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实现临时停炉保温的铁氧体磁粉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3579发布日期:2020-09-11 23:1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实现临时停炉保温的铁氧体磁粉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氧体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实现临时停炉保温的铁氧体磁粉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铁氧体磁粉是指由α-fe2o3加入金属氧化物所得具有磁性的颗粒,而生产铁氧体磁粉的原料通常含有很多杂质,因此需要预先处理,然后再进行深加工,其中原料烘干是必不可少的步骤,现有的烘干装置一般是采用电热丝进行烘干,需要提供大量的电力能源,在烧结的过程中一般会排出废气,这部分废气排出的时候带有大量的热量出去,造成了大量的热量损失。

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cn109631531a公开的名为一种环保型生产烧结铁氧体磁粉的烘干装置的中国专利,包括烧结箱、余热回收装置、烘干箱和除尘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余热回收装置,将排气管排出废气通过通气管三、通气管二和通气管一进入烘干箱内部,通过通气管四将热空气排出,形成回流,达到了能够将烧结排出的热量用来烘干,节能环保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烘干需要耗费大量电力,烧结排出废气没有合理利用的问题。

所述中国专利的搅拌棒只在同一高度旋转搅拌,没有就如何实现搅拌箱内上半部分磁粉和下半部分磁粉的均匀烘干提出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烘干箱内上半部分磁粉和下半部分磁粉无法均匀烘干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能实现临时停炉保温的铁氧体磁粉烘干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实现临时停炉保温的铁氧体磁粉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炉、烧结炉和循环加热器,所述烘干炉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烘干炉侧面设有出料门,所述烘干炉内设有分隔板,将所述烘干炉分隔成位于底部的第一空腔和位于中上部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分隔板中心镶嵌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位于所述第二空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杆和若干搅拌叶片,若干所述搅拌叶片沿轴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搅拌轴杆上,所述烘干炉的外圆周面上环绕设置有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的输入端与所述循环加热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加热盘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循环加热器的输入端连接,在所述加热盘管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底部连接有第一风管,所述第一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烧结炉顶部连通,所述第一风管朝向所述烧结炉的一端设有第一风阀,所述保护罩上部连接有第二风管,所述第二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烧结炉顶部连通,所述第二风管朝向所述烧结炉的一端设有第二风阀,所述第二风管中段设有吸风扇,所述烧结炉顶部还连接有用于引导烧结废气通向后续废气处理装置的第三风管。

优选地,在所述搅拌轴杆每一高度上设置有四片均匀排布在所述搅拌轴杆周侧的所述搅拌叶片,且相邻高度上的所述搅拌叶片在水平方向上错开设置。

优选地,所述搅拌叶片背向所述搅拌轴杆的一端设置为手掌形。

优选地,所述烧结炉上部设有过滤钢网。

优选地,所述第二空腔内还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空腔底壁上,所述第一推杆的另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推杆,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位于所述凹槽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

优选地,所述出料门外侧设有把手,所述出料门的底端与所述分隔板的顶端平齐,且所述分隔板朝向所述出料门的一段设置为倾斜板,所述倾斜板背向所述烘干炉侧壁的一端设置为高端,所述倾斜板朝向所述烘干炉侧壁的一端设置为低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实现临时停炉保温的铁氧体磁粉烘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循环加热器、加热盘管、搅拌机构、第一推杆、第二推杆、推板和气缸的设置,能够实现对烘干炉内的磁粉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的搅拌,使得搅拌更加均匀,从而实现对整个烘干炉内磁粉的均匀烘干,提高烘干效率。

2、在关闭循环加热器的情况下,通过烧结炉、保护罩、第一风管、第一风阀、第二风管、第二风阀、吸风扇和第三风管的设置,烧结炉内产生的高温烧结废气在保护罩及各风管之间形成微循环,能够实现高温烧结废气的再利用的同时,也在临时关闭循环加热器时对烘干炉起到了保温效果,从而避免再次开启循环加热器时升温过慢,造成资源浪费。

3、通过过滤钢网的设置,能够对烧结炉内产生的高温废气初步过滤,避免进入保护罩内的高温废气腐蚀加热盘管,从而增加加热盘管的使用寿命,减少成本投入。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采用搅拌机构和推板配合作用的方式将烘干炉内的磁粉搅拌的更加均匀,以实现对磁粉的均匀烘干,利用烧结炉的高温废气对烘干炉停炉时进行临时保温,合理利用高温废气的同时,能够节省再次烘干作业时的升温时间,从而提升烘干效率,节省电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机构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烘干炉、101第一空腔、102第二空腔、110进料口、120出料门、121把手、130分隔板、140电机、150轴承、160搅拌机构、161搅拌轴杆、162搅拌叶片、170第一推杆、171凹槽、180第二推杆、181推板、190气缸、200烧结炉、300循环加热器、310加热盘管、320保护罩、210第一风管、211第一风阀、220第二风管、221第二风阀、222吸风扇、230第三风管、240过滤钢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能实现临时停炉保温的铁氧体磁粉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炉100、烧结炉200和循环加热器300,所述烘干炉100顶部设有进料口110,所述烘干炉100侧面设有出料门120,所述烘干炉100内设有分隔板130,将所述烘干炉100分隔成位于底部的第一空腔101和位于中上部的第二空腔102,所述第一空腔101内固定连接有电机140,所述分隔板130中心镶嵌有轴承150,所述轴承150的内圈与所述电机14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40输出轴位于所述第二空腔1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机构160,所述搅拌机构160包括搅拌轴杆161和若干搅拌叶片162,若干所述搅拌叶片162沿轴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搅拌轴杆161上,所述烘干炉100的外圆周面上环绕设置有加热盘管310,所述加热盘管310的输入端与所述循环加热器30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加热盘管310的输出端与所述循环加热器300的输入端连接,在所述加热盘管310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保护罩320,所述保护罩320底部连接有第一风管210,所述第一风管210的另一端与所述烧结炉200顶部连通,所述第一风管210朝向所述烧结炉200的一端设有第一风阀211,所述保护罩320上部连接有第二风管220,所述第二风管220的另一端与所述烧结炉200顶部连通,所述第二风管220朝向所述烧结炉200的一端设有第二风阀221,所述第二风管220中段设有吸风扇222,所述烧结炉200顶部还连接有用于引导烧结废气通向后续废气处理装置的第三风管230。

为了使得所述搅拌机构160在同一高度能够搅拌的更加充分,优选地,在所述搅拌轴杆161每一高度上设置有四片均匀排布在所述搅拌轴杆161周侧的所述搅拌叶片162,且相邻高度上的所述搅拌叶片162在水平方向上错开设置。

为了保证所述搅拌叶片162在搅拌过程中能够带动较多磁粉的转动,优选地,将所述搅拌叶片162背向所述搅拌轴杆161的一端设置为手掌形。

为了避免所述烧结炉200内的高温废气腐蚀所述加热盘管310,优选地,在所述烧结炉200上部设有过滤钢网240。

为了对所述烘干炉100内的磁粉实现竖直方向的搅拌,优选地,在所述第二空腔102内还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推杆170,所述第一推杆17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空腔102底壁上,所述第一推杆170的另一端开设有凹槽171,所述凹槽171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推杆180,所述凹槽171内固定连接有气缸190,所述气缸190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推杆180,所述第二推杆180位于所述凹槽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181。

为了更方便的卸出烘干后的磁粉,优选地,在所述出料门120外侧设有把手121,所述出料门120的底端与所述分隔板130的顶端平齐,且所述分隔板130朝向所述出料门120的一段设置为倾斜板131,所述倾斜板131背向所述烘干炉100侧壁的一端设置为高端,所述倾斜板131朝向所述烘干炉100侧壁的一端设置为低端。

工作原理:将待烘干的磁粉从进料口110倒入,启动循环加热器300和电机140即可进行搅拌和烘干作业,然后间歇性的启动气缸190,对烘干炉100内磁粉进行竖直方向的搅拌,使得搅拌更加均匀,以实现对整个烘干炉100内磁粉的均匀烘干,烘干完毕后关闭循环加热器300和电机140,打开所述出料门120进行卸料,卸料之前打开第一风阀211、第二风阀221和吸风扇222,烧结炉200内产生的高温烧结废气在保护罩320及各风管之间形成微循环,对烘干炉100进行临时保温,合理利用高温废气的同时,以确保再次烘干作业时缩短升温时间,避免浪费电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