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内外循环系统的箱式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02903发布日期:2020-01-31 15:36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带有内外循环系统的箱式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风烘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内外循环系统的箱式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温湿测试技术领域会使用到各式各样的测试件,测试件需要进行及时烘干来保证其存放干燥性。而市面上的烘干箱对测试件的加热烘干仅留停在测试件的外表面上,有些测试件带有内孔或通孔式的内腔,烘干箱产生的热风无法及时使测试件的内部受热和干透,需要长时间的烘焙将测试件内部水分排除,耗时较长,相对增加了电力和损耗成本。同样地,这类型测试件的冷却也需要长时间的通风才能将热量及时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内外循环系统的箱式烘干装置,该装置可对测试件同时进行内部和外部烘干或冷却,耗时相对较短,提高了烘干及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带有内外循环系统的箱式烘干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多个万象滚轮,箱体顶部铰接有箱门,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收开箱门的伸缩气缸,箱体的内腔中设置有用于盛放测试件的测试件放置箱以及用于支撑测试件放置箱底部的加强支撑框架,测试件放置箱位于箱门下方并和箱门形成独立的封闭空间,且测试件放置箱内设置有用于连通测试件内孔的两个循环管道接口,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内部循环系统和外部循环系统,内部循环系统包括内循环管道以及安装在内循环管道上的内循环加热器,内循环管道的两端分别从测试件放置箱两侧穿入并与对应的单个循环管道接口连接,且内循环管道上设置有排气阀,排气阀一端连接有与箱体外部连通的内循环排气管道,所述外部循环系统包括外循环加热器和外部排气系统,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用于外循环加热器的安装腔,安装腔与测试件放置箱的内腔形成外循环腔,所述测试件位于外循环腔内,所述外部排气系统安装在箱体内并用于排出外循环腔内的空气压力,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测试件内孔和外表面的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支撑框架包括支撑板以及固定在支撑板下方的支撑腿,测试件放置箱位于支撑板上,所述内循环管道的中段穿过支撑腿,所述箱体内腔的下部设置有内循环热源箱,内循环热源箱安装在内循环管道的中段上并与内循环管道相互连通,所述内循环加热器位于内循环热源箱中。

进一步地,所述内循环加热器和外循环加热器均包括驱动电机以及至少一根加热管,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用于带动加热管散发热量的扇叶,所述内循环加热器和外循环加热器的驱动电机均安装在箱体内,内循环加热器的加热管和扇叶均位于内循环热源箱中,所述外循环加热器的加热管和扇叶均位于安装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外部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电机以及安装在排气电机输出端上的排气扇叶,所述测试件放置箱底部连接有与箱体外部连通的外排管,所述排气扇叶位于外排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表面远离箱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伸缩气缸、内循环加热器、外循环加热器和外部排气系统的操作控制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箱体内设置独立的内部循环系统和外部循环系统分别为测试件的外表面和内孔同时进行热风烘干或冷风降温,相对缩短了烘干或冷却时长,相应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集成度较高,将两套独立的循环系统集成在同一箱体内,减小了设备占用空间,并且通过自动化控制,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操作性和自动化程度,在烘干设备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1的b-b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1-箱体;2-测试件放置箱;3-加强支撑框架;4-箱门;5-伸缩气缸;6-外循环腔;7-循环管道接口;8-测试件;9-内循环管道;10-排气阀;11-内循环加热器;12-万向滚轮;13-温度传感器;14-外循环加热器;15-外部排气系统;16-内循环排气管道;17-外排管;18-操作控制面板;19-内循环热源箱;20-加热管;141-扇叶;142-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内外循环系统的箱式烘干装置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1底部的多个万象滚轮12,箱体1的内腔顶部铰接有箱门4,箱体1内腔顶部两侧的侧壁上均固定有支耳,支耳上铰接有伸缩气缸5,伸缩气缸5的活塞杆通过铰接件铰接在箱门的侧壁上,控制伸缩气缸5伸长或收缩便可实现箱门4的打开或关闭。

为了方便测试件8的安放,所述箱体1的内腔中设置有用于盛放测试件8的测试件放置箱2以及用于支撑测试件放置箱2底部的加强支撑框架3,所述加强支撑框架3包括支撑板以及固定在支撑板下方的支撑腿,支撑腿支撑在箱体1内腔底壁上,所述测试件放置箱2稳定放置在支撑板上,且测试件放置箱2位于箱门4的下方并和关闭后的箱门4形成独立的封闭空间。所述测试件放置箱2内设置有用于连通测试件8内孔的两个循环管道接口7,循环管道接口7不仅可定位测试件8的内孔还能作为输送风的通道。

为了对测试件8同时进行内外烘干或冷却,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内部循环系统和外部循环系统,内部循环系统包括内循环管道9以及安装在内循环管道9上的内循环加热器11,内循环管道9采用三段的结构形式,具体地,内循环管道9的两端分别从测试件放置箱2两侧穿入并与对应的单个循环管道接口7连接,内循环管道9的中段位于箱体1内腔的下部并穿过所有支撑腿,为测试件放置箱2留出安装空间。所述箱体1内腔的下部一侧设置有内循环热源箱19,内循环热源箱19安装在内循环管道9的中段上并与内循环管道9相互连通,相互连通是指内循环管道9一端从内循环热源箱19一侧接入,再从内循环热源箱19另一侧接出,所述内循环加热器11位于内循环热源箱中并用于提供热量和空气压动力。

图1中箭头所示为内循环风的走向,所述内循环管道9上设置有排气阀10,排气阀10采用现有成品,且排气阀10一端连接有与箱体1外部连通的内循环排气管道16,控制排气阀10阀门开闭,便可改变内循环风的走向,从而选择是否需要进行内循环。图3所示的双线箭头为外循环风的走向,具体地,所述外部循环系统包括外循环加热器14和外部排气系统15,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用于外循环加热器14的安装腔,安装腔与测试件放置箱的内腔形成外循环腔6,所述测试件8位于外循环腔6内,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测试件8内孔和外表面的温度传感器13,用于实时监控测试件8的内外部温度。所述内循环加热器11和外循环加热器14可采用现有成品,在本实施例中,内循环加热器11和外循环加热器14结构一致,并均包括驱动电机142和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为现有结构并包括多根加热管20,驱动电机142的输出端上连接有用于带动加热管20散发热量的扇叶141,为了便于驱动电机142自身散热,所述内循环加热器11和外循环加热器14的驱动电机142均安装在箱体1内,内循环加热器11的加热管20和扇叶141均位于内循环热源箱19中,所述外循环加热器14的加热管20和扇叶141均位于安装腔中,控制驱动电机142启动及加热管20通电,相应扇叶141可带动内循环管道9及外循环腔内的空气循环流动,并伴随加热管20产生的热量形成热风对测试件8进行烘干,内部循环系统对测试件8内孔进行烘干,外部循环系统对测试件8的外表面进行烘干,冷却同理,只需关闭加热管20。当内部风压过大或烘干完毕后,控制排风阀10打开,内部风压便可从内循环排气管道16卸除。控制外部排气系统15启动,便可将外循环腔6内的外部风压卸除,具体地,所述外部排气系统15安装在箱体1内,它包括排气电机以及安装在排气电机输出端上的排气扇叶,所述测试件放置箱2底部连接有与箱体外部连通的外排管17,所述排气扇叶位于外排管17内,启动排气电机,带动排气扇叶转动便可加速外部风压卸除。

为了提高本装置的机械化自动程度,所述箱体1上表面远离箱门4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伸缩气缸5、内循环加热器11、外循环加热器14和外部排气系统15的操作控制面板18,伸缩气缸5的行程开关及行程开关控制器、内循环加热器11和外循环加热器14的驱动电机142及加热管20的启动器还有排气电机均采用常规接线手段与操作控制面板18的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13的信号转换器也与操作控制面板18的电路板电性连接,操作控制面板18还设置有操作按钮,本发明意在保护各结构之间的机械连接关系,电路连接关系均采用本领域常规手段,故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发明构思进行的改造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