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3425发布日期:2019-06-13 15:49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是一种制冷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建筑用的空调依赖压缩机压缩冷媒来达到制冷的目的,因此,能耗特别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降低能耗的制冷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制冷结构,包括进风结构、水箱及出风结构;进风结构:将室内的热风导入至水箱中,包括第一风机、进气通道、进风管及空气泵;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中,所述进风管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述进风管伸入所述水箱的底部,所述空气泵设置在所述进风管伸入所述水箱的一端;水箱:设置有与海水或地下水连通的进水管及排水管,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水箱的上部,所述水箱上部敞开,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所述水箱的侧壁;出风结构:与所述水箱连通并将水箱中的冷空气排出室外,所述出风结构设置在所述排水管的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置有入风口,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以下的空间为进气通道,所述入风口设置在隔板以下,所述进风管、水箱及出风结构均设置在所述隔板以上,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送风管,所述送风管与所述进气管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气泵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孔。

进一步,所述箱体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结构设置在所述水箱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并将水箱内的冷风从出风口导出到室外。

进一步,所述出风结构包括入风管、风箱、及第二风机;

所述入风管设置在所述风箱与所述水箱之间并将所述风箱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水箱中。

进一步,所述进风管包括主进风管及若干根分进风管,所述主进风管与所述送风管连通,若干根所述分进风管插入所述水箱中,若干根所述分进风管的末端均设置有空气泵。

进一步,所述风箱中还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将所述风箱分隔成两个空间,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滤网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风箱还设置有将水回流到水箱中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设置在所述滤网靠近入风管的一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自然中的海水或地下水直接对热风进行冷却,将热风直接导入冷的海水或地下水中进行冷却,抽取热风仅需小功率的空气泵,甩掉了压缩机,因此大大减少了整个制冷设备的能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出风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本发明的一种制冷结构,包括进风结构200、水箱100及出风结构400;进风结构200:将热风导入至水箱100中,包括第一风机210、进气通道220、进风管230及空气泵240;所述第一风机210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220中,所述进风管230与所述进气通道220连通,所述进风管230伸入所述水箱100的底部,所述空气泵240设置在所述进风管230伸入所述水箱100的一端;水箱100:设置有与海水或地下水连通的进水管110及排水管120,所述进水管110设置在所述水箱100的上部,所述水箱100上部敞开,所述排水管120设置在所述水箱100的侧壁;出风结构400:与所述水箱100连通并将水箱100中的冷空气排出室外,所述出风结构400设置在所述排水管120的上方。

热风在第一风机210的带动下进入进风通道中,并通过在空气泵240的作用下沿进风管230进入水箱100中,水箱100内部储藏有海水或地下水,利用温度远低于空气的海水或地下水将热风冷却,冷却后的空气会在海水或地下水中形成水泡,当水泡破裂即是释放出冷却后的空气,不断形成的冷风在在出风结构400的作用下导出至室外,完成整个冷却过程。

需要提及的是,热风进入水箱100中,能充分与海水或地下水接触,增大空气与海水或地下水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充分对热风进行冷却。

在对热风进行冷却的同时,海水或地下水会被加热,被加热的海水或地下水会升到水箱100中的水面,该水面会上升到排水管120所在的位置并使被加热的海水或地下水在排水管120中重新回流到海洋中,同时,海水或地下水会在进水管110中进入水箱100,优选地,在进水管110中设置水泵来将海水或地下水不断输入至水箱100中,实现海水或地下水的循环,并保证水箱100中的海水或地下水能保持低温并持续对热风进行冷却。

利用自然中的海水或地下水直接对热风进行冷却,抽取热风仅需小功率的空气泵240,约12-15瓦,大大减少了整个设备的能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箱体300,所述箱体300设置有入风口310,所述箱体300内设置有隔板340,所述隔板340以下的空间为进气通道220,所述入风口310设置在隔板340以下,所述进风管230、水箱100及出风结构400均设置在所述隔板340以上,所述隔板340上设置有送风管340,所述送风管340与所述进气管连通。使整个结构呈立式设计,方便安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气泵240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孔。空气泵240从进气管中抽取热风后,热风通过出气孔进入水箱100中进行冷却。符合热风的运动方向,方便热风进入水箱100。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箱体300设置有出风口320,所述出风结构400设置在所述水箱100与所述出风口320之间并将水箱100内的冷风从出风口320导出到室外。

参照图2,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结构400包括入风管430、风箱410、及第二风机420;所述入风管430设置在所述风箱410与所述水箱100之间并将所述风箱410与所述水箱100连通,所述第二风机420设置在所述水箱100中。

利用第二风机420对冷风进行抽取,使冷却后的冷风能通过入风管430进入风箱410中,最后通过出风口320排出到室外。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管230包括主进风管231及若干根分进风管232,所述主进风管231与所述送风管340连通,若干根所述分进风管232插入所述水箱100中,若干根所述分进风管232的末端均设置有空气泵240。通过主进风管231接收大量的热风,并分流进入水箱100,提高冷却的效率。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风箱410中还设置有滤网440,所述滤网440将所述风箱410分隔成两个空间,所述第二风机420设置在所述滤网440靠近所述出风口320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滤网440上设置有若干个正方形的网孔410,边长≤0.5cm,一般水珠的直径约为0.62cm,所述网孔410可以有效阻挡水珠,将冷风中的水留在风箱410中。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风箱410还设置有将水回流到水箱100中的回流管450,所述回流管450设置在所述滤网440靠近入风管430的一侧。

在风箱410中留有水需要定期处理,造成不便,在风箱410中设置回流管450,使水随回流管450重新进入水箱100中进行使用,方便处理。

以上具体结构和尺寸数据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