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电厂的热网加热器与电蓄热锅炉热网协调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7159发布日期:2020-06-26 22:08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电厂的热网加热器与电蓄热锅炉热网协调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电厂热网系统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电厂的热网加热器与电蓄热锅炉热网协调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以来,电力行业内安全事故频发,究其原因大多因为操作人、监护人不按规定执行操作,出现了行为性违章、监督管理不到位、相关管理人员旁站监护工作流于形式,设备巡视检查存在不及时、相关数据记录不准确、不真实的情况,对于现场存在的违章和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查处和整改。电厂的安全管理还停留在依靠人力管理,没能实现智能化。

随着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风电、水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不断上升,传统热电联产机组长期以异常方式运行,电网调峰压力极大,严重威胁电网安全稳定和供热质量,调峰能力已成为弃风限电的主要原因之一。热电厂建设大容量电蓄热锅炉辅助热电厂进行调峰已成为一个主要的调峰手段,而现有技术中电蓄热锅炉与热电厂热网加热系统无紧密配合,无法保证热网总管输出温度和压力的稳定,如何控制热电厂的热电机组的热网加热器的热输出和电蓄热锅炉的热输出,达到满足热网稳定的要求,就变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电厂的热网加热器与电蓄热锅炉热网协调控制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蓄热锅炉与热电厂热网加热系统无紧密配合,无法保证热网总管输出温度和压力的稳定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热电厂的热网加热器与电蓄热锅炉控制系统,包括多个热网加热器、电锅炉旁路门、中心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热网总管压力传感器、电锅炉总管入口压力传感器、电锅炉总管出口压力传感器、多个电锅炉炉温传感器、电锅炉总管入口温度传感器、电锅炉总管出口温度传感器和热网总管出口温度传感器;

所述中心控制模块分别与多个热网加热器、电锅炉旁路门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分别与多个电锅炉炉温传感器、电锅炉总管入口温度传感器、电锅炉总管出口温度传感器和热网总管出口温度传感器电性相连;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分别与电锅炉总管入口压力传感器、电锅炉总管出口压力传感器和热网总管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

所述中心控制模块还分别于第一控制模块以及第二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进一步,所述热网总管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热网总管上。

进一步,所述电锅炉总管入口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电锅炉总管入口管上。

进一步,所述电锅炉总管出口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电锅炉总管出口管上。

进一步,所述多个电锅炉炉温传感器对应设置在多个电锅炉炉膛内。

进一步,所述电锅炉总管入口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电锅炉总管入口管上。

进一步,所述电锅炉总管出口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电锅炉总管出口管上。

进一步,所述热网总管出口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热网总管出口管上。

进一步,所述电锅炉旁路门设置在电锅炉旁路管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建立热电厂热网加热系统、电蓄热锅炉热网加热系统、热网管道之间的统一控制系统,实现热电厂热网加热器出力与电蓄热锅炉热输出之间的紧密配合,用以满足城市热网总管对热源温度的要求,同时通过电锅炉旁路阀门的自动开度控制,自动的调节电锅炉的进水流量,同时调节热网总管的压力,解决了因热电厂热网加热系统与电锅炉热输出系统之间没有配合关系导致的热网总管供水温度波动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电蓄热锅炉运行对热网水系统压力的影响,减少由于电锅炉旁路门开度不合理造成的热网总管压力波动问题,实现了电蓄热锅炉与热电厂热网加热系统的紧密配合,保证了对外热网总管输出温度和压力的稳定,提高了居民供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热电厂的热网加热器与电蓄热锅炉热网协调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中,1-多个热网加热器、2-电锅炉旁路门、3-中心控制模块、4-第一控制模块、5-第二控制模块、6-热网总管压力传感器、7-电锅炉总管入口压力传感器、8-电锅炉总管出口压力传感器、9-多个电锅炉炉温传感器、10-电锅炉总管入口温度传感器、11-电锅炉总管出口温度传感器、12-热网总管出口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热电厂的热网加热器1与电蓄热锅炉控制系统,包括多个热网加热器1、电锅炉旁路门2、中心控制模块3、第一控制模块4、第二控制模块5、热网总管压力传感器6、电锅炉总管入口压力传感器7、电锅炉总管出口压力传感器8、多个电锅炉炉温传感器9、电锅炉总管入口温度传感器10、电锅炉总管出口温度传感器11和热网总管出口温度传感器12;

所述中心控制模块3、第一控制模块4以及第二控制模块5均为和利时公司生产的dcsmacsvv分布式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中心控制模块3分别与多个热网加热器1以及电锅炉旁路门2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4分别与多个电锅炉炉温传感器9、电锅炉总管入口温度传感器10、电锅炉总管出口温度传感器11和热网总管出口温度传感器12电性相连;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5分别与电锅炉总管入口压力传感器7、电锅炉总管出口压力传感器8和热网总管压力传感器6电性连接;

所述中心控制模块3还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4以及第二控制模块5通信连接。

进一步,所述热网总管压力传感器6设置在热网总管上。

进一步,所述电锅炉总管入口压力传感器7设置在电锅炉总管入口管上。

进一步,所述电锅炉总管出口压力传感器8设置在电锅炉总管出口管上。

进一步,所述多个电锅炉炉温传感器9对应设置在多个电锅炉炉膛内。

进一步,所述电锅炉总管入口温度传感器10设置在电锅炉总管入口管上。

进一步,所述电锅炉总管出口温度传感器11设置在电锅炉总管出口管上。

进一步,所述热网总管出口温度传感器12设置在热网总管出口管上。

进一步,所述电锅炉旁路门2设置在电锅炉旁路管道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多个电锅炉炉温传感器9、电锅炉总管进口温度传感器10、电锅炉总管出口温度传感器11和热网总管出口温度传感器12分别将与自身相对应部位的温度信息采集送至第一控制模块4;第一控制模块4比对热网总管出口温度传感器12与设定的供热温度(100℃)之间的差值得出供热目标温差,如果此温差大于5℃,则第一控制模块4输出供热需求指令至中心控制模块3;与此同时,电锅炉总管进口温度传感器10与电锅炉总管出口温度传感器11采集的温度数据,计算出电锅炉总管进出口温度差,如果电锅炉总管进出口温度差大于10℃且热网总管出口温度不大于100℃则输出增加电锅炉出口压力信号给中心控制模块3。

电锅炉总管入口压力传感器7、电锅炉总管出口压力传感器8和热网总管压力传感器6将系统各部位压力传送至第二控制模块5;第二控制模块5比对热网总管压力与系统预设的热网供热压力(一般设定值为1.0至1.2mpa)判断目前系统是否需要增大或减小供热压力;如果当前热网总管压力大于设定的1.2mpa,则输出减小电锅炉旁路门2开度的需求信号至中心控制模块3;如果当前热网总管压力小于1.0mpa,则输出增大电锅炉旁路门2开度的需求信号至中心控制模块3;第二控制模块5再通过电锅炉总管入口压力与电锅炉总管出口压力的差值来判断电锅炉内是否存在异常管阻,如果差值大于0.2mpa,则判断为存在异常管阻,则输出增大电锅炉旁路门2开度的需求信号至中心控制模块3;

中心控制模块3负责接收第一控制模块4的供热量的需求信号和第二控制模块5的电锅炉旁路门2开度的需求信号;中心控制模块3收到供热量的需求信号后,先下达增加电锅炉供热输出的指令信号,等待15分钟后,如果供热需求信号仍然存在,则开始以每分钟1%的速率下达减小电锅炉旁路门2开度指令,直到第二控制模块5输出增大电锅炉旁路门2开度的需求信号为止,如果供热需求信号仍然存在,则发出增加热网加热器的供热输出信号,直至供热量的需求信号消失。按此方式下达对多个热网加热器1和电锅炉旁路门2的控制指令,完成整个控制过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