳区域(31)。相邻的收纳区域(31)彼此被分隔壁(32)分隔,分隔壁(32)以与热传导部件(30)的第2接触部(7)热接触的方式立起设置,与单电池(11)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热接触。分隔壁(32)与热传导部件(30)同样地由包含复合材料的板状的复合体(20)形成,所述复合材料是铝和碳粒子复合化而成的。

再者,图5所示的例子中,位于电池组(10)中的单电池(11)的排列方向的两端部之中至少任一端部的收纳区域(31)的传热介质流通体(2)侧的开口、以及收纳至少任一方的电池组(10)的单电池(11)的收纳区域(31)的朝向侧方的开口,分别通过由上述复合体(20)形成的密封壁(33)密封。

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热传导部件(3)相同。

图6~图10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传热装置的其它实施方式。

图6中,传热介质流通体(2)的两个垂直面之中的任一方、在此为朝向第2接触部(7)侧的垂直面(2b)成为传热面(40)。另外,在热传导部件(3)的两端部设有垂直状的第1接触部(41),第1接触部(41)的一方的侧面、在此为朝向与第2接触部(7)侧相反侧的侧面与传热介质流通体(2)的传热面(40)热接触。第2接触部(7)位于与第1接触部(41)成直角的水平面内,利用复合体(20)将两个接触部(41)(7)一体设置。热传导部件(3)的第1接触部(41)优选采用钎焊、焊接、扩散结合、超声波接合、激光接合等方法与传热介质流通体(2)接合。

图7中,传热介质流通体(2)的下表面(2a)成为传热面(45)的第1部分(45a),两个垂直面之中的至少一方、在此为朝向与第2接触部(7)侧相反侧的垂直面(2c)成为传热面(45)的第2部分(45b)。另外,在热传导部件(3)的两端部设有由水平部(46a)和垂直部(46b)构成的拐角状的第1接触部(46),第1接触部(46)的水平部(46a)的上表面与传热介质流通体(2)的传热面(45)的第1部分(45a)热接触,并且第1接触部(46)的垂直部(46b)的朝向第2接触部(7)侧的面与传热面(45)的第2部分(45b)热接触。第2接触部(7)位于与第1接触部(46)的水平部(46a)同一水平面内,利用复合体(20)将两个接触部(45)(7)一体设置。热传导部件(3)的第1接触部(46)的水平部(46a)和垂直部(46b)优选采用钎焊、焊接、扩散结合、超声波接合、激光接合等方法与传热介质流通体(2)接合。

图8中,传热介质流通体(2)的上表面(2d)成为传热面(50)的第1部分(50a),传热介质流通体(2)的两个垂直面之中的任一方、在此为朝向与第2接触部(7)侧相反侧的垂直面(2c)成为传热面(50)的第2部分(50b),下表面(2a)成为传热面(50)的第3部分(50c)。在热传导部件(3)的两端部设有由沿着上下方向空出间隔配置的两个水平部(51a)(51b)和将两个水平部(51a)(51b)的一侧边部彼此连结的垂直部(51c)构成的通道状的第1接触部(51)。第1接触部(51)的上水平部(51a)的下表面与传热介质流通体(2)的传热面(50)的第1部分(50a)热接触,下水平部(51b)的上表面与传热面(50)的第3部分(50c)热接触,垂直部(51c)的朝向第2接触部(7)侧的面与传热面(50)的第2部分(50b)热接触。第2接触部(7)位于与第1接触部(51)的下水平部(51b)同一水平面内,利用复合体(20)将两个接触部(51)(7)一体设置。热传导部件(3)的第1接触部(51)的上下两个水平部(51a)(51b)和垂直部(51c)优选采用钎焊、焊接、扩散结合、超声波接合、激光接合等方法与传热介质流通体(2)接合。

图9中,传热装置(55)的传热介质流通体(56)的外形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在其内部形成有传热介质流通路(4)。传热介质流通体(56)的外周面中从下端起越过上端向热传导部件(3)的第2接触部(7)侧延伸的优弧状部分成为传热面(57)。即、传热面(57)的一侧边部位于传热介质流通体(56)的横截面形状的外形的下端部,并且另一侧边部位于比上端部靠第2接触部(7)侧。在热传导部件(3)的两端部设有在第2接触部(7)侧开口并且夹着开口的两个侧边部之中的至少一方位于传热介质流通体(56)的下端部的优弧状的第1接触部(58)。第2接触部(7)位于与第1接触部(58)的下侧边部相连的水平面内,利用复合体(20)将两个接触部(58)(7)一体设置。热传导部件(3)の第1接触部(58)优选采用钎焊、焊接、扩散结合、超声波接合、激光接合等方法与传热介质流通体(56)接合。

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图10中,传热装置(60)具备一个传热介质流通体(61)和配置于传热介质流通体(61)的两侧的多个热传导部件(62)。

传热介质流通体(61)使用金属、例如铝以横截面形状的外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方形的方式呈方筒状形成,其内部沿上下方向并列设有在传热介质流通体(6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传热介质流通路(63),两个侧面成为传热面(64)。在各传热介质流通路(63)中流通对受热体赋予冷能或赋予热能的传热介质。

热传导部件(62)具有与传热介质流通体(61)的传热面(64)热接触并且接受传热介质所具有的冷能或热能的垂直状的第1接触部(65)、和与多个受热体热接触并且传递冷能或热能的水平状的第2接触部(66),以第2接触部(66)位于与第1接触部(65)成直角的水平面内的方式,通过上述复合体(20)将两个接触部一体形成。

热传导部件(62)的第1接触部(65)的一方的侧面、在此为朝向与第2接触部(7)侧相反侧的侧面与传热介质流通体(61)的传热面(64)热接触。热传导部件(62)的第1接触部(65)优选采用钎焊、焊接、扩散结合、超声波接合、激光接合等方法与传热介质流通体(61)接合。

使用上述传热装置(60)对构成电池组(10)的单电池(11)传递在传热介质流通体(61)的传热介质流通路(63)内流动的传热介质所具有的冷能或热能时的使用例如下所述。

在将构成上述电池组(10)的所有单电池(11)冷却的情况下,将各电池组(10)以下表面的受热面与各热传导部件(62)的第2接触部(66)的上表面热接触的方式配置,将作为能够供给冷能的传热介质的冷却液向传热介质流通体(61)的全部传热介质流通路(63)供给。这样,在冷却液流通于传热介质流通体(61)的传热介质流通路(63)期间,冷却液所具有的冷能经由各热传导部件(62)的第1接触部(65)和第2接触部(66)传递到各电池组(10)的所有单电池(11),各电池组(10)的所有单电池(11)被冷却。

在寒冷地带,需要在开始使用之前将单电池(11)加热至适当温度的情况下,将作为能够供给热能的传热介质的高温加热液向传热介质流通体(61)的全部传热介质流通路(63)供给。这样,在加热液流通于传热介质流通体(61)的传热介质流通路(63)期间,加热液所具有的热能与冷却的情况同样地传递到各电池组(10)的所有单电池(11),电池组(10)的所有单电池(11)被加热至适当温度。

再者,图10所示的传热装置(60)中,有时仅在传热介质流通体(61)的一侧配置多个热传导部件(62)。

产业可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传热装置例如优选用于向电池组中的由锂二次电池构成的单电池传递冷能或热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