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式空气正负压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2305发布日期:2020-06-05 20:10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式空气正负压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式空气正负压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工作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我国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净化装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市面上的空气净化器通常利用内循环净化室内空气污染,但是这一通风方式无法引入新鲜空气,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和增加氧气含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现有的建筑系统中采用了新风系统,虽然新风系统可以将室外空气送入或吸入到室内,满足人体对新鲜氧气浓度的需求。但是,新风系统的运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室外空气质量。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频发,并且往往伴随有高浓度的挥发性有机物、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气相污染物。现有的新风系统往往没有过滤功能,或仅有粗过滤系统,对于空气中的细颗粒物、以及上述气相污染物并无去除效果。

而且随着需求的多样化,不同的用户以及用户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需要室内处于正压或者负压或者平衡的状态。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以及新风系统无法同时满足用户的正压、负压或者平衡的多样化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式空气正负压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进风装置、出风装置实现对室内空气正压、负压的调节以及实现对室内空气内循环净化的实现,可以满足用户室内多样的需求,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循环式空气正负压调节装置,包括进风装置、出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包括安装座、隔离座,所述出风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隔离座内分别设置有净化装置;所述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进风口、导风口,所述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导风口,所述安装座与本体之间的导风口相互连通;所述安装座、隔离座、本体的底部分别与室内贯通;所述隔离座设置在安装座内,且安装座与隔离座之间设置有导风通道,所述安装座的导风口与导风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所述进风装置的进风口可以与室内进风端连通,所述出风装置可以与室内出风端连通。所述进风装置将室外的空气抽入隔离座内,并经过净化装置后从安装座的底部导入室内,从而实现室内正压的调节。所述出风装置将室内的空气抽出并经过净化装置后从出风口导出,从而实现室内负压的调节。

当需要对室内空气净化时,则关闭出风口,且开启导风口,通过出风端的净化装置将室内空气通过本体的导风口导入进风装置的导风口,进而通过导风通道导入室内,从而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净化,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所述进风装置的进风口、出风装置的出风口可以分别与室内的进风端或者出风端连通。当进风装置的进风口、出风装置的出风口分别与进风端连通时,则进风装置、出风装置可以分别通过净化装置将室外的空气净化后导入室内,从而加速室内正压的调节。当进风装置的进风口、出风装置的出风口分别与室内的出风端连通时,则室内的空气通过净化装置净化后导出,从而加速室内负压的调节。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净化装置包括风机装置、过滤装置,所述本体、隔离座的内部均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风机装置、过滤装置。所述风机装置可以设置为由正反转电机驱动,当风机装置向一个方向转动时,实现将室外空气导入室内;当风机装置向相反方向转动时,实现将室内空气导出室外。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所述进风口连通室内进风端,以将室外的空气导入室内;空气经过进风口并在风机装置的抽风作用下进入隔离座内,并经过过滤装置处理后由安装座的底部导入室内,从而实现了空气净化后导入室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导风装置的设置避免了洁净空气对用户的直吹,可以实现无风感,进一步的提高用户的使用体检。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风机装置与过滤装置之间还设置有导风隔离槽、均流板,所述风机装置的导风口处设置有导风隔离槽,所述导风隔离槽的底部设置有均流板,所述均流板的底部设置有过滤装置。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为中效空气过滤器。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出风口或/和导风口设置有通风控制装置,所述通风控制装置包括通风叶片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本体的出风口或/和导风口转动设置有通风叶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通风叶片转动。

所述出风口或导风口以及出风口与导风口分别设置有通风控制装置,即出风口、导风口处可以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与通风叶片,用于控制出风口、导风口的开合、闭合。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出风口或/和导风口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叶片,所述通风叶片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齿轮,相邻的驱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任一驱动齿轮连接;所述出风口和导风口处的通风叶片的放置位置呈垂直关系。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任一驱动齿轮连接,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任一驱动齿轮转动,相邻驱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从而实现联动式驱动所有的通风叶片,从而实现联动式的驱动出风口、导风口处的开启、闭合,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通风叶片同时运动,所述出风口与导风口处的通风叶片的位置关系为垂直关系,即当出风口处的通风叶片开启时,则导风口处的通风叶片闭合;当出风口处的通风叶片闭合时,则导风口处的通风叶片开启。

所述出风口可以与室内的出风端或者进风端连通,当净化装置将室内空气抽出时,若出风口开启,且导风口闭合,室内的空气经过净化装置后并通过出风口导出室外。若导风口开启,且出风口闭合,则净化装置将室内空气净化并通过导风口导入室内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自清洁。

当净化装置将室外空气抽入时,若出风口开启,且导风口闭合,则室外的空气经过出风口进入净化装置处理后导入室内。若导风口闭合,且出风口开启,则净化装置通过导风口将室内空气吸入并净化后从本体的底部导出,从而实现室内空气的自清洁循环净化,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顶部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内部设置有电机安装腔,且电机安装腔将通风口分隔为出风口和导风口,所述通风口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叶片,所述电机安装腔内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安装有驱动齿轮。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还包括密封隔离圈,所述隔离座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口,所述进风口与安装口之间设置有密封隔离圈。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室外空气经过密封隔离圈完全导入隔离座内,并在风机装置的抽风作用下导入导风隔离槽,并经过均流板将空气均流后进入过滤装置,净化处理后导入室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均流板的设置实现了室内通风的均匀,不会出现室内局部压强过大的现象。所述均流板为多孔结构。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还包括导风装置,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置有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啮合齿轮、驱动电机、若干个导风扇叶,所述导风扇叶的一端设置有啮合齿轮,所述啮合齿轮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上,相邻的啮合齿轮相互啮合,任一啮合齿轮与驱动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安装座的底部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导风扇叶,所述导风扇叶的一端或者两端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导风扇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啮合齿轮,相邻导风扇叶之间通过啮合齿轮连接,相邻的啮合齿轮相互啮合,从而实现联动式控制转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可以与任一啮合齿轮驱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为现有技术且不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故不再赘述。所述导风扇叶可以为市售产品中家用空调的长条形导风叶片。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导风通道内设置有导风控制阀,所述导风控制阀包括导风板、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导风板转动设置在导风通道的顶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导风板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当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导风板向一个方向转动时,则导风板开启,此时导风口与导风通道连通;当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导风板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则导风板闭合,此时导风口与导风通道不连通。若需要室内空气循环,则导风板打开,导风口与导风通道连通以将室内空气快速循环流通。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本体的底部还设置有过滤格栅。所述安装座的导风装置下方设置有过滤格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进风装置、出风装置实现对室内空气正压、负压的调节以及实现对室内空气内循环净化的实现,可以满足用户室内多样的需求,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通风叶片转动,从而实现出风口、导风口的开、合,通过净化装置将空气净化处理后导入室内或者排出室外,并通过导风口的设置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流通,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3)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调节室内为正压或者负压,而且具有较好的空气过滤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室内空气自清洁的效果,满足客户的多方位需求,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4)本实用新型通过进风口将空气导入隔离座,并在过滤装置的净化处理后导入室内,并通过导风口的设置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流通,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5)所述导风口连通室内,也可以连通室内净化设备的出风端或者进风端,进一步的促进室内空气的循环,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6)本实用新型通过啮合齿轮实现联动式导风,实现导风风向自动统一,结构紧凑简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进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隔离座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导风板与导风通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出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通风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通风叶片与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出风口、导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安装座、2-进风口、3-导风口、4-导风扇叶、5-过滤格栅、6-隔离座、7-密封隔离圈、8-风机装置、9-导风隔离槽、10-均流板、11-过滤装置、12-导风板、13-啮合齿轮、100-进风装置、200-出风装置、02-本体、21-出风口、22-驱动齿轮、23-通风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循环式空气正负压调节装置,如图1、图5所示,包括进风装置100、出风装置200,所述进风装置100包括安装座1、隔离座6,所述出风装置200包括本体02,所述本体02、隔离座6内分别设置有净化装置;所述安装座1的顶部设置有进风口2、导风口3,所述本体02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21、导风口3,所述安装座1与本体02之间的导风口3相互连通;所述安装座1、隔离座6、本体02的底部分别与室内贯通;所述隔离座6设置在安装座1内,且安装座1与隔离座6之间设置有导风通道,所述安装座1的导风口3与导风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所述进风装置100的进风口2可以与室内进风端连通,所述出风装置200可以与室内出风端连通。所述进风装置100将室外的空气抽入隔离座6内,并经过净化装置后从安装座1的底部导入室内,从而实现室内正压的调节。所述出风装置200将室内的空气抽出并经过净化装置后从出风口21导出,从而实现室内负压的调节。

当需要对室内空气净化时,则关闭出风口21,且开启导风口3,通过出风端的净化装置将室内空气通过本体02的导风口3导入进风装置100的导风口3,进而通过导风通道导入室内,从而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净化,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另一方面,所述进风装置100的进风口2、出风装置200的出风口21可以分别与室内的进风端或者出风端连通。当进风装置100的进风口2、出风装置200的出风口21分别与进风端连通时,则进风装置100、出风装置200可以分别通过净化装置将室外的空气净化后导入室内,从而加速室内正压的调节。当进风装置100的进风口2、出风装置200的出风口21分别与室内的出风端连通时,则室内的空气通过净化装置净化后导出,从而加速室内负压的调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如图3、图7、图8所示,所述净化装置包括风机装置8、过滤装置11,所述本体02、隔离座6的内部均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风机装置8、过滤装置11。所述过滤装置11为中效空气过滤器。所述本体02的底部设置有过滤格栅5。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当风机装置8向一个方向转动时,则风机装置8将室内空气抽出,若出风口21开启,且导风口3闭合,室内的空气在风机装置8的作用力下经过过滤装置11后并通过出风口21导出室外。若导风口3开启,且出风口21闭合,则室内空气在风机装置8作用下经过过滤装置11净化后由导风口3导入室内,从而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自清洁。

当风机装置8向相反方向转动时,则风机装置8将室外空气抽入,若出风口21开启,且导风口3闭合,室外的空气在风机装置8的作用力下经过过滤装置11后并通过本体02的底部导入室内。若导风口3开启,且出风口21闭合,则室内空气由导风口3导入并在风机装置8作用下经过过滤装置11净化后由本体02底部导入室内,从而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自清洁,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如图3、图7、图8所示,所述风机装置8与过滤装置11之间还设置有导风隔离槽9、均流板10,所述风机装置8的导风口3处设置有导风隔离槽9,所述导风隔离槽9的底部设置有均流板10,所述均流板10的底部设置有过滤装置11。

所述导风隔离槽9的槽口向下,所述导风隔离槽9的顶部对应风机导风口3设置有通风口,所述导风隔离槽9的槽口处设置有均流板10。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当风机装置8为抽风作用时,则在风机装置8的抽风作用下导入导风隔离槽9,并经过均流板10经空气均流后进入过滤装置11,净化处理后导入室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均流板10的设置实现了室内通风的均匀,不会出现室内局部压强过大的现象。所述均流板10为多孔结构。

当风机装置8为排风作用时,则在风机装置8的作用下,室内气体经过过滤装置11后并经过均流板10进入导风隔离槽9,进而导出。进一步提高了空气过滤的有效面积,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3任一个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如图7-10所示,所述本体02的出风口21或/和导风口3设置有通风控制装置,所述通风控制装置包括通风叶片23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本体02的出风口21或/和导风口3转动设置有通风叶片23,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通风叶片23转动。

本实用新型包括3个方案:所述本体02的出风口21设置通风控制装置、所述本体02的导风口3设置通风控制装置以及所述本体02的出风口21和导风口3均设置通风控制装置。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3任一个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如图7-10所示,所述出风口21和导风口3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叶片23,所述通风叶片23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齿轮22,相邻的驱动齿轮22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任一驱动齿轮22连接;如图6所示,所述出风口21和导风口3处的通风叶片23的放置位置呈垂直关系。

所述本体02的顶部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内部设置有电机安装腔,且电机安装腔将通风口分隔为出风口21和导风口3,所述通风口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叶片23,所述电机安装腔内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安装有驱动齿轮22。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通风叶片23同时运动,所述出风口21与导风口3处的通风叶片23的位置关系为垂直关系,即当出风口21处的通风叶片23开启时,则导风口3处的通风叶片23闭合;当出风口21处的通风叶片23闭合时,则导风口3处的通风叶片23开启。

所述出风口21可以与室内的出风端或者进风端连通,当净化装置将室内空气抽出时,若出风口21开启,且导风口3闭合,室内的空气经过净化装置后并通过出风口21导出室外。若导风口3开启,且出风口21闭合,则净化装置将室内空气净化并通过导风口3导入室内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自清洁。

当净化装置将室外空气抽入时,若出风口21开启,且导风口3闭合,则室外的空气经过出风口21进入净化装置处理后导入室内。若导风口3闭合,且出风口21开启,则净化装置通过导风口3将室内空气吸入并净化后从本体02的底部导出,从而实现室内空气的自清洁循环净化,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任一驱动齿轮22连接,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任一驱动齿轮22转动,相邻驱动齿轮22之间相互啮合,从而实现联动式驱动所有的通风叶片23,从而实现联动式的驱动出风口21、导风口3处的开启、闭合,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4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5任一个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如图2-4所示,还包括密封隔离圈7,所述隔离座6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口,所述进风口2与安装口之间设置有密封隔离圈7。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室外空气经过密封隔离圈7完全导入隔离座6内,并在风机装置8的抽风作用下导入导风隔离槽9,并经过均流板10将空气均流后进入过滤装置11,净化处理后导入室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均流板10的设置实现了室内通风的均匀,不会出现室内局部压强过大的现象。所述均流板10为多孔结构。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5任一个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6任一个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如图2、图3所示,还包括导风装置,所述安装座1的底部设置有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啮合齿轮13、驱动电机、若干个导风扇叶4,所述导风扇叶4的一端设置有啮合齿轮13,所述啮合齿轮13转动设置在安装座1上,相邻的啮合齿轮13相互啮合,任一啮合齿轮13与驱动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安装座1的底部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导风扇叶4,所述导风扇叶4的一端或者两端转动设置在安装座1上,所述导风扇叶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啮合齿轮13,相邻导风扇叶4之间通过啮合齿轮13连接,相邻的啮合齿轮13相互啮合,从而实现联动式控制转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可以与任一啮合齿轮13驱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为现有技术且不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故不再赘述。所述导风扇叶4可以为市售产品中家用空调的长条形导风叶片。本实用新型通过导风装置的设置避免了洁净空气对用户的直吹,可以实现无风感,进一步的提高用户的使用体检。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6任一个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7任一个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如图4所示,所述导风通道内设置有导风控制阀,所述导风控制阀包括导风板12、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导风板12转动设置在导风通道的顶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导风板12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当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导风板12向一个方向转动时,则导风板12开启,此时导风口3与导风通道连通;当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导风板12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则导风板12闭合,此时导风口3与导风通道不连通。若需要室内空气循环,则导风板12打开,导风口3与导风通道连通以将室内空气快速循环流通。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7任一个相同,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