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伤病人用创面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0102发布日期:2020-05-29 11:48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伤病人用创面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烧伤病人用创面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烧伤患者的创面常因大量渗出处于持续潮湿的状态,然而据研究显示,创面的快速封闭愈合需要使其保持在既不能过于干燥也不能过于湿润的状态,因此需要对患者潮湿的创面给予适当的吹风使其处于相对干燥的状态,促进创面快速愈合,但是现有的创面干燥装置的风向单一,覆盖面积小,而且风力大小不可调节,使得不同病情的病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诸多不便,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一种烧伤病人用创面干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风向单一,而且风力大小不可调节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烧伤病人用创面干燥装置。

一种烧伤病人用创面干燥装置,包括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输出装置;

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右表面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装置壳体的内腔底面从右向左分别安装有滤尘层、活性炭过滤层、紫外线杀菌层、滤棉层和储气仓,所述滤尘层位于进气口的左侧,所述紫外线杀菌层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装置壳体的下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4个万向轮;

所述输出装置包括第一输出管道,所述第一输出管道的下端贯穿装置壳体的上表面与储气仓相连通,所述第一输出管道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单向气阀,所述第一输出管道的上端一体成型有第二输出管道,所述第二输出管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输出气泵,所述输出气泵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管道的左端一体成型有第三输出管道,所述第三输出管道的内腔右侧固定安装有限流板,所述限流板的右侧面均匀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限流板的前表面开设有限流板槽,所述第三输出管道的前表面开设有调节口,所述第三输出管道的内腔滑动安装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右表面均匀开设有散气孔,调节板的前表面开设有调节板槽,所述调节板槽的内腔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后端贯穿限流板槽,所述密封板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调节把手,且调节把手的前表面贯穿调节口,所述第三输出管道的左端一体成型有输出斗;

所述调节把手的侧壁套接有防滑层;

所述密封板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用方便,通过在调节板中设置散气孔,使本装置吹出来的风能够向四面发散,增大覆盖面积,而且通过调整调节板与限流板之间的距离,能够对风力大小进行调节,方便不同病情的病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输出管道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烧伤病人用创面干燥装置,包括净化装置1,所述净化装置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输出装置2;

所述净化装置1包括装置壳体101,所述装置壳体101的右表面开设有进气口102,所述装置壳体101的内腔底面从右向左分别安装有滤尘层103、活性炭过滤层104、紫外线杀菌层105、滤棉层106和储气仓107,所述滤尘层103位于进气口102的左侧,所述紫外线杀菌层105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滤尘层103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活性炭过滤层104对空气中的有机及无机硫化物等有害成分进行吸附过滤,紫外线杀菌层105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处理,滤棉层106再次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最后的过滤处理,所述装置壳体101的下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4个万向轮108;

所述输出装置2包括第一输出管道201,所述第一输出管道201的下端贯穿装置壳体101的上表面与储气仓107相连通,所述第一输出管道20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单向气阀202,所述第一输出管道201的上端一体成型有第二输出管道203,所述第二输出管道203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输出气泵204,所述输出气泵204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管道203的左端一体成型有第三输出管道205,所述第三输出管道205的内腔右侧固定安装有限流板206,所述限流板206的右侧面均匀开设有透气孔207,所述限流板206的前表面开设有限流板槽208,所述第三输出管道205的前表面开设有调节口209,所述第三输出管道205的内腔滑动安装有调节板2010,所述调节板2010的右表面均匀开设有散气孔2011,调节板2010的前表面开设有调节板槽2012,所述调节板槽2012的内腔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板2013,所述密封板2013的后端贯穿限流板槽208,所述密封板2013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调节把手2014,且调节把手2014的前表面贯穿调节口209,所述第三输出管道205的左端一体成型有输出斗2015;

所述调节把手2014的侧壁套接有防滑层2016,方便人们对调节把手2014进行调节;

所述密封板2013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层2017,增加密封板2013对调节口209的密闭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首先连通电源,空气从进气口102进入装置壳体101,依次经过滤尘层103过滤掉灰尘,经过活性炭过滤层104吸附掉有害成分,经过紫外线杀菌层105进行杀菌消毒处理,最后经过过滤棉106进行最后的过滤处理,之后空气流进储气仓107,由于输出气泵204的作用,空气通过单向气阀202和第一输出管道201,再通过输出气泵204和第二输出管道203,流入第三输出管道205,在第三输出管道205中首先通过限流板206中的透气孔207,再通过调节板209中的散气孔2011向四面发散吹出,当需要将风力调大的时候向右推动调节把手2014,调节把手2014在调节口209中滑动,调节把手2014带动密封板2013和调节板2010向限流板206方向移动,减少风力在限流板206和调节板2010之间的损耗,使空气能够快速透过限流板206和调节板2010向外吹出,从而提高风力,需要将风力调小时则向左推动调节把手2014,调节把手2014在调节口209中滑动,调节把手2014带动密封板2013和调节板2010向限流板206的反方向移动,增大风力在限流板206和调节板2010之间的损耗,从而减小风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烧伤病人用创面干燥装置,包括净化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输出装置(2);

所述净化装置(1)包括装置壳体(101),所述装置壳体(101)的右表面开设有进气口(102),所述装置壳体(101)的内腔底面从右向左分别安装有滤尘层(103)、活性炭过滤层(104)、紫外线杀菌层(105)、滤棉层(106)和储气仓(107),所述滤尘层(103)位于进气口(102)的左侧,所述紫外线杀菌层(105)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装置壳体(101)的下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4个万向轮(108);

所述输出装置(2)包括第一输出管道(201),所述第一输出管道(201)的下端贯穿装置壳体(101)的上表面与储气仓(107)相连通,所述第一输出管道(20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单向气阀(202),所述第一输出管道(201)的上端一体成型有第二输出管道(203),所述第二输出管道(203)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输出气泵(204),所述输出气泵(204)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管道(203)的左端一体成型有第三输出管道(205),所述第三输出管道(205)的内腔右侧固定安装有限流板(206),所述限流板(206)的右侧面均匀开设有透气孔(207),所述限流板(206)的前表面开设有限流板槽(208),所述第三输出管道(205)的前表面开设有调节口(209),所述第三输出管道(205)的内腔滑动安装有调节板(2010),所述调节板(2010)的右表面均匀开设有散气孔(2011),调节板(2010)的前表面开设有调节板槽(2012),所述调节板槽(2012)的内腔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板(2013),所述密封板(2013)的后端贯穿限流板槽(208),所述密封板(2013)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调节把手(2014),且调节把手(2014)的前表面贯穿调节口(209),所述第三输出管道(205)的左端一体成型有输出斗(2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病人用创面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把手(2014)的侧壁套接有防滑层(20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病人用创面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2013)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层(201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烧伤病人用创面干燥装置,包括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输出装置,所述输出装置包括第一输出管道,所述第一输出管道的上端一体成型有第二输出管道,所述第二输出管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输出气泵,所述第二输出管道的左端一体成型有第三输出管道,所述第三输出管道的内腔右侧固定安装有限流板,所述第三输出管道的内腔滑动安装有调节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用方便,通过在调节板中设置散气孔,使本装置吹出来的风能够向四面发散,增大覆盖面积,而且通过调整调节板与限流板之间的距离,能够对风力大小进行调节,方便不同病情的病人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于婧;丁锋;王雨;王一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11.04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