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管式光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9580发布日期:2019-11-12 21:49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列管式光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管式光管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设施,它的发展前景广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换热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的翅片式换热器一般由多根不锈钢管焊接延伸的翅片组成,在两端各自有一个互为进出口的接头,其余管件都是依靠两端的异形连接管通过钎焊工艺将管件两两首尾相连,串成一个水流通路。

翅片式换热器有如下弊端:

一、异形连接管加工过程中存在公差,导致任意两级之间的硬连接存在偏差,装配的时候不容易装配,有的时候需要现场人工拉伸或弯曲这些异形连接管。

二、钎焊的异形连接管在使用过程中受热后再承受内部高压,容易开裂,出现漏水的情况。

三、翅片式换热器翅片吸收热量后,没有足够的冷媒(流经管道的水)将热量带走,长时间受热后,翅片容易融化粘连,导致换热器受热不均,换热器局部干烧,烧坏换热器后漏水。

四、管件受热后会产生应力,多次使用导致管件连接处一定的形变,使用过程中容易泄露管内的介质,变现为漏水或漏气。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列管式光管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列管式光管换热器,包括换热管束和设置在所述换热管束两端的汇流板;所述换热管束由一层以上相互平行的换热管层组成;所述换热管层由若干根并列设置的换热管组成,且所述换热管层中两两换热管通过设置在所述汇流板内的汇流槽连通,所述汇流槽交错间隔设置在汇流板内;所述汇流板上还设有汇流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列管式光管换热器与翅片式换热器相比,列管式光管换热器不带有翅片,因此缩短了换热管与管之间的间距,解决了翅片式换热器靠近火排时,翅片的热量不能及时传递到换热管而容易导致变形的缺陷;与此同时,通过设置汇流板和汇流槽,让换热管层内的换热管两两之间也相互串联,省去了不同管之间相互连接的异形管件,大大节省了安装的人工成本,同时也避免了管件接头漏水的问题。

具体的,所述换热管为不锈钢材质,可耐高温高压。

具体的,所述汇流口为冷介质进口或热介质出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换热管固定器,所述换热管固定器上均布有与所述换热管管径相匹配的通孔,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通孔。

通过换热管固定器固定换热管,保证了管与管之间间隔均匀,防止换热管在加热时形变产生应力,破坏整个列管式光管换热器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固定器位于所述汇流板之间,且沿换热管管道轴线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固定器一体成型。

由此,多个均匀分布的一体成型的换热管固定器在受热时不易变形,从而能更好地保护换热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列管式光管换热器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在汇流板内设置汇流槽,让之前使用铜管连接的地方现在也变成直接换热的地方,整个热交换的面积增加了。在相同体积下换热面积增大了,可以提高蒸发量;

2)由于列管式光管换热器不存在前后级连接的异形管件,在节省了安装的人工成本同时也避免了管件接头漏水的问题;

3)通过换热管固定器固定换热管,保证了管与管之间间隔均匀,防止换热管在加热时形变产生应力,破坏整个列管式光管换热器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列管式光管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列管式光管换热器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换热管束11、汇流板12、汇流槽121、冷介质进口1221、热介质出口1222、换热管固定器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列管式光管换热器,该换热器可应用至热交换设备上,例如:燃气蒸汽机、蒸汽发生器、热水器等。其中,所述列管式光管换热器可固定在燃烧室中。

该换热器包括换热管束11和设置在所述换热管束11两端的汇流板12;所述换热管束11由一层以上相互平行的换热管层组成。在本实施例中,该换热管束11由三层换热管层组成,且换热管层与层之间相互交错布置。通过设置交错布置的换热管层,使得换热管层与层之间留有间隙,更有利于热量的传递。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换热管层也可以为1层或以上;所述换热管层由若干根并列设置的换热管组成。优选的,该换热管为不锈钢材质,可耐高温高压。

参阅图2-3,该汇流板12上设有汇流口和依次串联两两换热管的若干汇流槽121。该汇流槽121交错间隔设置在汇流板内;该汇流口可为冷介质进口1221或热介质出口12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介质进口1221和热介质出口1222分别位于不同两块汇流板121上,冷介质进口1221、换热管束11、汇流槽12和热介质出口1222分别相互连通,从而形成单一的S形通路。介质从冷介质进口1221进入,并沿着唯一通路最终从热介质出口1222出来。当然,冷介质进口1221和热介质出口1222也可以位于一块汇流板12上,只要实现冷介质进口1221、换热管束11、汇流槽121以及热介质出口1222相互连通串联成一个单一通路的功能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管插入汇流槽121后,在其外侧的接合处将两者焊接在一起。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管与汇流槽121的连接方式还可以采用过盈配合等方式来固定,两者连接方式的具体选择应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

当然,该换热器两端的汇流板12上设置的汇流槽121可以设置在汇流板12的内部而不外露,亦可以外露并在汇流板12外侧用盖板将其封堵起来,只要保证通路的密封性以及唯一性即可。

再参阅图1-2,该换热器上还设置有一体成型的换热管固定器13,该换热管固定器13设于两块汇流板12之间且沿换热管管道轴线方向均匀分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固定器13为5个。另外,该换热管固定器13上还均匀分布有与所述换热管管径相匹配的通孔,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贯穿该通孔。由此,让换热管穿过换热管固定器13,可以保证管与管之间间隔均匀,防止换热管在加热时形变产生应力,破坏整个换热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