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缓冷段高效热能利用结构的隧道窑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91986发布日期:2019-09-29 18:58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具有缓冷段高效热能利用结构的隧道窑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陶瓷窑炉的节能减排改进技术,具体的涉及具有缓冷段高效热能利用结构的隧道窑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陶瓷生产中大量使用隧道窑进行烧制,现有的为了配合需要二次升温或多次升温的陶瓷制品的烧制,在隧道窑上布置多个高温段,隧道窑是呈一直线布置,在高温段之间设置缓冷段。由于二次或多次升温的隧道窑烧制时,陶瓷坯体从高温段通过缓冷段降温至预设温度,所需要的冷却时间长、温差大,因此在设置窑炉体的缓冷段时,通常将使用延长缓冷段的窑体长度以增加窑车的行驶时间,从而达到延长冷却时间的目的。

现有的,二次或多次升温的隧道窑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缓冷段的长度长,导致隧道窑占用的场地面积大;二是在缓冷段和高温段连接的一段为交接段,由于高温段中的热气进入,该交接段的温度通常是大大高于缓冷段所需的窑内温度,而由于缓冷段的长度长,为保证缓冷段中的温度,需在缓冷段中单独提供热源,因此导致热能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具有缓冷段高效热能利用结构的隧道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缓冷段高效热能利用结构的隧道窑,所述隧道窑包括具有内部窑车通道的窑体,所述窑车通道的两端分别为进口、出口,其特征于:所述窑体包括第一高温段、第二高温段,所述第一高温段和第二高温段之间设有缓冷段,所述缓冷段与第一高温段连接的一端为第一交接口、缓冷段与第二高温段连接的一端为第二交接口,所述第一高温段的出口与第一交接口、第二高温段的进口与第二交接口布置于不同直线上。

进一步的,第一高温段的出口与第一交接口垂直布置和/或第二高温段的进口与第二交接口垂直布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缓释供热系统,所述缓释供热系统包括设置于缓冷段内的空心缓释散热柱和热能收集装置,所述热能收装置用于收集隧道窑内的多余高温烟气并送入空心缓释散热柱中。

进一步的,缓冷段内的窑车通道绕缓释散热柱回转布置。

进一步的,缓释散热柱包括莫来石砖砌成的外柱体、覆盖于外柱体内壁上的的保温棉层,所述外柱体上开有透孔,所述保温棉层将透热孔封闭。

进一步的,热能收装置包括引风管、引风机,所述引风管一端设置于第一高温段的出口和/或第二高温段的进口上方、另一端与缓释散热柱连通,所述引风机设置于引风管上用于窑炉内的热风引入缓释散热柱中。

进一步的,第一高温段内由窑车通道向出口方向延伸出第一集热腔,和/或所述第二高温段内窑车通道向第二高温段进口方向延伸出第二集热腔。

具有缓冷段高效热能利用结构的隧道窑的控制方法,使用上述的节能型热风循环隧道窑,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窑车进入隧道窑的炉膛内,经过第一高温段后进入缓冷段,第一高温段的出口与缓冷段的交接口不在同一直线上,使第一高温段中的高温热气不能快速进入缓冷段中;

窑车从缓冷段走出,第二高温段的进口与缓冷段的交接口不在同一直线上,使第二高温段中的高温热气不能快速进入缓冷段中。

进一步的,收集第一集热腔、第二集热腔中的高温气体并通过热能收装置将高温烟气通入缓释散热柱中。

进一步的,所述进入缓冷段中的窑车绕缓释散热柱回转前进,利用缓释散热柱缓慢散热,对窑车进行供热。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具有缓冷段高效热能利用结构的隧道窑,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所述第一高温段的出口与第一交接口、第二高温段的进口与第二交接口布置于不同直线上将缓冷段设计成具有多道回转式的,减小了场地占用面积;将缓冷段和高温段连接处的热能进行回收并对缓冷段进行供热,大大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为保证缓冷段中的温度,缓冷段中无需单独供热,起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节能型热风循环隧道窑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节能型热风循环隧道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节能型热风循环隧道窑缓释散热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具有缓冷段高效热能利用结构的隧道窑,所述隧道窑包括具有内部窑车通道的窑体,窑体包括第一高温段1、第二高温段2、设与第一高温段和第二高温段之间的缓冷段3、缓释供热系统4;

第一高温段1内部具有第一窑车通道11,窑车通道11的两端分别为第一高温段进口12、第一高温段出口13,第一高温段1内由第一窑车通道11向第一高温段出口13方向延伸出第一集热腔14;

第二高温段2内部具有第二窑车通道21,第二窑车通道21的两端分别为第二高温段进口22、第二高温段出口23,第二高温段2内内由第一窑车通道11向第二高温段进口22方向延伸出第二集热腔24;

缓冷段3内具有第三窑车通道31,第三窑车通道31与第一高温段出口12段连接的一端为第一交接口32,且第一高温段出口12与第一交接口32不在同直线上,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高温段出口12与第一交接口32垂直布置,第三窑车通道31与第二高温段进口21连接的一端为第二交接口33,且第二高温段出口22与第二交接口33不在同直线上,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高温段出口22与第二交接口33垂直布置;

缓释供热系统4,所述缓释供热系统包括设置于缓冷段内的空心缓释散热柱41和热能收集装置42,

所述热能收装置42用于收集隧道窑内第一集热腔14、第二集热腔24中的多余高温烟气并送入空心缓释散热柱41中,缓释散热柱41包括莫来石砖砌成的外柱体411、覆盖于外柱体内壁上的的保温棉层412,所述外柱体上开有透孔413,所述保温棉层412将透热孔封闭;

热能收装置42包括引风管421、引风机422,所述引风管421一端设置于第一集热腔14、第二集热腔24的上方、另一端与缓释散热柱41底部连通,所述引风机422设置于引风管421上用于将第一集热腔14、第二集热腔24内的热风引入缓释散热柱41中,缓释散热柱41中热气上升过程中通过透孔413将热气缓慢的散发出去,缓冷段内的绕缓释散热柱41回转布置,对第三窑车通道31进行保温。

具有缓冷段高效热能利用结构的隧道窑的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窑车进入隧道窑的炉膛内依次经过第一窑车通道11、第三窑车通道31后从第二窑车通道21中走出;

窑车经过第一高温段1后进入缓冷段,由于第一高温段1的第一高温段出口13与第一交接口32不在同一直线上,第一高温段1中的高温烟气不能快速进入缓冷段中,而是在第一集热腔14处汇集;

窑车经过缓冷段后3进入第二高温段2,由于第二高温段2的第二高温段进口21与第二交接口33不在同一直线上,第二高温段3中的高温烟气不能快速进入缓冷段3中,而是在第二集热腔24处汇集;

收集第一集热腔14、第二集热腔24中的高温气体并通过热能收装置42将高温烟气通入缓释散热柱41中,进入缓冷段3中的窑车绕缓释散热柱41前进,缓释散热柱缓慢散热,对缓冷段进行持续供热。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缓冷段高效热能利用结构的隧道窑,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所述第一高温段的出口与第一交接口、第二高温段的进口与第二交接口布置于不同直线上将缓冷段设计成具有多道回转式的,减小了场地占用面积;将缓冷段和高温段连接处的热能进行回收并对缓冷段进行供热,大大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为保证缓冷段中的温度,缓冷段中无需单独供热,起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若干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