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结构的方型横流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23380发布日期:2019-11-13 01:52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结构的方型横流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循环水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方型横流冷却塔。



背景技术:

冷却技术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水的比热大,冷却介质中水冷却效果好,取用方便,量大且无污染,对于水的使用,尤其在工业中还要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巨量的消耗浪费水资源,因此主要采取循环再冷却使用。

涉及到工业生产,尤其是在钕铁硼磁体生产工艺过程中,熔炼工艺中的冷却环节应用多,非常关键,对冷却水的流量和温度需密切关注。如对感应线圈的冷却,由于停电或其他原因导致冷却水不能正常供应,自来水需送入冷却系统,在浇铸环节对冷锭模的冷却等,都需要大量的冷却水,为保证冷却水的不断供应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必须用到冷却设备,冷却塔的冷却技术与应用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用于钕铁硼磁体生产工艺中的冷却塔采用空气冷却热水的技术,冷却效果一般,循环出水温度偏高,对冷却水的质量要求高,需要经常查看检验水质并增补或更换循环水。现有的冷却塔需要在冷却技术上进行优化。

因此,发明一种改进结构的方型横流冷却塔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方型横流冷却塔,以解决现有冷却塔存在冷却效果较差的问题。一种改进结构的方型横流冷却塔,包括支架,壳体,进水管,喷头,散热片,中转箱,导管,通风孔,风机a,空气压缩装置,气管,隔板,水池,导流层,风机b,集水箱,凝结室,冷凝管,风机c,回流管,排气筒,观察孔,补水管,放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壳体安在支架上;所述的进水管安在壳体上;所述的喷头安在进水管的端部;所述的散热片安在壳体的内部中间;所述的中转箱安在壳体的内部中间,且在散热片的正下方;所述的导管设置在中转箱上;所述的通风孔设置在壳体的下部;所述的风机a设置在壳体的上部;所述的空气压缩装置设置在支架的下部;所述的气管连接空气压缩装置;所述的隔板设置在壳体的中间,且将壳体分为两部分;所述的水池设在隔板的一侧;所述的导流层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且在水池的斜上方;

所述的风机b设置在壳体上;所述的集水箱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下方,且在导流层的下方;所述的凝结室设置在壳体的上方,且通过管道与壳体连接;所述的冷凝管安在凝结室的顶部内侧;所述的风机c安在凝结室的顶上;所述的回流管安在凝结室的内部底上,且其一端穿过壳体至集水箱的上方;所述的排气筒安在凝结室的一侧;所述的观察孔设置在集水箱上;所述的补水管安在集水箱上;

所述的放水管安在集水箱的底部;所述的出水管安在集水箱的下部;所述的散热片包括缝隙和凹槽,所述的缝隙设置在散热片的凸面上;所述的凹槽设置在散热片的凹面。

所述的散热片采用铝合金片,曲面多层设计,且片层间距为5-10厘米;所述的凹槽与相邻片层的缝隙对应,热水喷洒在上层散热片上,曲面增大散热表面积,凹槽集水满溢后通过缝隙坠入下层,风机a开启抽风,外界空气由通风孔进入并通过层层散热片的缝隙,快速的气流带走大量的热,且散热过程中受到气流的阻力,增加散热时间,有利于散热。

所述的导管连通中转箱和水池;所述的气管插在水池的底部,高压气体通过气管将水池中的水再次喷洒向空气中,有利于水的二次冷却,钕铁硼磁体生产工艺中的熔炼和冷却环节高温很高,热量多,冷却水的温度越低,越有利于快速散热降温。

所述的导流层采用铝合金片,曲面多层斜塔式设计,且层间凹凸曲面相对形成空洞;所述的风机b安在壳体的侧面正对向导流层,气管喷洒的水滴落在导流层上,水滴聚集向低处汇流,开启风机b向导流层吹风,有利于水的继续冷却,有利于在钕铁硼磁体生产工艺中的熔炼和浇铸冷却环节,高温的感应线圈和浇铸模具需要快速大量的散热,水温越低带走的热量越多,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护生产设备。

所述的凝结室采用镀锌铁片制成的穹顶结构;所述的冷凝管采用铝合金管,一端穿过凝结室的外壁连通外界,另一端连通风机c,壳体排出的湿热气体经过冷凝管冷凝成水,落下汇到回流管中,充分回收循环水,减少浪费,钕铁硼磁体的生产工艺属于高温制造,降温消耗水量大,节约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利于节约成本。

所述的补水管设置在集水箱的上部,且与集水箱内部连接,在钕铁硼磁体生产中高温环节,循环冷却水供应过少或不足,很容易造成感应炉设备损坏甚至造成火灾事故,因此需多线路供应冷却水或补充冷却水,补水管的设置有利于高温制造环节的安全进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散热片、气管和导流层设置,有利于热水多次散热降温,水温越低,越有利于钕铁硼磁体生产重的高温环节快速降温,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设备的安全系数。

2.本发明的凝结室、冷凝管和回流管的设置,有利于充分回收的水蒸汽,减少资源的浪费和防止产生白烟或结云雾对环境产生影响。

3.本发明补水管的设置,多线路供应冷却水或进行补充,有利于保障钕铁硼磁体生产工艺的高温制造环节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散热管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导流层间切面示意图。

图中:

1-支架,2-壳体,3-进水管,4-喷头,5-散热片,51-缝隙,52-凹槽,6-中转箱,7-导管,8-通风孔,9-风机a,10-空气压缩装置,11-气管,12-隔板,13-水池,14-导流层,15-风机b,16-集水箱,17-凝结室,18-冷凝管,19-风机c,20-回流管,21-排气筒,22-观察孔,23-补水管,24-放水管,25-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方型横流冷却塔,包括支架1,壳体2,进水管3,喷头4,散热片5,中转箱6,导管7,通风孔8,风机a9,空气压缩装置10,气管11,隔板12,水池13,导流层14,风机b15,集水箱16,凝结室17,冷凝管18,风机c19,回流管20,排气筒21,观察孔22,补水管23,放水管24和出水管25,所述的壳体2安在支架1上;所述的进水管3安在壳体2上;所述的喷头4安在进水管3的端部;所述的散热片5安在壳体2的内部中间;所述的中转箱6安在壳体2的内部中间,且在散热片5的正下方;所述的导管7设置在中转箱6上;所述的通风孔8设置在壳体2的下部;所述的风机a9设置在壳体2的上部;所述的空气压缩装置10设置在支架1的下部;所述的气管11连接空气压缩装置10;所述的隔板12设置在壳体2的中间,且将壳体2分为两部分;所述的水池13设在隔板12的一侧;所述的导流层14设置在壳体2的内部,且在水池13的斜上方;

所述的风机b15设置在壳体2上;所述的集水箱16设置在壳体2的内部下方,且在导流层14的下方;所述的凝结室17设置在壳体2的上方,且通过管道与壳体2连接;所述的冷凝管18安在凝结室17的顶部内侧;所述的风机c19安在凝结室17的顶上;所述的回流管20安在凝结室17的内部底上,且其一端穿过壳体2至集水箱16的上方;所述的排气筒21安在凝结室17的一侧;所述的观察孔22设置在集水箱16上;所述的补水管23安在集水箱16上;

所述的放水管24安在集水箱16的底部;所述的出水管25安在集水箱16的下部;所述的散热片5包括缝隙51和凹槽52,所述的缝隙51设置在散热片5的凸面上;所述的凹槽52设置在散热片5的凹面。

所述的散热片2采用铝合金片,曲面多层设计,且片层间距为5-10厘米;所述的凹槽52与相邻片层的缝隙51对应,热水喷洒在上层散热片2上,曲面增大散热表面积,凹槽52集水满溢后通过缝隙51坠入下层,风机a开启抽风,外界空气由通风孔8进入并通过层层散热片的缝隙51,快速的气流带走大量的热,且散热过程中受到气流的阻力,增加散热时间,有利于散热。

所述的导管7连通中转箱6和水池13;所述的气管11插在水池13的底部,高压气体通过气管11将水池7中的水再次喷洒向空气中,有利于水的二次冷却,钕铁硼磁体生产工艺中的熔炼和冷却环节高温很高,热量多,冷却水的温度越低,越有利于快速散热降温。

所述的导流层7采用铝合金片,曲面多层斜塔式设计,且层间凹凸曲面相对形成空洞;所述的风机b15安在壳体2的侧面正对向导流层7,气管11喷洒的水滴落在导流层14上,水滴聚集向低处汇流,开启风机b15向导流层14吹风,有利于水的继续冷却,有利于在钕铁硼磁体生产工艺中的熔炼和浇铸冷却环节,高温的感应线圈和浇铸模具需要快速大量的散热,水温越低带走的热量越多,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护生产设备。

所述的凝结室17采用镀锌铁片制成的穹顶结构;所述的冷凝管18采用铝合金管,一端穿过凝结室17的外壁连通外界,另一端连通风机c19,壳体2排出的湿热气体经过冷凝管18冷凝成水,落下汇到回流管20中,充分回收循环水,减少浪费,钕铁硼磁体的生产工艺属于高温制造,降温消耗水量大,节约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利于节约成本。

所述的补水管23设置在集水箱的上部,且与集水箱内部连接,在钕铁硼磁体生产中高温环节,循环冷却水供应过少或不足,很容易造成感应炉设备损坏甚至造成火灾事故,因此需多线路供应冷却水或补充冷却水,补水管的设置有利于高温制造环节的安全进行。

工作原理

本发明中,热水由进水管3进入壳体2内经喷头4喷洒,风机9转动,气流经通风孔8进入壳体2并通过层层散热片的缝隙51,空气与喷洒的热水充分混合接触大量散热,落洒的水经散热片5层层流下,且受空气流的吹拂继续散热,初冷的水进入中转箱6,通过导管7进入水池12,高压空气通过气管11再次将水喷洒,水与空气再次充分接触散热降温,落洒的水进入导流层14,顺势汇流,风机b15开启,向导流层14吹风,水继续散热降温并流到集水箱16中,由壳体2内部散出的湿热气体通过管道进入凝结室17,风机c19转动,空气在冷凝管18中流动,湿热水蒸气遇冷凝管18形成落水,通过回流管20回流到壳体2内部的集水箱16中,通过出水管25进入吸热环节。

通过设置观察孔22可以查看集水箱16内的水量,冷却塔的冷却环节故障或供水不足时开启补水管23进行补水,停机时可以通过放水管24检查水质或更换循环水。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