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水炮泥检测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0131发布日期:2020-05-29 11:48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无水炮泥检测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材料检测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无水炮泥检测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炮泥是用来封堵出铁口的耐火材料,目前可分为有水炮泥和无水炮泥两大类,前者用在顶压较低、强化冶炼程度不高的中小型高炉,后者在顶压较高、强化冶炼程度高的大中型高炉上。

在进行炮泥检测时,需要使用到烘干装置,使得炮泥在模具中成型,然后放置入马夏值检测系统中进行检测,由于无水炮泥中使用的是焦油或树脂作为结合剂,在进行烘干时会加速其中有机成分的挥发,对检测人员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无水炮泥烘干时,由于使用的是焦油或树脂作为结合剂,在进行烘干时会加速其中有机成分的挥发,对检测人员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无水炮泥检测用烘干装置。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无水炮泥检测用烘干装置包括烘干装置本体,烘干装置本体内设置有烘干腔,烘干腔开口处设置有活动门,烘干腔内设置有电加热丝,其中烘干装置本体远离活动门的一侧设置有进风机构,烘干装置本体顶部设置有气体过滤结构,进风机构的出风端通过输风管与烘干腔连通,气体过滤结构通过连接通道与烘干腔连通。

进一步的,气体过滤结构包括内部过滤层和外壳,内部过滤层设于外壳内,外壳与烘干腔开口方向相同的一侧和与烘干腔开口方向相反的一侧设置有出气口;内部过滤层包括第一气体过滤层和第二气体过滤层,第一气体过滤层和第二气体过滤层位于连接通道的两侧,且第一气体过滤层靠近气体过滤结构与烘干腔开口方向相同的一侧出气口,第二气体过滤层靠近气体过滤结构与烘干腔开口方向相反的一侧出气口。

可选的,第一气体过滤层和第二气体过滤层两侧与顶部均与外壳贴合。

可选的,第一气体过滤层由交叉排布的面板和滤网组成,且第一气体过滤层朝向连接通道的一面为面板。

进一步的,面板上设置有穿孔,滤网内设置有吸附剂。

可选的,吸附剂为分子筛、活性炭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进风机构外部罩有密封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1、在对无水炮泥进行烘干时,有机成分气体从无水炮泥中蒸发分布在烘干腔中,设置的气体过滤结构能够对一部分有机成分气体进行吸附,降低对检测人员的健康影响。

2、在烘干完成后,检测人员能够拆除进风机构外部的密封套,开启进风机构,将空气倒入烘干腔中,促使有机成分气体进入气体过滤结构。

3、采用吸附的方式对有机成分气体进行处理,较之酸洗或者碱洗效果更好,且成本更低廉,安全系数高。

4、解决了现有无水炮泥烘干时,由于使用的是焦油或树脂作为结合剂,在进行烘干时会加速其中有机成分的挥发,对检测人员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无水炮泥检测用烘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无水炮泥检测用烘干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无水炮泥检测用烘干装置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为烘干装置本体、2为气体过滤结构、3为进风机构、4为活动门、5为输风管、6为烘干腔、7为电加热丝、8为连接通道、9为卡片、10为卡扣、11为活动页、12为出气口、13为第一气体过滤层、14为滤网、15为面板、16为穿孔、17为第二气体过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

如图1至图3所示,无水炮泥检测用烘干装置包括烘干装置本体1,烘干装置本体1内设置有烘干腔6,烘干腔6开口处设置有活动门4,烘干腔6内设置有电加热丝7,其中烘干装置本体1远离活动门4的一侧设置有进风机构3,烘干装置本体1顶部设置有气体过滤结构2,进风机构3的出风端通过输风管5与烘干腔6连通,气体过滤结构2通过连接通道8与烘干腔6连通。

使用中,在对无水炮泥进行烘干时,电加热丝对无水炮泥进行加热,有机成分气体从无水炮泥中蒸发分布在烘干腔中,设置的气体过滤结构能够对一部分有机成分气体进行吸附,降低对检测人员的健康影响。解决了现有无水炮泥烘干时,由于使用的是焦油或树脂作为结合剂,在进行烘干时会加速其中有机成分的挥发,对检测人员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的问题。

其中,为了使得烘干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活动门通过活动页11与烘干装置本体连接,活动门上设置有卡片9,并通过卡片9与设于烘干装置本体上的卡扣进行连接,同时在活动门的内部设置与烘干腔内壁贴合的密封圈。

本实施例中,气体过滤结构2包括内部过滤层和外壳,内部过滤层设于外壳内,外壳与烘干腔6开口方向相同的一侧和与烘干腔6开口方向相反的一侧设置有出气口12;内部过滤层包括第一气体过滤层13和第二气体过滤层17,第一气体过滤层13和第二气体过滤层17位于连接通道8的两侧,且第一气体过滤层13靠近气体过滤结构2与烘干腔6开口方向相同的一侧出气口12,第二气体过滤层17靠近气体过滤结构2与烘干腔6开口方向相反的一侧出气口12。第一气体过滤层13和第二气体过滤层17两侧与顶部均与外壳贴合。第一气体过滤层13由交叉排布的面板15和滤网14组成,且第一气体过滤层13朝向连接通道8的一面为面板15。面板15上设置有穿孔16,滤网14内设置有吸附剂。

使用中,有机成分气体从连接通道进入气体过滤结构后,向出气口处扩散,第一气体过滤层与第二气体过滤层具有相同的面板和滤网结构,有机成分气体先通过面板的穿孔进入滤网中,由于滤网中设置有吸附剂,能够对有机成分进行吸附,为了提高整体吸附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使用本装置时,可以设置多层交叉设置的滤网和面板。

在进行维护时,本领域技术人员仅需要开启外壳对其中滤网进行更换,采用吸附的方式对有机成分气体进行处理,较之酸洗或者碱洗效果更好,且成本更低廉,安全系数高。

同时,将第一气体过滤层和第二气体过滤层两侧与顶部均与外壳贴合,可以有效避免有机成分气体从第一气体过滤层和第二气体过滤层与外壳间的间隙扩散出,提高过滤效果。

本实施例中,吸附剂为分子筛、活性炭中的一种。

本实施例中,进风机构3外部罩有密封套。

使用中,在烘干完成后,检测人员能够拆除进风机构外部的密封套,开启进风机构,将空气倒入烘干腔中,促使有机成分气体进入气体过滤结构。

此处进风机构可以为风机也可以为带有动力泵的进风管道。



技术特征:

1.无水炮泥检测用烘干装置,包括烘干装置本体(1),所述烘干装置本体(1)内设置有烘干腔(6),所述烘干腔(6)开口处设置有活动门(4),烘干腔(6)内设置有电加热丝(7),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本体(1)远离活动门(4)的一侧设置有进风机构(3),烘干装置本体(1)顶部设置有气体过滤结构(2),所述进风机构(3)的出风端通过输风管(5)与烘干腔(6)连通,所述气体过滤结构(2)通过连接通道(8)与烘干腔(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水炮泥检测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过滤结构(2)包括内部过滤层和外壳,所述内部过滤层设于外壳内,所述外壳与烘干腔(6)开口方向相同的一侧和与烘干腔(6)开口方向相反的一侧设置有出气口(12);

所述内部过滤层包括第一气体过滤层(13)和第二气体过滤层(17),所述第一气体过滤层(13)和第二气体过滤层(17)位于连接通道(8)的两侧,且第一气体过滤层(13)靠近气体过滤结构(2)与烘干腔(6)开口方向相同的一侧出气口(12),第二气体过滤层(17)靠近气体过滤结构(2)与烘干腔(6)开口方向相反的一侧出气口(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水炮泥检测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过滤层(13)和第二气体过滤层(17)两侧与顶部均与外壳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水炮泥检测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过滤层(13)由交叉排布的面板(15)和滤网(14)组成,且第一气体过滤层(13)朝向连接通道(8)的一面为面板(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水炮泥检测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5)上设置有穿孔(16),所述滤网(14)内设置有吸附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水炮泥检测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为分子筛、活性炭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水炮泥检测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机构(3)外部罩有密封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材料检测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无水炮泥检测用烘干装置包括烘干装置本体,烘干装置本体内设置有烘干腔,烘干腔开口处设置有活动门,烘干腔内设置有电加热丝,其中烘干装置本体远离活动门的一侧设置有进风机构,烘干装置本体顶部设置有气体过滤结构,进风机构的出风端通过输风管与烘干腔连通,气体过滤结构通过连接通道与烘干腔连通。在烘干时,有机成分气体从无水炮泥中蒸发分布在烘干腔中,设置的气体过滤结构能够对一部分有机成分气体进行吸附,降低对检测人员的健康影响,解决了现有无水炮泥烘干时,由于使用的是焦油或树脂作为结合剂,在进行烘干时会加速其中有机成分的挥发,对检测人员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牛清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巩义市林生耐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8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