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风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02912发布日期:2020-01-31 15:36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秸秆风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秸秆风干装置,应用于秸秆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般以上存在于秸秆中,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在对秸秆进行加工时,首先需要对秸秆进行回收并储存,由于秸秆含水量较大,极易霉烂,因此在对秸秆进行储存前,首先需要对秸秆进行脱水处理,现有的秸秆脱水主要通过晾晒处理,需要通过人工将秸秆铺开,然后在通过人工收起,比较麻烦且耗费大量人工,同时受天气影响较大,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秸秆风干装置,具有使用方便、效率高效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秸秆风干装置,包括:箱体、支撑腿、电机、筒体、通风孔、立杆、气缸、盖板、轴承座、插槽、送风管、出风口、连接管、热风机、出口管,所述箱体下端面左右两侧分别竖直固接一个支撑腿,所述电机安装在箱体下端面中部,且电机输出轴竖直向上伸入箱体内部,所述筒体下端面中心与电机输出轴末端固接,所述筒体外周面上均匀开有通风孔,所述立杆竖直固接在筒体上口处,所述气缸竖直安装在箱体上端面中部,且气缸活塞杆向下伸入箱体内部,所述盖板上端面中部固接一个轴承座,所述轴承座通过轴承与气缸活塞杆末端转动连接,所述盖板对应于立杆开有与立杆形状相匹配的插槽,所述送风管竖直安装在箱体内部左侧,且送风管面对筒体的一侧均匀开有出风口,所述连接管一端伸入箱体内与送风管通接,所述连接管另一端与热风机上的出风管连接。

所述箱体右侧通过铰链铰接一个箱门。

所述箱体右侧壁上均匀开有排风口。

所述筒体上部为敞口状。

所述筒体上口处的立杆数目至少为两个。

采用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方便;

2、效率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秸秆风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2-支撑腿;3-电机;4-筒体;5-通风孔;6-立杆;7-气缸;8-盖板;9-轴承座;10-插槽;11-送风管;12-出风口;13-连接管;14-热风机;15-出口管;101-箱门;102-排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秸秆风干装置,包括:箱体1、支撑腿2、电机3、筒体4、通风孔5、立杆6、气缸7、盖板8、轴承座9、插槽10、送风管11、出风口12、连接管13、热风机14、出口管15,所述箱体1下端面左右两侧分别竖直固接一个支撑腿2,所述电机3安装在箱体1下端面中部,且电机3输出轴竖直向上伸入箱体1内部,所述筒体4下端面中心与电机3输出轴末端固接,所述筒体4外周面上均匀开有通风孔5,所述立杆6竖直固接在筒体4上口处,所述气缸7竖直安装在箱体1上端面中部,且气缸7活塞杆向下伸入箱体1内部,所述盖板8上端面中部固接一个轴承座9,所述轴承座9通过轴承与气缸7活塞杆末端转动连接,所述盖板8对应于立杆6开有与立杆6形状相匹配的插槽10,所述送风管11竖直安装在箱体1内部左侧,且送风管11面对筒体4的一侧均匀开有出风口12,所述连接管13一端伸入箱体1内与送风管11通接,所述连接管13另一端与热风机14上的出风管15连接。

所述箱体1右侧通过铰链铰接一个箱门101。

所述箱体1右侧壁上均匀开有排风口102。

所述筒体4上部为敞口状。

所述筒体4上口处的立杆6数目至少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在使用时,首先打开箱门101,并通过气缸7带动盖板8移动至上方,人工将秸秆加入至筒体4内部,然后在通过气缸7带动盖板8下降,由于盖板8可旋转,因此可旋转盖板8,使插槽10与立杆6对应,方便立杆6插入插槽10内,然后启动电机3,电机3带动筒体4及筒体4内的秸秆转动,然后通过热风机14向送风管11内送入热风,并从出风口12送出,沿着通风孔5送入筒体4内,对秸秆进行风干,由于秸秆是转动的,可对秸秆进行全面风干,风干效率高,且不受天气影响,减少人工参与,使用更为方便,当风干完成后,停电机4,然后通过气缸7带动盖板8上升,人工将秸秆取出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