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窗机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4516发布日期:2020-02-28 07:39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面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窗机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面板开合结构为四点固定,底部设有两直插销,顶部侧边设有两卡扣,固定不稳,底部插销结构在面板打开时易脱落,且左右侧卡扣结构扣合效果不好,面板中间无连接结构,容易鼓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窗式空调器的面板组件,该面板组件中的进风面板与面框的连接稳定,且进风面板不易鼓起。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窗式空调器,该窗式空调器具有上述的面板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的面板组件,包括:面框,所述面框上设有进风通孔;进风面板,所述进风面板设在面框的前侧,所述进风面板上设有多个与所述进风通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进风面板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进风面板的底部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进风面板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上设有第三连接部,在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三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分别与所述面框配合以使所述进风面板可拆卸地设在所述面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板组件,进风面板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分别与面框配合,可以增强进风面板与面框的连接稳定性,降低进风面板的沿上下方向的中部鼓起的可能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的面板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左右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朝向所述进风面板中心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分别与所述面框卡扣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三连接部形成为第一卡钩;所述面框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钩伸入到所述卡槽内且与所述第二卡钩止抵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卡钩的前表面形成为导引所述第一卡钩向内移动的导引斜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面框上设有配合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伸入到所述配合槽内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配合槽配合使得所述进风面板相对所述面框可向前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面框和所述进风面板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定位孔,所述面框和所述进风面板中的另一个设有伸入到所述定位孔内的定位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位柱设在所述进风面板的底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风面板上设有扣手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风面板包括:主板体,所述进风口设在所述主板体上;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设在所述主板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向后延伸,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分别设在所述面框的左右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面框上设有位于所述进风通孔左右两侧的配合凹槽,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分别位于所述配合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包括上述的面板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具有上述的面板组件,该窗式空调器的面板组件的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面板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面板组件的进风面板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面框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面框的立体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c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面板组件100,

面框10,进风通孔101,出风通孔102,卡槽11,第二卡钩12,导引斜面121,配合槽13,定位孔14,扣手槽15,配合凹槽16,

进风面板20,进风口201,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第三连接部23,定位柱24,扣手部25,主板体26,左侧板27,右侧板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的面板组件100和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如图1和图2所示,面板组件100大体可以包括:面框10和进风面板20。

具体而言,如图1、图2结合图4所示,面框10上设有进风通孔101,进风面板20设在面框10的前侧,进风面板20上设有多个与进风通孔101连通的进风口201,进风面板20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部21,进风面板20的底部设有第二连接部22,进风面板20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上设有第三连接部23,在上下方向上,第三连接部23位于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之间,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和第三连接部23分别与面框10配合以使进风面板20可拆卸地设在面框10上。

其中,如图1和图4所示,面框10上具有进风通孔101,进风面板20上设有与进风通孔101连通的进风口201,进风面板20设在面框10的前侧。窗式空调器具有室内侧和室外侧,举例而言,本申请的面板组件100设于室内侧,在驱动件的驱动下,室内空气从进风口201进入流向与进风口201连通的进风通孔101,随后气流流向换热器换热后排向室内。当然,本申请的面板组件100也可设于室内侧,这里不再赘述。

另外,可以是进风面板20的左侧壁设有第三连接部23,也可以是进风面板20的右侧壁设有第三连接部23,还可以是进风面板20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设有第三连接部23。此外,进风面板20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部21,底部设有第二连接部22,且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和第三连接部23分别与面框10配合,这样,进风面板20的顶部、底部和进风面板20的左右两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与面框10连接,由此,可以提高进风面板20与面框10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7所示,在上下方向上,第三连接部23位于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之间。可以理解的是,进风面板20沿上下方向延伸,进风面板2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与面框10连接固定,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进风面板20沿上下方向的中部容易鼓起,影响进风和美观性,也容易从面框10上脱落。通过将第三连接部23设置于进风面板20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这样,进风面板20沿上下方向的中部被第三连接部23与面框10的连接约束,可以减小进风面板20沿上下防线的中部鼓起的可能性。

且进风面板20与面框10可拆卸地连接,由此,可以方便对面板组件100的清洗和更换,也方便了对窗式空调器的检修。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的面板组件100,进风面板20上的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和第三连接部23分别与面框10配合,可以提高进风面板20与面框10的连接稳定性,同时,也可以降低进风面板20沿上下方向的中部鼓起的可能性。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面框10上还具有出风通孔102,且出风通孔102设置于进风通孔101的上方,该出风通孔102在从后往前的方向上斜向上倾斜。这样,经过换热后的气流斜向上吹出,减小气流经过换热后再次流向进风口201的可能性,提高窗式空调器的换热效率。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结合图7所示,进风面板20的左右两侧壁均设有第三连接部23,且在上下方向上,第三连接部23位于进风面板20的中部。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进风面板20与面框10的连接稳定性,减小进风面板20的上下方向的中部鼓起的可能性。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左右方向上,第一连接部21位于第三连接部23的朝向进风面板20中心的一侧。换言之,在左右方向上,第一连接部21位于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由此,可以减小进风面板20的左右方向的中部鼓起的可能性。可以理解的是,相关技术中的第一连接部21设置于进风面板20的左右两侧壁的正上方,由此,会占用面框10的左右方向的空间,使得面框10的局部过窄,影响面框10的结构强度。本申请中将第一连接部21设置于左右方向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可以有效避免上述情况,进而提高了面框10的结构强度。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图4结合图7所示,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和第三连接部23分别与面框10卡扣配合。其中,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和第三连接部23为卡勾和卡槽中的一个,面框10上设有卡勾和卡槽中的另一个。将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和第三连接部23设置为与面框10卡扣配合,可以方便面框10与进风面板20的连接,提高进风面板20的安装效率,也可以方便进风面板20的拆卸,方便了检修。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例如,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和第三连接部23中的至少一个与面框10螺钉连接、插接、销接、卡接或粘接等。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图4和图7结合图3所示,第一连接部21和/或第三连接部23形成为第一卡钩,面框10上设有卡槽11,卡槽11内设有第二卡钩12,第一卡钩伸入到卡槽11内且与第二卡钩12止抵配合。其中,可以是第一连接部21形成为第一卡钩,可以是第三连接部23形成为第一卡钩,也可以是第一连接部21和第三连接部23均形成为第一卡钩。面框10上设有卡槽11,卡槽11与第一卡钩一一对应,且卡槽11内设有第二卡钩12,第一卡钩伸入卡槽11内与第二卡钩12止抵配合,也即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12相互钩合,由此,第一连接部21和/或第三连接部23可以限制进风面板20的沿前后方向的自由度,使面板组件100稳定的安装于面框10上。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卡钩12的前表面形成为导引第一卡钩向内移动的导引斜面121。通过设置导引斜面121,导引斜面121可以导引第一卡钩向卡槽11内部移动,由此,可以方便第一卡钩与第二卡钩12配合,提高第一卡钩与第二卡钩12的连接准确度,提高进风面板20与面框10的安装效率。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卡钩的前表面同样设有导引斜面,且第一卡钩上的导引斜面与第二卡钩12上的导引斜面121的延伸方向相同。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进风面板20与面框10的安装效率。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卡槽11内设有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第二卡钩12,第一卡钩伸入两个第二卡钩12之间并与其中一个第二卡钩12止抵配合。由此,可以提高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12的配合稳定性。

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12中的其中一个为弹性卡勾,在安装过程中,第一卡钩伸入卡槽11内并与第二卡钩12接触时,弹性卡勾受力变形以让位,使得第一卡钩可以更方便的伸入卡槽11内与第二卡钩12止抵配合。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图7所示,面框10上设有配合槽13,第二连接部22伸入到配合槽13内且第二连接部22与配合槽13配合使得进风面板20相对面框10可向前转动。也即进风面板20可绕其底部相对面框10向前转动,第二连接部22伸入配合槽13内,进风面板20发生转动时,第二连接部22可以勾住面框10,有效防止进风面板20从面框10上脱落。

有利地,将进风面板20相对面框10的转动角度的极限值设置为45°。也就是说,在进风面板20转动45度角时,第二连接部22可以勾住面板防止进风面板20从面框10上脱落。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7所示,第二连接部22沿前后方向延伸,配合槽13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沿前后方向贯穿的通孔,第二连接部22沿前后方向穿过通孔。这样,进风面板20发生转动时,第二连接部22可以勾住面板。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二连接部22的上表面还形成有向上延伸的多个加强板,且多个加强板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布,由此,可以增强第二连接部22的结构强度,可以有效避免第二连接部22在勾住面板时发生断裂的情况发生。

一些实施例中,面框10和进风面板20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定位孔14,面框10和进风面板20中的另一个设有伸入到定位孔14内的定位柱24。通过设置定位孔14进而定位柱24,可以在安装进风面板20之前将进风面板20进行定位,起到了预定位的效果,方便了进风面板20的安装。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定位柱24设在进风面板20的底壁上。将定位柱24设置于进风面板20的底壁上,在进风面板20绕其底壁相对面框10发生转动时,可以增强进风面板20与面框10的连接稳定性。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定位柱24沿上下方向延伸,定位孔14沿上下方向贯穿面框10,由此,定位柱24伸入定位孔14内,可以限制进风面板20的沿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自由度。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例如,定位柱24还可形成于进风面板20的顶壁、左侧壁或右侧壁上,定位柱24还可为沿前后方向延伸。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结合图7所示,进风面板20上设有扣手部25。其中,扣手部25形成于左侧壁和右侧壁中的至少一侧,扣手部25形成为缺口。由此,操作人员在拆卸进风面板20时,可以将手伸入扣手部25内,方便施力,提高了拆卸的效率。

优选地,如图1、图2和图4以及图7所示,面框10上还设有与扣手部25对应的扣手槽15,扣手槽15形成于面框10上的对应位置且扣手槽15向内凹陷。由此,可以预留出把持空间,进一步地提高了拆卸效率。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7和图7所示,进风面板20包括主板体26、左侧板27和右侧板28,进风口201设在主板体26上,左侧板27和右侧板28设在主板体26的左右两侧,左侧板27和右侧板28向后延伸,左侧板27和右侧板28分别设在面框10的左右两侧。由此,可以限制进风面板20沿左右方向的自由度,提高进风面板20与面框10的连接稳定性。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图4和图7所示,面框10上设有位于进风通孔101左右两侧的配合凹槽16,左侧板27和右侧板28分别位于配合凹槽16内。通过设置配合凹槽16,且左侧板27和右侧板28均位于配合凹槽16内,有利地,左侧板27的外表面和右侧板28的外表面与面框10的外表面相平,可以增加面板组件100的整体性。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进风面板20为格栅板。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7所示,左侧板27和右侧板28上均设有多个第一卡钩,且第一卡钩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进风面板20的顶部设有多个第一卡钩,且第一卡钩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布;进风面板20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二连接部22,且第二连接部22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布,其中,定位柱24设置于进风面板20的底部的中间位置,在左右方向上,第一连接部21、定位柱24和第二连接部22位于第三连接部23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第三连接部23位于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包括上述的面板组件10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的进风面板20易拆装,进风面板20的沿上下方向的中部鼓起的概率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窗式空调器的其他组成及结构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和获得的,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